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资源  2022, Vol. 25 Issue (5): 535-538  DOI: 10.13688/j.cnki.chr.2022.220514

引用本文  

崔文彬, 侯冷晨, 高深甚, 等. 上海市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疗救治体系构建与运行管理[J].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5): 535-538. DOI: 10.13688/j.cnki.chr.2022.220514

基金项目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管理研究课题(2002SKMR-29)

作者简介

崔文彬,助理研究员,博士生,主要从事医院管理研究,wenbin_cui@126.com

通信作者

黄建南,miller23@126.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2-06-23
修订日期:2022-08-10
上海市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疗救治体系构建与运行管理
崔文彬 1, 侯冷晨 1, 高深甚 1, 张之薇 1, 方秉华 1,2, 黄建南 3     
1.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 200041;
2.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 201508;
3.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 200041
摘要:2022年上海本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切实履行办医主体责任,加强市级医院救治能力建设,在原有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家常态化定点医院基础上,指导7家市级综合医院和3家儿科类医院以最快速度将其中一个院区或独立区域整体转换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同时构建了市级定点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体系,明确了医疗救治原则和运行机制,制定了多项特色核心制度,在全面组织协调市级定点医院开展医疗救治过程中,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管理举措和工作方法,对做好重症患者救治、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加快周转率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夺取大上海保卫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定点医院    医疗救治    体系构建    运行管理    
Keywords: COVID-19    designated hospital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2022年3月,上海遭遇了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要流行株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新增的确诊病例和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给上海整个城市的运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2020年初的疫情相比[1],上海本轮疫情阳性感染者数量规模大,而且出现了一定比例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为了及时有效开展对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病例、新冠阳性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申康中心”)充分发挥市级医院办医主体职责,积极推进市级定点医院改造和运行,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家常态化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基础上,先后整建制转换改建了7家市级定点医院(市老年医学中心、华山医院宝山院区、瑞金医院北部院区、仁济医院南院、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市第九人民医院北院、曙光医院西院)和3家儿科类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号楼、上海市儿童医院北京西路院区7号楼、新华医院长兴分院)。现总结梳理市级定点医院和儿童新冠肺炎救治点改建完成后,构建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体系并做好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切实防止轻症患者转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加快周转率,为本市及其他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1 市级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疗救治体系构建 1.1 组建市级定点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管理工作专班

在市级定点医院完成改造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申康中心第一时间从内部和市级医院抽调人员组建了市级定点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管理工作专班,直接与各市级定点医院和市转运专班对接,全面组织协调市级定点医院稳妥有序地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重点关注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合并基础疾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动态信息管理,协调诊疗救治,统筹调配资源,督促组织开展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和市级专家联合查房,督导死亡病例讨论查缺补漏,持续改善患者救治转归。工作专班每日召开工作调度例会,针对市级定点医院当天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第一时间进行协调解决,确保救治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开展。同时,强化关键信息分析和数据材料报送工作,实时动态掌握新冠肺炎患者整体收治情况,重症患者救治情况,病毒转阴“应出未出”和出院后复阳再入院人员信息等内容,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出尽出、应转尽转”。

1.2 组建市级救治专家指导组和定点医院前方工作组

在本轮疫情初期,上海成立了由上海市医院协会会长为组长、部分市级医院退职领导和专家参与的市级救治工作指导组,负责指导市级救治专家组和定点医院救治专家组做好患者救治各项工作,同时对本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形成阶段性工作建议呈报市领导决策。与此同时,申康中心先后派员赴市级定点医院与市卫生健康委派驻人员、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建前方工作组,做好市级救治工作指导组、市级救治专家组与医院三方的沟通协调,并做好定点医院患者救治相关信息的汇总上报。

1.3 组建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定点医院院内特色专业团队

申康中心牵头调配充实原有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力量,在原先呼吸、重症、感染、中医科为主的专家基础上,从市级医院中遴选相关基础疾病专业领域专家,新增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病、肾病、血液科、肿瘤科、消化科、神经科、老年科、产科、儿科、精神心理等专科,组成了涵盖15个专科专业50余名专家团队,每日准时准点开展市级定点医院线上早交班、专家查房和会诊讨论,指导市级定点医院做好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同时指导各市级定点医院在母体医院支持下,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融汇相关医护人员专业特长,联合建立包括抢救插管、保护心肺、保护肝肾、营养康复、心理干预、中医中药、临床药学、呼吸治疗、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等特殊专业人员的团队,负责全院患者专科问题的会诊处理。另外,考虑到儿科救治专业性强,且随着疫情发展,合并基础疾病的新冠肺炎儿童患者数量快速增加,申康中心又专门组建了市级新冠肺炎儿童救治专家组,负责指导全市病毒阳性合并基础疾病患儿的救治工作。

1.4 搭建市级定点医院医疗救治信息平台

为提高市级定点医院重症患者救治效率,申康中心紧急研发搭建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重症患者会诊平台”,全面支持各定点医院与母体医院、各定点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市级专家组充分发挥救治危重患者工作合力,实现针对重症病患的电子病历、影像图像和影像报告在线查看调阅等功能,并支持专家使用手机移动版以及基于5G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音视频查房会诊系统,极大方便专家间的交流探讨、研判病情、精准施治,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作用,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工作。

2 市级定点医院医疗救治的原则和机制 2.1 “分层分类”“四集中”和“一人一策”原则

市级定点医院严格落实“分层分类”救治原则,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原则上收治于市级定点医院总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集中全市重症、呼吸、心内、心外、消化等顶尖医学团队力量进行救治;基础疾病所致的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由其他市级定点医院充分发挥母体医院多学科优势集中救治,实施清单式管理,多学科团队(MDT)联合查房,精准施治。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收治原则,对高龄、未成年、孕妇、重症等4类特殊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统一管理和救治,按照“一人一策”的多学科、综合化诊疗原则,中西医并重[2],着力做好“老、小、孕、重”4类患者的治疗工作。

2.2 “四早”预警机制和“四结合”协同机制

工作专班指导各市级定点医院对在院患者病情由轻转重、由重转危重发展趋势进行早期预警监测和研判干预管理,建立了危重患者“早监测、早预警、早研判、早干预”的“四早”预警机制。借助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对新冠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和相关警示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提醒临床医护,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干预、及早调整、及早阻断。在指导定点医院做好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实践中,总结提出了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四结合”原则,即坚持“病毒感染治疗与基础疾病治疗相结合”“中医药与西医治疗相结合”“预防轻转重与重症救治相结合”“畅通上下转诊与加强就地救治力量相结合”的系统性诊疗思维原则。

2.3 联合交班查房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每日固定上午10时30分,市级定点医院联合交班大查房,各市级定点医院逐一汇报本院整体新冠肺炎患者收治情况和需要会诊的病例详细信息,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50余位顶尖专家会同时在线,对疑难危重病例进行会诊讨论,并给出相应的诊疗处理建议。工作专班建立了市级定点医院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要求定点医院主要领导亲自主持死亡病例讨论,对于新冠肺炎死亡患者,应在24 h内对其死亡原因、死亡诊断、诊疗过程等进行讨论,形成讨论报告,全面梳理诊疗过程,总结和积累诊疗经验。同时,为配合国家督导组做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讨论,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定点医院每周先行开展1次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讨论,明确死亡原因,客观分析救治工作中的不足,举一反三,切实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

2.4 新冠肺炎患儿收治的“上海模式”

面对合并基础疾病新冠肺炎患儿的救治需求与重症救治资源有限、定点医院床位不足的矛盾尤为突显这一问题和挑战,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申康中心多次组织相关市级医院研究讨论病毒阳性患儿收治工作,综合本轮疫情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特点和新冠肺炎患儿病情分型以及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并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同意,形成了新冠肺炎患儿分层分级、专科收治、精准救治的“上海模式”。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由市、区两级方舱医院收治;普通型以上确诊病例,合并基础疾病轻症或需要简单常规治疗的患儿,由市级定点医院收治;病毒阳性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儿,由4家儿童专科医院内部设立符合医院感染(以下简称“院感”)防控要求,完全独立的专区用于收治,并实施严格的闭环管理。各市级定点医院和院内救治专区设置儿科亚专科,集聚最强儿童感染、重症以及相关专科的专家,对新冠肺炎患儿进行专科集中收治,系统精准地做好基础疾病或急危重症救治工作。

3 市级定点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管理 3.1 建立三维一体的组织架构

市级定点医院完成整体转换后, 第一时间建立了三维一体的组织架构:一是成立领导工作组,由母体医院主要领导和驻点院长担任组长,各职能部门科室负责人为组员,全面统筹、组织、协调、决策、指挥各项工作。二是成立临床专家组,由呼吸科或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担任院内专家组长,各临床专业科室主任及医技科室主任等多学科专家为组员,主要负责临床救治指导与实施。三是成立专项督导组,由驻点书记担任组长,抽调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负责推动多部门交叉工作的落实和全面监督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工作,发挥督导督办的重要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立行立改。

3.2 实施联合办公和上下联动

申康中心牵头建立全部市级定点医院的联合医务部、联合护理部、联合感控办等,按照“共同协商、凝集共识、统一部署、统一步调”的工作原则,围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全过程医疗业务活动进行建章立制、日常运行、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同时指导市级定点医院与各母体医院、各市级医院、所对接市级方舱医院和包干区级定点医院间建立紧密联系,构建上下联动的会诊转诊机制,按照双向转诊标准和流程做好医疗救治双向转诊工作,实现新冠肺炎患者的全流程管理、转诊接送快速响应和整体连续性治疗。督促落实重症患者市级专家组联合查房,统筹协调多学科会诊,尽最大努力提高转归率,避免患者病情由轻转重、由重转危重的发展趋势,确保患者安全。

3.3 落实定点医院5项特色核心制度

市级定点医院在日常管理运行中,切实落实5项特色核心制度:一是专病专科联合查房制度,针对每位患者,每日由床位医生进行专病(新冠肺炎)专科(基础疾病)的联合查房,病区组长、楼长进行重点关注患者查房,每日驻点医院负责人主持全院医疗大查房大交班。二是母体医院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针对筛选病例,每日由母体医院(总院)的多学科专家进行连线会诊,并判定是否需要提交全市市级专家“线上会诊会商联合查房”。三是重点病例联合讨论制度,针对重点病例,如重症或危重症病例、疑难病例、死亡病例、长期未转阴病例、复阳病例等,定期组织相关临床与行政管理的联合讨论。四是特殊病例双向转诊制度,针对方舱医院和区级医院发出的会诊需求及时响应,对于确需转诊治疗的患者做到“应转尽转”。五是临床路径诊疗清单管理制度,应用临床路径、单病种考核等医疗管理方法,采用纸质格式化表单或电子医嘱路径不断提升诊疗的规范性。

3.4 开展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和管理培训

申康中心与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医疗救治专家指导组围绕“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总目标,着力推进市区两级方舱和定点医院医疗救治和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处理临床诊疗、院感防控、综合协调、后勤保障等方面问题的能力。科学设置医疗救治培训课程,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各类典型病症治疗、新冠肺炎重型及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救治、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定点医院院感防控等方面设置线上培训系列课程,连续11 d开展了24场次线上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区级定点医院的医疗救治能力。

3.5 成立6个工作组协同独立开展工作

市级定点医院围绕功能定位,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通过多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了6个专项工作组,协同独立开展工作,确保医疗救治高效平稳运行。一是收治入院组,严格核对确诊患者身份信息、转运车辆信息、病情入科信息,确保患者转运、交接、入病房各环节身份识别无误,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出院随访组,对不同类型人群提前做好出院安排,细化特殊人群出院安置;对于滞留2 d以上的人员,启动“市区转运督办机制”协调解决,做到“应出尽出”。三是院感监测组,重点承担院区、病区、通勤驻地和交通工具等工作生活场所、设施的感染防控工作。四是数据报送组,负责准确、及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和数据资料,并对重点关注患者信息进行动态管理。五是物资保障组,负责保障医疗运行的各类物资供应、后勤保障和生产安全防范工作,做到安全工作与医疗救治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交班。六是员工关爱组,负责深化细化关爱举措,持续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全力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条件,协同确保员工生产生活安全。

4 市级定点医院医疗救治管理实践成效

自2022年3月上海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申康中心始终坚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切实履行办医主体责任,加强市级医院救治能力建设,在原有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家常态化定点医院基础上,指导10家市级医院的分院区按要求整体转换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48 h内完成转移腾挪和就地改造,以实现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救治。截至6月20日,市级定点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33 567人,其中33 319人已治愈出院。

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管理工作专班全面指导市级定点医院医疗救治和患者管理,先后下发8期《关于加强市级定点医院新冠患者救治工作提示》,明确市级定点医院近期工作重点, 以申康中心工作提示和医院工作预案为基础,围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管理目标,对院区医疗活动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管控。指导市级定点医院在一线医疗工作中边救治、边总结,并及时在各级定点医院进行培训、推广和应用,有效缓解了疫情暴发导致的医疗资源挤兑,稳定了全市医疗救治的工作局面。

市级定点医院在本轮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在新冠肺炎医疗救治过程中,重点做好血液透析、孕产妇、高龄老人、低龄儿童、心脑血管疾病等特殊群体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对重症、危重症患者进行病情评估,邀请市级救治专家组进行联合查房会诊,做到“因病施治”“精准施治”,努力减少新冠肺炎或基础疾病导致的患者死亡。同时发挥了“帮、带、连”作用,市级定点医院对各自对接包干的各区内医疗机构提供专家和技术能力支撑,形成了分工协作、上下联动、有序畅通的诊疗模式和包干对口联络工作机制。

当前,上海疫情正处于巩固成果、有序恢复,逐步向常态化防控转换之际[3],申康中心及市级定点医院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奋力前行,始终绷紧医疗质量安全之弦、压紧责任链条、保持持续作战状态,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底线,不断完善救治工作机制,配强医疗力量,强化医政管理,全力以赴做好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切实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继续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定必胜信念,保持高度警惕,严格落实措施,不断巩固扩大来之不易的阶段性防控成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赵丹丹, 万冰彬, 郑继媛, 等. 新冠疫情冲击影响特征及行业差异性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0(3): 10-13.
[2]
赵征南. 张伯礼: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 帮重症患者控制病情逆转病情降低病亡率[N]. 文汇报, 2022-04-26(3).
[3]
郭振丹, 韩晓余. 上海正处于向常态化防控转换的关键阶段将尽快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EB/OL]. [2022-06-15]. http://www.cnr.cn/shanghai/tt/20220513/t20220513_525825469.shtml.
上海市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疗救治体系构建与运行管理
崔文彬 , 侯冷晨 , 高深甚 , 张之薇 , 方秉华 , 黄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