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能为病患、医护人员和探访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同时能稀释、排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等。通风不良的环境可能会增加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包括真菌或霉菌等微生物,长期暴露在被污染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各类病患和易感人群极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也可能会使健康的医护人员产生过敏反应。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相结合的工作,《上海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均要求对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质量进行监管。与普通公共建筑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相比,医院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具有特殊性。参考国内外标准规范[1-9],构建符合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分析系统查阅和筛选国内外文献,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指标”“hospital”“air 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ng system”“health quality”“index”为关键词,共检索了1 699篇文献或标准,基于文章摘要初步筛选出31篇文献或标准。经初筛后,最终纳入9篇国内外标准[1-9]和2篇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指标相关的文献[10-11]作为医疗机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指标体系的依据。
1.2 德尔菲法 1.2.1 遴选专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涉及设计、管理、研究、清洗等领域,因此,在上海市范围内选择了对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比较熟悉,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专家20人。专家涵盖各领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环境卫生专业5人)、卫生监督机构(环境卫生监督人员5人)、科研院校(高校环境卫生专业1人、暖通专业1人)、设计院(从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人员2人)、集中空调清洗评价机构(从事集中空调清洗工作3人)、各级医院(从事医院内空调通风系统管理人员3人)。其中:①从事相关领域工作30年及以上的5人、20~ < 30年的6人、10~ < 20年的7人、未满10年的2人;②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拥有正高级职称7人、拥有副高级职称8人、拥有中级职称及其他5人。
1.2.2 专家咨询第一轮咨询主要初步判定指标的增减,回收第一轮专家咨询表,汇总专家反馈意见,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根据第一轮的咨询结果制定第二轮专家咨询表,要求专家对指标重新进行评价,专家根据指标的健康危害程度(危害越大分值越高)和可及性(越容易发生健康危害分值越高)等进行综合判断,采用Likert 5分评分法赋值。分析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确定指标分值及关键项。
1.3 层次分析法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对同一级分解出来的多级指标构建相应的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确定每一级每个指标的权重。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Excel 2010和SPSS 21.0软件分别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学分析。计算均数(算术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满分频率,用Kendall协调系数评价一、二级指标的专家协同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指标权重。
2 结果 2.1 初步构建指标体系查阅、系统梳理相关技术标准和文献后,确定指标体系涵盖组织管理、新风系统及机房、空气处理机组、送回风口及风管、气流组织和冷却塔6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见表 1。
| 表 1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原始指标体系 |
|
|
二轮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同时采用专家权威系数(Cr)来表示专家代表性和在本领域的权威程度,依据专家对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的打分情况进行计算,得出Cr=0.785。
2.2.2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用变异系数表示,变异系数越小,专家意见越统一。一般变异系数 < 0.25的指标予以保留[12],其余指标删除或合并。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Kendall协调系数表示,取值范围为0~1.000,协调系数越大,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越高。分别对一、二级指标和所有指标计算Kendall协调系数,结果显示,2轮专家咨询后所有指标的总体协调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符合常规判断专家协调性的要求。见表 2。
| 表 2 2轮专家咨询后Kendall协调系数 |
|
|
根据第二轮专家咨询意见,删除原始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冷却塔除雾器设置情况,将新风口周围环境及新风口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合并成新风口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将卫生培训制度建立及实施情况和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并健全合并成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并健全,冷凝水盘卫生及日常维护与冷凝水排水情况2项合并成冷凝水盘/冷凝水排水日常维护,冷却塔内部卫生与冷却塔日常维护和清洗2项合并成冷却塔内部卫生和日常维护清洗,形成26个二级指标。经第二轮专家咨询,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对第一轮的征询中满足满分频率≥60%、均数≥4.0、变异系数≤0.20的卫生指标检测管理、有新风设施并正常运行、新风口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分区域运行、负压隔离病房是否采用全新风空调系统、负压隔离病房负压工作情况这6个重点二级指标进行第二轮关键项指标的征询;最后将卫生指标检测管理、负压隔离病房是否采用全新风空调系统、负压隔离病房负压工作情况这3个二级指标列为关键项(关键项作为一票否决项,不设置权重系数,不纳入计算)。最终的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3。
| 表 3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
|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一级指标的原始权重为0.097 2~0.244 4;二级指标的原始权重为0.087 6~ 0.543 8,组合权重为0.015 3~0.095 6。各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一致性比例 < 0.100),表明专家对各级指标的判断无逻辑错误,层次分析结果可靠,权重分析合理。详见表 3。
3 讨论与建议 3.1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在制定专家咨询问卷过程中,考虑到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同于普通舒适性空调,通过查阅国内外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标准文献形成编制问卷的条目基础。在现有的国内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回风过滤器设置[5, 8]及医院气流组织相关要求[5-9],同时调整新风口周围污染源距离要求[5]、新风过滤装置要求[5-9]及新风量要求[5-9]。20名专家分别来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科研院校、设计院、集中空调清洗评价机构、各级医院6大领域,专家代表性好,从多学科角度为指标体系建设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参与咨询的专家经验丰富,对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要求较为熟悉。2轮专家咨询中,咨询文件回收率均为100%,表明专家的积极性高。一般认为Cr≥0.700即可以接受[13],这项研究Cr为0.785,表明咨询专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该项研究2轮专家咨询后,一、二级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454、0.383,总体协调系数为0.388,经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表明专家意见的一致性较好,协调程度较高。
3.2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保证了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邀请专家分别对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及其各指标下的二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将专家的主观判断数值化,通过多目标决策分析,形成有据可依的权重结果[14]。研究旨在建立可直接应用在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的评价工具,指标体系涵盖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各个方面,涉及要素较多。采用Saaty标度法给判断矩阵的指标赋值,确定判断矩阵,各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一致性比例 < 0.100),表明了结果的科学性。同时将专家的经验知识与理性分析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权重分配,从而提高了指标权重的科学性。
3.3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将第一轮征询中满足满分频率≥60%、均数≥4.0、变异系数≤0.20的6个重点二级指标进行第二轮关键项指标的征询;结合可操作性原则确定卫生指标检测管理、负压隔离病房是否采用全新风空调系统、负压隔离病房负压工作情况3个重点二级指标列为关键项,专家认同率分别为75%、80%、80%。相关标准[1-2]规定: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指标出现超标时,应对相关部位进行清洗消毒。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3-8, 15-18]要求:负压隔离病房应设置全新风空调系统,同时负压隔离病房应严格按照负压要求设计和管理。由于负压隔离病房救治的是传染性较强的呼吸道传染患者,长时间暴露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存在经病原微生物气溶胶传播的可能。通过对负压隔离病房的合理设计和管理来切断空气传播链,预防疾病在患者和医护人员间的传播,上述3个重点二级指标作为关键项是必要的。由于医院是特殊公共场所,应根据医院场所的特点构建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结果来看,这项研究权重排名前3位的二级指标分别为分区域运行、有新风设施并正常运行、回风过滤器设置及日常维护。医院是各类患者与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全球医院感染患病率为3%~20%,其中由空气中浮游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15%~20%[19],通过分区域运行和回风过滤器设置及日常维护可以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率,而充足的新风量可以稀释医院内污染物,降低疾病传播及交叉感染风险,是保障医院内空气质量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3.4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医院是各类病患与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由于多数医院为封闭结构,故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已成为空气传播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卫生要求与普通公共场所有不同之处。目前多数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管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卫生隐患,合理的空调设计和良好的卫生管理可以预防交叉感染。通过构建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开展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现状调查,发现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问题,区分医疗机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需要重点排查的指标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医院可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强化管理重点指标和风险环节,整改薄弱环节,促进医院落实和改进卫生质量工作。卫生监管部门可将医院综合评价结果记入年度评估档案,便于动态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对促进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量化分级管理奠定基础。
3.5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制尚属探索阶段,专家咨询受专家经验、代表性、权威程度等限制,专家意见不能反映全部状况。另外,研究目前仅针对含有发热门诊的综合医院,且尚未对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下阶段将在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医院中进行实例应用,并根据应用结果做出适当的指标调整。为科学地针对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开展评价考核,今后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进一步验证指标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优化考核指标体系,科学地评价不同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质量。
·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WS 394-2012[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3.
|
| [2] |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DB 31/405-2021[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1.
|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 51039-2014[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5.
|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 50849-2014[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5.
|
| [5] |
ASHRAE STANDARDS COMMITTEE. ANSI/ASHRAE/ASHE standard 170-2017 ventilation of health care facilities[EB/OL]. [2020-09-20].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07/6201134120002030.shtm.
|
| [6] |
日本医疗福祉设备协会. 日本医院空调设备设计与管理指南: HEAS-02-2013[S]. 东京: 株式会社白桥, 2013.
|
| [7] |
俄罗斯微污染控制工程师协会. 医院内的空气洁净度一般要求: GOSTR 52539-2006[S]. 莫斯科: 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管与计量局, 2006.
|
| [8] |
DIN.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part 4: ventilation in buildings and rooms of health care: DIN 1946-4-2008[S]. Berlin: Beuth Verlag, 2008.
|
| [9] |
DIN. Part 1: building services in hospitals-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VDI 2167[S]. Berlin: Beuth Verlag, 2007.
|
| [10] |
张莉萍, 倪骏, 郑毅鸣, 等. 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J]. 预防医学, 2018, 30(10): 1057-1059, 1063. |
| [11] |
祝秀英, 史济峰, 范忠飞, 等. 德尔菲法构建集中空调卫生监督量化评分指标体系[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4, 31(4): 288-291. |
| [12] |
李希琳, 张琰, 陶艳玲, 等. 基于决策评价导向模型构建广东省护理学本科毕业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护理学报, 2020, 27(18): 15-20. |
| [13] |
王子云, 刘永泉, 王洪波, 等. 德尔菲法在住宿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指标体系改进中的应用[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9, 43(4): 287-292. DOI:10.3760/cma.j.issn.0253-9624.2009.04.005 |
| [14] |
邓雪, 李家铭, 曾浩健, 等. 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 42(7): 93-100. |
| [15] |
刘华斌, 王羽珊, 张银安,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时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J]. 暖通空调, 2020, 50(6): 75-80, 107. |
| [16] |
李安静. 医院呼吸科病房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 2018, 45(17): 34-35. |
| [17] |
冯英璞, 张红梅, 周立民,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负压隔离病房楼的建立及护理管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s1): 198-200. |
| [18] |
万振, 许华, 刘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负压隔离病房洁净环境的建设和改造与运行[J]. 医疗装备, 2020, 33(9): 15-17. |
| [19] |
FACILITY GUIDELINES INSTITUTE. Guideline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and health care facilities[M]. Washington, D.C.: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Press, 2006.
|
2021, Vol.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