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糖业  2012 Issue (6): 1-5   PDF    
甘蔗新品种粤引618的引进与选育
李奇伟, 安玉兴, 杨俊贤, 吴建涛, 黄振瑞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16
摘要:粤引618系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2006年从巴西引进的甘蔗新品系,经5年种性试验选育而成的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该品种高糖、丰产稳产、中至中小茎、萌芽快齐、分蘖力强、宿根性较强、抗逆性较强,农艺性状佳.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引618公顷产蔗115.87t,分别比对照种ROC16和ROC22增产60.9%和16.2%;产糖16.54t/hm2,分别比ROC16和ROC22增糖57.5%和19.0%;粤引618甘蔗蔗糖分含量在11月~次年1月平均达15.51%,分别比ROC16和ROC22提高0.53个百分点和0.26个百分点.粤引618主要农艺性状、蔗茎产量、含糖量、蔗糖分、抗逆性均优于ROC16和ROC22,适合在粤、桂、滇等蔗区繁殖试种.
关键词甘蔗     品种     粤引618     选育    
Introduction and Breeding of the Sugarcane Variety Yueyin 618
LI Qi-wei, AN Yu-xing, YANG Jun-xian, WU Jian-tao, HUANG Zhen-rui    
Guangzhou Sugarcan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Guangdong Key Lab of Sugarcane Improvement & Biorefinery, Guangzhou 510316
Abstract: Yueyin 618 was introduced from Brazil in 2006 and bred for five years by Guangzhou Sugarcan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Yueyin 618 was an excellent new sugarcane variety with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cane and sugar yields,stable yield,medium to medium small stalk,strong perennial and ratooning ability,strong resistance and good agronomic characters.The results of plant tests conducted at different sites for several year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ane yield of Yueyin 618 was 115.87t/hm2,increased by 60.9% and 16.2% compared with ROC16 and ROC22.The sugar yield of Yueyin 618 was 16.54t/hm2,increased by 57.5% and 19.0% compared with ROC16 and ROC22.Sucrose content of Yueyin 618 was 15.54% from November to January,0.53% and 0.26% higher than that of ROC16 and ROC22.The agronomic characters,cane yield,sugar yield,sucrose content of Yueyin 618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e check varieties ROC16 and ROC22 and it can be planted on a trial basis in sugarcane areas,such as in provinces of Guangdong,Guangxi and Yunnan.
Key words: Sugarcane     Variety     Yueyin 618     Breeding    

引种是甘蔗育种中常用的一种育种手段,可充 分利用国内外育种成果,具有省时省力、见效快等 优点,是发展甘蔗生产、改良本地品种的捷径。引 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和多年多点试验,根据蔗区 不同的要求因地制宜开展[1]。经生长特性、产量、 蔗糖分、开花习性等调查研究,可筛选出一批综合 性状表现较好的可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优良新 品系或亲本材料[2,3,4,5]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产国,甘蔗总产量和单产均居世界第 1 位,近年由于育种效率的提高 不断推出新品种,品种的更新速度加快。如农业部 里约热内卢农业技术中心的坎波斯试验站育成的 CB 系列品种,圣堡罗州冈比纳斯农学院的甘蔗试 验站育成的 IAC 系列品种,以及圣堡罗糖业酒精 联合会技术中心育成的 SP 系列品种等都在巴西各 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巴西甘蔗品种具有含糖量高、 宿根性好、抗病、抗旱等特点,与我国甘蔗品种种 性互补性较强。

“十一五”期间,我所从巴西引进了一批新育 成的优良甘蔗新品系。旨在对其种性及生产性能进 行科学鉴定与评价,从中筛选适合我国种植的高 糖、高产稳产、宿根性强的甘蔗新品种。

1 引进及选育过程

2006 年 8 月我所科技人员从巴西引进新育成 的表现较好的甘蔗新品系:粤引 611、粤引 612、 粤引 613、 粤引 614、 粤引 615、 粤引 616、 粤引 617、 粤引 618、 粤引 619、 粤引 620 等 10 个新品系。 2006 年 8 月~2007 年 12 月,进行室内检疫及种苗繁殖, 同时进行生长特性、农艺性状观察与性状初步调 查。2008 年 1 月,种植于室外隔离引种检疫苗圃 进行对比试验,对品种种性进行初步鉴定与筛选。 2008 年 12 月,综合农艺性状、生长特性、蔗糖分, 初步筛选出粤引 616、粤引 618 和粤引 620 等 3 个 表现较好的材料,并于 2009 年 1 月初在湛江市遂 溪县洋青镇进行正规品比试验,进一步进行种性鉴 定。经 2009~2010 年 2 年 2 造次新植及 1 造次宿 根试验,粤引 618 表现为高糖、高产稳产、萌芽快 齐、分蘖力强、宿根性较强、抗逆性较强,农艺性 状佳,2011 年参加新植、宿根大区对比观察试验, 2012 年参加甘蔗表征试验。品种试验以主要栽培 品种 ROC16(CK1)和 ROC22(CK2)为对照种,试验 采用随机区组或成对法比较排列,设 2~3 次重复, 小区面积 33.5~166.7 m2,生长各时期进行农艺性 状、产量、蔗糖分及工艺品质等性状调查分析,性 状指标测定按甘蔗性状调查标准进行[6],数据处理 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10 和 DPS V7.05 软件[7]

2 主要形态特征

中至中小茎,节间圆柱形,无水裂,蔗茎遮光 部分浅黄白色,露光暴晒后呈浅黄绿色。芽沟不明 显。无气根,蔗茎均匀。芽体中等,近似圆形。基 部离叶痕,顶端超生长带。芽翼较小,着生于芽的 上半部,萌芽孔在芽的中上部。叶色青绿,叶片长、 宽度中等,心叶直立,老叶弯垂。易脱叶,无 57 号毛群。内叶耳退化,外叶耳缺如。萌芽快而整齐, 分蘖力较强,条数多且均匀。粗生耐旱,宿根性能 强,抗风、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台风过后恢复生长 较快。

3 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
3.1 出苗率和萌芽率

历年试验汇总分析结果见表 1,新植 5 年 4 点 次平均结果:粤引 618 出苗率为 72.7%,分别比对 照种 CK1 和 CK2 高 13.56%和 14.7%;分蘖率为 125.5%,分别比 CK1 和 CK2 高 16.7%和 28.4%, 且分蘖苗生长整齐、成茎率高。

3.2 宿根性

宿根 3 年 3 点次平均结果:粤引 618 公顷发株 数为 98637条, 分别比CK1和 CK2多 18327和 18708 条,宿根性能较好。

3.3 蔗茎产量相关农艺性状

新植、 宿根 4 年 7 点次平均, 粤引 618 株高 278.0 cm、茎径 2.67 cm、单茎重 1.55 kg、有效茎数 71763 条/hm2,其中株高、茎长、茎径和一茎重与 CK1 和 CK2 相差不大,但公顷有效茎数分别比 CK1 和 CK2 多 12133/hm2和 11794 条/hm2

3.4 蔗茎产量

对粤引 618 蔗茎产量历年试验结果进行汇总分 析见表 2,新植 5 年 4 点次平均,粤引 618 蔗茎产 量 116.07 t/hm2,分别比 CK1 和 CK2 增产 55.4%和 15.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宿根 3 年 3 点次平均, 粤引 618 蔗茎产量 115.60 t/hm2,分别比 CK1 和 CK2 增产 68.9%和 17.9%,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新植、宿根 4 年 7 点次平均,粤引 618 蔗茎产 量 115.87 t/hm2,分别比 CK1 和 CK2 增产 60.9%和 16.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5 含糖量

从表 2 可以看出,新植 5 年 4 点次平均,粤引 618 含糖量 16.33 t/hm2,分别比 CK1 和 CK2 增产 50.1%和 17.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宿根 3 年 3 点次平均,粤引 618 含糖量 16.82 t/hm2,分别比 CK1 和 CK2 增产 68.4%和 20.5%,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新植、宿根 4 年 7 点次平均,粤引 618 含糖量16.54 t/hm2,分别比 CK1 和 CK2 增产 57.5%和 19.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1 粤引 618 农艺性状
3.6 蔗糖分

汇总分析粤引 618 历年试验各阶段平均蔗糖分 (表 2),新植 5 年 4 点次平均,粤引 618 甘蔗蔗糖 分 11 月~次年 1 月分别为 14.32%、15.54%、 16.24%,都高于 CK1 和 CK2。11 月~次年 1 月平 均 15.36%, 分别比 CK1 和 CK2 高 0.45%和 0.13%(绝 对值,下同)。

表2 粤引 618 经济性状

宿根 3 年 3 点次平均,粤引 618 甘蔗蔗糖分 11 月~次年 1 月分别为 14.82%、15.75%、16.54%, 都高于 CK1 和 CK3。 11 月~次年 1 月平均 15.70%, 分别比 CK1 和 CK2 高 0.62%和 0.45%。

新植、宿根 4 年 7 点次平均,粤引 618 甘蔗蔗 糖分 11 月~次年 1 月分别为 14.53%、15.63%、 16.37%,都明显高于 CK1 和 CK2。11 月~次年 1 月平均 15.51%,分别比 CK1 和 CK1 提高 0.53%和 0.26%,与 CK1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7 抗性分析

粤引 618 大田自然感染结果,未见有严重病害 发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高抗嵌纹病,中抗黑穗 病,未发现花叶病、梢腐病、黄叶综合症等。抗逆 性较好,抗风力较强。

4 综合评价

粤引 618 萌芽较好,分蘖力极强且成茎率高, 茎粗中等,有效茎数多,高产稳产,蔗糖分高,农 艺性状优良,高抗嵌纹病,中抗黑穗病。抗逆性较 好,抗风力较强。

5 栽培管理要点

粤引 618 适宜在各蔗区肥力中等或中等以上的 旱坡地、水旱田(地)栽培,也适宜我国广大旱地蔗 区或霜冻蔗区种植。该品种萌芽快而整齐、全生长 期生长稳健、 分蘖力极强, 种植时下种量以 43000~ 45000 段双芽苗/hm2为宜,且以冬植或春植为宜。 下种时,使用 0.2%多菌灵药液浸种消毒 3~5 min, 以防凤梨病,建议每公顷施农药杀单·毒死蜱 75 kg,同时覆土后加盖地膜达到保温保湿目的。宿根 性发株较早较多,应早防虫、早施肥管理,并宜保 留 2~3 年宿根,提高甘蔗种植效益。在肥料施用 上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施,避免偏施、重施氮肥。

参考文献
[1]李奇伟,陈子云,梁洪.现代甘蔗品种改良技术[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
[2]杨景,袁栋.甘蔗新品种巴西45号表证示范总结[J]. 甘蔗.2002,9(3):58-61. (1)
[3]杨景,冼华胜,袁栋.甘蔗新品种巴西45号的引进及推广[J]. 甘蔗.2003,10(4):18-21. (1)
[4]沈万宽,邓海华,陈仲华.特早熟高糖甘蔗新品种粤引1号的选育[J]. 中国糖料,2008(3):1-3. (1)
[5]陈勇生,邓海华,沈万宽,等.甘蔗新品种粤引8号的引进与选育[J]. 种子,2010,29(105-107,109). (1)
[6]蔡青,范源洪.甘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
[7]唐启义,冯明光.DPS数据处理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
(本篇责任编校:李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