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人事处, 上海 200336
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得到广泛重视。2016年和2019年国务院先后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国发〔2019〕13号)[2],明确将公共卫生疾病防控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2020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的《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3]中提到,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医学院校设置并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传染病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扩大招生和培养规模,加大公共卫生国际人才培养力度。
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是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重要来源。就业见习环节作为实现实践教学的关键手段,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适合行业需要的专业人员。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工作的通知》[4]中对“见习”进行界定,同时在2017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工作的通知》[5]中将就业见习对象扩大到参加本市就业创业见习计划的高等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所属毕业学年学生。
本研究运用双因素理论设计调查问卷,对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见习满意度及就业见习意愿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学生见习现状及其心理需求,从而立足于高校和见习生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见习工作的建议与措施,推进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就业见习工作的开展,使其能在见习中享受到完善的服务,提高见习的受益面,促进毕业学年学生的成功就业。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上海市就业见习政策针对市属高校,其中设有公共卫生学院的市属高校仅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2所高校。上海健康医学院开设的公共卫生专业除“卫生检验与检疫”以外均没有本科毕业生;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的公共卫生专业包括“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公共事业管理”和“预防医学”,其中“预防医学”专业的学员由于见习未实行一对一带教,不符合就业见习政策的规定。因此,最终纳入本研究的仅2所市属高校的3个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
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及上海健康医学院2019级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2019级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30名、2019级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专业30名、上海健康医学院2019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148名,共计208名学生。
1.2 研究方法问卷设计基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6],参考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7]和王冠群[8]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满意度调查问卷,以及何玉荣等[9]的学生实践教学满意度实证研究,并结合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这一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编制。问卷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共设7个问题。具体包括见习学员的学校、性别、见习单位、参加见习时所学专业、见习岗位、参与就业见习的时间和期望的毕业去向。第二部分是基于双因素理论设置的关于见习满意度及就业见习意愿的相关问题。其中,保健因素4个维度下设11个调查因子,激励因素3个维度下设7个调查因子。保健因素:基地的见习生岗前培训制度、基地的见习生日常考勤制度、基地带教老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态度、学校进行的见习前专业指导、学校老师对见习的跟进和反馈、见习基地提供的工作场所的环境、伙食或住宿等条件、工作时间与工作量的安排、见习补贴、见习过程中与带教老师或其他老师的沟通、见习过程中与其他见习生的沟通。激励因素:见习工作受到表扬和鼓励、见习过程中收到带教老师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见习工作内容与个人兴趣的关联度、见习过程中发挥个人特长、见习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如小讲课)、见习过程中个人能力的提升、见习过程中得到的关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帮助。第三部分为开放性问题,即对所在见习基地的其他建议或意见。
该就业见习满意度情况及影响就业见习意愿程度均采用Likert 5级计分[7]:“非常不满意”为1分,“较不满意”为2分,“一般”为3分,“较满意”为4分,“非常满意”为5分;“非常不重要”为1分,“较不重要”为2分,“一般”为3分,“重要”为4分,“非常重要”为5分。
在受调查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问卷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8份。
1.3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25统计软件,分析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就业见习满意度及就业见习意愿的相关数据。就业见习满意度、就业见习意愿的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个人基本信息采用构成比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不同专业类型、见习岗位、毕业院校、见习时长等的受调查者在就业见习满意度、就业见习意愿上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就业见习意愿和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检验水准α = 0.05。
2 结果 2.1 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受调查者分别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60人,46.9%)和上海健康医学院(68人,53.1%),女性(109人,85.2%)为主。见习基地包括: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以及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的见习岗位以检验员岗居多(56人,43.8%)。学员在该基地参与就业见习的时间以1~3个月居多(80人,62.5%)。见表 1。
表 1 受调查的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基本情况 |
![]() |
经检验,调查问卷中关于就业见习意愿影响程度量表的α系数为0.935,说明该量表的可靠性高;该量表的KMO值为0.908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P值小于0.001,表明该量表的结构效果好。
2.3 就业见习满意度和就业见习意愿现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在就业见习满意度各维度上的均数都大于3,说明受调查者对就业见习的各个维度满意度均较高,其中满意度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为:人际关系(保健因素)、认可赞赏(激励因素)、见习生管理(保健因素)、见习条件(保健因素)、成长发展(激励因素)、成就感(激励因素)、见习薪资(保健因素)。
同时,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在就业见习意愿各维度上的均数也都大于3,说明各因素影响学生就业见习意愿的程度均较高。影响程度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为:见习条件(保健因素)、认可赞赏(激励因素)、人际关系(保健因素)、见习生管理(保健因素)、成长发展(激励因素)、成就感(激励因素)、见习薪资(保健因素)。
2.4 就业见习满意度各维度与对应的各维度影响就业见习意愿的相关性分析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可得到,除见习薪资满意度与见习薪资影响就业见习意愿之间无相关性外,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在见习生管理、见习条件、人际关系、认可赞赏、成就感和成长发展的满意度与这6个维度影响就业见习意愿的程度均相关。见表 2。
表 2 就业见习满意度各维度与对应的各维度影响就业见习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
![]() |
基于双因素理论进一步分析各维度调查因子的满意度情况。见表 3。
表 3 就业见习满意度情况(保健因素) |
![]() |
综合表 3和表 4结果:保健因素中,工作时间与工作量的安排、见习基地提供的伙食或住宿等条件、学校进行的见习前专业指导3个因子对提升就业见习意愿影响程度较高(排名第1、第5位),但是学员的就业见习满意度较低(排名第6、第7、第9位)。
表 4 影响就业见习意愿程度(保健因素) |
![]() |
综合表 5和表 6结果:激励因素中,见习过程中个人能力的提升对提高就业见习意愿影响程度较高(排名第2位),但是学员的就业见习满意度较低(排名第5位)。
表 5 就业见习满意度情况(激励因素) |
![]() |
表 6 影响就业见习意愿程度(激励因素) |
![]() |
根据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可得,不同性别学员在就业见习各维度上的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多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见习时所学专业和见习岗位不同的学员在见习生管理、见习条件、人际关系、认可赞赏、成就感、成长发展这6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见习时长不同的学员在见习生管理、见习条件、人际关系、成就感、成长发展这5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
3 讨论与建议本研究结果显示,学员就业见习满意度和就业见习意愿均较高,且就业见习满意度与就业见习意愿正相关,因此,提高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见习满意度是提升其就业见习意愿的关键所在。通过深入分析就业见习满意度情况,提示高校方面可以将提高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就业见习满意度的重点放在见习工作时间与工作量的安排、见习过程中个人能力的提升、见习基地条件改善,以及见习前的专业指导上。
3.1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工作量,平衡学员生活及见习活动调查结果显示保健因素中影响学员参与就业见习意愿最大的是见习工作时间与工作量的安排,但其满意度并不高,具体表现为学员无所事事或加班成常态2种极端情况,导致学员无法平衡生活及见习活动。见习岗位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量作为岗位见习要素的基本条件,对岗位见习活动是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起着关键作用[10]。不合理的安排可能会使学员对公共卫生行业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公共卫生人才的流失,这不仅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也是对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11]。
建议高校积极与见习单位沟通,充分考虑学生时间安排的情况下,结合实际用人需求,与见习基地带教老师协商采取灵活、动态调整的时间策略为学员合理规划好见习期间的工作计划[12]。同时,应对工作时间、工作量和工作内容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其可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2 提供见习成长发展机会,助力学员个人能力提高调查结果显示见习时间越长,学员对就业见习成长发展的满意度越高。与徐梦真[13]的研究结果一致,但调查结果也显示见习时长达到一定水平后满意度会开始下降。学员对成长发展中个人能力的提升较为关注,但满意度偏低。由于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的见习活动是毕业实践的组成部分,并非出于自愿和对公共卫生行业的认同,因此若学员参与就业见习活动时发现其自身的成长发展得不到满足,就容易降低对参与就业见习活动的信心和热情[14]。受调查学员提出见习基地提供的见习活动多是简单重复的内容、缺乏实践和科研等多样性工作,和王冠群[8]研究结果一致。
建议高校在规划见习活动时适度增加见习时长,并联合见习单位因地制宜地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15],包括但不限于理论性的小讲课、实践性的操作等,增加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员及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不断提升学员的个人综合能力,使其在此过程中找寻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
3.3 改善见习基地工作条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查结果显示,见习时所学专业和见习岗位不同的学员在见习条件上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见习条件影响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就业见习意愿的程度最大,但与此同时其满意度却较低。在见习条件中,见习基地提供的伙食或住宿等条件是满意度最低的因子,与梅琳等[16]的研究结论一致。除此之外,还有学员提出部分见习基地为学员提供的办公空间小、办公基础设备配置低等问题,可能会阻碍学员的日常见习活动,降低就业见习效果,导致学员缺乏就业见习积极性。
建议高校指派相关教师基于专业特点对见习基地进行实地调研[17],考虑到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从事岗位的特殊性,如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等专业,应重点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纳入考察标准。结合见习基地提供的办公环境以及食堂餐饮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判断该基地是否有能力与高校合作培养学员。考虑到学员通勤问题,高校应尽可能地与有条件的见习基地商议是否能为学员提供员工宿舍,如不能提供住宿,高校可以考虑适当为学员提供通勤帮助或交通补贴等。
3.4 完善高校见习前专业指导,为有效开展就业见习奠定基础调查结果显示,相较于见习基地对学员的管理,受调查学员对高校方面提供的见习生管理更不满意,具体包括学校进行的见习前专业指导与学校老师对见习的跟进和反馈2个维度,其中见习前专业指导影响学员就业见习意愿程度较高。部分学员希望高校能提供有针对性的见习前指导,与孙丽[18]的研究结果一致。见习前专业指导的欠缺可能会导致后续见习活动开展时问题频发,例如:学员因无法从学生顺利转变到见习生身份,不能切实履行自身岗位职责,或是面对具体见习工作后发现其与心理预期存在落差而产生放弃的念头等情况[19],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质量。
建议高校教学院系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组织开展见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见习相关管理制度、见习活动要求、具体工作内容与时间安排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岗位需求、落实好见习活动安排[20]。此外,可以安排已就业学生开展相关专业的经验交流讲座或研讨会等活动[21],帮助学员认识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景。最后,建议辅导员和校内指导老师见习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及困难提供相应的帮助。
除了高校方面,学员应明确自身主体性。建议学员在参与见习前动员与培训中积极主动了解见习基地基本情况以及见习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的同时建立合理心理预期,形成对见习活动的正确认识[22]。
4 局限性和不足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上海市就业见习政策限制以及用人单位对见习学员的学历、专业要求,研究对象仅包括2所市属高校的3个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研究结果专业代表性有限,在结果外推时需谨慎。
此外,本研究从高校及见习学员的角度对就业见习制度具体实施效果及改进对策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实际上就业见习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整合政府、见习基地等相关主体的力量。
[1]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2023-06-08]. https://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
[2] |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国发[2019]13号[A]. 2019.
|
[3] |
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EB/OL]. [2023-06-08]. 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42/20200824/0001-44142_64656.html.
|
[4] |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工作的通知: 沪人社规[2021] 29号[A]. 2021.
|
[5] |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工作的通知: 沪人社规[2017] 22号[A]. 2017.
|
[6] |
朱国云. 组织理论[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362.
|
[7] |
周凌明, 王冬. 基于明尼苏达量表的医生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8, 25(5): 55-58. |
[8] |
王冠群.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满意度研究[D].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21.
|
[9] |
何玉荣, 卢剑鸿, 李德明.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学生实践教学满意度研究: 以黄山学院酒店管理(中法)专业为例[J]. 黄山学院学报, 2019, 21(2): 108-112. |
[10] |
栗劲松. 新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2, 43(16): 14-16. |
[11] |
葛玲妹. 酒店影响实习生满意度评价的因素浅析[J]. 中国商贸, 2014(8): 185-186. |
[12] |
张金喜, 王超, 周波超. 关于"工作实习"课程的调研分析与改革建议[J]. 教育教学论坛, 2023(3): 29-32. |
[13] |
徐梦真. 结构再制还是能动超越: 学习投入对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2.
|
[14] |
陈丹.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星级酒店实习生留职意愿研究[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8(5): 133-136. |
[15] |
刘盼.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研究[D]. 南昌: 南昌大学, 2017.
|
[16] |
梅琳, 张勘, 周蓉, 等. 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 2018, 38(6): 42-46. |
[17] |
吕晓安, 孙广柱, 李铁军. 基于实训、实习、就业一条龙模式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究[J]. 智库时代, 2018, 148(32): 201, 203. |
[18] |
孙丽. 新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实习现状调查[D]. 乌鲁木齐: 新疆财经大学, 2022.
|
[19] |
陈晶莹. 关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实习管理的探讨: 以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为例[J]. 上海商业, 2023(2): 197-199. |
[20] |
马卫, 苏炜, 姚建园. 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旅游类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运行的困境与出路[J]. 职业技术, 2023, 22(1): 18-24. |
[21] |
李语萱.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国内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 北京: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
|
[22] |
汪丹. W酒店预留实习生流失问题及对策分析[D]. 绵阳: 西南科技大学,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