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糖业  2012 Issue (3): 47-52   PDF    
α-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初步研究
吴兆鹏, 蚁细苗, 曾练强, 黄曾慰, 黎志德, 梁达奉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16
摘要:α-葡聚糖酶能够很好地解决制糖工业中的葡聚糖问题,在制糖工艺过程通过添加α-葡聚糖酶去除α-葡聚糖是目前最佳选择。本文初步研究了基因工程菌株GS115-dex生产的α-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5.0;Fe3+、Mg2+和Co2+对酶有激活作用,Ca2+、K+、Zn2+、Na+、Al3+的作用不明显,而Cu2+、Ba2+、Fe2+、Sn2+、Ag+对酶有抑制作用;30℃以下保存28h酶活损失很小,而40℃保存16h,就已损失60%,在45℃保存30min,就已损失56%,保存温度越高,酶活损失越快;该酶在pH为4~6的范围内较稳定,高浓度蔗糖对该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甘油次之,氯化钠基本没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α-葡聚糖酶     DNS法     酶学性质    
Study on the Enzymatic Properties of Dextranase
WU Zhao-peng, YI Xi-miao, ZENG Lian-qiang, HUANG Zeng-wei, LI Zhi-de, LIANG Da-feng     
Guangzhou Sugarcan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Key Lab of Sugarcane Improvement & Biorefinery, Guangzhou 510316
Abstract: Dextran not only causes severe economic losses due to sugar loss,but also causes processing problems.The only method applicable today in the sugar industry is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dextrans.This paper studied on the enzymatic properties of dextranase produced by recombinant Pichia pastoris GS115-dex.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optimum temperature of dextranase was 50℃ and the optimum pH is 5.0.Fe3+,Mg2+ and Co2+ activated the enzyme;Ca2+,K+,Zn2+,Na+ and Al3+ can't work effectively;Cu2+,Ba2+,Fe2+,Sn2+ and Ag+ inhibited the enzyme.Under 30℃ for a long time,the enzyme can still maintain its activity,placed on 40℃ for 16h the enzyme had lost 60% and placed on 45℃ for 30min the enzyme had lost 56%,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the faster the activity loss.This enzyme is more stable in the range of pH 4~6,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sucrose in the enzyme plays a very good protective effect,followed by glycerol,and sodium chloride have no protective effect.
Key words: Dextranase     DNS     Enzymological properties    

α-葡聚糖酶,又称右旋糖酐酶,是一种重要的 工业用酶,主要用在制糖工业、医药工业等。α-葡 聚糖酶能够很好地解决制糖工业中的葡聚糖问题 (如α-葡聚糖引起糖厂车间中管线、容器和过滤器 阻塞,煮糖过程过滤困难、结晶不正常等),在制糖 工艺过程通过添加α-葡聚糖酶去除α-葡聚糖是目前 最佳选择,这是因为:①α-葡聚糖酶消除α-葡聚糖 的效果是最好的,比其它澄清剂和化学助剂效果都 好,且不会引入新的杂质;②α-葡聚糖酶是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是无毒无害的环保产品。α-葡聚糖 酶还可应用于医药工业(如预防龋齿)、右旋糖酐生 产的分子量控制等[1,2,3,4]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将来源于油脂酵母的α-葡 聚糖酶cDNA克隆到毕赤酵母的表达载体pPIC9K 中,再转化毕赤酵母菌株,经筛选得到高效表达α-葡聚糖酶的基因工程菌株GS115-dex,并在5 L发酵 罐规模发酵得到α-葡聚糖酶。本研究对上述α-葡聚 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的研究[5,6],为其在制糖和 医药工业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各种分子量葡聚糖,购自Pharmacia公司;其 它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1.2 主要实验仪器

DK-S2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 有限公司;调节式万用电炉,南通市长江光学仪器 有限公司;752N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 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精密pH计,梅特勒公司。

1.3 α-葡聚糖酶酶液的制备

5 L 发酵罐培养重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 GS115-dex,发酵液在12000 r/min离心5 min,上 清 液适当稀释后即为本实验所用酶液。

1.4 α-葡聚糖酶酶活的测定(DNS法)

(1)标准曲线:分别在5支50 mL试管中吸 取1 mg/mL的葡萄糖溶液0.2、0.4、0.6、0.8、1.0 mL, 以蒸馏水补加到1.0 mL。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2 mL DNS试剂,于沸水浴5 min,迅速将其冷却,用 蒸馏水定容至25 mL。以1.0 mL蒸馏水加2 mL DNS 为空白管调零点,于540 nm下测定吸光度,记录 OD540,以葡萄糖浓度(mg/mL)为横坐标,以OD540 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2)酶活测定:取0.9 mL浓度为20 mg/mL 的葡聚糖水溶液,置于45℃恒温水浴中至少保温5 min,然后加入0.1 mL α-葡聚糖酶酶液,精确反应 10 min,立即加入2 mL DNS终止反应,于沸水浴5 min,迅速将其冷却,用蒸馏水定容至25 mL,于 540 nm下测定吸光值,记录OD540。从标准曲线的 回归方程求得相对应的葡萄糖的量,并计算出酶活。 酶活定义:在上述条件下,每min从葡聚糖底 物中释放出1 μmol葡萄糖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 位,以U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α-葡聚糖酶酶活测定条件

为表征酶液中酶活力(enzyme activity)的大小, 一般以单位体积所含的酶活表示,也称比酶活 (U/mL)。酶活力的大小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 底物反应的速度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度愈大,酶 活力愈高,反之活力愈低。测定酶活力实际就是测 定酶促反应的速率。

2.1.1 反应时间

由于酶的特性,酶促反应速率一般在5~30 min 内达到稳定,随后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使酶促反应 速率降低,因此选择合适的反应时间对表征酶活很 关键。α-葡聚糖酶与底物反应5、10、15、20、25、 30 min后取样测定,从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求得相 对应的葡萄糖的量,并计算出酶活(图1)。由图1 可见,反应时间在10~20 min时酶活力都比较稳定, 因此可选择10 min作为测定α-葡聚糖酶酶活力的反 应时间。

图1 反应时间对测酶活性的影响
2.1.2 底物浓度

根据酶活定义,底物必须过量,但过量太多则 造成浪费。根据理论计算,设计底物浓度分别为5、 10、15、20、25、30 mg/mL,测定经稀释合适的酶 液的酶活(一般控制OD540在0.4~0.6之间是最合 适的,在本实验中,酶液的酶活控制在30~60U之 间比较合适,高酶活的则需要适当稀释)。由 图2可 知,在底物为5~20 mg/mL的浓度范围内,随着浓 度的升高,酶活力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当底物浓度 超过20 mg/mL后,酶活趋于稳定,说明20 mg/mL 浓度底物已过量。因此可选择底物浓度为20 mg/mL。

图2 底物浓度对测酶活性的影响
2.2 温度对α-葡聚糖酶酶活的影响
2.2.1 α-葡聚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

每一种酶的催化反应都有适宜的温度范围和最 适温度。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酶才能进行催化反 应,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酶的催化反应速度达到最 大。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主要有2个方面:一方面 是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度也加快,这与一般的化 学反应一样;另一方面,随温度升高会使酶逐步变 性,即通过减少有活性的酶而降低酶的反应速度。 因此酶反应的最适作用温度就是这2种过程平衡的 结果:在低于最适温度时,以前一种效应为主;在 高于最适温度时,则以后一种效应为主,随之酶活性会逐渐丧失,反应速度会下降很快。本实验分别 在35、40、45、50、55、60、65℃不同反应温度下 测定α-葡聚糖酶的酶活力。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 可知,α-葡聚糖酶活力在40~55℃范围内较高,相 对酶活力在75%以上,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超 过60℃后α-葡聚糖酶活力下降较大,至65℃时残余 酶活力仅为2%。

图3 温度对α-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2.2.2 α-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

各种酶均有其最高的耐热温度,超过此值,酶 将被迅速破坏。在酶液未置于不同温度前,先测定 酶液的酶活,以其活力值为100%,然后将酶液分别 置于4、30、40、45、50℃下保温,每隔一定时间 取样测定酶活力,结果如图4、图5。由图4可知: 在4℃、30℃条件下保温28 h,酶活几乎没有损失, 说明该酶在常温以下放置比较稳定;而在40℃条件 下保温16 h,酶活只剩下40%,损失了60%,保温 28 h后,酶活只剩下8%,说明该酶不能在40℃下 放置过长时间。由图5可知:在45℃条件下保温10 min,酶活损失了约18%,保温30 min,酶活只剩 下44%,保温80 min,只剩9%;而在50℃条件下 保温10 min,酶活就只剩23%,损失比较严重,保 温30 min 以上,几乎完全失活,说明该酶不能在 40℃以上保存。

图4 不同温度下α-葡聚糖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

图5 不同温度下α-葡聚糖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
2.3 pH值对α-葡聚糖酶性质的影响
2.3.1 α-葡聚糖酶的最适作用pH值

pH对酶催化反应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 面过酸过碱可能改变酶的空间构象,使酶失活,根 据程度不同,酶可遭受可逆或不可逆失活;另一方 面,也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pH可改变底物的解离 状态,影响它与酶的结合,从而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大部份酶受其环境pH值的影响,在最适pH值下, 存在最大的酶反应速度,而最适pH值因底物种类、 浓度等不同而不同。用pH值分别为3.0、3.5、4.0、4.5、5.0、5.5、6.0、6.5、7.0的缓冲液(用0.1 mol/L 的柠檬酸和0.2 mol/L的Na2HPO4配制的缓冲液配 制)配制底物来测定酶活力,结果如图6。由图6 可知:当pH为5.0时有最大的酶活;在pH值小于 5.0时,随着pH值的增大,酶活也逐步增加;但是 随着pH的继续加大,其酶活开始慢慢变小,到pH 值6.0时,酶活只有最大值的11%,pH为7.0时, 酶活几乎完全丧失。因此确定该酶的最适pH值5.0。

图6 pH对α-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2.3.2 α-葡聚糖酶的酸碱稳定性

分别用pH2~7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与 适量酶液混合,于4℃放置24 h,在最佳条件下测 酶活力,结果如图7。由图7可知:在pH4~6之间 α-葡聚糖酶较稳定;pH低于4时极易失活,pH低 至2时残余酶活力仅为13%;pH在7时的残余酶活 力仅为34%。而且失活的酶液在重新把pH调回5 左右时,依然没有恢复活性。

图7 酶的pH稳定性
2.4 α-葡聚糖酶对不同分子量底物的作用

酶对不同的分子量底物催化速率是不同的。为 了考察酶对不同底物的作用,分别配制2 mg/mL的 T5、T40、T500、T2000底物溶液,在最佳条件下 测定酶活力如图8,由图8可知分子量越大,酶的 催化作用就越好,催化作用最好的是T2000。

图8 底物对α-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2.5 不同金属化合物对α-葡聚糖酶的影响 分别配制含CuSO4、CaC12、BaC12、FeC13、 KC1、ZnC12、MgC12、FeC12、CoC12、NaC1、SnC12、 AlC13、AgNO3 的葡聚糖底物溶液(底物浓度为2.0 mg/mL),使各金属离子的最终浓度为0.001 mol/L, 对照组不添加任何其它金属化合物,以其活力值为 100,测定酶在上述含各种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体系中 的活力,反应条件为酶的最适条件,考察不同金属 化合物对酶的影响(图9)。
图9 金属化合物对酶活的影响
由图9可知,Fe3+、Mg2+和Co2+对酶均有激活 作用,且Co2+的激活作用比Mg2+和Fe3+更明显; Ca2+、K+、Zn2+、Na+、Al3+的作用不是很明显;Cu2+、 Ba2+、Fe2+、Sn2+、Ag+对酶有抑制作用,且Cu2+、 Fe3+、Sn2+、Ag+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
2.6 不同保护剂对α-葡聚糖酶的保护作用

将不同类型的保护剂与α-葡聚糖酶混合,45℃ 水浴25 min(酶活损失50%的温度和时间),立即冰 浴,测其残余酶活力。以4℃放置未加保护剂且未 处理的酶活力为100计,计算酶活保留率。并与未 加保护剂而经过同样热处理的α-葡聚糖酶的酶活保 留率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保护剂对α-葡聚糖酶稳定性的影响

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保护剂对该酶都有一 定的效果:蔗糖的保护效果最好,且浓度越大,效 果越明显;甘油次之;氯化钠效果最差。这样的结 果也表明,该酶用在制糖工业中是较适合的,因为 蔗糖不但不影响该酶的使用,还可以起保护作用。

3 结论

本文确定了测量α-葡聚糖酶酶活的最佳方法, 并对α-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 结果表明:①底物浓度为2.0 mg/mL的T2000葡聚 糖,反应时间为10 min测酶活是最适合的;②该酶 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30℃范围内放置,其相 对酶活力都在85%以上,损失不大,在30℃以上放 置保存,损失较快;③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5.0, 在pH为4~6的较窄范围内较稳定,小于4或大于6 酶都比较易失活;④Fe3+、Mg2+和Co2+对酶有激 活作用,Ca2+、K+、Zn2+、Na+、Al3+的作用不是很 明显;Cu2+、Ba2+、Fe2+、Sn2+、Ag+对酶有抑制作 用;⑤蔗糖对该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浓度越高 效果越好,甘油次之,氯化钠效果最差。通过对该 酶的测定和酶学性质的研究,为下一步利用和纯化 该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梁达奉,曾练强,郭亭,等.葡聚糖对制糖工业的影响及对策[J]. 甘蔗糖业,2008(6):31-33. (1)
[2]Efraín Rodríguez Jiménez.The dextranase along sugar-making industry. Biotecnología Aplicada 2005,22 :20-27. (1)
[3]谭海平.α-1,6葡聚糖酶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1,28(1):14-16. (1)
[4]Frank Hoster,Rolf Daniel,Gerhard Gottschalk.Isolation of a new Thermo- anaero bacterium thermosaccharolyti-cum strain(FH1) producing a thermostable dextranase.J.Gen.Appl.Microbiol.2001,47:187-192. (1)
[5]张秀艳,何国庆.微生物源β-葡聚糖酶的稳定性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33(4):387-391. (1)
[6]魏晓飞,王在贵,陈建,等.β-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J]. 中国饲料,2007(9):17-19. (1)
(本篇责任编校:朱涤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