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影响 | ![]() |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尽管外科手术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因患者大多合并肝硬化,或在确诊时已达中晚期,仅20%~30%能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2]。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不能手术切除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选择[2-3]。在我国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肿瘤常较大、且多伴肝内血管侵犯或远处转移[4],TACE联合RFA治疗尽管可协同作用控制肿瘤,但仍存在术后复发、转移、栓塞综合征、疼痛和热损伤等不良反应,常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复方苦参注射液提取自中药苦参和白土苓,可清热利湿、止痛、凉血解毒等,能明显降低TACE和热消融术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7]。此外,复方苦参注射液还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杀灭循环肿瘤细胞、抗感染、升白细胞等作用[5, 8-10]。为探究更好的肝癌综合治疗方案,笔者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TACE和RFA联合治疗肝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的诊断标准且符合TACE联合RFA治疗的适应证[2, 4, 11];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既往接受其他方案抗肿瘤治疗者、对研究用药过敏者。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甲胎蛋白(AFP)、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肿瘤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有可比性(表 1)。
表 1 2组一般资料情况 |
![]() |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在TACE联合RFA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批号20140314)2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自TACE治疗前3 d开始,连续2周。对照组仅行常规TACE联合CT导引下RFA治疗[2, 4, 11]。2组中乙肝患者均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
1.3 评价指标① 疗效评定:TACE和RFA联合治疗后4周复查CT增强扫描和/或MRI检查,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的修订标准(mRECIST)[4, 12]评估肝癌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指所有目标病灶内动脉期无强化;部分缓解(PR)为目标病灶(动脉期强化)的直径总和减少30%;疾病进展(PD)为目标病灶(动脉期强化)直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疾病稳定(SD)为目标病灶缩小未达到PR或增加未到PD者。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② 免疫功能指标:于术前1 d、术后14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2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亚群指标变化,包括CD4+、CD8+ 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
③ 肝功能及AFP: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AFP水平。
④ 生活质量:使用卡诺夫斯凯计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标准[13]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分为3个等级:提高(治疗后KPS增加≥10分)、稳定(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10分)和降低(治疗后KPS减少≥10分)。生存质量改善率=[1-(降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等级有序分类变量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32例,其中CR 12例,PR 17例,SD 3例;对照组32例,其中CR 9例,PR 16例,SD 6例,PD 1例。研究组总有效率90.62%(29/32),对照组78.12%(25/3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表 2)表 2 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x±s) |
![]() |
治疗前,2组CD4+、CD8+ 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2周,对照组CD4+、CD8+ 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研究组CD4+ 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提高(均P<0.05),CD8+ T淋巴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2组治疗前后肝转氨酶及AFP比较(表 3)表 3 2组治疗前后肝转氨酶及AFP比较(x±s) |
![]() |
治疗前2组ALT、AST和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2周后,2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2.4 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在治疗2周后,研究组KPS提高19例,稳定10例,降低3例;对照组KPS提高10例,稳定12例,降低10例。研究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90.62%(2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22/32)(P<0.05)。
3 讨论栓塞后综合征是TACE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肝区闷痛、腹胀、厌食等,发热、疼痛与肝动脉栓塞后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有关,恶心、呕吐主要与化疗药物有关。消融后综合征是RFA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局部胀痛、恶心、呕吐、厌食、发热、体质量下降等,生存质量明显降低;此外,肝癌TACE和RFA术后肿瘤组织坏死崩解,肝转氨酶会一过性升高,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传统处理方法是给予对症支持疗法,如止吐、吸氧、镇痛、禁食、静脉水化等。但实践表明上述处理对术后症状的缓解有限,长期使用还会加重肝脏负担及胃肠道反应,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由苦参、白土苓等中药提炼加工制成,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胃肠道肿瘤、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5, 9-10, 14],不仅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散结止痛等作用,还可显著降低TACE术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研究组肝转氨酶指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方苦参注射液还可通过调节肿瘤组织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转移;通过免疫调节,对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产生协同增强作用,提高肝癌治疗的疗效[8]。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对TACE联合RFA治疗的肝癌患者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显著性降低AFP,提高CD4+ T淋巴细胞、CD4+/CD8+、NK细胞水平,起到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抑制原发性肝癌的短期复发,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复方苦参注射液可增强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的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肝转氨酶和AFP指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
TORRE L A, BRAY F, SIEGEL R 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2[J]. CA Cancer J Clin, 2015, 65(2): 87-108. DOI:10.3322/caac.21262 |
[2] |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 37(7): 705-720.
|
[3] |
LENCIONI R, DE BAERE T, SOULEN M C, et al. Lipiodol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systematic review of efficacy and safety data[J]. Hepatology, 2016, 64(1): 106-116. DOI:10.1002/hep.28453 |
[4] |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 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临床实践指南[J].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47): 3811-3819.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47.002 |
[5] |
李果.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 20(3): 45-46. |
[6] |
孔晓宇, 郑小林, 孙江阳. 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9, 26(3): 354-356. DOI:10.3969/j.issn.1008-9691.2019.03.025 |
[7] |
冯宇. 复方苦参注射液改善肝癌患者微波凝固治疗后不良反应的观察[J]. 疑难病杂志, 2011, 10(1): 27-28. DOI:10.3969/j.issn.1671-6450.2011.01.012 |
[8] |
黄坤, 陈伟伟, 刘锐, 等.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肝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9(9): 1013-1019. |
[9] |
蒋雨薇, 杨波, 饶智国.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中晚期肝癌疗效Meta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 2015, 17(6): 803-806. DOI:10.3760/cma.j.issn.1008-1372.2015.06.002 |
[10] |
张大为, 何津, 张海光, 等. 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术中切缘处理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21): 2348-2350.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7.21.024 |
[11] |
陈敏华. 影像指导肝癌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J].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7): 2129-2132.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27.001 |
[12] |
LENCIONI R, LLOVET J M. Modified RECIST (mRECIST) assess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Semin Liver Dis, 2010, 30(1): 52-60. DOI:10.1055/s-0030-1247132 |
[13] |
TERRET C, ALBRAND G, MONCENIX G, et al. 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 (KPS) or Physical Performance Test (PPT)? That is the question[J].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11, 77(2): 142-147. DOI:10.1016/j.critrevonc.2010.01.015 |
[14] |
王钇力, 方红, 王祥财, 等. 复方苦参注射液静滴联合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 2011, 51(33): 88-89.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1.33.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