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1]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作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新时期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党的二十大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2],其中第10点“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中指出,推进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整合式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现聚焦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临床医学博士生教育这个关键问题,比较分析我国八年制等临床医学长学制博士生教育招生路径和培养模式,提出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1 招生路径和培养模式 1.1 八年一贯制为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培养少而精、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2001年起,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等高校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2004年教育部将八年制办学原则明确为“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3]。开设临床医学八年一贯制医学教育的院校多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获批招收八年制的医学院校每年招生计划一般不超过100人[4]。这些学校的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生源主要来自高考统招生[5-7],在招生专业目录上一般标注为“八年制”,备注为本博连读。总体上,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水平、高层次医学博士,培养卓越型、创新型医学人才,但具体是培养临床医师还是医师科学家存在差异[8]。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实行“八年一贯制,本博融通,加强基础,注重技能,强调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科研”[9]的办学特色,在学生培养方面可分为:第1—2.5年为医学预科阶段,在清华大学学习普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第2.5—8年为医学本科及博士生阶段,其中基础医学阶段为1.5年,临床医学阶段(含见习和实习)为3年4个月,科研训练为8个月,完成学业且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贯彻全人教育思想,遵循“仁智兼养、德理双修、为人为学之统一”的理念,在学生培养方面分为本科阶段和二级学科阶段[10]。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业,在自愿报名与选拔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双博士学位”(MD+PhD)项目,在国外/境外知名大学基础医学方向学习研究3~5年,符合条件者授予PhD学位。学生也可以继续临床医学专业二级学科阶段的学习,完成学业且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MD学位。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实行八年一贯制分阶段、体现“四早”(早人文、早临床、早科研、早预防)、“四全程”(临床、科研、人文、预防)培养[11],在学生培养方面分为:第1—2年为通识教育阶段,融入部分医学基础课程,并注重“四早”;第3—5年为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及理论实践融通学习阶段;第6年为通科实习,从第5年起可按照意向进入相关临床导师小组开展临床科研训练,第6年结束前通过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方能获得本科毕业证书,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凡达到准入标准者可进入第7—8年的后阶段学习并确定其学位导师,在此期间完成1年的二级学科临床轮转,促进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通过临床技能考核与毕业论文答辩者,方能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完成学业且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MD学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遵循“价值引领,厚植基础,面向临床,聚焦创新”的原则[12],在学生培养方面分为:第1—2年为通识教育阶段,第3—4年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第5—6.5年为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第6.5—8年为二级学科培养阶段,完成学业且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MD学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实行八年一贯制教学安排[13],在学生培养方面分为:第1—2年为第一阶段,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第3—4年为第二阶段,主要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第5—6年为第三阶段,主要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及临床通科实习;通科实习完成后至毕业为第四阶段,一部分学生经过选拔获得资助出国学习2年,另一部分学生与国内导师开始科研项目,须完成6个月的临床二级学科实习、SCI论文写作与投稿、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完成学业且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重点推动整合课程、渐进式科研体系与临床能力培养体系等教育改革重点项目,构建了临床医学八年制新课程体系[14],在学生培养方面分为:第1—2.5年为通识教育阶段;第2.5—4年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第5—6年为临床医学教育及实习阶段;第7—8年为二级学科培养阶段,完成学业且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MD学位。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坚持“精英教育、精致教育、精品教育”的思想,培养具有医学岗位胜任力的拔尖创新医学人才[15],在学生培养方面分为:第1—5年为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含通识教育及医学基础教育,实行五年一贯制;第6—8年为轮转训练阶段,其中第6年为全科实习,学生选择亚专业及导师,第7—8年进行临床科室轮转和课题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完成学业且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1.2 “4+4”模式为招收具有多学科背景、有志从医、能开展更多创新性医学研究的优秀复合型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200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借鉴国际医学教育经验,相继改革试点“4年非医学本科+4年医学教育”的八年制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培养理工多学科背景的临床医师和医师科学家。招生方式有高考统招、推荐免试及“申请-审核”制。
2002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从综合性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推荐免试生中选拔热爱医学、综合素质优秀的理工科本科毕业学生进入医学院学习,2011年起,招生范围扩大至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重点综合性大学非医学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16],完成学业且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MD学位。
浙江大学自2005年起开设“巴德年医学试验班”,实行“八年一贯、两段完整”的精英培养模式,生源来自高考直接录取的高分考生,前4年在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选择除医学以外的任何专业,完成本科学位,同时须完成医学预科课程。后4年进入医学院,完成学业且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博士学位[17]。
北京协和医学院自2018年开设“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学制为4年[18]。试点班在培养过程中采用严格的分流机制,分别在第1学年和第2学年末进行考核,全部合格者可以正式进入MD培养计划,试点班学生的毕业学位授予条件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相同,毕业时符合条件者授予MD学位,并提供攻读医学/理学(MD/PhD)双博士学位的机会。
1.3 直博生/硕博连读没有获批开设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高校无法直接列入高考招生计划。为积极探索长学制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医学专业,一些高校采用本(硕)博连读的方式培养长学制医学生。如面向入选实验班的学生,在本科毕业时通过推荐免试直接读博或硕博连读的方式完成长学制学习,授予医学博士或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西安交通大学自2007年开设临床医学专业(侯宗濂班H),实施“2+6”本博贯通培养模式,第1—2年为通识教育阶段,第3—8年为医学教育阶段,完成生物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通科实习与临床科研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过程,符合毕业要求者授予MD学位[19]。
2006年起,山东大学在临床医学(七年制)新生中选拔学生组成齐鲁医学班,进入本博连读培养。2015年起停办临床医学(七年制),齐鲁医学班随之停办。2016年起,在齐鲁医学班10年试点的基础上设立齐鲁医学堂,在报考临床医学“5+3”专业的新生中选拔组成齐鲁医学堂,学制为“5+X”[20]。2022年起,齐鲁医学堂直接面向高考招生50人,实行“本博连读”培养,基本学制八年,采用“高标准、模块化、多出口”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毕业要求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南京大学医学院按照“八年一贯、本博融通、加强基础、面向临床、文理医相结合、全面提高素质”培养思路,2012年开始正式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即八年一贯,本硕博连读,符合毕业要求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21]。
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起招收临床医学(红医班),将通识教育、医学本科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实行“本博一体化”培养,学制为五年本科生阶段加博士研究生阶段,在本科阶段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在博士阶段,达到培养目标要求者授予PhD学位[22]。
南京医科大学自2019年招收临床医学(九年本硕博一贯制),成立“天元班”,采用一体化设计培养方案,本硕博连读、分段分流、分段培养,全程实行基础和临床“双导师制”[23],达到培养要求的毕业生可获得本科学历证、学士学位证、研究生学历证、博士学位证、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阶段合格证“六证”。
2 比较分析临床医学(八年制)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临床和科研人才,开设八年制专业的各高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以下几个方面:①有较宽厚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②有较高的医学理论水平;③有较高的临床医学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④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⑤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有较好的沟通技能和人际(包括国际)交流、协作能力;⑥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与临床训练中寻找平衡点,各高校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模式存在差异(表 1),表 2比较分析了八年制和其他长学制的培养模式差异。
表 1 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模式比较 |
![]() |
表 2 八年制和其他长学制的培养模式比较 |
![]() |
由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其未来性要求更为突出,长学制博士生教育必须主动“面向未来”,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同时适应现实需求,坚持发展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考虑培养的人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又要考虑一段时期内国家社会经济的现实状况,才能确保长学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临床医学八年一贯制对于全面培养临床医生的综合素养和临床实践经验有优势,但由于课程时间较短,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医学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学生学习压力较大。“4+4”模式在本科和临床医学2个阶段进行学习,招收具有多学科背景、真正喜爱医学的优秀人才,培养未来推动医学发展的高素质医师和医学界领导者,该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直博生/硕博连读模式更注重科研和专业深度,但学生可能缺乏临床实践经验。
做好长学制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特别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社会对长学制博士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学生培养质量,从临床实践能力水平、科研培养等多维度对已毕业的学生职业发展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长学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颇,加快长学制博士生教育的教学改革步伐,提高办学水平和提升教学质量。
临床医学长学制博士生培养体现了最高层次医学教育的水平,还须进一步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和通识教育平台作用,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理工学科的融通,以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等大医学的融合,全程将科研能力训练贯穿其中,加强临床思维和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以及融合贯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综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长学制临床医学博士生教育改革,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1] |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20]34号[A]. 2020.
|
[2] |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等.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 教高[2023]1号[A]. 2023.
|
[3] |
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增加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试办学校的通知: 教高函[2004] 9号[A]. 2004.
|
[4] |
吴凡, 汪玲. 大健康视域下的医学人才培养"组合拳"[J].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1): 1-6. DOI:10.3969/j.issn.1007-953X.2020.01.001 |
[5] |
徐薇薇, 张勤, 管远志, 等. 国内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体系的现状和展望[J]. 医学教育管理, 2017, 3(3): 187-190. |
[6] |
彭皓宁, 李子昂, 姜亨, 等.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效果[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8, 38(3): 325-329. DOI: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3.002 |
[7] |
张勤. 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 北京教育(高教), 2020(11): 50-52. |
[8] |
吴红斌, 谢阿娜, 王维民. 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0, 40(7): 513-518. DOI:10.3760/cma.j.cn115259-20191129-01032 |
[9] |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介绍[EB/OL]. [2023-02-01]. https://mdadmission.pumc.edu.cn/mdweb/site!noticeView?id=4.
|
[10] |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介绍[EB/OL]. [2023-02-01]. https://jiaoyuchu.bjmu.edu.cn/zsjy/zsgz/zyjs/183004.htm.
|
[11] |
复旦大学教务处. 复旦大学2022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教学培养方案[EB/OL]. [2023-02-01]. https://jwc.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1/3d/24946fc74bde8434303af591564b/79d82f33-4e98-4515-a47f-ce1e73c271a4.pdf.
|
[12] |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 华中科技大学2020级本科专业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八年制)[EB/OL]. [2023-02-01]. http://jwc.hust.edu.cn/info/1159/8273.htm.
|
[13] |
杨铭, 陆治幸, 林昌伟.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方案改革探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 14(5): 31-35. |
[14]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专业设置[EB/OL]. [2023-02-01]. https://zssom.sysu.edu.cn/zh-hans/basic/853.
|
[15] |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网. 专业介绍: 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EB/OL]. [2023-02-01]. https://zs.scu.edu.cn/info/1059/1338.htm.
|
[16]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硕士招生: 2021级八年制(4+4)硕博班招生简章[EB/OL]. [2023-02-01]. https://www.shsmu.edu.cn/yjsy/info/1058/4111.htm.
|
[17] |
浙江大学本科招生网. 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专业目录(国标码10335)[EB/OL]. [2023-02-01]. https://zdzsc.zju.edu.cn/3288/list.htm.
|
[18] |
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招生网.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2022级招收推免生简章[EB/OL]. [2023-02-01]. https://mdadmission.pumc.edu.cn/mdweb/site!webOther?id=1801009.
|
[19]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人才培养处本科教育. 侯宗濂医学实验班培养方案[EB/OL]. [2023-02-01]. http://yxbpyc.xjtu.edu.cn/info/1085/1410.htm.
|
[20]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本科教育管理办公室. 关于齐鲁医学堂专业的答疑解惑[EB/OL]. [2023-02-01]. http://www.qlyxbkjy.sdu.edu.cn/info/1121/1511.htm.
|
[21] |
南京大学医学院. 医学院人才培养方案[EB/OL]. [2023-02-01]. https://med.nju.edu.cn/2d/2e/c40978a208174/page.htm.
|
[22] |
中国医科大学本科招生网. 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红医班)[EB/OL]. [2023-02-01]. https://www.cmu.edu.cn/bkzs/info/4619/1522.htm.
|
[23] |
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招生网. 临床医学(本硕博一贯制)[EB/OL]. [2023-02-01]. http://zs.njmu.edu.cn/2019/0624/c3430a149703/page.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