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资源  2022, Vol. 25 Issue (1): 4-8  DOI: 10.13688/j.cnki.chr.2022.220193

引用本文  

吴凡, 汪玲. 规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提高专业学位培养质量[J].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1): 4-8. DOI: 10.13688/j.cnki.chr.2022.220193

基金项目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20年重大项目“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的实施路径研究”(2020ZAA11)

作者简介

吴凡,二级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公共卫生分委员会召集人,主要从事公共卫生和医学教育研究,wufan@shmu.edu.cn

通信作者

汪玲,lingwang@fudan.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2-01-10
修订日期:2022-01-15
规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提高专业学位培养质量
吴凡 , 汪玲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 200032
摘要:学位论文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文章在回顾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历程、指导性培养方案和学位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参考上海市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各类学位论文(论文形式为专题研究类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的基本定位、选题要求、内容要求、规范性要求和创新与贡献要求。
关键词论文基本要求    专业学位    培养质量    
Keywords: basic requirement of the thesis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training quality    

学位论文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发展,2022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研究制定《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学位办学位办〔2022〕2号)[1],明确由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各专业学位类别的“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本文作者兼任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公共卫生分委员会召集人工作,2011年就牵头开展了“上海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研究”,2016年又负责修订“上海市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和2019年分别牵头负责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重点课题“医学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1-20170203-01)和“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定位、功能、特征分析及培养特殊性研究”(A1-YX20190301-01)。目前负责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大研究项目“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的实施路径研究”(2020ZAA11)。

本文在回顾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历程、指导性培养方案和学位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参考上海市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的研制原则和初步方案。

1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和基本要求 1.1 指导性培养方案

为适应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检疫等机构对高层次公共卫生专门人才的需求,2001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2001〕9号)。2002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22家单位开始试点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专业学位教育。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学位办〔2003〕12号)[2]

在2003年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要求公共卫生硕士在导师及导师小组的指导帮助下,深入现场,对某些亟待解决的社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或卫生管理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制订、设计解决方案,收集资料,在现场实践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撰写出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论文基本要求是:①选题应紧密结合公共卫生的实际;②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是一篇质量较高的现场调查报告,也可以是针对某一公共卫生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卫生政策分析报告,或其他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研究论文;③论文结果应对公共卫生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2003年以来,我国公共卫生专业学位教育不断修订培养方案,注重课程教材建设,强化实践基地培育,突出论文应用导向,创新MPH培养模式,培养了数千名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3-4],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健康融入万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复旦大学“以健康为中心的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5-6],获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018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1 000余篇MPH专业学位论文集中在传染病与慢性病防控(35%)、环境健康(22%)和健康城市与社区健康(15%),以及公共卫生体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质量、卫生人力与卫生资源、卫生技术与药物经济评估等卫生事业管理领域(28%)。

1.2 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2015年,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出版了《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7]。其中,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学制为2~3年,培养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模式,基本要求评价要素由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实践训练、基本能力和学位论文组成(表 1)。

表 1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2 上海MPH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

2012年3月,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上海市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017年5月,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上海市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沪学位办〔2017〕7号)[8],其中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由本文作者牵头研制。

2.1 MPH专业学位论文概述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具有公共卫生的学科特色,应密切结合公共卫生工作实际和现场实际,强调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方法和技术,分析与解决公共卫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公共卫生硕士的培养目标,专业学位论文可分为应用研究类和卫生管理研究类。内容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论文、质量较高的公共卫生现场调查报告、科学合理的卫生政策分析报告或者典型案例分析。

2.2 MPH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要求。论文作者必须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科研诚信原则。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表 2)。

表 2 上海市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2.3 MPH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上海市MPH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表 3)是对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的进一步量化权重,便于开展专业学位论文双盲评议和论文抽检工作。

表 3 上海市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3 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是公共卫生专业学位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在研制过程中,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创新评价方式,发挥专业学位论文标准在提高培养质量的导向性作用,要与《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对学位论文的要求相衔接,体现学位获得者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承担专业工作的能力;要广泛听取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相关行业专家和用人单位意见。

依据国务院学位办《XX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参考提纲)[1],结合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和指导性培养方案,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类论文,或是质量较高的公共卫生现场调查报告,也可以是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和卫生政策的案例分析报告。表 4列出了公共卫生硕士专题研究类论文/应用研究型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3类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定位、选题要求、内容要求、规范性要求和创新与贡献要求。

表 4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研究制定《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学位办[2022]2号[A]. 2022.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转发《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 学位办[2003]12号[A]. 2003.
[3]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20]34号[A]. 2020.
[4]
吴凡, 汪玲. 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全面提升[J].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6): 548-553. DOI:10.3969/j.issn.1007-953X.2020.06.007
[5]
吴凡, 汪玲.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养卓越医学人才[J].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1): 4-7.
[6]
吴凡, 汪玲. 当下与未来[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0.
[7]
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8]
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上海市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沪学位办[2017]7号[A].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