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Vol. 25 Issue (6): 829-834, 841  DOI: 10.13688/j.cnki.chr.2022.220349

引用本文  

范海龙, 王碧艳. 基于集聚度和集中指数的广西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6): 829-834, 841. DOI: 10.13688/j.cnki.chr.2022.220349

作者简介

范海龙,硕士生,主要从事卫生政策研究,qhy27502@qq.com

通信作者

王碧艳,83674725@qq.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2-05-06
修订日期:2022-06-24
基于集聚度和集中指数的广西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范海龙 , 王碧艳     
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摘要目的 分析“十三五”期间广西区域卫生资源分布情况及配置公平性,为优化广西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综合运用集聚度和集中指数,从人口、地理分布和经济状况评价广西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 “十三五”规划收官时,广西各地医疗卫生资源集聚度为0.41~2.47,50%的地区卫生资源集聚度大于1(达到公平区间),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为0.67~1.66,67.86%地区比值小于1(公平性不足),南宁、北海、柳州、桂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配置公平性优于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等经济欠发达地区。2020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实有床位4项指标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34、0.150、0.144、0.082,全区各项指标的集中曲线较2015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且都分布于45°标准线下方。“十三五”期间,广西各地卫生资源集聚度及其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分布跨度较大,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存在较大差异。从总体上看,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结论 2020年末,广西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实有床位4项资源的集中指数均出现下降,说明4项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有所提升。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仍然欠佳,卫生从业人员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广西卫生资源倾向分布于经济水平较好的地区。建议加大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建设支出,因地制宜优化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多管齐下推动卫生人力资源公平发展,以促进广西区域卫生资源合理配置。
关键词集聚度    集中指数    卫生资源    配置    公平性    
Keywords: agglomeration degree    centralization index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equity    

区域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建设完备区域卫生医疗体系的重要前提,是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现分析“十三五”期间广西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针对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优化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卫生资源数据来自《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年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广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简报》及2016—2018年《广西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情况简报》等。选取指标包括14个地级市的医疗卫生机构数、每1 000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每1 000人口注册护士数、每1 000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等。重点选取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实有床位4项卫生资源进行集聚度和集中指数分析。广西各地市常住人口数、区域地理面积和经济相关数据来自2016—2021年《广西统计年鉴》、广西各地级市2016—2021年统计年鉴和广西政府官方网站。

1.2 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外用于评价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方法主要有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集中指数、集聚度等,相关方法各有利弊。集聚度充分考虑了人口分布和地理规模对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具有将影响因素分解并量化表达的特点,还兼有泰尔指数将相关因素图形化表达、计算便捷的优势。集中指数可将与经济相关的卫生资源从总体上量化,能很好地反映经济水平对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影响,与基尼系数相比具有对全社会阶层经济变化构成敏感的优点。因此,本研究选取集聚度和集中指数评价“十三五”期间广西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

1.2.1 集聚度

集聚度概念兴起于经济学领域,用来表示下级单位内某种生产要素相对于上级单位内该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后被广泛运用于各领域研究。袁素维等[1]将集聚度概念引入卫生领域,提出了卫生资源集聚度(health resources agglomeration degree,HRAD)和人口集聚度(population agglo meration degree,PAD)的概念,计算公式为

HRADi=HRi/HRn×100%Ai/An×100%=HRi/AiHRn/An (1)

式(1)中:HRADi表示i地区卫生资源集聚度,HRi表示i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数量,HRn表示i地区上级区域卫生资源总量,Ai表示i地区土地面积,An表示i地区上级区域土地面积。

PADi=Pi/Pn×100%Ai/An×100%=Pi/AiPn/An (2)

式(2)中:PADi表示i地区人口集聚数,Pi表示i地区拥有的人口数量,Pn表示i地区上级区域总人口数量,Ai表示i地区土地面积,An表示i地区上级区域土地面积。

将HRAD除以PAD即可评价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见表 1

表 1 卫生资源集聚度及其与人口集聚数比值的意义
1.2.2 集中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CI)

集中指数是世界银行推荐的用于评估不同经济条件下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指标[2],计算公式为

CI=112n1i=0(Yi+Yi+1)(Xi+1Xi) (3)

式(3)中:Xi表示i地区常住人口占上级区域常住人口的累计百分比,Yi表示i地区卫生资源拥有量占上级区域卫生资源总量的累计百分比,n表示所选地区总数,i表示各地区按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升序排列的名次。CI取值为-1~1。当i=0时,X0=0,Y0=0。CI的绝对值越大,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越差;CI的绝对值越小,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越好。

根据集中指数可绘制集中曲线。集中曲线是在集中指数的基础上绘制出的公平性评价图,可直观、全面地展示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集中曲线与45°标准线的线间距越小,公平程度越高,见表 2

表 2 集中指数与集中曲线的对应关系
2 结果 2.1 “十三五”期间广西主要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十三五”期间,广西卫生资源在数量上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末,广西共有733家医院,较“十二五”增长39.06%,其中公立医院增长3.31%,达到343家(占46.79%),民营医院增长100.00%,达到390家(占53.21%)。“十三五”期间:广西实有床位数增长37.81%,达到29.5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数增长43.85%,达到37.20万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增长36.71%,达到12.55万人;注册护士数增长47.97%,达到16.75万人。

在每1 000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每1 000人口注册护士数、每1 000人口床位数、每1万人口全科医师数等重点指标方面,广西均达到《广西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和国家规划要求,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见表 3

表 3 “十三五”期间广西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在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方面,自治区政府重点实施了“广西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整合和优化,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服务能力,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为医疗联合体、医疗共同体的进一步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表 4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重点每1 000人口规划指标中仅有柳州1地各项指标全部达到规划要求。在每1 000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方面,仅柳州、百色达到规划指标,实际值最高的南宁与最低的崇左的差值为3.11张/1 000人;在每1 000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方面,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达到规划指标,南宁的数量是贵港的2.4倍;在每1 000人口注册护士数方面,仅柳州、北海百色、河池达到规划指标。卫生从业人员缺口较大的问题在全自治区各地广泛存在。

表 4 “十三五”期间广西各地级市每1 000人口卫生资源规划完成情况
2.2 运用集聚度评价广西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 2.2.1 按地理配置

截至“十三五”规划收官,南宁、北海、柳州、梧州、钦州、贵港、玉林7市各项HRAD均在1以上,说明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较高。而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5市各项HRAD均远小于1,说明卫生资源集聚度较低、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欠佳。见表 5。南宁、北海两地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实有床位4项指标的HRAD均在2以上,远大于1,说明两地卫生资源相对过剩。将南宁的4项HRAD分别与排名末两位的百色和河池比较发现,南宁与百色的卫生技术人员HRAD和注册护士HRAD存在5倍以上的差距,两地执业(助理)医师HRAD存在6倍的差距,南宁与河池实有床位的HRAD存在4倍的差距。综上,广西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不足且地区间差异较大。

表 5 2020年广西各地级市卫生资源配置集聚度
2.2.2 按人口配置

在卫生技术人员和注册护士方面:贵港、玉林、钦州、来宾、贺州、崇左HRAD与PAD的比值均小于0.85,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较为不足;而南宁、柳州、桂林、北海HRAD与PAD的比值均在1.1以上,卫生资源相对过剩。在实有床位方面:南宁、柳州、北海HRAD与PAD的比值均大于1.05,说明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过剩;桂林、百色实有床位数HRAD与PAD的比值为0.95~1.05,说明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较均衡;崇左等9地HRAD与PAD的比值均小于0.95,说明按人口配置的相关资源较为短缺。在执业(助理)医师方面:南宁HRAD与PAD的比值是排在全自治区末位的贵港的2.41倍,说明执业(助理)医师按人口配置公平性的区域差异较大。

综上,广西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不高,以南宁、柳州为代表的地市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优于其他地市。

2.3 运用集中指数与集中曲线评价广西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 2.3.1 CI

2015年广西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实有床位4项资源的CI均大于0.1(图 1),说明全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总体不高。截至2020年末,上述4项资源的CI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全自治区内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十三五”规划之初有所提升。其中:卫生技术人员的CI下降10.58%,执业(助理)医师的CI下降18.48%,注册护士的CI下降13.85%,实有床位的CI下降27.59%。将2020年各项资源CI的绝对值由小到大排列:实有床位(0.082)<卫生技术人员(0.134)<注册护士(0.144)<执业(助理)医师(0.150),实有床位的配置公平性最佳且CI<0.1,说明实有床位配置相对公平,其余3项资源的CI为0.1~0.150,说明资源配置公平性欠佳。


图 1 “十三五”期间广西主要卫生资源的集中指数
2.3.2 集中曲线

以人口累计百分比为X轴,分别以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实有床位累计百分比为Y轴,将广西14个地级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升序排列并绘制集中曲线,见图 2


图 2 “十三五”期间广西卫生资源集中曲线

图 2可知,4项资源的集中曲线处于45°标准线下方,表明全区卫生资源分布于经济水平较好的地区。与“十三五”初期相比,4项资源的集中曲线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说明全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有所提升。实有床位的集中曲线与45°标准线线间距最小,配置公平性最好。卫生技术人员、注册护士的集中曲线均大幅提升,但与45°标准线仍存在一定的间距,公平性仍有待提升。部分地区的执业(助理)医师配置公平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说明执业(助理)医师在部分地区的配置公平性明显不足,人员缺口进一步扩大。

3 讨论与建议

“十三五”期间,广西全自治区卫生资源按地理和人口配置的公平性明显改善。4项主要卫生资源的集中指数降幅均在10%以上,集中曲线出现不同幅度的提升,说明全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十三五”之初改善,总体发展态势向好。

3.1 讨论 3.1.1 全区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差异较大

“十三五”期间,全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虽然得到较大改善,但按地理和人口配置公平性不足问题仍十分突出。各地市HRAD与PAD的比值分别为0.41~2.47和0.67~1.66,数值跨度大且分散。百色、河池、崇左、来宾、贺州是广西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交通不便,长期以来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卫生资源集聚水平较低。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吸引了大批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员前来务工,这从客观上导致了当地卫生资源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卫生资源建设,提高了城市卫生资源的集聚水平。同时,完善的医疗服务设施和健康管理体系进一步吸引了外地患者前来就医,医院为满足不同年龄、身份患者的需求,不断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完善医疗服务设备配置,强化儿科、妇科、老年病科等专科建设,建立分院,专科医院扩大自身服务范围,导致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差距不断拉大。截至2020年末,百色、河池、崇左、来宾、贺州5地4项资源的集聚度均在1以下,与经济较为发达的南宁、桂林、柳州地区相比,存在2倍以上的差距,说明全区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差异较大,地理可及性不理想,这与罗慧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

3.1.2 区内部分地市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公平性与按地理配置公平性相悖

从集聚度可知,“十三五”期间广西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部分地市存在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与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相悖的情况。以卫生技术人员为例,桂林存在按地理配置公平性较差、按人口配置过剩问题,玉林存在按地理配置公平性较好、按人口配置公平性不足问题,其他地区也存在类似情况,这将对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基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产生影响。

3.1.3 全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有待提升

“十三五”期间广西卫生从业人员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全区医护比由2015年的1.00∶1.23增长到2020年的1.00∶1.33,但与《广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要求的1.00∶1.37尚有差距。结合集中曲线和集中指数可知,“十三五”期间广西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相对不公平,部分地区执业(助理)医师配置公平性较差,现有执业(助理)医师数量无法满足地区需求,这与黄丹琪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

各项资源的集中曲线均位于45°标准线下方,说明经济因素对广西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分析集聚度后进一步发现,南宁、柳州、桂林这3个经济发达地区集聚了广西大量的卫生人力资源,而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河池、来宾、崇左等地长期以来面临着卫生人力资源不足问题[5]

3.2 建议 3.2.1 加大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建设支出

自治区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节作用,根据各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医疗卫生经费投入结构,适当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出,提升当地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完善相关医疗设备配套,缩小区域资源配置差距。在地方层面,各地应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通过医疗联合体、医疗共同体建设提高当地医疗卫生体系服务能力,推动当地卫生资源合理分布,提升当地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

3.2.2 因地制宜优化地区卫生资源配置

在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时,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将任务指标设定在可及范围内,避免出现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公平性与按地理配置公平性相悖的情况。在卫生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政府应注重提升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通过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签约、建立远程医疗、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领域建设、对口支援等方式实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优化地区卫生资源的地理可及性。卫生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在现有基础上通过鼓励民营医院发展、实施医师多点执业、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等方式满足居民日趋多元化的就医需求,提升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3.2.3 多管齐下推动卫生人力资源的公平发展

卫生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宏观层面,自治区政府应根据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政策,同时利用好区内医学类高校资源,加强全科医生和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做好卫生人才储备工作,为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在地方层面,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关人才保护政策,尤其在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优秀卫生人才方面,各地应明确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对于长期在基层一线服务的卫生从业人员,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考虑其岗位特点、服务年限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合理且有针对地制定职称晋升评定指标,优化现有职称评定制度,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从制度层面鼓励卫生人才向下流动。地方政府应在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下,明确当地薪酬待遇标准,完善薪酬分配机制,合理制定绩效奖励制度,优化绩效考核指标,提升卫生从业人员的薪资福利待遇。同时,各地还应制定相关激励机制,通过奖励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的从业风尚,吸引卫生人才前往就业,改善当地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袁素维, 危凤卿, 刘雯薇, 等. 利用集聚度评价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方法学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 2015, 35(2): 3-5.
[2]
张馨予, 赵临, 夏青, 等. 运用集中指数评价法对我国省域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4, 30(1): 2-5.
[3]
罗慧, 农艺, 唐忠. 广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及聚集性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 2017, 20(2): 114-117.
[4]
黄丹琪, 邓蒙, 冯启明, 等. 基于HRAD和DEA的广西基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21, 48(23): 4286-4289, 4391. DOI:10.3969/j.issn.1003-8507.2021.23.xdyfyx202123014
[5]
黄上玉慧, 邓蒙, 覃娴静, 等. "十三五"时期广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公平性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 2021, 38(7): 58-61.
表 1 卫生资源集聚度及其与人口集聚数比值的意义
表 2 集中指数与集中曲线的对应关系
表 3 “十三五”期间广西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表 4 “十三五”期间广西各地级市每1 000人口卫生资源规划完成情况
表 5 2020年广西各地级市卫生资源配置集聚度

图 1 “十三五”期间广西主要卫生资源的集中指数

图 2 “十三五”期间广西卫生资源集中曲线
基于集聚度和集中指数的广西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范海龙 , 王碧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