甘蔗糖业  2013 Issue (5): 20-25   PDF    
响应曲面优化甘蔗糖蜜酸水解工艺研究
覃香香1, 凌启泉2, 周玉恒1, 蔡爱华1, 陈海珊1, 张厚瑞1 , 沈育伊1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 541006;
2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6
摘要: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糖得率的3 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硫酸浓度、水解温度、水解时间进行优化.利用Design Expert 软件分析表明:在甘蔗糖蜜糖度65、硫酸浓度4%、水解温度94℃、水解时间66 min 的工艺条件下,100 g 甘蔗原糖蜜水解后获得总还原糖54.98 g,实测结果与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相符合.
关键词甘蔗糖蜜     还原糖     硫酸水解     响应曲面法    
Optimization of Acid Hydrolysis Process of Sugarcane Molasses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QIN Xiang-xiang1, LING Qi-quan2, ZHOU Yu-heng1, CAI Ai-hua1, CHEN Hai-shan1, ZHANG Hou-rui1 , SHEN Yu-yi1    
1 Guangxi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Functional Phytochemicals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Guilin, Guangxi 541006;
2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6
Abstract: Thre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otal reducing sugars yield from sugarcane molasses hydrolysis, such as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 hydrolysis temperature, hydrolysis time, were optimiz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Design Exper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55.9±0.2 g total reducing sugars can be obtained from hydrolyzing 100 g original sugar molass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ugar molasses Brix 65,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 4%, hydrolysis temperature 94℃ and hydrolysis time 66 min. The actual result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ed value.
Key words: Sugar molasses     Reducing sugar     Acid hydrolysi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甘蔗糖蜜是甘蔗制糖工业的主要副产物,是一 种深棕色、粘稠状和半流动状液体,其中的主要糖 类成分包括蔗糖、葡萄糖和果糖[1]。目前,甘蔗糖 蜜除了作为酒精发酵工业的原料之外,将糖蜜净化 制成清净的液体糖也是其加工利用的重要方向。糖 蜜酸化是糖蜜净化的重要手段,它能促使糖蜜中胶 体物质聚沉,极大提高其它净化措施的效率[2]。首 先获得将蔗糖充分水解为还原糖的酸水解条件,然 后再进一步探索、优化酸水解糖蜜的净化措施,对 于制备质量稳定的液体糖显然是有益的。

响应曲面法(RSM)是一种常用的试验设计与分 析方法,其以最经济的方式、较少的实验次数和较 短时间对所选实验参数进行全面分析,得出结论正确、可靠,已在生物资源深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甘蔗糖蜜酸水解工艺研究方面的报道较少[3,4,5]。 本研究在前期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RSM进一步 综合分析比较影响甘蔗糖蜜水解的关键因素,确定 最佳工艺参数。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甘蔗糖蜜购于柳州市柳江糖厂,糖度83,密度 1.42 g/mL。

分析纯硫酸、葡萄糖、果糖、蔗糖购于上海国 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T6系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 器有限责任公司)。

1.2 方法
1.2.1 甘蔗糖蜜水解的工艺流程

称取甘蔗糖蜜,按照料液比加配酸液,保持甘 蔗糖蜜最终糖度65,加温水解,水解后离心分离 (4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测定总还原糖得率。

1.2.2 葡萄糖标准曲线及总还原糖测定

采用DNS法,参考文献[6,7]以葡萄糖为标准品 建立标准曲线。

甘蔗糖蜜水解液总还原糖的测定:水解液用氢 氧化钠调节pH=7.0,适当稀释,根据DNS法测定, 代入标准曲线计算总还原糖量。100 g甘蔗糖蜜水解 后获得的总还原糖得率计算公式:

式中:SR为总还原糖得率(g/100g),NR为样 品总还原糖浓度(g/mL),K为稀释倍数,V为水解 液体积(mL),M为水解样品原糖蜜的质量(g)。

1.2.3 单因素试验

甘蔗糖蜜水解时糖度65,选取硫酸浓度、水解 温度、水解时间3个因素进行研究,按照1.2.1工艺 流程水解,水解样品按照1.2.2方法计算总还原糖的 量。

1.2.4 响应曲面法试验设计

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试验 Box-Behnken 设计方案(表1)。模型通过最小二乘 法拟合二次多项方程可以表达为:

表1 Box-Behnken 设计因素及水平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葡萄糖标准曲线

按照1.2.2所述方法,绘制葡萄糖准确曲线。结 果如图1 所示,该标准曲线方程为:y=1.2164x+0.0591,相关系数R2= 0.999,在0.01~0.7 mg/mL 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图1 DNS法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
2.2 单因素试验结果
2.2.1 硫酸浓度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糖得率的影响

硫酸浓度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糖得率的影响 见图2。图2表明,在甘蔗糖蜜水解温度80℃,水 解时间120 min条件下,总还原糖得率随着硫酸浓 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硫酸浓度为3%时总还原糖得率 最大,硫酸浓度继续增加,总还原糖得率有下降的 趋势。分析可知,甘蔗糖蜜中蔗糖等多糖量是恒定 的,仅需3%左右硫酸即可将其彻底水解,增加酸浓 度反而会破坏还原糖。因此,本试验认为3%的硫酸 浓度为合适的水解酸浓度。

图2 硫酸浓度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得率的影响
2.2.2 水解温度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得率的影响

水解温度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得率的影响见 图3。图3表明,在2.2.1选择的3%硫酸浓度,水 解时间120 min条件下,随着水解温度的提高,甘 蔗糖蜜水解总还原糖得率先增大后降低。增大水解 温度硫酸水解效率增加,总还原糖得率增加,然而 当温度超过100℃时,会引起部分还原糖降解。尤 其是水解温度达到120℃时,水解产物聚合结成大 量不溶块状物。因此水解温度控制在90℃左右为宜。

图3 水解温度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得率的影响
2.2.3 水解时间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得率的影响

水解时间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糖得率的影响 见图4。图4表明,选择3%硫酸浓度、水解温度90 ℃条件下,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总还原糖得率先 增大后基本趋于平稳,在75 min时达到最大。这是 因为水解时间延长,硫酸催化多糖降解为单糖的速 度逐渐增大。当多糖彻底水解,继续延长时间反而 会造成还原糖得率下降。因此水解时间控制在75 min左右为宜。

图4 水解时间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得率的影响
2.3 响应曲面试验结果
2.3.1 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响应曲面试验结果见表2,模型方差分析结果 见表3,当“Prob>F”值小于0.05时,即表示该项 指标显著。试验结果表明,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糖 得率所建立的二次多项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P< 0.0001),失拟项P=0.0023<0.05,显著;模型的调 整确定系数R2=0.9428,该模型能解释94.28%响应 值的变化,因而该模型拟合程度比较好,试验误差 小,可以用此模型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糖得率进 行分析和预测。

表2 Box-Behnken试验结果

表3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

模型方程回归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见表4,结 果表明:模型一次项X1、X2极显著,X3不显著; 二次项X22、X32极显著,X12不显著;交互项X1X2 极显著,X2X3显著,X1X3不显著。因此各个具体试 验因素与响应值都不是线性关系。

表4 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
2.3.2 拟合模型的建立

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二次多元回归方程:

2.3.3 响应面分析

通过模型方程所作的响应曲面图及其等高线 (图5~图7)可见,温度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糖 得率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硫酸浓度,并且硫酸浓 度和温度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通过软件分析,甘 蔗糖蜜稀硫酸水解的的最佳条件为:硫酸浓度 3.96%、温度94.07℃、时间66.07 min,在此条件下 总还原糖得率可达54.98 g/100g原甘蔗糖蜜。

为检验RSM法的可靠性,采用上述最优水解 条件进行甘蔗糖蜜水解试验,同时考虑到实际操作 的情况,将最佳水解条件修正为硫酸浓度4%、温 度 94℃、时间66 min,实际测得的总还原糖得率55.90 g/100g 原甘蔗糖蜜,与理论预测值比较误差为 1.67%。因此,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的甘蔗糖蜜 水解条件参数基本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图5 硫酸浓度和水解温度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糖得率的影响的响应曲面和等高线

图6 硫酸浓度和水解时间温度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糖得率的影响的响应曲面和等高线

图7 水解温度和水解水解时间对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糖得率的影响的响应曲面和等高线
3 总结与展望

响应曲面法获得的甘蔗糖蜜酸水解的优化工艺 参数为:甘蔗糖蜜糖度65、硫酸浓度4%、温度94 ℃、时间66 min、总还原糖得率54.98 g/100g原甘 蔗糖蜜。在此优化条件下,实际经检验结果总还原 糖得率55.90 g/100g原甘蔗糖蜜。甘蔗糖蜜酸水解 的工艺参数与理论预测值比较误差为1.67%,因此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的甘蔗糖蜜水解条件参数 准确可靠。

提取甘蔗糖蜜中的糖组分,因糖蜜中无机盐和 有机酸含量高,离子交换精制经济上不可行,剩下 只有色谱法。蔗糖占甘蔗糖蜜总重量约25%,色谱 分离中盐和蔗糖分离效率非常低,但是果糖和葡萄 糖与盐组分的分离度高。要实现甘蔗糖蜜中糖组分 的回收利用,可采用甘蔗糖蜜稀酸水解,使其中的 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提高色谱法回收糖的效 率,这是实现甘蔗糖蜜糖组分提取经济可行的一种 有效途径。要真正实现甘蔗糖蜜资源高值化利用, 今后努力的方向应该是甘蔗糖蜜全组分炼制,同时 获得多个产品,实现成本分摊。

参考文献
[1]霍汉镇. 现代制糖化学与工艺学[M]. 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8:208-210. (1)
[2]王湘茹,于淑娟. 甘蔗糖蜜澄清处理及处理前后组分分析[J]. 中国调味品,2010,35(2):64-68. (1)
[3]王振宇,周芳,赵鑫.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大果沙棘总黄酮工艺[J]. 中国食品学报,2007(6):44-51. (1)
[4]张寒俊,刘大川,李永明. 响应面分析法在菜籽浓缩蛋 白制备工艺中的应用[J]. 中国油脂,2004,29(8):41-44. (1)
[5]卢时勇,钱俊青,邹小明.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白术有效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7): 549-552. (1)
[6]王俊刚,张树珍,杨本鹏,等. 3,5 -二硝基水杨酸(DNS) 法测定甘蔗茎节总糖和还原糖含量[J]. 甘蔗糖业, 2008(5):45-49. (1)
[7]孙伟伟,曹维强,王静. DNS 法测定玉米秸秆中总糖[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127(6):120-123. (1)
(本篇责任编校:朱涤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