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糖业  2007 Issue(6): 40-43,30   PDF    
糖蜜酒精废液中酚类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崔师泰, 刘慧霞, 周文红, 梁晓, 李洁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南宁, 530004
摘要:试验研究了糖蜜酒精废液中酚类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H值对酚类色素的影响较明显,该色素在强酸性环境较稳定,在pH4~9范围内颜色逐渐加深;过氧化氢对该色素有减色作用;亚硝酸钠对该色素有增色作用;EDTA会降低该色素溶液的吸光度;Fe3+会使该色素溶液的吸光度升高;Na+、Mg2+、Cu2+、Ca2+离子对该色素溶液基本上没有影响.
关键词酚类色素     糖蜜酒精废液     稳定性    
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Phenolic Pigment from Molasses Alcohol Wastewater
CUI Shi-tai, LIU Hui-xia, ZHOU Wen-hong, LIANG Xiao, LI Jie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Engineering Institut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Abstract: The stability of phenolic pigment from molasses alcohol wastewater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 value has obvious effects on the pigment stability.It is stable in acid environment,and not stable in alkaline environment.H2O2 can reduce the colour from this pigmen,while NaNO2 can do the opposite.EDTA can reduce the absorbance of this pigment.The absorbance of pigment can be higher with the effect of Fe3+,While some other metal ions have no effect on the pigment stability,such as Na+,Mg2+,Cu2+,Ca2+.
Key words: Phenolic pigment     Molasses alcohol wastewater     Stability    

糖蜜酒精废液中的色素一般是大分子有机化 合物,是污染产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造成酒精 废液中 COD 含量高的主要原因。这些色素大多难 以被微生物所降解,耐温、耐光照,放置时间延 长其色值不减。因此,解决色素问题对废液治理 至关重要。废液中的色素又是一种天然色素,主 要包括酚类色素、美拉德色素、焦糖色素[1]。据 报道酚类色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2,3,4],可以作 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应用在食品、化妆品、保健 品等行业,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

试验研究从糖蜜酒精废液色素中分离酚类色 素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可以变废为宝, 开发出高附加值产品。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研究酚类色素的稳定性,为提取分离酚 类色素提供确切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糖蜜酒精废液,广西某亚法糖厂。

1.2 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UV-1601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TDL-80-2B 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 科学仪器厂);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仪器设备 厂);分析天平(上海第二天平仪器厂);真空冷冻 干燥系统(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恒温水浴 锅(北京市医疗设备厂);酸度计(梅特勒-托利 多)。

主要试剂:95%乙醇,盐酸,柠檬酸,EDTA, 亚硝酸钠,氢氧化钠,过氧化氢、三氯化铁、氯 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以上均为分析纯)。

1.3 方法
1.3.1 酚类色素的提取

取一定体积的糖蜜酒精废水, 用 80 目的网筛 过滤除杂,离心 10 min,进一步除去蛋白质等大 分子杂质,通过减压浓缩设备将上清液浓缩成浓 浆,再对其进行冷冻干燥制成干品粉末,备用。 用 95%的乙醇,在 50℃的温度下浸提 90 min,即得到酚类色素样品,备用。 将酚类色素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样品水溶液, 备用。

1.3.2 酚类色素的稳定性试验方法[5,6]
1.3.2.1 热稳定性试验

吸取 50 mL 的酚类色素样品溶液于烧杯中, 分别放在 30、 40、 50、 60、 70℃水浴锅中加热 1 h, 待冷却至室温后,在 273 nm 下测定其吸光度,然 后观察颜色变化,重复测定3次。

1.3.2.2 pH 值对酚类色素的影响

取一定体积的酚类色素, 调节 pH 值为 2~11,在 273 nm 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并观察其颜色变 化。

1.3.2.3 氧化剂对酚类色素的影响

用 H2O2 作为氧化剂,配置成不同浓度的 H2O2 酚类色素溶液,在 273 nm 下测定其吸光度值,重 复 3 次。

1.3.2.4 还原剂对酚类色素的影响

用亚硝酸钠作为还原剂,在酚类色素溶液中 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 放置 1 h 后, 在 273 nm 下测定其吸光度值,重复 3 次。

1.3.2.5 EDTA 对酚类色素的影响

配置成一定浓度的 EDTA 溶液, 按照浓度分别 为 1%、2%、3%、4%、5%的量加入到酚类色 素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在 273 nm 下测定其 吸光度。

1.3.2.6 金属离子对酚类色素的影响

在酚类色素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 FeCl3、MgCl2、NaCl、CuCl2、CaCl2溶液,然后稀 释成浓度为 1%、2%、3%、4%、5%的金属离 子的色素溶液,测定其在 273 nm 下的吸光度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酚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分析

扫描样品在 200~600 nm 下的吸收光谱,测 定结果见图 1。

图 1 酚类色素吸收光谱曲线

图 1 可见: 在紫外区 273 nm 处有一个吸收峰, 这是苯环的典型吸收峰。因此,可以初步鉴定该 色素具有典型的苯环结构。

2.2 酚类色素的定性分析

用三氯化铁、香草醛、明胶、对氨基苯磺酸、 锌粉、三氯化铝等定性检验试剂对分离的糖蜜酒 精色素试样进行试验,鉴定色素试样是否是酚类 色素,同时鉴定色素试样中的酚类成分,结果见 表 1。

表 1 酚类色素的定性鉴定

由表 1 可知: 在色素试样中加入三氯化铁后, 溶液颜色加深,由原来的浅黄色变成紫红色,可 知该色素中含有酚类色素;香草醛试验可知色素 试样在滴加香草醛-盐酸后出现红色斑点, 说明试 样有多元酚存在; 氯化钠-明胶试验显示色素试样 中含有鞣质;对氨基苯磺酸试验显示色素中含有 一定量的多酚类物质; 盐酸-锌粉试验显示色素中 含有黄酮类物质;三氯化铝试验显示色素中含有 黄酮苷类物质。由于鞣质、黄酮都属于特殊的酚 类物质,所以该色素属于酚类色素。

2.3 酚类色素的热稳定性分析

按照 1.3.2 的试验方法,对色素试样进行热 稳定性试验,将经过不同温度下处理的试样的吸 光度值作图,结果如图 2。

图 2 温度对酚类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图 2 可见,在 30~80℃之间,酚类色素的吸 光度变化不大,在 40℃有最小值 0.34,在 60℃ 有最大值 0.37,该色素在此温度范围内较稳定。

2.4 pH 值对酚类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按照 1.3.2 的试验方法对色素试样进行 pH 值耐性试验,试验结果如图 3。

图 3 pH 值对酚类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图3可见, 不同的pH值对酚类色素影响较大, 在 pH2~4 范围内酚类色素的吸光度先略为减小, 即酚类色素在偏强酸性环境中趋于稳定, 在pH4~ 9 环境下色素的颜色逐渐加深,吸光度逐渐增大, 这与多酚类物质特殊的苯环结构有关,碱性环境 下形成了新的共轭体系,显色基团增多;当 pH 值 超过 9 时,溶液的吸光度又降低,由于碱浓度过 高造成苯环发生不可逆性断裂,共轭体系减少, 显色基团含量降低。

2.5 过氧化氢对酚类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按照 1.3.2 试验方法, 研究在添加氧化剂 H2O2 的条件下色素试样的稳定性,结果见图 4。

图 4 过氧化氢对酚类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图 4 可见,加入过氧化氢后溶液开始褪色, 在添加过氧化氢 0~5%范围内,随着添加量的增 大溶液的吸光度降低。酚类色素具有苯环、共轭 双键等特殊结构,而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 能迅速地破坏其共轭双键,使酚类色素的发色基 团结构发生变化。酚类色素的双键减少,其光吸收的强度也相应的减小,从而酚类色素溶液的吸 光度降低。可见,废液中的酚类色素可被强氧化 剂氧化分解而脱色。

2.6 亚硝酸钠对酚类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按照 1.3.2 实验方法,研究在添加还原剂亚 硝酸钠的情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见图 5。

图 5 亚硝酸钠对酚类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图 5 可见,在 0~80 mg/L 范围内,随着亚硝 酸钠的添加量增大, 酚类色素的吸光度逐渐升高。 因为亚硝酸钠具有还原性,[NO2]—属于一种助色 基团,添加亚硝酸钠后溶液中的共轭双键增多, 光的吸收强度增大,相应的吸光度增大。

2.7 EDTA 对酚类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按 1.3.2 的试验方法,在色素试样中添加一 定浓度的 EDTA 溶液,测定吸光度的变化,结果见 图 6。

图 6 EDTA 对酚类色素的影响

EDTA 是一种络合剂,它可以络合溶液中金属 离子,形成更加稳定的络合物。资料显示酚类色素中含有较多的铁离子[6],铁离子与酚类色素容 易络合,生成的络合物是一种深色物质。EDTA 是 一种强络合剂,它络合铁离子的能力大于酚类色 素,在加入浓度为 0~5%范围的 EDTA 后,铁离 子同 EDTA 产生了新的络合物, 使得铁离子与酚类 物质络合的几率降低,相应生成的有色物质的浓 度逐渐降低,从而造成吸光度降低。

2.8 金属离子对酚类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按照 1.3.2 试验,在色素试样中添加不同浓 度的金属离子,结果见表 2。

表 2 金属离子对酚类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由表 2 可知,Na+、Mg2+、Cu2+、Ca2+离子对酚 类色素基本上没有影响,铁离子对酚类色素影响 较大;因为酚类物质含有苯环、羟基,表现出一 定程度的酸性,酚类物质易于与铁离子产生络合 作用,形成深色物质,造成溶液的吸光度升高。

3 结论

(1)经定性和定量研究确认, 用乙醇从糖蜜酒精废液中提取的色素主要成分为酚类色素。

(2)该色素耐热,在中强酸性环境下较稳定,在 pH4~9 范围内颜色逐渐加深,吸光度增大。

(3)强氧化剂过氧化氢能破坏发色基团的结构,使其光吸收强度降低;还原剂亚硝酸钠会使其颜色加深,吸光度增大。

(4)EDTA 对酚类色素影响较大,会降低酚类色素溶液的吸光度;金属离子中 Fe3+会使酚类色 素溶液的吸光度升高,Na+、Mg2+、Cu2+、Ca2+离子 对酚类色素基本上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振强,梁世中,姚汝华.甘蔗糖蜜酒精废液色素特性及脱除的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7,19(1):5-8,43-44. (1)
[2]张吉,周文红,刘慧霞.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中总黄酮物质含量的测定研究.广西轻工业,2005(2):18-20. (1)
[3] 韦丰红,于淑娟,李国基,等. DPPH.法测甘蔗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甘蔗糖业,2003(1):31-33. (1)
[4] 王标诗.酒精废液中色素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5:61-66. (1)
[5] Kensaku Takara. New Antioxidative Phenolic Glycosides Isolated from Kokuto Non-centrifuged Cane Sugar.Biosci.Biotech- nol.Biochem.,66(1),29-35,2002.(1)
[6]Sandra M. Bettin. William Deodato Isique Douglas W. Fraco. Phenols and metals in sugar-cane spirts.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ffect on radical formation and radical scavenging.Eur Food Res Technol(2002)215:169-175. (2)
(本篇责任编校:朱涤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