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糖业  2011 Issue (3): 63-66   PDF    
糖料作物生产乙醇及糖酒联产的进展
韦必钿1, 何惠欢2    
1. 广西横县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 广西横县530300;
2.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介绍了糖料作物生产乙醇的情况,并对目前糖酒联产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乙醇     糖料     糖酒联产    
Development of Fuel Ethanol Production by Sugar Plant and Combined Sugar-Ethanol Production
WEI Bi-tian1, HE Hui-huan2    
1. Guangxi Hengxian Economics and Trade Bureau, Guangxi, Hexian 530300;
2.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ititute of Industry, Nanning 530001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status of fuel ethanol from sugar crop in the world was introduced.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that manufacture fuel ethanol and sugar was emphatically previewed.
Key words: Ethanol     Sugar plant     Combined Sugar-Ethanol production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人类必须早日寻找 可替代能源以解决能源危机,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 开发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广泛的开展。目 前已经开发的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海 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由于生物质能源所使用的原料来源广泛,可快 速作为石油能源的替补,适应目前使用石油作为燃 料或其他能源的各种生产设备和消费单元,且可以 给农民增加收入,所以成为能源研究的一大热点。 国内外正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特别是燃料乙醇的 利用。

1 糖料作物生产乙醇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目前,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作物比较广泛,下 面主要介绍甘蔗、甜菜和糖枫。

1.1 甘蔗

甘蔗的利用大国当属巴西。地处南美洲的巴西, 地域辽阔,雨量充足,适宜种植甘蔗。巴西政府因 地制宜,大量种植甘蔗,而且开发新能源战略成效 显著。巴西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甘蔗种植国,甘蔗 产量在2003/04 年度约3.5 亿t,2004/05 年度约3.8 亿t,2005/06 年度为4.37 亿t[1]。因此,巴西的燃 料乙醇计划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展,目前,巴西的乙 醇汽油中酒精比例全世界最高,达到25%[2]

作为世界第三大产糖国,我国的甘蔗种植甚广, 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省份。甘蔗 作为乙醇的生产原料,又可细分为甘蔗汁、甘蔗渣、 甘蔗糖蜜等原料。

1.1.1 甘蔗汁

甘蔗蔗汁是目前利用甘蔗进行酒精生产的主流 原料。一些新的技术不断研究和引入。Savitree Limtong 等人用新型单独分离的马克思克鲁维酵母 (Kluyveromyces marxianus)在高温下将蔗汁发酵 生产燃料乙醇,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其特点是该酵 母在较高温度下仍能进行发酵,在总糖为22%的培 养基下,该酵母能在37℃的温度产8.7%(w/v)的乙 醇,而在40℃的温度下仍能产6.78%(w/v)乙醇[3]。 韦智科等于2005 年3 月间在博庆公司酒精分厂使用 固定化酵母作菌种,采用单浓度双流加连续发酵工 艺进行了蔗汁酒精发酵生产性试验,整个实验过程 共消耗蔗汁629 t。试验结果表明:吨酒精(95%v/v) 耗用甘蔗13.52 t,酒精浓度9.5%左右[4]。魏涛等对 采用二压汁稀释糖蜜生产酒精工艺进行了探索,在 这种模式下,仅以初压汁直接作澄清处理,而用二 压汁按不同比例稀释乙糖蜜发酵生产酒精。通过实 验得到二压汁稀释糖蜜的最佳工艺条件:pH4.0,发 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 h,酒母接种量6%,稀 释率40%,酒度达12.1°[5]。樊婧等同样采用二压 汁与乙原蜜的混合糖料作为发酵原料进行固定化酒 精发酵,在发酵温度为31℃时,发酵酒精度11.4%, 残糖含量0.89%[6]

1.1.2 甘蔗渣

甘蔗渣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 目前,在制糖企业中,甘蔗渣多数作为燃料进行利 用,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通过生物技术将甘蔗 渣转化为酒精的研究得到较快的发展,大大提高了 甘蔗渣的经济效益。

蔗渣转化为酒精的方法一般是先对生物原料进 行预处理,继而用酶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水解成可通 过发酵转化为酒精的糖类。

在日本,将蔗渣粉碎,然后用产生纤维素酶的 细菌处理,将纤维素分解为糖,再用连续固相酵母 生产酒精,每天能从720 kg 甘蔗渣中生产200 L 酒 精[7]

在巴西,由巴西Dedini,copersugars(联产糖- 乙醇工厂)合作并出资研究,己建成5 m3/d 蔗渣快速 水解中试工厂,处理工艺以乙醇-水的混合物作为溶 剂;加稀硫酸0.1%~0.25%作反应催化剂,在170~ 185℃、2.0~2.5 MPa 条件下,在水解锅煮10~12 min 后,总还原糖转化率为59%,水解液含糖80 g/L(该水解锅能力为20 kg/h 粗蔗渣),再用酵母转化 为乙醇,乙醇连续发酵罐为10 L。中试产率:1 t 50% 水分蔗渣产乙醇100 L 左右,成本427.4 美元/m3 乙 醇[8]

加拿大Lignot 公司与澳大利亚SRI 合作以蔗渣 为原料建立中试生产装备,特点是:用有机溶剂-乙 醇在185℃,2.5 MPa 压力下蒸煮脱木质素及半纤维 素,用有机溶剂乙醇溶解木质素,能使木质素不被 过度破坏而保持其活性状态,更好地利用其生产高 附加值产品。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后的浆料,更适 合生产高质量纸或更利于水解变糖。蒸煮后脱水的 净纤维浆料,可以再水解获得六碳糖发酵制乙醇, 或用此净纤维浆造纸[9]

美国BC International 公司计划投资9000 万美 元,建立一个年产酒精7600 万L 的燃料酒精生产厂。 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稀硫酸水解,其核心技术是 佛罗里达大学开发的转基因的E.coli 菌株,可发酵 水解液中的全部单糖(包括五碳糖和六碳糖)[10]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开展过“蔗渣二段水解制 糠醛及酒精”的中间工厂试验。蔗渣二段水解制糠 醛及酒精项目的规模为:耐酸水解锅容积700 kL 2 个,200 kL 1 个;2.7 m3 酒精发酵罐4 个;粗馏塔直 径250 cm, 16 层,精馏塔直径为200 cm,49 层,后 蒸馏塔直径200 cm,每日能产酒精200 L。中试结 果,1 t 干蔗渣产糠醛60 kg,酒精80 kg。采用稀酸 串连多级水解(4~5 级),蒸汽消耗:糠醛每吨耗汽 50 t,酒精每吨耗汽5 t[11]

此上述先水解,后发酵的方法较为耗时,也较 为繁琐。如果能实现糖化与发酵同时进行,将会大 大提高生产率。Teixeira 等人对糖化蔗渣和共发酵生 产酒精的工艺进行了前处理条件的优化。研究结果 表明,在先于过氧乙酸之前使用氢氧化钠进行前处 理,可以减少对过氧乙酸的需求,使用量减少到 9%~15%[12],以上的研究是采用酸解蔗渣。蔗渣前 处理有物理法、化学法和水热法。水热法采用热水 或者蒸汽处理,与前2 种前处理方法相比,水热法 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不用继续添加酸,不需要抗腐 蚀的设备,处理过后残留物COD 和BOD 值比较低 等。Mark Laser 等深化研究了水热法,他们对比了 用热水处理或者用蒸汽处理甘蔗渣以生产酒精乙醇 的工艺,发现LHW(热水处理)的效果比蒸汽处理 的效果要好,也较为经济[13]

1.1.3 蔗叶和蔗梢

蔗叶和蔗梢也富含碳水化合物,用以生产乙醇 也是一种较为经济的原料,并且可以解决其处理问 题。S. Hari Krishna,K. Prasanthi 等人进行了发酵蔗 叶生产乙醇的研究[14]。研究发现,在48 h 内用T 型 里氏纤维素酶可以将25%的底物(碱性过氧化氢处 理)转化为蔗糖,最后状态为50℃,pH 为4~5[14]

1.2 甜菜

甜菜是生产蔗糖的第二大原料,由于其富含蔗 糖分,国内外也将其作为生产乙醇的原料。由于甜 菜多生长于纬度高的地区,因此,甜菜生产酒精的 区域也就主要分布在北方,如中国北部和欧洲北部。 对于甜菜制取乙醇的开发,欧洲开展得较早。2004 年欧盟利用小麦、甜菜生产生物燃料80 万m3。法 国2004 年所产的10 万t 乙醇中,有70%是由甜菜 制取[15]。土耳其的生物乙醇的需用量达到大约22 万m3 混入5%的乙醇的汽油,土耳其有生产3000 万 t 甜菜的潜力,这足以满足生产乙醇的需要。因 此,土耳其的发展潜力也比较大。

国内目前也很重视甜菜乙醇的生产。2007 年3 月18 日,宁夏平罗县和武汉地博石化公司、河南中 促实业有限公司、宁夏银湖酒精有限公司签订利用 甜菜生产燃料乙醇24 万t 项目协议,国家发改委基 本同意将宁夏车用乙醇列入扩大试点范围,在平罗 县建设燃料乙醇厂。据悉,我国新疆将建造一座年 产9500 万L的糖甜菜乙醇生产工厂[15]。甜菜乙醇的 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王燕飞,秦新政等进行了用 于生产乙醇的甜菜品种的挑选[16]。结果表明: JNYL5、JNY7208、JNYB86、JNY41 4 个新品系 酒精产率较高,每吨原料可生产95%酒精分别为: 98.2 L、114.2 L、95.3 L 和82.3 L。他们认为:能源 甜菜生产酒精与其酒精转化率、含糖率和块根产量 有关。姜月等人对能源甜菜发酵生产酒精进行了条 件优化[17],结果表明,采用固定化发酵固定载体能 保持酵母活性,可以重复利用,有利于连续化生产。

1.3 枫树

枫树,是指糖枫,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糖枫是 加拿大获取蔗糖的一大原料。作为一种富含蔗糖分 的作物,其作为生产乙醇的原料也是可行的,关于 转换为乙醇的研究也有报道。Jian Xu 等人对优化从 糖枫木条热水浸取液生产酒精乙醇的工艺的研究发 现,在经过120 h 之后,乙醇的产量达到82.27%[18]

2 糖酒联产的发展现状

糖料作物的存在为糖酒联产实现了可能,而糖 酒联产的实现,主要依靠制糖企业。糖酒联产,是 指白砂糖和酒精同时生产,糖价高时多产糖,糖价 低时多产酒精,灵活机动,以市场定产品。

目前,在石油资源日渐消竭的情况下,糖酒联 产在国内外都得到相当的重视。在国外,制糖行业 已经不局限于采用废糖蜜生产酒精来实现糖酒联 产。巴西疆域辽阔,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多数糖厂 拥有自己的甘蔗地或农场,甘蔗生产成本是世界上 最低的。因此,甘蔗不但用于制糖而更多是用来直 接生产酒精,1999/2000 年榨季原料甘蔗产量3 亿t, 用于制糖和制酒精的比例是45 : 55,产糖1920 万t, 产酒精150 亿L(1200 万t)。而蔗渣则是用来发电, 供制糖生产和酒精生产使用,多余的电量外售[19]。 制糖生产方面,通常使用初压汁,用传统的石灰澄 清法或亚硫酸法处理初压汁,二系煮糖,乙糖作甲 糖底料,乙糖蜜与已澄清的初压汁以外的压榨汁和 部分滤清汁一起送往酒精车间[20]

D. Krajnc 等人对斯洛文尼亚如何提高甜菜工 业在经济和环境的效能进行了报道。他们的做法是, 甜菜第一道汁送去成糖车间生产蔗糖,第二道汁则 直接送去产酒精。这样虽然生产蔗糖的甜菜汁少了, 但是生产甜菜汁的质量得到了保证;二道汁送去生 产酒精,其质量比糖蜜要好。因此,斯洛文尼亚的 糖酒联产模式可以参考。

使用初压汁生产蔗糖,用二压汁生产酒精的糖 酒联产模式与用混合汁单纯生产蔗糖的模式相比有 以下特征:①减少糖产量约8%;②减少蒸汽消耗约 8%;③增加乙醇产量约90%,因为较高质量的废蜜 和较高质量的糖汁都送去生产乙醇;④乙醇的消耗 量增加到65%;⑤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由于使用 蔗糖生产链的产品减少CO2,CH4,CO,NOx,

NMVOCs 的排放约2%[21];⑥从经济的总收益来看, 斯洛文尼亚的蔗糖和乙醇的总收益增加了,交通成 本和环境退还成本也减少3.3%。 目前,糖料作物在我国的分布大致如下,在南 方地区,如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一 般以种植甘蔗作为糖料作物;而东北三省、内蒙和 新疆等北方地区,则以甜菜作为主要的糖料作物, 以甜高粱作为辅助。

在国内,虽然对蔗汁[4]、二压汁[5,6]发酵产乙醇 做了不少研究探索甚至进行了中试试验,但主要还 是采用甘蔗压榨蔗汁生产白糖,而后利用废糖蜜生 产酒精的糖酒联产模式。此模式在很久以前就有规 模地展开,很多上世纪80 年代以前投产的甘蔗糖厂 都设置有酒精车间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随着科学 技术的不断进步,糖酒联产也进行规模化的产业升 级。2010 年11 月在中国糖都崇左市,凭祥市丰浩 酒精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糖酒联产机制。

广西丰浩糖业有限公司核心技术是利用糖蜜和 蔗汁实现高浓度发酵,具有发酵时间短、固定资产 投资少、醪液酒分高、回收率高、产生的废水量少、 废水浓缩费用低、处理成本低等优点,已达国际领 先水平。该公司糖酒联产工艺有3 个特点:①在制 糖生产工艺环节加大渗透水量,抽出率可提高1%~ 2%,此蔗汁引到酒精生产中作稀释糖蜜使用,在多 回收甘蔗糖分的同时减少了酒精用水量,提高效益,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大地提高了甘蔗使用价值; ②酒精废液浓缩后制成干粉,就地生产成甘蔗专用 肥料,在减少酒精废液排放的同时亦增加蔗田肥力; ③在制酒精工艺环节中,利用酒精生产过程中排出 的二氧化碳用作澄清过程的饱充剂,基本能达到碳 酸工艺法的白砂糖质量,不但降低糖厂的生产成本, 而且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中国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走出适合 中国的循环经济道路。如糖酒联产的模式在吸收国 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加入更多的先进技术, 将多余的蔗渣、蔗叶转换乙醇,选用适应力更强的 酵母等。

3 小结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产糖国,糖料作物分布都较 为合理,南北都有较多现成的糖厂,如果都能够很 好地利用糖料作物,利用现有制糖企业实现糖酒联 产进行产业升级,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又可实现 可持续性产业发展,保护环境,解决能源危机,一 举多得。

参考文献
[1]汪瑞清,方美兰,杨国正,等. 中巴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比较研究[J]. 世界农业,2007(1):19-22. (1)
[2]《节能环保》编辑部. 巴西乙醇汽油为何受欢迎[J]. 节能环保,2007(9):7-8. (1)
[3]Savitree Limtong, Chutima Sringiew, Wichien Yongmanitchai. Production of fuel ethanol at high temperature from sugar cane juice by a newly isolated Kluyveromyces marxianu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8 (2007) 3367-3374. (1)
[4]韦智科. 甘蔗蔗汁酒精生产性试验研究[D]. 广西大学, 2007. (2)
[5]魏涛,刘慧霞,黄嵩,等. 二压汁稀释糖蜜生产酒精的新工艺探索[J]. 甘蔗糖业,2007(1):30-35. (2)
[6]樊婧,刘慧霞,曹绍俊,等. 不同温度对甘蔗糖料固定化酒精发酵的影响[J]. 中国酿造,2010(2):114-115. (2)
[7]黄祖新,陈由强,陈如凯,等. 甘蔗渣的酶降解研究进展[J]. 甘蔗,2005(4):52-56. (1)
[8]Jose Luiz, Antanio Geraldo Proenca. DEDINI Rapid Hydrolysis-Revolutionary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cohol from sugarcane bagasse[J]. International Sugar Journal, 2004,106:168-172. (1)
[9]陈秀萍,谢文化,梁磊. 木质纤维素转化燃料乙醇研究现状与前景(上)[J]. 甘蔗糖业,2008(5):30-33. (1)
[10]保国裕. 依靠新技术提高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经济效益[J]. 广西蔗糖,2004(4):46-48. (1)
[11]保国裕. 蔗渣二段水解制低聚木糖及酒精的探讨[J]. 广西蔗糖,2009(3):25-29,41. (1)
[12]Teixeira. Optimizing peracetic acid pretreatment conditions for improved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co-fermentation (SSCF) of sugar cane bagasse to ethanol fuel[J]. Renewable Energy,1999(6):1070-1073. (1)
[13]Mark Laser. A comparison of liquid hot water and steam pretreatment of sugar cane bagasse for bioconversion toethanol[J]. Bioresource Technoly,2002(8):33-44. (1)
[14]S. Hari Krishna, K. Prasanthi.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of pretreated sugar cane leaves to ethanol[J]. Process Biochemistry,1998(8): 825-830. (2)
[15]蔡葆,张文彬,黄彩云. 开发能源甜菜产业势在必行[J]. 中国糖料,2009(1):76-80. (2)
[16]王燕飞,秦新政,张立明. 能源甜菜的筛选及生产酒精初步研究[J]. 中国糖料,2006(3):19-21. (1)
[17]姜月. 能源甜菜发酵生产酒精的条件优化[DB].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09-28. (1)
[18]Jian Xu. Optimization of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hot-water extracts of sugar maple chips[J]. Renewable Energy. 2009(34):2353-2356. (1)
[19]钮公藩. 赴巴西、古巴、墨西哥和泰国糖业考察报告上[J]. 广西蔗糖,2003(1):54-59. (1)
[20]Pedro Avram,Thomas Stark,蓝艳华,译. 甘蔗糖厂联产燃料酒精及全面降低能耗[J]. 甘蔗糖业,2006(1): 46-53. (1)
[21]D. Krajnc,M. Mele,P. Glavi. Improving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s of the beet sugar industry in Slovenia: increasing fuel efficiency and using by-products for ethanol[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7(15):1240-1252. (1)
(本篇责任编校:朱涤荃)
糖料作物生产乙醇及糖酒联产的进展
韦必钿, 何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