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资源  2022, Vol. 25 Issue (4): 478-481  DOI: 10.13688/j.cnki.chr.2022.211404

引用本文  

马伊芳, 高一红, 王斌, 等. 公立医院医疗电子票据应用的堵点及对策[J].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78-481. DOI: 10.13688/j.cnki.chr.2022.211404

基金项目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政策研究项目(2021HP75)

作者简介

马伊芳,高级会计师,主要从事医院财务管理研究,1964129500@qq.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1-12-01
修订日期:2022-04-15
公立医院医疗电子票据应用的堵点及对策
马伊芳 , 高一红 , 王斌 , 诸震博 , 任宇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 200127
摘要:通过文献梳理结合相关方访谈,对公立医院医疗电子票据的多部门用票数据汇聚共享、异地应用下的统筹化管理、公立医院数字服务能力等现状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通过对样本医院“一体化电子会计档案平台”的应用研究,提出驱动业、财、数、治融合,建立以数据为主体、以连接和协同为核心的财务数字化转型应用模型及公立医院数字服务体系,为进一步推动医疗电子票据场景下的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经验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电子票据    财务数字化转型    电子会计档案    公立医院    
Keywords: medical e-invoicing    financi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electronic accounting file    public hospital    

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是由财政部门监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门诊、急诊、住院等医疗服务取得医疗收入,以数字电文形式开具、存储、传输的电子凭证。与应税电子发票不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是财政、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部门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依据,也是患者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医疗费用报销的有效凭证,其应用场景呈现多样化趋势。2019年7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推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其推广应用加快了医疗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方便了患者就医。2021年7月,《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发布,提出重建数字时代的城市运行生态,从企业、市民和城市运行高、频、急、难的问题中发现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将领域堵点转化为发展亮点,着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倡导各类公共服务“数字无障碍”。如何以人为本地精准定位医疗电子票据场景化应用的新堵点、难点,通过数据赋能生活服务和治理模式创新升级,成为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课题。

1 文献研究 1.1 文献检索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通过“公立医院”“电子票据”等进行关键词检索和主题检索,时间范围为2019年1月—2021年3月,共检出相关文献22篇,以了解医疗电子票据的应用现状。

1.2 文献研究结果 1.2.1 用票环节财务数字化转型滞后

医疗电子票据在用票环节的财务数字化转型滞后是影响其应用便捷度的主要因素。财务数字化转型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是各单位(或企业)财务报销系统尚无法完全实现以电子票据形式直接入账。高晓兵[1]和梁昊等[2]认为大部分单位(或企业)目前还很难在电子票据用票环节做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高效地获取、查验电子票据信息,给予电子票据直接报销入账的便利。吴桂花[3]、王恺等[4]、罗房房等[5]、马利亚等[6]和陈家驹等[7]研究发现,大量患者仍需到医疗单位换开纸质票据。

二是电子票据的报销信息在用票单位内部或不同用票单位间尚未实现“数字化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李雪辉等[8]和伍咏梅等[9]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保险系统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对于一票多地报销的情况需要进行有效控制。王晓影等[10]和许先鹏等[11]指出,需控制电子票据重复报销风险、退票业务风险。

1.2.2 开票环节票据数字化与业务流程转型融合不充分

医疗电子票据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信息专业人员对票据的数字化,也是对与电子票据相关的场景再造、服务再造、流程再造。目前,票据数字化与业务流程转型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是财务人员在数字化转型时专业与技术融合程度有待提升。姜嫚黎等[12]和诸葛绪奎[13]指出,公立医院医疗电子票据改革人才紧缺,既懂计算机相关软件操作又懂财务票据管理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王晓影等[10]、徐晋[14]和管启康等[15]关注到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数据中心和电子票据平台因服务器故障、票据金额计算精度等问题,导致电子票据开票失败、自助设备查询不到票据信息等数据通信交互风险、本地数据安全风险。

二是场景再造、服务再造过程中针对特殊人群、特殊业务等的电子票据服务适应性改造程度有待提升。医疗电子票据逐步推行后,各地关于电子票据打印问题凸显,包括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打印不方便等。伍咏梅等[9]统计发现,换开纸质票据的比例占电子票据总数的11%。

2 相关方访谈 2.1 访谈对象

研究选取上海首批医疗电子票据试点单位某医院为样本单位,对医疗电子票据使用中的堵点进行定量分析。R医院已完成医疗票据从纸质到电子化的整体过渡,日均开票量4.3万张。访谈对象包括在R医院进行医疗电子票据咨询的患者、受理患者医疗费用报销的用票机构经办人员(患者就职单位、参保地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商业保险公司等),共访谈415人次,其中患者或家属309人次、用票机构106人次。

2.2 访谈结果 2.2.1 堵点1:多部门用票应用场景下,数据汇聚共享治理不足

上海公立医院的电子票据开票系统与财政系统对接,通过财政端实现开票环节数据汇聚,但电子票据的报销普遍采用纸质打印形式,数据共享应用不足。根据访谈的患者类型、用票机构进行分类,48.2%的票据用于异地社会保障机构报销,15.2%用于社会保障、社区、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进行二次报销或补助,14.9%用于单位补助,12.1%用于保险公司理赔,其他8.7%为个人备查使用,见表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30号)明确要求“做到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保险等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享、公开透明,实现‘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多部门用票场景下数据汇聚共享治理应用不足,智能便捷、精细精准的“医疗报销一件事”能力有待提升。

表 1 患者费用类型与用票部门统计
2.2.2 堵点2:异地应用场景下,城乡一体化、统筹化管理水平存在差异

415人次访谈对象涉及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48.2%有异地用票诉求,异地用票涉及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异地用票占比分别为22.5%、17.0%、15.0%和10.0%,福建、黑龙江均为4.0%,广东为3.5%,河南、山西均为3.0%,山东和四川为2.5%,湖北、湖南、新疆均为2.0%,北京和广西均为1.5%,吉林、辽宁均为1.0%,甘肃、贵州、河北和天津为0.5%。纸质票据场景下,为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合法使用,医疗保障机构受理参保人医疗费用异地报销时需向医疗机构验证票据真伪。电子票据实施后,财政端提供了一站式医疗电子票据真伪查验服务,但县级医疗保险中心、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委员会等经办人向医疗机构核实医疗电子票据真实性的流程进行仍然存在,数字服务的城乡一体化、统筹化管理水平不一,各地医疗保障机构以医疗电子票据为基础开展数字化业务的服务能力不一,成为医疗电子票据的应用堵点。

2.2.3 堵点3:数字服务场景下,公立医院服务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访谈对象对电子票据在医疗机构的应用诉求主要集中在技术故障、助老问题。一是数字化转型中信息不对称,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群体不熟悉流程或报销受阻,对电子票据的应用产生不信任。二是自助端口的技术服务响应不及时,如软件或网络故障导致票据查询滞后,自助票据打印负载量大、卡纸频繁,影响患者对数字化转型的应用体验。根据电子票据现场打印及票据获取渠道情况(表 2),电子票据运行1年后,电子票据现场打印比例增加而线上下载比例降低。社会和患者接受电子票据需要过渡期,公立医院建立合理的服务保障机制,实现传统的窗口人工服务场景向数字服务场景过渡,是数字化转型政策实施的关键要素。

表 2 患者获取电子票据的方式
2.2.4 堵点4:财务风险控制场景下,数字赋能要求加强

访谈显示,医疗电子票据实施后,用票机构除了担忧医疗电子票据的重复报销风险外,报销后退费风险也逐渐凸显。与商品交易不同,医疗服务是从患者就诊时与医院建立服务关系开始,直至治疗终结的全过程。医疗服务退费受患者体验、治疗延续时间等因素影响,存在退费频次高、间隔时间长的特点。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医疗电子票据全面应用后14个月内退费票据的付费与红冲时间间隔:间隔期超过90 d的退费2 733人次,超过180 d的退费648人次,超过365 d的退费8人次。退费间隔 > 30~90 d的退票数量为8 924人次;> 90~180 d,退票数量为2 085人次;> 180~365 d,退票数量为640人次;超过365 d,退票数量为8人次。访谈对象来自用票机构的106人次中,用票机构95.3%为医疗保障机构,1.9%为患者就职单位,2.8%为保险公司,电子票据纸质化报销的财务风险不应仅依靠报销人或参保人的信用承诺,应加快推动财务风险控制场景的数字赋能。

3 对策与建议 3.1 数字赋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医疗费用报销一件事”能力

医疗电子票据的应用部门包括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健康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多部门。2020年衢州市医疗保障局梳理出涉及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7个部门共129项数据共享需求,依托医疗保险强大的结算平台串联起其他部门的报销补助流程,实现“3+N”多部门(单位)医疗费用报销补助联办机制[16]。建议结合《“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智慧医疗保险建设目标,发挥医疗电子票据的数据底座功能,整合各部门的数据使用需求,提升高效办成“医疗费用报销一件事”能力,对医疗费用报销、救助、红冲等数据使用需求进行集成、协同和闭环管理,在规范医疗、救助、商业保险资金管理的同时,方便参保人报销及申领救助金,使数字化为构建权责清晰、标准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赋能。

3.2 应用驱动业、财、数、治融合,赋能财务数字化治理

医疗票据的数字化统一了医疗业务收入与财务核算的数据源头,为公立医院业、财、数、治融合奠定了基础。R医院结合实证研究,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形成电子会计档案的要求,将业务流程和财务核算流程深度融合,建立一体化电子会计档案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图 1),形成业务驱动的财务电子会计档案数据仓库,从源头将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融合为一体,最大限度实现数据标准化管理,从财务数字治理角度使医疗收入核算、医药费用报销、风险管控、电子会计档案存储等实现纵向线上业务协同,同时依托平台与HIS医疗收费模块实现报销信息共享的横向风险控制,打破不同系统间的信息壁垒,在医疗电子票据上加载报销信息,并提示HIS前台已报销票据,限制退费。某医院通过该平台实现了医疗服务收入的数字化财务核算转型,并以职工院内医药费用补助为试点,简化了500余位职工的2 500余张医疗电子票据的补助报销流程,整个流程无须职工个人提交任何纸质单据。建议逐步规范以数据为基础的财务电子会计档案应用细则、以连接和协同为目标的数字内控标准和技术指南,形成财务数字化治理标准,为推进社会数字化治理的平台化、智能化提供驱动力。


图 1 一体化电子会计档案平台
3.3 建立公立医院服务保障新范式,赋能开票环节数字应用无障碍

建议以患者的数字体验视角对公立医院开票环节涉及的内部组织和流程进行整合,提升数字服务场景下服务的灵敏性和反应性,以服务保障新范式赋能数字应用无障碍。一是服务人员由“窗口”转移至“端口”,提升解决故障的时效性,加强医疗电子票据相关的适老化服务,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运用智能技术有困难的群体提供咨询、指导、代理等服务。二是建立前台与后台联动优化机制,加强前台服务人员在数字化转型时的专业与技术融合,通过分析“窗口”问题优化“端口”,提升患者对医疗电子票据的使用体验。如基于患者反映的票据生成延迟、查询不到票据等问题设置风险模型,当一定时间内票据推送数量小于最低值时,模型会及时进行预警;另外,可通过建立票据对账机制弥补HIS与电子票据系统的松耦合性[17]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高晓兵. 浙江区块链电子票据改革领跑全国[J].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20(1): 42-43.
[2]
梁昊, 陈国智. 广西财政票据电子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数字签名[J]. 经济研究参考, 2020(18): 67-75.
[3]
吴桂花. 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会计师, 2020(10): 64-65. DOI:10.3969/j.issn.1672-6723.2020.10.039
[4]
王恺, 王巍. 医院电子发票系统建设与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 2020, 15(11): 84-86.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0.11.022
[5]
罗房房, 郝庆美, 马璇. 医院信息系统与医疗电子票据管理平台的接口开发与实现[J]. 中国信息化, 2020(11): 77-79. DOI:10.3969/j.issn.1672-5158.2020.11.031
[6]
马利亚, 马国鹏, 曹磊, 等. 医疗电子票据系统的建设实践[J]. 中国数字医学, 2020, 15(12): 24-26.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0.12.007
[7]
陈家驹, 刘谦, 刘阳, 等. 医疗电子票据管理平台的应用效果探讨[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1, 18(1): 97-101.
[8]
李雪辉, 奚璋莹, 东健. 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实践探究[J]. 中国医院, 2021, 25(3): 67-69.
[9]
伍咏梅, 张炜, 徐耘. 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实施与应用[J]. 中国卫生经济, 2019, 38(10): 89-92.
[10]
王晓影, 徐华, 赵亮, 等. 财政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的应用及风险防控[J].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4): 400-403.
[11]
许先鹏, 丁涛. 基于稽核会计视角的医疗收费电子发票使用管理[J]. 卫生经济研究, 2020, 37(8): 56-58.
[12]
姜嫚黎, 郭健英, 楼阳.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医疗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的应用探析: 基于SWOT分析方法[J]. 财政监督, 2020(7): 100-104.
[13]
诸葛绪奎. 优化医院收费管理体系的思考[J]. 会计师, 2020(22): 84-86.
[14]
徐晋. 医疗电子票据系统的规划与建设[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0(6): 15-17, 48.
[15]
管启康, 张伟峰, 黄汝军. 医疗电子票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0(2): 37-42.
[16]
王政理. 衢州市医疗费用报销实现"3+N"一站式自动结算的实践路径[J]. 中国医疗保险, 2020(10): 42-44.
[17]
马伊芳, 高一红. 医疗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的应用与实践[J]. 卫生经济研究, 2021, 38(7): 74-76,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