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 ![]() |
甲状腺结节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及超声仪器的不断改进,近年来临床上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不断上升[1]。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US- FNAC)具有高效、安全、可靠等特点,是当前临床公认的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最佳方法[2],其优势主要为在影像诊断不十分确切时作进一步甄别,如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TI-RADS)分级4a、4b类患者,使其避免不必要的手术[3]。本研究选取9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与US-FNAC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临床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超声初筛,并联合US-FNAC检查进行诊断,其中疑似甲状腺良性结节40例,疑似恶性结节56例,男33例,女63例;年龄23~78岁,平均(46.92±3.85)岁;穿刺结节直径0.8~5.4 cm,平均(0.95±0.26)cm。均行手术治疗。纳入标准:①具备可疑恶性超声影像学特征的甲状腺结节,包括形态不规则、低回声、边界不清、钙化、血流信号增强等;②结节直径≤1 cm;③实性结节直径>1 cm。96例均为单发,且符合甲状腺细针穿刺指征,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应用Toshiba Aplio 500,Hitachi,ALOKA α7仪器进行超声初筛,选择LA523探头,频率4~13 MHz。US-FNAC检查前对所有患者行灰阶、能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有可疑超声表现的甲状腺结节进行评估。超声恶性诊断指标包括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微钙化、边缘不规则、中央血管型、混合血管型、纵横比 < 1等。若具备3个以上上述恶性诊断指标者则诊断为恶性结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患者取平卧位,适当垫高颈部,充分暴露甲状腺,使用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穿刺针采用日本八光吸引活检针CL型(22 G×70 mm)或5 mL注射器,利用毛细血管效应直接进行无负压穿刺并抽吸细胞涂片,给予95%酒精进行固定,采用无菌纱布对穿刺部位按压10~15 min。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超声引导由2位医师协作完成。
1.3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灶,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US-FNAC与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2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96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31.25%)、甲状腺腺瘤9例(9.38%)、桥本氏甲状腺炎6例(6.25%)、肉芽肿性甲状腺炎1例(1.04%)、甲状腺乳头癌46例(47.92%)、甲状腺滤泡癌3例(3.12%)、甲状腺髓样癌1例(1.04%)(图 1~4)。
![]() |
图 1 女, 43岁, 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峡部约3.7 cm形态不规则结节, 回声粗糙, 不均匀降低, 边缘见血流, 腺体后未见结节(箭头) |
![]() |
图 2 女, 19岁, 甲状腺乳头癌。中低回声结节, 形态规则, 边缘有晕 |
![]() |
图 3 男, 70岁, 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出现不均匀低回声结节, 形态不规则、边界部分不清、周围无完整细晕, 内部有丰富血流、有钙化(箭头) |
![]() |
图 4 女, 52岁, 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结节实性低回声、边界清晰, 边缘见血流 |
将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US-FNAC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79%、96.00%、93.47%,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7.23%、95.46%、1.95%、1.33%(表 1)。
表 1 US-FNAC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 |
![]() |
将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42%、84.00%、84.78%,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85.3%、68.02%、9.86%、10.54%(表 2),US-FNAC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χ2=4.924,P < 0.05)。
表 2 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 |
![]() |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临床发病率较高,隐匿性较强,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大多患者由于触摸到肿块来院就诊[4]。因此,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对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是临床常用影像学方法,主要通过血流分布、回声、结节形态等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对该类患者具有良好诊断作用[5]。由于恶性肿瘤早期血管增生与侵袭性相对不明显,且良性肿瘤也可能表现出恶性结节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误诊、漏诊率[6]。
US-FNAC是一种微创病理学检查方法,多用于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检查,通过细穿刺针对少量脱落细胞、血液、组织进行抽吸完成涂片检查[7]。该检查采用的穿刺针较细,可减少对病灶周围组织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依从性。此外,US-FNAC检查可在多个不同部位进行穿刺,能最大限度避免取样误差情况发生,具有特异性高、误诊率低等特点,可为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提供重要依据[8]。超声诊断结果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超声医师临床经验直接关系到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别结果,且甲状腺结节病理复杂,超声表现具有重叠性,易导致误诊。US-FNAC检查由于其高效、创伤小、安全、准确等特点,成为目前临床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首选检查方法,得到患者及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同[9]。术前US-FANC检查可帮助临床医师明确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本研究中US-FNAC检查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79%、96.00%、93.47%;超声检查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42%、84.00%、84.78%;US-FNAC检查诊断价值明显更高,说明US-FNAC检查可明显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帮助患者早期确诊并积极相应治疗,与目前研究结果[10]大致相符。US-FNAC检查是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最佳方法,但标本取材与阅片是其穿刺结果准确性的关键,若结节直径 < 5 mm,且有出血或囊性成分时直接影响穿刺标本取材质量,无法对明确诊断[11]。此外,US-FNAC标本具有不确定性,应在3个月后重复穿刺,最大限度降低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影响。US-FNAC检查不易区分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需联合超声检查综合判断,必要时须行手术探查明确诊断。另外,在US-FNAC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应联合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一步诊断,进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避免漏诊、误诊等[12]。
综上所述,US-FNAC检查可作为临床医师制订甲状腺结节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
刘芳, 何欣, 张丽, 等.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漏诊与误诊15例分析[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 33(8): 922-924. |
[2] |
骆洁丽, 陈建设, 孙杨, 等. 甲状腺细针穿刺手感联合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研究[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6, 25(11): 966-969. DOI: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6.11.012 |
[3] |
卢捷, 张晓林.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在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4a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 17(5): 664-666. |
[4] |
朱玲斐, 孙龙, 邹桂兰, 等.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 现代实用医学, 2015, 27(3): 302-303. 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5.03.014 |
[5] |
钟惠玲, 李农, 范风春, 等.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J]. 现代肿瘤医学, 2017, 25(15): 2395-2398.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7.15.010 |
[6] |
钟绍斌, 彭川, 邹学彬, 等. 美国甲状腺协会超声分类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 33(11): 1647-1651. |
[7] |
刘燕, 龚业琼, 吴晓莉, 等. 常规超声与B超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小病灶甲状腺结节中的对比[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14): 3564-3566.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4.083 |
[8] |
信芳杰, 林东亮, 赵诚, 等. 液基细胞学技术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 33(1): 107-109. |
[9] |
李宗禹, 徐金锴, 马建仓, 等.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超声评估系统对术前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 21(10): 1790-1791. DOI:10.3969/j.issn.1007-4287.2017.10.041 |
[10] |
郑晓, 文祯, 姜涛, 等. 甲状腺乳头状癌风险评估量表的建立及与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效能比较[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7, 33(9): 755-759. 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7.09.010 |
[11] |
张晓青, 陈卉.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J]. 浙江医学, 2017, 39(17): 1478-1480.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17.39.17.2017-1539 |
[12] |
张金堂, 黄品同, 骆洁丽, 等. 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联合评分法对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7, 26(8): 677-681. DOI: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7.08.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