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0136
口岸城市是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重要的前沿阵地之一。秉持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与“动态清零”的总方针[1],各大口岸城市均对国际客货运输业务制定了严格的防疫政策。例如,航空客运“熔断机制”的建立与演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幅减轻了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为完善口岸客运防疫机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2]。然而,与大幅下降的客运流量相比,货运业务因其“保供保生产”的迫切需要,业务量不降反增[3]。同时,与海运口岸相比,空港口岸的货运业务批次多、速度快、人员参与量多,货物入境疫情风险相对更高,成为当前口岸防疫的重点区域[4]。虽然各口岸部门已采取了多项措施应对国际货物入境的疫情传播风险,但先进案例的实践经验尚未得到全面总结与广泛应用,空港口岸货运业务的具体防疫流程与执行标准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心与重要的口岸城市,上海市承担了“外防输入”的重任[5]。疫情期间,浦东国际机场最高承担了全国62%的入境航班、53%的入境旅客,货运吞吐量最高曾达到全国的近一半,高出同期水平50%以上[6]。在国际货运压力增大的同时,防疫措施的嵌入导致货运入境成本显著增加,作业效率显著下降,各类专业防疫人员等资源需求量明显扩大,对机场口岸的防疫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7]。事实上,浦东国际机场的两次疫情传播均与国际货运区货品、工作人员的风险管控经验不足直接相关[8],这为后续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疫流程提供了宝贵经验。现结合案例分析、文献资料调研和实地考察等方法,从浦东国际机场两次疫情传播处置过程中提取关键经验与典型改进手段,系统梳理2020年11月疫情防控专班成立以来机场所实施的各项管理措施与各工作组公开文件,对比了中国知网等公开数据库中其他口岸机场突发疫情的案例,并深入浦东机场内部联防联控机制实地调研,访谈获取机场国际货运部门的实际工作流程与防控效果,汇总提出面向口岸防疫的理论对策,总结机场疫情防控专班在国际货运业务上的防疫经验与方法,为我国口岸防疫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证依据与理论参考。
1 以风险评估与流程再造为主的空港口岸货运疫情管控理论 1.1 空港口岸货运疫情风险要素评估方法在中国民用航空局要求入境航班分级管理的基础上,针对机场业务流程,提出“人、物、环境”同防的策略[9],将入境货运业务分为环境(区域、通道和路线)、岗位和人员三大基本要素,构建从整体到个体的精细化风险评估体系。其中,环境与岗位的风险主要依据入境货物运送所经时长、环境暴露程度与岗位接触性质进行分级:与入境货物接触环境的时间长、程度深、有直接接触行为的环境通常被划分为高风险等级(污染区,对应高风险岗位);接触时间短、程度浅、间接接触或经消毒后的环境通常划分为中风险等级(潜在污染区或半污染区,对应中风险岗位);不接触或间接接触(错时接触)且期间存在有效消毒手段的环境通常划分为低风险等级(清洁区,对应低风险岗位)。除空侧(停机坪起降区域)人员直接划分风险等级外,陆侧(人员落地测)货运流线工作人员的风险等级依靠综合要素评价方法,包括工作区域风险等级、工作岗位风险等级、个人防护技能风险等级、工作岗位(工作强度)性质风险等级和工作时长5个判定要素,最终风险等级根据要素权重综合评判。环境风险划分结果见图 1。
![]() |
图 1 入境货运业务流程及风险示意 |
根据环境、岗位和人员的风险评估等级,依照“风险对象分离原则”和“风险单元最小化原则”对货运流程中各级别要素分别管理。前者要求货运业务与客运业务的区域、岗位和人员严格分离,冷链与普货的通道、服务保障人员严格分离,货物出境和入境的流程与人员严格分离;后者要求不同等级的货运服务人员在各工作生活节点中仅与固定的人员和物品、环境对象接触,以确保疫情发生后仅影响“最小工作单元”,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正常生产作业的冲击。同时,为了解决机场空侧货运区域场地有限且难以严格分离的问题,可以对消毒前后的区域与通道采取错时使用,在保证不同等级风险要素时空分离的同时提升作业效率。
2 基于风险分级的货运流程分类管理策略基于对区域、岗位和工作人员的风险分级,浦东国际机场疫情防控专班依照中国民用航空局修订发布的《运输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八版)》[10],结合自身与国内其他机场的处理经验,总结提出基于风险分级的货运流程分类管理策略。
2.1 区域划分与进港货物动线设计如图 1所示,依货物入境流程,从货运航班落地起,依次经过空侧停机坪绕机作业区、卸货区、陆侧的转运区、货站分拣区、货物仓储区[10]。由于“客转货”等政策的执行,浦东国际机场在疫情后国际货运业务压力突增,受制于有限的空侧作业空间,难以实现在绕机作业与卸货区中不同风险航班的空间分离。在环境消杀的效果得到充分验证的情况下,浦东国际机场开创性地采用“即用即消杀”的动态空侧空间分配方法,合理安排航班错峰使用卸货区,大幅缓解机场空侧空间不足的情况。货物转运至货站分拣区之前,区分设置冷链货运和普通货运两条转运动线,其区域相互不交叉。货物到达分拣区后,普通货物将根据来源地风险等级,进一步划分出高、中风险普通货物转运动线和低风险转运动线。对不同风险和类型的区域、场所、货物、货物转运工具与存放地,严格区分并标识区域边界:采取地面划线、围档、栅栏等形式,将旅客行李、冷链货物、高/中风险普通货物、低风险普通货物的转运和操作流程动线在时间或空间上实现完全分离(尽可能做到完全物理分离)。
2.2 冷链货物与普通货物的分离冷链货物和普通货物的拆板理货区域实现物理隔离,避免不同区域内的人员、场地、车辆、设备交叉。卸货后,在货物转运至货站分拣区之前,分别设置冷链货运、普通货运两条转运动线,其地面转运区域互不交叉。两类货物转运动线所涉及的操作设备、运输车辆均区分设置,避免混用。对于难以确定集装器内部散货性质的整板货物,统一在冷链动线转运。除此之外,浦东国际机场成立冷链业务专班,重点保障涉及民生的进口冷链生鲜货物的高效处理。同时,设立绿色通道模式,在联检单位的支持下,允许专班专次处理货物,实现通关和提货手续的快速处理[11]。
2.3 入境货物拆板、理货、存储与运输实现冷链货物、高/中风险普通货物、低风险普通货物单独分库放置,设立辨识度高的颜色区分标记。货运区进口物品作业场地和出口物品作业场地严格分开,严禁改变用途。若在同一场地的不同区域作业,则必须设置物理隔断或缓冲区,不应出现人和物混流、交叉、返流情况。另一方面,货物入境过程中,在保证各流线与区域风险分离的同时,实现在全局流程上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升系统效率。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例,基于“风险单元最小化原则”,上海机场集团协同货代企业为报关员、理货员、叉车操作员制定了“作业白名单”,为急需进场提离货物的货主企业制定了“提货白名单”,保障入境货物从仓储到运输的最后一站[12]。
3 基于风险评估的货运人员动态管理方法 3.1 货运航班机组人员边检管理依照口岸货运疫情业务链条,除货物流程外,到达航班机组人员的传播风险同样需要纳入防疫考量,以实现业务办理不交叉、人员非必要不接触,机组人员“少跑腿”、货运航班“快装卸”。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例,机场主动引导风险高、数量大、外籍员工多的货运航司通过上海边检“单一窗口”平台申请直接往返机组人员免办边检手续政策,机组人员不必下机,待飞机上货物装卸完毕,机体维护等工作完成后,边检工作人员直接办理出境边检手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境外机组人员下机可能传播疫情的风险隐患[13]。
3.2 货运人员分类登记与进出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对货运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每日登记并动态更新,包括工作岗位、岗位风险等级、人员风险等级、核酸和抗原检测结果、疫苗接种情况等信息。进入工作区时,工作人员应进行体温检测和风险信息查验,体温正常、信息完整者方可进入,否则应立即停止进出,报告处置。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例,包括客运业务在内,机场共启用15条工作人员自助通道,基于“精准人脸识别+高敏防尾随报警”系统,避免高峰时段人证对照时所造成的人员聚集。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提高工作人员通关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无接触式安全快速查验和对出入口岸限定区域人员的精准查控,有效减少了疫情传播风险[14]。
3.3 货运人员健康检测与就医管理要求工作人员上下岗均应进行体温监测,由各单位收集上报,落实每日发热人员零报告制度。如出现发热等异常状况,应立即向所在单元责任人报告,做好个人防护后配合所在单位落实临时管控措施,不得随意进入作业区、办公室和集中居住地等场所。如在工作中自感有发热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向所在单位疫情报告责任人报告,在防护用品脱卸区规范脱卸防护用品,并更换清洁的KN95/N95口罩后,由单位派专人陪同离开作业场地。作业期中风险人员就医应向班组长和所在单位报告,获批后前往医疗机构就医,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机场相关流行病学信息。作业期高风险人员就医选择急救中心(120)送医或专车(送医期间应由做好个人防护的专人陪同)及时送往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在社区健康监测期和休假期的高风险人员应就近就医,及时报告。
3.4 风险单元最小化的实践:货运人员住宿通勤与作业期管理2021年7月,南京禄口机场疫情暴发,起因是航班入舱清扫人员穿脱防护用品不规范造成的感染。但因机场未对国内国际航班的工作人员分类管控,同时大多数保洁人员每日往返于机场与家中,没有实施闭环管理,导致病毒传播至社会面[15]。工作人员的作业岗位、住宿与通勤的动态关联是机场疫情防控的薄弱之处与难点,以三者整体为最小风险单元进行闭环管理是疫情发生后应急响应的积极实践。因此,浦东国际机场针对货运人员的生活工作流线,从住宿通勤和作业期间两方面提出风险单元最小化策略,从流程设计上规避南京禄口机场疫情所暴露出的风险传播漏洞。
3.4.1 货运人员住宿通勤管理策略高风险人员应严格按照“两集中”要求,落实“N天工作(连续工作若干天)+7天集中隔离观察+7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监测”(即N+7+7)的闭环管理。处于集中隔离观察期和社区健康监测期的高风险人员,凭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可随时返回原工作岗位。口岸当地出现多点散发、聚集性疫情,或出现多个封控区、管控区时,可增加3天静默管理(持核酸阴性证明进入集中居住点,集中居住3天,其间不得上岗工作,并且按照在岗频次接受核酸筛查)。集中居住点工作人员和通勤车辆司乘参照高风险人员管理。中风险人员应按照“居家-通勤-工作”点对点模式实施闭环管理,减少使用公共交通和前往公共场所的频率,非必要不聚集、不外出、不聚餐。每天早晚应各测量1次体温,并定时将自主健康监测结果报告所在单位。低风险人员不采取闭环管理。
以浦东国际机场所实行“7+7+7”集中闭环勤务为例(图 2),直接从事入境客运、货运航班查验、保障的民警、工人、文职人员,首先进行7天24小时轮岗执勤,其间由专车在执勤点与居住点之间提供“两点一线”接送保障;随后7天离岗,闭环转运至专门的隔离点,进行封闭式的集中隔离健康观察;最后7天经闭环转运居家隔离健康观察[16]。
![]() |
图 2 货运人员闭环勤务流程 |
(1)针对固定的设备与物品。各岗位人员应使用货运区固定的设备(相关设备不得在其他区域使用),使用指定的通勤车辆。对需要重复使用的安检物品盒、金属探测器、集装器附件等物品需经有效消毒后方可重复使用。
(2)针对工作岗位。高、中风险人员在1个上岗周期内不能从事其他风险岗位工作,完成1个上岗周期工作且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方可换岗。工作人员在1个上岗周期内不得同时在另一区工作,禁止工作人员出入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机场其他工作区域。
(3)针对作业流程。同一区域工作的人员,减少非工作需要的接触和聚集,保持适当距离。现场作业时,鼓励单人操作,同时避免与货物表面频繁接触。作业人员不得接触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工具、航空器、航空货架、车辆、物品。人员摆渡车、叉车、集卡及其他运输车辆驾驶员非必要不下车。
(4)针对清洁与消毒规范。工作人员应在清洁区穿戴防护用品,在指定区域设置的防护用品脱卸区进行防护用品的脱卸,不得在作业场所饮水和进食,不得在操作进行中、身着可能被污染的防护用品如厕。应设置高风险人员专用移动卫生间,各类人员如厕时均应佩戴口罩,建议如厕后更换口罩。严禁穿着污染的防护用品由高风险区域进入低风险区域。
(5)针对就餐与休息。高风险人员应在专用休息室就餐(采用送餐形式),其他风险人员分区域在餐厅就餐;鼓励分时、错峰就餐;当地出现多点散发、聚集性疫情,或出现多个封控区、管控区时,应暂停餐厅就餐。不同风险等级工作区域的作业人员在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回到低风险区后,应在各自专用的休息室休息。除就餐、喝水等情况时,均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级别的口罩。
至本研究成文时,上述机场口岸防控政策仍在继续更新升级中。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1] |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 71号[A]. 2022.
|
[2] |
张敏, 李乔宇. 国际航班熔断措施调整: 国际航线回暖行业整体恢复盈利有望[N]. 证券日报, 2022-08-09(2).
|
[3] |
朱晓星. 新冠疫情对中国民航业的影响分析及应对建议: 基于民航客货运大数据[J]. 民航管理, 2021(9): 69-73. |
[4] |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加强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21] 14号[A]. 2021.
|
[5] |
黄晓燕, 陆殷昊, 陆韬宏, 等. 上海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综合防控策略[J].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1): 1-4. |
[6] |
黄梦鸽. 上海国际航空货运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天津: 天津商业大学, 2021.
|
[7] |
陈勇, 刘晓侠, 吴寰宇, 等. 上海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趋势分析及相关风险研判[J]. 上海预防医学, 2021, 33(1): 25-32. |
[8] |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第88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2020年11月23日)[EB/OL]. [2022-08-08]. https://wsjkw.sh.gov.cn/xwfbh/20201123/5d561790efab4e07ace91b7a32fe0ee8.html.
|
[9] |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机场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 沪府规[2021] 11号[A]. 2021.
|
[10] |
中国民用航空局. 民航局修订发布《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八版)》[EB/OL]. [2022-08-08]. http://www.caac.gov.cn/XWZX/MHYW/202109/t20210924_209338.html.
|
[11] |
陈姗姗. 千人驻场封闭作业, 上海机场东航物流全力保障客货运行[EB/OL]. [2022-08-08]. https://www.yicai.com/news/101369047.html.
|
[12] |
中国交通新闻网. 上海机场开辟"绿色通道"保供保畅[EB/OL]. [2022-08-08]. https://www.mot.gov.cn/jiaotongyaowen/202205/t20220505_3654211.html.
|
[13] |
中国新闻网. 上海严防机场、港口疫情输入管理举措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EB/OL]. [2022-08-08].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1/08-24/9550222.shtml.
|
[14] |
上观新闻. "刷脸"通关仅需3秒!浦东机场启用15条工作人员自助通道[EB/OL]. [2022-08-08].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297167.html.
|
[15] |
中国政府网. 南京本轮疫情源头查明、张家界所有居民非必要不外出. . . . . 最新消息![EB/OL]. [2022-08-08]. http://www.gov.cn/fuwu/2021-07/30/content_5628563.htm.
|
[16] |
江跃中. 上海机场边检实行"7+7+7"集中闭环勤务, 守好阵地、守住城门、守牢国门[N]. 新民晚报, 2021-09-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