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1, Vol. 50 Issue (6): 571-573

文章信息

王珞丁, 邹敬宇
延续性护理对垂体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tumor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1, 50(6): 571-573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2021, 50(6): 571-57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0-09-10
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6 16:42
延续性护理对垂体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王珞丁 , 邹敬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沈阳 110001
摘要:选取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取手术治疗的12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显示,入院时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入院时比较,出院时与出院6个月2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均有所改善(P < 0.05)。出院时2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出院6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降低(P < 0.001)。因此认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垂体瘤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垂体瘤    术后    心理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tumor

垂体瘤多为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5%[1-2]。流行病学报告[3]显示十万人中年发生率约为10%。垂体瘤患者可出现激素分泌异常、压迫垂体周围组织、垂体卒中及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症状。研究[4]显示垂体瘤不仅影响患者身体,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目前,手术是垂体瘤主要的治疗方式,多数垂体瘤患者术后存在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5]。延续性护理能调整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在院外也能够获得恰当的护理,促进身体康复[6]。本研究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12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垂体瘤术后患者心理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及分组

选取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12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60例。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为垂体瘤并采用手术治疗;(2)具备正常认知能力;(3)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患者或意识不清无法正常交流;(2)合并慢性疾病;(3)病情恶化不能参与。干预组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44.28±2.88)岁;对照组男23例,女37例,平均年龄为(45.08±2.92)岁。2组性别、年龄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见表 1

表 1 2组垂体瘤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项目 干预组(n = 60) 对照组(n = 60) t/χ2 P
年龄(岁) 44.28±2.88 45.08±2.92 -1.516 0.132
性别[n(%)] 0.549 0.459
 男 27(45.0) 23(38.3)
 女 33(55.0) 37(61.7)
肿瘤内分泌学分类[n(%)] 0.139 0.709
 非分泌性腺瘤 25(41.7) 23(38.3)
 分泌性腺瘤 35(58.3) 37(61.7)
肿瘤Knosp分级[n(%)] 0.543 0.461
 侵袭性垂体腺瘤 28(46.7) 24(40.0)
 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32(53.3) 36(60.0)    
肿瘤大小[n(%)] 0.553 0.758
 微腺瘤 15(25.0) 13(21.7)
 大腺瘤 33(55.0) 37(61.7)
 巨大腺瘤 12(20.0) 10(16.7)
住院时间(d) 8.41±1.62 8.88±1.48 -1.674 0.097
术式[n(%)] 0.139 0.709
 经鼻鞍区肿瘤切除术 35(58.3) 37(61.7)
 其他经鼻入路肿瘤切除术 25(41.7) 23(38.3)
肿瘤全切除[n(%)] 0.682 0.409
 是 42(70.0) 46(76.7)
 否 18(30.0) 14(23.3)
术后垂体功能减退[n(%)] 0.430 0.512
 是 15(25.0) 12(20.0)
 否 45(75.0) 48(80.0)

1.2 护理方法[7-9]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1)健康教育:组织垂体瘤相关知识健康讲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了解疾病、手术的相关知识,强化手术注意事项;同时介绍治疗成功案例,消除患者内心恐惧及焦虑;介绍相关饮食、护理方法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2)心理建设:采用鼓励、安慰等方法使患者正确认识、倾诉、发泄对疾病及手术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采用注意力转移法(音乐和书籍等感兴趣的事物)放松心情;实时监控患者心理状况变化并及时处理。(3)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关爱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帮助患者适应医院诊疗环境,拉近与患者距离。(4)协助治疗: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合理膳食及运动康复,离院前进行出院宣教,叮嘱复查时间及注意事项等,协助医生完成治疗,促进患者恢复。

1.2.2 干预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延续性护理小组完成离院后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1)制定随访计划,保持沟通方式畅通,了解患者需求并及时解决,密切关注患者心理情况。(2)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掌握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情况,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估患者饮食、运动、睡眠及心理情况,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时积极疏导。(3)监测尿量并进行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勿食具有利尿效果的食物及药物,避免尿崩症发生,指导患者服用氢化可的松。(4)建立患者沟通联络群,强化宣传教育,同时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强化健康心理教育。

1.3 评价指标[10]

分别在患者入院后、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焦虑情况。SAS采用4级评分,总分 < 50分为正常,≥50分为焦虑,得分越高焦虑症状越重。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来评估抑郁情况,SDS采用4级评分,总分 < 53分为正常,≥53分为抑郁,得分越高抑郁症状越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2组入院时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入院时比较,出院时与出院6个月2组焦虑、抑郁状态均有改善(P < 0.05)。出院时2组SAS、S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而出院6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 < 0.001)。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入院后、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入院后 出院时 出院后6个月 入院后 出院时 出院后6个月
对照组 62.27±4.16 58.36±4.19 47.34±3.50 64.43±4.55 61.90±4.27 44.66±3.86
干预组 62.27±5.24 59.18±3.92 33.13±2.97 62.77±5.73 62.44±3.59 31.05±4.32

3 讨论

近年来,垂体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1]。已有研究[5]显示垂体瘤患者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入院时SAS和SDS评分均较高,可能存在焦虑和抑郁状况,与既往研究[12-13]结果一致。提示应在术前尽早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

垂体瘤患者治疗时间长,容易存在负面情绪,有效干预方法可以预防及控制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14]。侯雨辰等[9]研究表明,垂体瘤术后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术后依从性。SCHOTANUS-DIJKSTRA等[15]研究指出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指导其进行积极性自我缓解,能够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减少焦虑和抑郁产生。因此,延续性护理对垂体瘤患者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6]。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6个月时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5),提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垂体瘤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垂体瘤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状况,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延续性护理小组的知识水平还需提升,同时需增加量化的护理措施及评估方式来进一步论证。

参考文献
[1]
于群, 鲁艾林. 垂体腺瘤分类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8, 10(1): 60-63.
[2]
朱惠娟, 王任直. 垂体腺瘤临床诊治进展[J]. 协和医学杂志, 2020, 11(5): 533-536. DOI:10.3969/j.issn.1674-9081.2020.05.007
[3]
FAINSTEIN DP, GRACIELA LM, MARIELA G, et al.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clinically relevant pituitary adenomas: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a health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in Buenos Aires, Argentina[J]. Arch Endocrinol Metab, 2016, 60(6): 554-561. DOI:10.1590/2359-3997000000195
[4]
刘宇宇, 文兵. 围术期综合护理对垂体瘤经鼻蝶入路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J]. 饮食保健, 2019, 6(19): 123-124.
[5]
丁建平.垂体腺瘤术后患者症状困扰的纵向研究[D].苏州: 苏州大学, 2017.
[6]
邓本敏, 唐玲, 皮远萍. 住院患者心理护理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6, 32(23): 3581-3585.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6.23.001
[7]
万艳慧, 纪祥军, 张爱琴, 等.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垂体瘤患者延续护理[J]. 东南国防医药, 2018, 20(3): 295-298. DOI:10.3969/j.issn.1672-271X.2018.03.018
[8]
刘蓉, 张甜甜. 心理干预在垂体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科学养生, 2019, 11: 210.
[9]
侯雨辰, 魏生蕙. 延续性护理在垂体瘤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97): 286.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7.182
[10]
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2版.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17-27.
[11]
ESPOSITO V, SANTORO A, MINNITI G, et al. Transsphenoidal adenomectomy for GH-, PRL-and ACTH-secreting pituitary tumours:outcome analysis in a series of 125 patients[J]. Neurol Sci, 2004, 25(5): 251-256. DOI:10.1007/s10072-004-0351-z
[12]
朱学芳, 吴超, 沈梅芬, 等. 垂体瘤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研究, 2019, 33(21): 3737-3741.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19.21.021
[13]
OWNSWORTH T, CHAMBERS S, HAWKES A, et al. Making sense of brain tumour: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personal and social processes of adjustment[J]. Neuropsychol Rehabil, 2011, 21(1): 117-137. DOI:10.1080/09602011.2010.537073
[14]
杨宁, 费忠化, 马冬纹, 等. 2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医药, 2015, 55(14): 92-93.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14.036
[15]
SCHOTANUS-DIJKSTRA M, DROSSAERT CHC, PIETERSE ME, et al. An early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well-being and flourishing and reduce anxiety and depress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Internet Interv, 2017, 9: 15-24. DOI:10.1016/j.invent.2017.04.002
[16]
池洁珊. 心理干预在垂体瘤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14): 163-164.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4.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