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1, Vol. 50 Issue (2): 180-183

文章信息

李丽莉, 刘叶, 徐蕾
LI Lili, LIU Ye, XU Lei
思维导图式指导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植入上臂静脉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mindmap-based guidance mode during implantation into upper arm vein infusion port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1, 50(2): 180-183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2021, 50(2): 180-18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0-07-08
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3 16:01
思维导图式指导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植入上臂静脉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
李丽莉 , 刘叶 , 徐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 沈阳 110001
摘要: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乳腺外科行上臂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50例)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50例)。结果显示,观察组相关知识知晓度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 < 0.05)。表明对植入上臂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提高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减少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和心理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照护的满意度。
关键词思维导图    护理    上臂静脉输液港    乳腺癌    
Application of mindmap-based guidance mode during implantation into upper arm vein infusion port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近年来,乳腺癌已经成为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化疗药物可导致静脉炎、静脉坏死甚至皮下组织损伤[2]。静脉输液港具有静脉保护、并发症少、切开位置隐蔽以及日常护理频次低等优点,已成为乳腺癌患者输注化疗药物的首选静脉路径。为留置静脉通路的患者提供有效、方便和易获得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是保证静脉输液管路安全、持续有效的重要措施[3]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形式将枯燥的信息变为彩色、高度组织性的图形,便于理解并激发联想思考,有助于更好地解决认知及管理问题[4],因此,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5-7]。本研究将思维导图式指导应用于上臂静脉输液港置管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中,有效地提高了留置上臂静脉输液港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首次行上臂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00例。纳入标准:确诊为乳腺癌,且接受手术治疗和化疗;首次植入上臂静脉输液港;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能正常沟通;对研究内容、获益和风险均知情且同意参加研究。排除标准:有精神或智力障碍不能配合者;既往曾经植入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或胸壁输液港;乳腺癌复发或转移者;合并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严重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0.32±4.21)岁,观察组平均年龄(50.22±4.19)岁。2组患者年龄、肿瘤分期、文化水平等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根据上臂静脉输液港宣教手册内容,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讲解输液港的自我管理知识,并发放“上臂输液港维护手册”。

1.2.2 观察组

根据思维导图系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讲解的内容、时间与对照组相同。由护士长、乳腺外科医生、PICC专业技术护士、心理咨询师、肿瘤专科护士各1名组成思维导图设计小组,以上臂输液港宣教手册内容为依据,查阅指南和文献,以患者自我管理和临床护理中的问题为重点,应用MindMapper4.5软件,依照思维导图制作流程,制作乳腺癌患者上臂静脉输液港健康指导思维导图。导图的中心词为“乳腺癌患者上臂输液港健康指导”,发出5个主题题目,分别为“观察”“使用”“日常活动”“维护”“禁忌”,每个主题再发出相关的分支内容(图 1)。思维导图形成后,由小组成员对全体护士进行上臂静脉输液港思维导图护理内容的相关培训与考核,将思维导图健康指导内容整理成护理宣教单,提供给上臂输液港留置患者。患者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根据思维导图内容进行健康指导,出院后通过手机扫描科室健康宣教公众号,获取健康宣教内容,让患者能随时掌握上臂输液港的居家自我管理信息,并可通过电话和微信公众号反馈出现的异常情况,专科护士和医生会给予相应的解答和处理,保证患者置港期间的安全。

图 1 乳腺癌患者上臂输液港健康指导思维导图

1.3 观察指标

1.3.1 患者输液港相关知识知晓度的评估

参照相关文献,自制带港患者出院时对输液港相关知识知晓度的相关问卷,包括对输液港的构造及植入过程、使用过程及维护方式的了解程度3个方面。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正确回答计2分,不准确回答计1分,错误或无回答计0分。

1.3.2 护理满意度评分

问卷为我院静脉输液护理专家指导下由我科思维导图设计小组自主研制,经过信效度检验证明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评分的客观性。该问卷包括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护理人员专科技术操作熟练程度、护理宣教内容的丰富程度、宣教效果及患者自我体验4个评分项目,每项25分,共计100分。

1.3.3 心理状态评估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分别对2组患者在宣教前进行首次心理评估,宣教24 h后对2组患者再次进行SAS和SDS的评估。SAS评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评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

1.3.4 上臂输液港并发症情况

由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对留置上臂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期间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随访和统计,包括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血栓形成、堵管、导管异位、港体外露。由乳腺外科2名医生及1名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对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及有效处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均为α= 0.05。

2 结果 2.1 相关知识知晓度和护理满意度(表 1)
表 1 2组患者静脉输液港相关知识知晓度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n 相关知识知晓度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50 24.55±6.62 85.44±6.33
观察组 50 38.11±3.61 95.12±3.66
t -12.78 -7.52
P < 0.01 < 0.01

观察组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

2.2 心理状态(表 2)
表 2 干预前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 SAS SDS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干预前 54.50±9.22 55.35±7.52 -0.10 >0.05 56.55±8.23 55.15±7.34 0.50 >0.05
干预后 53.53±9.24 51.56±8.27 4.44 < 0.05 56.35±8.32 51.52±9.25 3.34 < 0.05
t -2.70 3.19 0.27 3.42
P < 0.05 < 0.05 >0.05 < 0.05

2组患者SAS、SDS评分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思维导图对于患者的心理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2.3 上臂输液港并发症情况(表 3)
表 3 上臂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n (%)]
组别 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相关血栓形成 堵管 导管异位 港体外露 合计
对照组 8(16) 7(14) 3(6) 3(6) 6(12) 27(54)
观察组 3(6) 3(6) 1(2) 1(2) 2(4) 10(20)
χ2 12.398
P < 0.05

通过护理宣教和应用思维导图,观察组出现输液港相关并发症较对照组减少,尤其是在输液港相关感染和堵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作为近年来新开展的静脉输液技术,植入式上臂静脉输液港比传统的置管方法具有保护静脉、并发症少、切开位置隐蔽及日常护理频次显著减少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留置静脉港的患者采用多种途径传播和提供有关静脉导管的健康教育,方便患者及照护者获取健康教育知识,是保证静脉输液管路安全、持续有效应用的重要措施。如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对植入式上臂静脉输液港的安全性及相关知识不了解,容易导致严重的心理应激[8],产生焦虑,甚至会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导致患者对护理质量不满意。以往通常采用文字形式对植入式上臂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因患者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不一以及因焦虑而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等,往往效果不佳。患者不仅难以理解相关内容,而且也很难记忆和掌握注意事项,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影响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上臂静脉输液港的使用时间[9]。信息加工理论显示,被“注意”到的信息更易于进入记忆系统,因此,本研究采用思维导图对植入上臂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与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对植入式上臂静脉输液港的新型认知,用图片化的信息支持有效地解除其困惑与焦虑。同时,也能帮助护士理清思路,根据归类内容进行针对性指导,方便理解与记忆。

患者首次植入上臂静脉输液港后,通常会经历一段不适应期,在此期间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正常生活受到影响,而此时患者往往对上臂静脉输液港的相关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这是给予患者自我管理相关知识的良好时机[10]。这个阶段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使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避免患者因护士讲解不到位等原因对植入式上臂静脉输液港知识掌握不佳。思维导图以主题为中心,有逻辑、有层次地展现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将复杂、无序的知识采用简单明了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助于患者理解和记忆。

基于思维导图式指导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植入上臂静脉输液港护理中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随着植入式输液港使用越来越多,留置时间越来越长,有报道[11]显示其并发症发生率为6%~20%,严重者还可导致导管的重置,给患者带来二次手术的痛苦。本研究结果显示,思维导图式指导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输液港相关知识及认知,从而改变不利的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早期发现并发症,护患共同参与管道的安全管理,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植入上臂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相关知识知晓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P < 0.01)。干预后观察组SAS、SD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焦虑与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上臂静脉输液港植入期间,患者面对陌生的置管方式难免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且治疗过程中如出现相关并发症,则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负性情绪。有研究[12]表明,不良心理因素会降低患者对植入式上臂静脉输液港相关知识的掌握,因此,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本研究中,在患者首次植入上臂静脉输液港时由护士为患者详细介绍相关知识,进行充分的交流,给予全面的心理护理,最大限度地缓解了患者对上臂静脉输液港的焦虑心理。本研究中,观察组静脉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5),说明规范的思维导图式健康指导使输液港的应用更为安全、有效,从而保证了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正常进行,延长其上臂输液港的使用周期。

综上所述,对植入上臂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采用新型的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指导,对提高相关知识知晓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预防焦虑和抑郁的发生及减少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万青, 郑荣寿.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J]. 中国肿瘤临床, 2015, 42(13): 668-674.
[2]
蒋清云, 李蓉梅. 手臂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9, 34(2): 132-135. DOI:10.16821/j.cnki.hsjx.2019.02.009
[3]
孙红, 陈利芬, 郭彩霞, 等. 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9): 1334-1342.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9.09.011
[4]
东尼·博赞, 张鼎昆, 徐克茹. 大脑使用说明书[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5]
GUO Y, XIE J, LUO H, et al. Using mind maps to improve medical student performance in a pharmacology course at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J]. 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 2017, 27(7): 404-408.
[6]
曾丽华, 乔成平, 王爱琳, 等. 思维导图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18): 75-77. DOI:10.3870/hlxzz.2014.18.075
[7]
孙志贤, 曲梅. 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微信平台对化疗间歇期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14): 1057-1061. DOI:10.3760/cma.j.cn211501-20191010-02843
[8]
雷鹏琼, 高颖, 杨芳. 心理防御及疾病特征对乳腺癌住院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17, 44(13): 2392-2395, 2410.
[9]
杨倩.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40): 124.
[10]
沈傲梅, 强万敏, 陈育红, 等. 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疾病获益感的质性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15): 1390-1393.
[11]
张丽华, 郭菁, 钱湘云, 等. 思维导图结合多媒体健康教育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0): 125-126.
[12]
VAN VULPEN JK, PEETERS PH, VELTHUIS MJ, et al.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during adjuvant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on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dimensions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a meta-analysis[J]. Maturitas, 2016, 85: 104-111. DOI:10.1016/j.maturitas.2015.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