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二氧化硫的方法较多,常规的方法主要 有碘量法、蒸馏法、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液 相色谱法等。碘量法主要是通过加NaOH将食糖中 的SO2释放出来,经酸化后用标准碘溶液来滴定 其亚硫酸。该法仪器设备简单,但操作不易控 制,精密度较低,重现性也不好;液相色谱法虽 然灵敏度高,但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操作条件 也较难控制。
国标GB/T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 测定方法推荐的第1法是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 法,其主要原理是在样品溶液中加氢氧化物使 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亚硫酸盐 与四氯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再与甲醛 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在 波长550nm处测定溶液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但因食糖溶液本身有颜色,特别是赤砂 糖、冰片糖、红糖、黄糖等的糖溶液的颜色更 深,若按照GB/T5009.34-2003方法处理,误差 必然很大。
722光栅分光光度计。
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氨基磺酸铵溶液、甲 醛溶液、四氯汞钠吸收液、二氧化硫标准溶液 等。
称取食糖样品10.00g(样品量可视含量高低而定),以少量水溶解,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4mL氢氧化钠溶液(20g/L),5min后加入4mL硫酸(1+71),然后加入20mL四氯汞钠吸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
吸取0.50~5.0mL上述样品处理液于25mL带塞比色管中。
另吸取0、0.20、0.40、0.60、0.80、1.00、1.50、2.00mL二氧化硫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0.4、0.8、1.2、1.6、2.0、3.0、4.0μg二氧化硫),分别置于25mL带塞比色管中。
于样品及标准管中各加入四氯汞钠吸收液至 10mL,然后再加入1mL氨基磺酸铵溶液 (12g/L)、1mL甲醛溶液(2g/L)及1mL盐酸副 玫瑰苯胺溶液,摇匀,放置20min。用1cm比色 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50nm处测吸光 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
(1)糖品不须灰化处理,直接加水溶解,再加氢氧化钠、硫酸、四氯汞钠吸收液。
(2)若食糖溶液本身有颜色,除了精制白 砂糖、方糖及部分优级白砂糖的溶液颜色很浅 可以忽略不计外,其他食糖溶液本身均有颜 色,但国标中没有作任何处理和说明,这就意 味着有颜色的食糖不用经过脱色处理就可直接 测定。
标准曲线的绘制按国标进行操作,以零管调节零点。
国标中样品的测定与标准曲线的绘制一致, 仍以零管调节零点,但上文已经提过,样品本身 有颜色时国标没有规定作脱色处理,可直接进行 测定,而本法是属于比色法,溶液本身的颜色将 对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使测定误差很大,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1)二氧化硫检测的主要干扰物为氮氧化物。加入氨基碘酸铵是为使亚硝酸分解消除对SO2测定的干扰。
(2)温度对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二氧化硫有较大影响。温度在15~25℃时显色稳定, 若温度超出范围需水浴,因为液温随时间而下 降,吸光度也逐渐下降,出现偏低现象(玫瑰紫 色络合物的生成热是正值,温度降低时,会影响 其络合平衡)。
(3)显色时间对显色反应也有影响,在前 20min,吸光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但显色 20min后,吸光度却随时间的增长而下降,所以 显色时间应控制在20min,时间一到应尽快测 定。
(4)样品溶液本身的颜色也对结果造成较大 的影响。除了精制白砂糖、方糖及部分优级白砂 糖溶液的颜色很浅可以忽略不计外,其他有颜色 的食糖应进行脱色处理,可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 理。但此法比较耗时,不推荐使用。可采用参比 溶液调零的方法,即样品测定时可按上述方法测 定,但不应仍以蒸馏水零管调节零点,可吸取相 同容积的样品处理液于25mL带塞比色管中,然后 加水至总容积13mL,以此作为零管调节零点,以 消除溶液本身颜色的影响,此法比较简单易做, 推荐使用,若样品已进行脱色处理,就不必重复 此操作。
食糖样品完全按国标方法测定和处理后测定 结果的比较见表 1 ,从表中可看出,经处理后的 测定结果比没有处理的结果低,特别是颜色较深 的赤砂糖,2 者相差将近1 倍。
![]() |
表1 处理前后测定结果比对表 |
应用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食糖中二氧 化硫的含量,应排除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才能 使测定准确,重复性好。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GB/T5009.34-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