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李萍, 潘伯臣, 谭书韬
- LI Ping, PAN Bochen, TAN Shutao
- 慢性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男性精液质量及精子功能的影响
- Effects of chronic bacterial and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 on semen quality and sperm function in men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9(4): 354-356
-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2020, 49(4): 354-356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9-06-25
- 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6 9:46
慢性前列腺炎可分为细菌性前列腺炎及非细菌性前列腺炎2种类型,诊断分型主要依据前列腺液培养及直肠检查等。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存在大量的细菌,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则存在大量的炎症细胞[1-2],但通常较少伴发尿路感染以及膀胱刺激症状[3]。研究[4]发现,由于前列腺炎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不仅能影响睾丸及附睾的功能,同时也能给前列腺本身的分泌功能带来威胁,因此,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前列腺炎均能给男性的精液质量、精子功能,甚至生育率带来不良影响。本研究拟针对慢性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男性精液质量及精子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67例(A组),同期选取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B组)。A组年龄20~48岁,平均(32.32±2.98)岁;体质量58~99 kg,平均(76.54±5.43) kg;病程1~4年,平均(2.67±0.35)年。B组年龄21~49岁,平均(30.19±2.72)岁;体质量56~95 kg,平均(72.34±5.12) kg;病程2~5年,平均(2.90±0.22)年。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5]中慢性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与专家共识(2016版) 》[6]不育诊断标准;病例资料完整;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生殖系统畸形;合并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结核;肝肾功能障碍。
1.2 方法收集并整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的精液质量及精子功能的差异,同时统计2组患者的不育率。
1.2.1 精液质量的评价指标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第五版精液分析新标准[7],包括精液量异常(< 1.5 mL或 > 6 mL);精液不液化(> 60 min);pH值异常(< 7.2或 > 8.0);精子浓度 < 1.5×107/mL,总精子数 < 3.9×107 (少精子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 < 32% (弱精子症)。
1.2.2 精子功能的评价指标包括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正常的形态率。指导患者禁欲2~7 d后采用手淫的方法获取精液于干燥的消毒量杯内,置于37 ℃恒温水箱中,待标本液化后立即进行检测[8]。采用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对精子功能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比较。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精液质量比较2组的精液量异常、pH值异常、少精子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A组精液不液化患者比例及弱精子症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Group | n | Abnormal semen volume | Semen nonliquefactio |
Abnormal pH | Cryptospermia | Asthenospermia | ||
< 2 mL | > 6 mL | Total | ||||||
Group A | 67 | 12(17.91) | 4(5.97) | 16(23.88) | 19(28.36) | 13(19.40) | 18(26.87) | 21(31.34) |
Group B | 60 | 11(18.33) | 3(4.48) | 14(23.33) | 7(11.67) | 10(16.67) | 16(26.67) | 9(15.00) |
χ2 | 0.945 | 1.203 | 0.556 | 5.645 | 0.845 | 0.665 | 6.882 | |
P | > 0.05 | > 0.05 | > 0.05 | < 0.05 | > 0.05 | > 0.05 | < 0.05 |
2.2 2组患者精子功能比较
A组患者的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正常的形态率低于B组,不育率则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 2。
Group | n | Sperm motility (%) | Ratio of forward sperm (%) | Ratio of normal forms (%) | Sterility[n(%)] |
Group A | 67 | 21.45±8.76 | 17.53±6.54 | 2.01±0.56 | 23(34.32) |
Group B | 60 | 36.75±7.12 | 26.78±5.99 | 3.68±1.33 | 5(8.33) |
t/χ2 | 7.554 | 11.345 | 9.934 | 8.564 | |
P | < 0.05 | < 0.05 | < 0.05 | < 0.05 |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前列腺炎可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2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9-10]。目前,临床上通常从尿道、膀胱以及前列腺分别采取标本并进行定位细菌培养,以对两者进行区分。当前列腺液细菌计数超过尿道及膀胱尿样时,可确诊为细菌性前列腺炎。细菌性前列腺炎更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感染,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则是一种单纯性的前列腺炎,临床上通常仅存在尿频及尿急症状,采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一般,需要采用α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首选。这2种前列腺炎均能对患者的性功能以及生育能力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鉴别,以制定相对应的治疗策略,从而改善预后[11]。
关于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精液质量及精子功能的影响的研究目前仍较少[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相比,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不液化的比例较高,精子功能较弱,不育率升高。因此,相对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男性生育能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大。分析其原因如下:(1)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中的白细胞较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多,增多的白细胞能够对精子的形态以及功能直接产生影响,还能够通过吞噬、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等的作用对精子DNA造成损伤[13];(2)发生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时,细菌不仅可直接对精子产生不良影响,还可引起生殖免疫反应,使睾丸生精功能发生障碍,导致不育[14];(3)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导致体液及细胞免疫异常,从而影响精液的质量及精子的功能[15];(4)前列腺液是构成精液的重要成分,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能降低其抗氧化能力,从而影响精液的存活及精子的功能;(5)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睾酮明显降低,卵泡刺激素升高,产生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16]。
[1] |
林英立, 戚景光, 马建国, 等. 大剂量左氧氟沙星配合前列腺按摩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性科学, 2016, 25(10): 14-16. DOI:10.3969/j.issn.1672-1993.2016.10.004 |
[2] |
付晓亮, 舒涛, 王东, 等. 癃清片与左氧氟沙星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非细菌性炎症性前列腺炎的疗效[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 37(7): 220-221. DOI:10.3969/j.issn.1005-1678.2017.07.087 |
[3] |
AKDERE H, OZTEKIN I, ARDA E, et al. Analgesic effects of oligonol, acupuncture and quantum light therapy on 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J]. Iran Red Crescent Med J, 2015, 17(4): e26006. DOI:10.5812/ircmj.17(4)2015.26006 |
[4] |
HERAS-CAÑAS V, GUTIÉRREZ-SOTO B, ALMONTE-FERNÁNDEZ H, et al. Antibiotic activity and concentrations in clinical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J]. Actas Urol Esp, 2017, 41(10): 631-638. DOI:10.1016/j.acuro.2017.03.008 |
[5] |
赵丽杰, 赵军凤, 公艳玲, 等. 体外冲击波与高频热疗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学装备, 2016, 13(3): 98-101. DOI:10.3969/J.ISSN.1672-8270.2016.03.028 |
[6] |
曾燕, 陆群. 前列腺小体与前列腺疾病的关系[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1): 102-105.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17.01.026 |
[7] |
叶章群, 蓝儒竹, 沈周俊, 等. 癃清片与左氧氟沙星单药或联合应用治疗非细菌性炎症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6, 37(5): 363-367. DOI: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6.05.011 |
[8] |
林贤仁. 慢性前列腺炎与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 2017, 19(12): 1322-1324. DOI:10.3969/j.issn.1009-0959.2017.12.020 |
[9] |
窦志强. 玄附衍宗汤治疗肾阳虚型不育症75例[J]. 西部中医药, 2015, 28(1): 69-72. DOI:10.3969/j.issn.1004-6852.2015.01.026 |
[10] |
黄君艳. 慢性前列腺炎与精液检验质量的相关性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7): 49-50.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7.07.021 |
[11] |
刘树沅, 韦剑洪, 许小琴, 等. 不育男性精液常规参数与年龄、精子DNA碎片率和精子顶体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 35(3): 333-336.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7.03.012 |
[12] |
王柏菊. 男性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活力、精液浓度和精子正常形态的相关性[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 34(3): 60-61. DOI:10.16833/j.cnki.jbmc.2018.03.026 |
[13] |
陈望强, 俞佳, 丁彩飞, 等. 鲍氏前列灌肠方配合前列回春胶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2): 325-327. 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02.043 |
[14] |
齐曼芳, 黄高翔, 周雪娟.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4(8): 1247-1249.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17.08.039 |
[15] |
何灼彬, 丁强红, 黄安余. α受体阻滞剂联合M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8): 107-109.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8.062 |
[16] |
丁新飞, 莫英光, 兰红霞, 等. 长期服用小剂量复方新诺明对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复发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 38(2): 181-182. DOI:10.3969/j.issn.1002-1256.2017.02.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