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 200125
大型医用设备是指使用技术复杂、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对医疗费用影响大且纳入目录管理的大型医疗器械[1],作为疑难重症医学诊断、临床治疗的必备硬件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诊疗能级和综合实力[2]。其配置和布局不仅要与区域医疗功能定位、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相匹配,还要促进医学学科和医疗技术水平“双螺旋”发展。上海是一座拥有2 487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3-5],这对上海的医用设备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大城市面临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问题往往先于其他城市,因此,研究上海医用设备配置问题对于我国其他各级城市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6]。基于此,现对上海市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上海大型医用设备规划配置思路提出政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研究涉及的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医疗费用相关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规划配置数据来源于国家关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相关文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国家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情况为2016—2020年各OECD国家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来源于OECD官方网站。人口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14亿1 178万人,上海市常住人口2 487万人[3, 7]。
1.2 研究方法采用数据分析法,用Excel 2019分析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质量、布局等情况,通过与国家配置规划、发达国家配置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目前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2 结果大型医用设备是医疗服务要素之一,以“统一规划、分级负责,阶梯配置、资源共享”为配置基本原则[8],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7月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数量分布表[9](调整后)为参考,由市级医政部门根据区域卫生健康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等宏观控制要求,对其实施全过程管理。
2.1 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截至2020年,上海市现有配置大型医用设备770台,其中,甲类大型医用设备14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756台;规划配置925台大型医用设备,其中,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部分为华东地区统一规划)规划44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881台。见图 1。另外,受疫情影响,2020年甲类大型设备配置许可延迟到2021年公示,上海共获批甲类医疗设备10台[10],计入总数后,甲类大型设备共配置24台。从人均医疗资源占有情况看,截至2020年末,上海甲类大型医用设备每百万人配置0.96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每百万人配置30.40台,见图 2。
![]() |
注:MR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CT为计算机断层(computer tomography),PET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图 1 上海市大型医疗设备规划配置和实际配置情况比较 |
![]() |
注:MR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CT为计算机断层(computer tomography),PET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图 2 上海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
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绝大部分大型医用设备目前还未达到规划配置数量,尤其是乙类大型医用设备,还缺111台,为公立医院进一步提高质量和社会办医的发展等预留了一定的配置空间。以OECD国家放射治疗类设备为例,按照OECD的统计口径[11-12],将上海所有级别设备和甲、乙类高级别放射治疗类设备情况与部分OECD国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情况进行对比(以每百万常住人口统计)发现:上海所有级别放疗设备配置水平尽管没有瑞士、比利时等欧洲发达国家人均配置水平高,但高于OECD国家均数;上海高级别放射治疗类设备的配置水平远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比配置水平最高的瑞士少400台/100万人。见图 3。
![]() |
注:OECD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图 3 上海放射治疗类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情况与OECD国家比较 |
从技术先进性看,以放射治疗类设备为例,全国第一套质子重离子装备已在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安装完成并投入运营。“十三五”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也获准配置质子治疗装置[10]。2018—2021年上海共有5家医院获准配置其他高端放射治疗类设备(表 1)[10, 13]。目前,上海配置的大型医用设备基本上为国际主流设备,且与国际同步更新。
表 1 2018—2021年上海市高端放射治疗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情况 |
![]() |
上海获批的甲类大型医用设备90%集中在上海的国家级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所在医院,剩余10%的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在社会办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近80%配置在三级医院,剩余20%平均分布在二级医院和社会办医疗机构。其中,二级医院配置诊断影像类大型医用设备的比例高于放射治疗类大型医用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从总体看,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情况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相匹配,基本符合国家提出的阶梯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
从区域配置结构看,大部分大型医用设备集中在全市57所三级医院(其中部分医院有多个院区)。由于上海市三级医院,尤其是资源丰富的市级医院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区,因此,70%以上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在中心城区,近15%配置在浦东,其他分布在郊区,见图 4。尤其是徐汇、黄浦、静安3个区,其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约占全市总数的四成。
![]() |
图 4 上海市各行政区大型医用设备分布 |
从总体看,上海在推进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配置需求等因素,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作为推动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双提升的重要推力,逐步形成了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大型医用设备发展和管理模式。但对照发达国家的配置情况,还存在一些问题。
(1)配置水平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目前,上海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水平总体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和OECD国家平均水平。但以甲、乙类设备为主的高级别设备配置水平远低于OECD国家均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从总体看,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尤其是高级别设备配置数量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2)城乡布局不均衡。上海市中心城区的面积占全市面积的1/10[14],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数的26.9%[6],配套的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丰富。根据上海市中长期规划[14]的要求,为疏解中心城区的过密人口,未来上海将按照“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市域城乡体系,逐渐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向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的导入。在郊区人口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大型医用设备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会持续存在,郊区尤其是5个新城的大型医用设备等硬件配置短板亟待补齐。
(3)顶尖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城市医学发展定位不够匹配。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于高品质健康服务的需求大幅增长,这对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医疗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主流的高端设备重离子刀、质子刀、硼中子刀、直线加速器设备(Edge、VersaHD)和影像放射治疗相结合的放射治疗系统(TOMO、Cyberknife)逐步得到应用。上海市级医院基本每年都会申购至少1台(套)高端大型医用设备,20%左右的市级医院每年配置2台(套)及以上高端大型医用设备,设备数量呈现大规模增长趋势。但由于国内相关装备自主研发起步较晚,顶尖设备审批周期长等,全球最领先的“首台(套)”设备订单较少,比如上海比较缺乏硼中子等先进的大型医用设备,与其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定位不够匹配。
(4)大型医用设备过度配置导致医疗费用过快上涨。一方面,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服务价格与东亚一些医疗技术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普遍较高。比如,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1个疗程治疗费高达30万~40万元。反观日本,作为拥有全球质子和重离子治疗设备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公立医院质子治疗成本费用控制在300万日元(15万~20万元人民币)以内。另一方面,大型医用设备在满足市民就医需求、促进医学学科发展的同时,由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不到位,出现了“以械补医”现象,医疗费用上涨过快。
3.2 政策建议下一步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总体思路是把握好4个关系:一是把握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挥大型医用设备在促进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大型医用设备更新迭代;二是把握好与城市功能定位的关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模和数量要与城市医疗功能定位相匹配,提升城市医疗服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三是把握好中心城市和郊区的关系,合理布局大型医用设备,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四是把握好质量安全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的同时,将医疗费用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
(1)坚持补缺口、填空白,推进先进设备配置。要服务城市发展战略,对标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标准,以需求为导向,有序引进肿瘤精准治疗等国际前沿的先进医疗设备,满足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同时,要加大对大型医用设备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力度,推动“精细化管理”。
(2)推动均衡布局,新增设备向郊区倾斜。按照“适度超前配置”和“提能级、增功能、补短板”的要求,推动郊区和5个新城优先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为郊区和5个新城人民提供更安全、便捷的诊疗体验和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3)推进大型医用设备研发,加快进口替代。坚持产-学-研-医深度融合,通过开展自主研发攻关和核技术产业化突破,进一步打通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缩短国产设备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的时间。推进大型医用设备国产化,形成国内市场的进口替代发展,从源头上解决大型医用设备“贵”的问题。
(4)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支持在沪国家医学中心配置高端医用设备,强化科研攻关能力,提升上海医学的国际竞争力。支持市级区域性医疗中心配置适宜医用设备,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健全和完善医学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机制,简化就医环节,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1] |
杨永梅, 王振宇, 池文瑛. 浙江省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管制效应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9, 35(1): 46-49. |
[2] |
刘伟军. 保障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有效运行的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 2017, 14(11): 116-120. |
[3] |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EB/OL]. [2021-11-20]. http://tjj.sh.gov.cn/tjgb/20210517/cc22f48611f24627bc5ee2ae96ca56d4.html.
|
[4] |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国发[2014] 51号[A]. 2014.
|
[5] |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 沪府发[2021] 10号[A]. 2021.
|
[6] |
金忠民, 陆圆圆, 申立. 超大城市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研究: 上海的探索[J]. 上海城市规划, 2020(2): 7. |
[7] |
国家统计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EB/OL]. [2021-11-20]. http://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105/t20210511_1817197.html.
|
[8]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年)的通知: 国卫规划发[2018] 5号[A]. 2018.
|
[9]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调整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 国卫财务函[2020] 315号[A]. 2020.
|
[10]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2019年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的通告: 国卫通[2019] 12号[A]. 2019.
|
[11] |
OECD. Radiotherapy equipment[EB/OL]. [2021-11-20]. https://data.oecd.org/chart/6rVR.
|
[12] |
OECD. Population[EB/OL]. [2021-11-20]. https://data.oecd.org/chart/6rVS.
|
[13]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通告: 国卫通[2021] 7号[A]. 2021.
|
[14] |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EB/OL]. [2021-11-20]. https://www.shanghai.gov.cn/newshanghai/xxgkfj/2035004.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