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资源  2023, Vol. 26 Issue (1): 121-126  DOI: 10.13688/j.cnki.chr.2023.220776

引用本文  

于慧敏, 王伟, 邓子如, 等. 国内外公共卫生护士发展与对策[J]. 中国卫生资源, 2023, 26(1): 121-126. DOI: 10.13688/j.cnki.chr.2023.220776

作者简介

于慧敏, 硕士生, 主要从事卫生人力研究, 21211020156@m.fudan.edu.cn

通信作者

王伟, wangwei@shm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2-09-21
修订日期:2022-11-30
国内外公共卫生护士发展与对策
于慧敏 , 王伟 , 邓子如 , 臧召燕 , 李星星 , 严非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上海 200032
摘要:通过文献梳理(包括网页文献、数据库文献和灰色文献)并结合我国2006—2021年《国家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对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公共卫生护士定义和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同时对我国承担公共卫生相关服务的各类护士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在分析目前公共卫生护士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明确公共卫生护士定义,界定新形势下我国公共卫生护士的职责及工作内容;重视公共卫生护理人才培养,开展岗前和岗位相结合的专业培训;尽快开展我国公共卫生护士现况调查,科学合理配置我国公共卫生护士资源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卫生护士    内涵    职责    发展    对策    
Keywords: public health nurse    connotation    responsibil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疫情大流行席卷全球以来,护士处于抗疫的最前线,在新冠感染急危重症患者救护[1]、社区家庭流行病调查、方舱医院患者教育和疾病管理[2]以及人群健康管理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然而,大多数国家护士数量短缺且存在能力不足等局限性,全球护理人员的增长速度缓慢,难以达到2030年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突发卫生事件加剧了这种供需失衡,给现有医护人员队伍带来进一步的压力[3]。其中,公共卫生护士(public health nurse,PHN)是护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疾病、健康促进、传染病防控、社区护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在民国初年效法欧美,于北京、上海引进公共卫生护士制度[4],经过百年的发展演变,特别是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快速发展,“公共卫生护士”的概念被泛化,与“社区护士”“全科护士”等概念难以区分。新冠感染疫情的挑战使公共卫生护士被赋予更深的内涵和责任。本研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及资料,对我国及美国、英国、日本公共卫生护士的角色内涵和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公共卫生护士发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等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公共卫生护理人力的相关文献,收集美国、英国、日本卫生部门官网发布的相关资料,进而梳理我国及各国公共卫生护士的角色内涵,描述各国公共卫生护士发展现状,并结合有关护理人力、基层卫生人力的灰色文献以及我国2006—2021年《国家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归纳总结我国公共卫生护士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公共卫生护士发展的对策建议。

2 国外公共卫生护士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00年发布了《慕尼黑宣言》,强调护士和助产士是健康的主力军。2001年,WHO进一步界定了公共卫生护士的职责,在全球范畴提出“公共卫生护理”的角色和职能定位,主要包括3个方面[5]:①以家庭为导向的照护(family-oriented care);②公共卫生行动(public health action),包括健康保护(health protection)和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2个方面;③政策制定(policy making)。

WHO曾在2017年发布的《加强社区保健护理的作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报告[6]中将公共卫生护理(public health nursing)和社区卫生护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视为可通用的一致定义。WHO将社区卫生护理定义为护理的一个特殊领域,也是公共卫生的一部分,通过结合护理、社会和公共卫生知识来促进和保护社区居民健康,提供解决疾病的生物、物理、社会和环境方案,并通过规划和改进政策,与社区合作制定干预措施,考虑可利用资源以及其他有助于改善健康结果的活动,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具体需求。然而,由于全球各国对公共卫生护士的界定有所不同,WHO在进行全球护理人力资源统计时并未对公共卫生护士单独进行数据统计。

2.1 美国公共卫生护士发展 2.1.1 美国公共卫生护士内涵

1929年,美国国家公共卫生护理组织首次将公共卫生护理定义为“由护士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的有组织的社区服务”。1980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将公共卫生护理定义为“以公共卫生科学和专业护理理论为基础的知识体系”,用以“改善社区健康”。1996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公共卫生护理分会将该定义修改为“使用护理、社会和公共卫生科学知识促进和保护人群健康的实践”[7]。2013年该组织再次强调并更新了有关定义,指出公共卫生护理是护理和公共卫生的专业实践,侧重于通过强调预防和关注健康的多种决定因素来改善人口健康。“公共卫生护理”通常与“社区卫生护理”互换使用,这种护理实践包括倡导、政策发展和计划,以及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美国公共卫生护理组织理事会(Council of Public Health Nursing Organization)提出,公共卫生护士的实践范畴是为人群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包括疾病监测、调查、延伸服务、筛查、健康教育、转诊和随访、个案管理、授权、健康促进、指导、咨询、协作、构建机构联盟、社区组织工作、宣传、社会营销、政策制定和执行等[8]。美国公共卫生护士在实践过程中还必须遵循美国护士协会发布的《公共卫生护士:执业范围与标准》以及公共卫生护理机构发行的《公共卫生护士核心竞争力》这2项指南。此外,美国护士协会要求公共卫生护士具备护理本科学历[9]

2.1.2 美国公共卫生护士现状

近年来,美国公共卫生护士的规模一直相对稳定。2000年的一项研究估计,有近37 000名公共卫生护士在州和地方公共卫生机构工作,约占州和地方公共卫生人力的11%。2010年美国国家卫生行政管理者协会和全国市县卫生行政管理者协会估计有将近39 000名公共卫生护士,约占公共卫生人力总数的15%。美国密歇根大学2012年在377个州和地方卫生部门进行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调查报告显示:他们雇用的全职注册护士估计为34 521名,其中公共卫生护士和社区卫生护士占63%;近20%的州卫生部门的公共卫生护士和31%的地方卫生部门的公共卫生护士受过学历教育或第二学位教育。2014年公共卫生工作人员普查的后续研究[10]发现,州公共卫生机构和地方公共卫生机构有41 000名护士(约占州和地方公共卫生人力的18%),根据美国2014年人口计算,相当于每10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护士12.9人。

2.2 英国公共卫生护士发展 2.2.1 英国公共卫生护士内涵

2004年起,英国公共卫生护士须通过英国护士与助产士理事会(U.K. 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ncil,NMC)的合格认证及注册,公共卫生护士要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并且均须学习过公共卫生课程[5],如健康保护或性健康方面的知识。这意味着公共卫生护士在促进和保护公众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减少疾病的可能性为长期病患提供支持,通过免疫接种或筛查这些干预措施预防疾病,具体包括:(1)健康促进护士:与社区团体(基本医疗团队、志愿组织等)合作,确定社区的健康需求以及干预措施,以改善社区人群健康状况;承担培训职责,帮助支持、指导和培训初级员工。(2)健康保护护士:负责确保公众免受传染病和其他影响健康的非传染性危害的影响;在通报传染病或其他健康威胁之后,向卫生专业人员、公众或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应急性卫生保护建议;为了防止非传染性环境危害的影响或使影响最小化,还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公共卫生风险评估。(3)结核病护士:在社区为正在接受结核病治疗的患者提供护理和支持。(4)感染控制护士:建立并维护高效的系统,以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场所的感染等[11]

2.2.2 英国公共卫生护士现状

2014年,英格兰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统计报告显示,该年公共卫生人力为36 000~41 000人,其中公共卫生护士有350~750人,约占公共卫生人力的1.4%[12]。根据当年英格兰人口5 432万人计算,每10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人力66.2~75.5人,每10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护士0.64~1.38人。同年,苏格兰有公共卫生护士636人[13],服务人口为533.8万人,每10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护士11.9人。报告也提出,由于公共卫生护士往往有多重专业头衔且扮演多个角色,因此难以准确追踪公共卫生护士的数量。实际上,英国也提出,公共卫生护士数据统计方面最大的挑战是统计口径和人员类别模糊。目前,对相关定义缺乏共识,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法衡量在某一特定时间从事特定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数,无法有效地跟踪按作用和职能划分的人数,数据可用性有限。各地方、各服务机构的定义各不相同,数据难以进行比较。

2.3 日本公共卫生护士发展 2.3.1 日本公共卫生护士内涵

日本1941年颁布了《公共卫生护士条例》,为认证公共卫生护士提供了一个监管框架。1948年,《公共卫生护士、助产士和护士法》获得通过,规定公共卫生护士须通过国家考试并获得国家认证的资格证书,目的是提高助产士和护士的能力,从而扩大和改善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根据该法,“公共卫生护士”是指获得卫生、劳动和福利部颁布的健康指导许可证的人。在日本,要成为公共卫生护士,首先要参加一般的全国护理考试,成为普通护士;然后须在指定学校完成为期1年及以上的公共卫生护士课程,参加并通过国家公共卫生护理考试,获得卫生、劳动和福利部颁发的许可证。公共卫生护士不仅帮助处于不同生命和残疾阶段的个人(及其家庭),还帮助社区(包括团体、组织等)提高促进健康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服务个人及社区,公共卫生护士须采取全面行动来获得所需的资源[14-15]。日本公共卫生护士的实践范围包括:社区诊断,关注人群健康,三级预防,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提供支持,健康促进,跨部门合作与协作,构建社区体系,制定并实施保健、医疗、福利计划,自我发展[16]

2.3.2 日本公共卫生护士现状

2014年,日本有公共卫生护士48 452人,当年人口有1.273亿人,每10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护士38.1人。由于社会的变化,日本的健康问题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因此,公共卫生护士面临重大挑战,例如有效应对虐待和健康危机事件。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应该拓宽公共卫生护士的工作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固定的办公场所,还应该进入社区以及居民家庭。然而,根据卫生、劳动和福利部报告的数据,约70%的公共卫生护士在公共卫生中心、市政办公室或其他类似公共机构工作。可见,目前公共卫生护士尚不能有效应对新的健康问题[17]

3 国内公共卫生护士发展 3.1 我国公共卫生护士内涵

目前,我国对于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护理人员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无法有效地统计公共卫生护士数量并明确其职责定位,我国护理教育也没有专门的公共卫生护理专业。由于定义不明确,各地、各服务机构对我国公共卫生护士的统计口径各不相同,数据收集的可靠性、连贯性存在问题,统计数据可用性有限,难以进行比较。同时,因为我国公共卫生护士定义不明确,所以其职责定位也没有明确标准。不同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护士提供的服务各不相同,没有可供比较的适用标准。张艳等[18]提到,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对护理人员的职责和人员配备都无明确的要求,疾控机构的护理工作如何进行也无明确说明。

根据WHO对公共卫生护理的定义,借鉴美国、英国、日本公共卫生护士的内涵,结合我国的卫生人力系统特点,本研究根据提供公共卫生护理服务的工作场所将公共卫生护士统计范畴界定为: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护理人员;②临床医疗机构中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护理人员;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从事救援的护理人员。

3.2 我国公共卫生护士现状 3.2.1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护理人员

对2006—2021年《国家卫生统计年鉴》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护理人员和基层卫生机构注册护士数据进行梳理,数据显示,2005—2020年我国各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注册护士数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健康教育机构和妇幼保健院,注册护士的增长速度均快于执业(助理)医师(表 1)。2005、2010、2015、2020年每10万人口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护士拥有量分别为5.4、7.8、13.0、17.6人,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尤其是2010—2015年增加幅度较大。

表 1 2005—2020年我国各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护人员数量和变化趋势 
3.2.2 医疗机构中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护理人员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通常包括应急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除了由公共卫生医师提供这些公共卫生服务外,多数服务由护理人员完成,但目前全国还未对这部分护理人员进行分类统计。如2019年上海市某区二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不同岗位分析统计结果[19]显示,二级综合医院有14.5%的护理人员承担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职责,二级专科医院有18.5%的护理人员承担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职责。

3.2.3 社区卫生机构中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人员

根据《国家卫生统计年鉴》数据,2005—2020年我国基层卫生机构的注册护士数稳步增长,与执业(助理)医师呈相似的增长趋势(表 2)。2018年全国基层卫生服务某专项调查覆盖全国东、中、西部6个省12个区县的72家基层卫生机构,结果[20]显示,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岗位人员中有39.2%为注册护士。

表 2 2005—2020年我国基层卫生机构医护人员数量

从已有统计数据可看出,我国公共卫生护士人员数量稳步增加。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病率不断上升,护理康复服务需求急剧增加,再加上新冠感染等传染病防治的压力,我国对公共卫生护士的需求仍呈上升趋势,人力资源配置亟待加强。

2015年上海市的社区调查[21]发现,目前公共卫生护理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人员数量和知识技能不足。66.4%的护理人员认为,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在公共卫生护理实践中并不够用。该调查显示,多数护理人员有参加过基层护理、公共卫生护理培训的经历,但年龄较大者参加更多的是基层护理培训,这提示近年来公共卫生专业培训缺失。学员对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知识掌握极为不足,得分低于护理基础和临床技能部分。另外,现阶段我国社区护士中接受过专门的社区护理岗位培训者较少,大多数由临床护士转岗。高效的公共卫生护理人力资源是人群健康的重要保证,而我国公共卫生护士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2.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从事救援的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是参与医学救援的主力军之一,护理人员在频繁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2]。但此类护理人员往往分散在各个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其职责定位也没有统一标准。因此,目前还没有对其数量进行专门的统计。同时,面对新冠感染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公共卫生护士的防范和应对能力正在接受考验。有资料[23]显示:目前国内医院多没有针对救援的急救专科护士。我国目前尚无权威性的灾害护理学学术团体和组织,灾害护理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空白。只有5.9%的护理人员自评已掌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采取的心理救援技术,心理救援知识和技能极为缺乏。

4 我国公共卫生护士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明确公共卫生护士定义,界定新形势下我国公共卫生护士的职责及工作内容

建议借鉴WHO和美国、英国、日本的公共卫生护士的内涵,由我国政府、公共卫生专家、护理专家、健康管理专家共同参与,明确公共卫生护士的概念,确定哪些机构、哪些岗位的护士属于公共卫生护士,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机构工作规范和护理人员配备数量,界定公共卫生护士的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如组织实施计划免疫、预防保健宣传、传染病监控、慢性病管理、全科医学、社区服务等。

4.2 重视公共卫生护理人才培养,开展岗前和岗位相结合的专业培训

公共卫生护士的岗前培养可借鉴国际经验,在本科护理教育中设立公共卫生护理相关的课程,逐步建立公共卫生护理专业,强调公共卫生护理实践的基本概念,如临床预防、人口健康、卫生保健政策、监管环境和跨专业协作;加强公共卫生护理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强调领导力培养,包括跨专业协作、卫生政策和宣传、人口及健康评估、预防战略以及规划和评估,从而为我国培养一支专业的公共卫生护士队伍。对于目前在岗的护理人员,可以进行类似规范化培训的公共卫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培训,也可进行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和中长期进修。

4.3 尽快开展我国公共卫生护士现况调查,科学合理配置我国公共卫生护士资源

在明确公共卫生护士定义的基础上,应尽快开展我国公共卫生护士现况调查,精确掌握我国公共卫生护士的数量、年龄、学历、岗位等,以及城乡、地区分布,从而进一步明确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结合新形势下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疾病特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对公共卫生护士的数量、结构以及分布进行合理规划,科学配置公共卫生护士资源。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郭巧珍, 陈利, 汪晖, 等.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合病区的护理管理[J]. 护理学杂志, 2020, 35(19): 72-73, 78.
[2]
何细飞, 程捷, 杨建国,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方舱医院护理管理实践[J]. 护理学杂志, 2020, 35(10): 63-66.
[3]
世界银行. 世界卫生日: 护士对于抗击新冠肺炎和全球健康至关重要[EB/OL]. (2020-04-07)[2022-11-01].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91070846140553.
[4]
胡勇. 民国时期的公共卫生护士制度及其实践[J]. 东方论坛, 2018(1): 62-68.
[5]
HEMINGWAY A, AARTS C, KOSKINEN L, et al. A European Union and Canadian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nursing preparation and practice[J]. Public Health Nurs, 2012, 30(1): 58-69.
[6]
WHO. Enhancing the role of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for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 observer series NO. 18-2017[R]. Geneva: WHO, 2017.
[7]
BEKEMEIER B, WALKER LINDERMAN T, KNEIPP S, et al. Updating the definition and role of public health nursing to advance and guide the specialty[J]. Public Health Nurs, 2015, 32(1): 50-57. DOI:10.1111/phn.12157
[8]
SMITH K, BAZINI-BARAKAT N. A public health nursing practice model: melding public health principles with the nursing process[J]. Public Health Nurs, 2003, 20(1): 42-48. DOI:10.1046/j.1525-1446.2003.20106.x
[9]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PUBLIC HEALTH NURSING SECTION. The definition and practice of public health nursing: a statement of the public health nursing section[A].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2013.
[10]
BECK A J, BOULTON M L. The public health nurse workforce in U.S. State and local health departments, 2012[J]. Public Health Rep, 2016, 131(1): 145-152. DOI:10.1177/003335491613100121
[11]
NHS. Health careers, public health nurse[EB/OL]. (2019-05-22)[2022-11-01]. https://www.healthcareers.nhs.uk/explore-roles/public-health/roles-public-health/public-health-nurse.
[12]
NHS. Mapping the core public health workforce[R]. London: Centre for Workforce Intelligence, 2014.
[13]
NHS Health Scotland. Mapping the core public health workforce in Scotland[R]. London: Centre for Workforce Intelligence, 2015.
[14]
MURASHIMA S, HATONO Y, WHYTE N, et al. Public health nursing in Japan: new opportunities for health promotion[J]. Public Health Nursing, 1999, 16(2): 133-139. DOI:10.1046/j.1525-1446.1999.00133.x
[15]
OGAWA T, NAKATANI H.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ofessional confidence in Japanese public health nurse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J]. Public Health Nurs, 2020, 37(2): 272-280. DOI:10.1111/phn.12705
[16]
日本看護協会. 保健師活動指針. 活用ガイド[EB/OL]. [2022-11-01]. https://www.nurse.or.jp/home/publication/pdf/guideline/hokenshikatsudo/part2.pdf.
[17]
厚生労働省. 平成26年衛生行政報告例(就業医療関係者)の概況[EB/OL]. (2015-07-16)[2022-11-01]. https://www.mhlw.go.jp/toukei/saikin/hw/eisei/14/.
[18]
张艳, 史岩, 薛淑好, 等. 公共卫生护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 中华护理杂志, 2021, 56(2): 310-315.
[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 上海市浦东新区护理人力配置规划研究报告[R]. 上海: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 2020.
[20]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 分级诊疗制度下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评估[R]. 北京: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 2020.
[21]
陈勇, 郁泉珍, 丁瑾瑜, 等. 上海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认知和需求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 2017, 20(3): 247-251.
[22]
胡兆敏, 胡晓红. 社区公共卫生应急护理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 12(30): 99-101.
[23]
崔琳, 罗羽, 陈俊国.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中护理人员的素质现状及对策[J]. 护理学杂志, 2010, 25(4): 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