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资源  2021, Vol. 24 Issue (3): 303-306  DOI: 10.13688/j.cnki.chr.2021.200656

引用本文  

陈龙, 黄晓亮, 胡伟, 等. 2013—2019年广东省儿科医疗服务变化状况[J]. 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3): 303-306. DOI: 10.13688/j.cnki.chr.2021.200656

基金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广东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研究”(B2021439);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面上课题“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广东省医院经济运行影响研究”(2020-WJMZ-05);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委托课题“医改十年背景下广东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评价”(2021-WJZL-08)

作者简介

陈龙, 统计师、高级工程师, 硕士, 主要从事卫生统计、卫生管理研究, wsjkw_chenlonggd.gov.cn

通信作者

冯丽芬, 52997089@qq.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0-08-04
修订日期:2021-03-19
2013—2019年广东省儿科医疗服务变化状况
陈龙 1, 黄晓亮 1, 胡伟 1, 谢易娴 1, 李慧敏 1, 姜梦婕 2, 冯丽芬 1     
1.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服务中心统计科, 广东 广州 510060;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目的 分析广东省儿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儿科医师诊疗负担现状及趋势,为优化儿科资源配置、完善儿科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9年广东省开设儿科服务机构数、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0~14岁儿童医师数、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及对比分析。结果 2013—2019年,广东省开设儿科服务的医疗机构数由1 885家下降至1 831家。儿科医师由0.9万人增长至1.3万人,每千0~14岁儿童医师数由0.59人增长至0.72人;床位数由3.1万张增加至4.2万张,每千0~14岁儿童床位数由1.98张增加至2.23张;儿科门急诊人次由6 161.0万人次增加至7 110.2万人次,儿科出院人次由169.5万人次增长至218.1万人次。儿科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由26.5人次下降至21.0人次,2019年儿科医师比全省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多8.8人次;儿科医师年均负担住院量由182.9人次下降至162.0人次,高于全省医师的平均水平(62.1人次)。结论 广东省儿科机构数逐年减少,儿科医师、床位及其人均占有量逐年提高,儿科门诊住院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儿科医师工作负荷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医师的平均水平。需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完善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增加儿科卫生资源配置,满足日益增长的儿科医疗服务需求。
关键词儿科    卫生资源配置    趋势分析    广东省    医疗服务    
Keywords: pediatric department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analysis of trend    Guangdong Province    medical service    

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1-3]。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承担儿童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任务,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口发展形势变化导致生育政策优化调整[4-6],儿童人数增多、家长医疗保健意识增强、儿童患病率增高等原因导致儿童医疗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儿童医疗服务资源增长缓慢,相应医疗机构、儿科医务人员、儿科病床数量等医疗卫生资源出现不足[5, 7-8],作为人口和经济大省,广东省近几年在儿童医疗服务保健体系建设中取得较好的发展,但儿科服务系统尚不完善的问题仍然存在[9],现分析广东省儿科卫生资源配置和儿科医师工作负荷等情况,了解广东省儿科医疗服务供给体系的现状及趋势,为优化儿科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儿科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通过国家卫生健康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采集2013-2019年“医疗卫生机构年报表”“卫生人力资源信息调查表”数据,所有上报数据通过广东省卫生信息数据质量审核平台,经过医疗机构-县(区)-地(市)-省-国家多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把关,数据真实可靠。历年常住人口数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0~14岁儿童数来源于《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2 研究方法

纳入指标包括开设儿科服务机构数、床位数、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0~14岁儿童医师数、每千0~14岁儿童床位数、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医师年均负担住院量[10]。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具备开设儿科科室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儿科医师数指所有儿童专科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及非儿童医院儿科科室的执业(助理)医师。部分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每千0~14岁儿童医师数=儿科医师数量/0~14岁儿童数量×1 000‰

每千0~14岁儿童床位数=儿科床位数/0~14岁儿童数量×1 000‰

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人数/同期工作日数

医师年均负担住院量=住院人次/平均医师人数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分析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进行统计描述并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儿科卫生资源总量配置

2013-2019年开设儿科服务的医疗机构数由1 885家下降到1 831家,减少54家,总体上呈现先上升(2013-2014年)再下降(2015年)的趋势。2019年,

全省设立儿科服务的医疗机构中有儿童专科医院5家,妇幼保健院128家。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院设置儿科的比例分别为61.5%、59.2%、10.7%、59.6%。

儿科医师数逐年持续增长,2019年较2013年增加0.4万人,增长44.4%。年均增长率为6.3%,环比增长率为0~11.1%。儿科医师占全省医师总量的4.6%,历年占比相对稳定。儿科床位数逐年稳步增长,由3.1万张增加到4.2万张,增加1.1万张,增长35.5%,年均增长率为5.2%。儿科床位占全省床位总量的比例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019年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见表 1

表 1 2013-2019年广东省儿科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情况
2.2 每千0~14岁儿童卫生资源占有量

2019年,全省0~14岁儿童1 875.6万人,占人口总量的16.3%。每千0~14岁儿童医师数较2013年增加0.13人,增长22.0%,年均增长率为3.4%,除2015年较2014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有所增长。与每千人口医师数平均水平(2.54人)存在较大的差距。全省每千0~14岁儿童拥有儿科床位数总体呈现逐年上涨趋势,2019年较2013年增加0.25张,增长12.6%,年均增长率为4.2%,但比全省每千人口床位数少2.5张。见表 2

表 2 2013-2019年广东省每千人口医师数与床位数情况
2.3 儿科医疗服务量

2013-2019年,全省儿科门急诊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全省儿科门急诊总量比2013年增加949.2万人次,增长15.4%,年均增长率为2.4%,环比增长率为0.2%~7.3%。历年儿科门急诊量占全省门诊总量比例较为稳定,2019年较2013年下降0.1个百分点。

2013-2019年,全省医疗机构儿科出院人次逐年上涨,2019年住院量比2013年增加48.6万人次,增长28.7%,年均增长率为4.3%,环比增长率为1.4%~6.7%。儿科出院人次占全省出院人次总量的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为12.0%,较2013年下降1.1个百分点。见表 3

表 3 2013-2019年广东省儿科医疗服务量
2.4 儿科医师工作负荷

2013-2019年,儿科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全省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2019年,每名儿科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较2013年减少5.5人次,但比全省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多8.8人次,儿科医师年均负担住院量较2013年减少20.9人次,高于全省医师的平均水平。见图 1图 2


图 1 2013-2019年广东省儿科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


图 2 2013-2019年广东省儿科医师年均负担住院量
3 讨论 3.1 开设儿科服务的医疗机构数呈减少趋势,医疗服务供给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2013-2019年开设儿科服务的医疗机构数有下降趋势。2019年,全省共设立儿童专科医院5家(广州3家,深圳2家),仅占全国儿童专科医院总量的3.5%(2019年全国为141家);妇幼保健院128家,占全国总量的6.0%(2019年全国为2 120家)。与之相对比的是广东省0~14岁儿童数占全国总量的8.3%[11-12]。目前有38.5%的综合医院、40.8%的中医院、89.3%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4%的卫生院尚未设置儿科。需进一步加强儿童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儿科建设,增加儿童医疗卫生资源供给,逐渐形成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富有效率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3.2 儿科床位医师供给相对不足,卫生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强化

从全省总量来看,广东省2019年每千儿童床位数2.23张、执业(助理)医师数0.72人,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2020年每千儿童床位数2.2张和执业(助理)医师数0.69人[13]的标准,但从全省的卫生资源现状来看,占医师总数4.6%的儿科医师需要服务占人口总量16.3%的0~14岁儿童。从千人口卫生资源来看,每千0~14岁儿童医师数和床位数远低于每千人口医师数和床位数平均水平,儿科资源相对欠缺,儿科医疗资源仍需进一步扩充。

3.3 儿科需求逐年加大,医疗服务量稳步提升

2013-2019年,广东省儿科门急诊总量和住院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儿童人口数量增多、居民保健意识增强、儿童患病率增高等是导致儿童医疗服务需求逐年增大的原因。随着二孩政策开放,儿童占总人口比例可能增加[14],儿童医疗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儿童患病率增高,儿童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发病率上升,儿科医疗服务需求增大[2]

3.4 儿科医师总量缺乏,医疗负荷持续保持高位

儿科医师年均增长率(6.3%)高于门急诊人次年均增长率(2.4%),使得儿科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儿科医师门诊负荷出现逐渐减轻的向好趋势。但儿科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和住院量均明显大于全省医师的平均水平。2019年,儿科医师平均每天要接待21.0个门诊患者,而全省医师平均每天只需要接待12.2个门诊患者,儿科医师年均负担162.0住院人次,远高于全省医师的62.1人次。儿科医师工作负担较重。这一方面与上述儿童医疗服务需求大有关,且儿科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依从性差,相比于成人患者,儿科医师要花更大的时间和精力来诊治儿科患者,进一步加重了儿科医师的工作负荷[15-16];另一方面与儿科医师缺乏相关。1998年,教育部取消儿科本科教育,儿科成为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一门课程,仅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才有相应专业,使儿科队伍缺乏稳定的补充来源,从根本上导致儿科医师短缺的局面[1, 9]。儿科医师培养周期长、风险高,在现有的队伍中,儿科医师对工作的态度和情绪较为消极,对经济回报、工作量和人事行政工作管理的满意度不高,总体满意度也较低,有强烈的离职倾向[17]

儿科医师的平均工作量是非儿科医师的1.68倍,而收入只占其他医师的46%,儿科医师收入低,薪酬不能体现其服务价值,是业界公认的一个事实[5, 18],儿科创收效益较低,常常需要其他科室补贴,亦导致很多综合医院取消设立儿科,妇幼保健院也存在重“妇”轻“幼”的发展格局[9],导致儿科服务提供进一步萎缩,此外,紧张的医患关系也是阻碍儿科发展的重要因素[19-20]

4 建议 4.1 完善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从历年趋势看,儿科医疗服务机构存在进一步萎缩的可能,建议鼓励各层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设儿科专业,增加儿科专科医院设置,力争尽快遏制并最终扭转机构减少的趋势。

4.2 加强儿科医务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

每千0~14岁儿童医师数远低于每千人口医师数,儿科医师日均负担诊疗量、年均负担住院量高于医师平均水平的状况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存在,应多措并举,增加儿科医师供给,增加儿科医师数量。鼓励高校增设儿科学本科专业招生,扩大儿科研究生招生规模,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儿科人才队伍来源[21]。提高儿科医务人员的待遇,继续壮大儿科人才队伍,持续有效降低儿科医师的工作负荷。

4.3 提高儿科服务水平和质量

儿科门急诊总量及出院人次预计在一定时期内将会持续增长。建议:加强儿童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救治能力;合理调配儿科医务人员力量,加强中医儿科诊疗服务,发挥中医药在儿科诊疗方面的作用;多方发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儿科门诊及住院服务需求。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李春菊, 陈立. 我国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14): 2181-2183.
[2]
胡艳, 王济, 李玲孺, 等. 我国儿童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与前景[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 10(2): 21-25.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9.02.010
[3]
付先知, 鲁锋, 曹云源, 等. 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J]. 中国卫生资源, 2017, 20(3): 209-213.
[4]
付金硕. "全面二孩"政策下不同城市儿科医生短缺情况预测[J]. 经贸实践, 2018, 30(24): 255.
[5]
刘统银, 吴海波, 陈丽维. 二孩政策背景下的儿科医疗服务供给的现状、困境及改革路径[J].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6-11. DOI: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02
[6]
王亚勤, 刘峰, 郑书易, 等.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的儿科医生短缺的困境与破解[J]. 健康研究, 2019, 39(6): 707-709, 712.
[7]
张晓波, 施鹏, 郑珊, 等. 上海市单中心儿科门诊特征和医疗服务2009至2018年趋势分析[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9, 14(3): 161-168.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9.03.001
[8]
曹颖, 龙治任, 周恒. 成都市儿科医疗资源分布公平性研究[J].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1): 58-61. DOI:10.3969/j.issn.1007-953X.2019.01.013
[9]
蔡帆, 林松青, 张建华. 广东省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及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8): 90-91. DOI:10.3969/j.issn.1674-9324.2016.28.042
[10]
王东华, 张爱华, 张方华. 南京市儿童医疗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7, 28(6): 1-4. DOI:10.3969/j.issn.1005-7803.2017.06.001
[11]
国家统计局.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9-02-28)[2020-06-24].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
[12]
广东省统计局. 2018广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0-03-07)[2020-06-24]. http://stats.gd.gov.cn/tjgb/content/post_2923609.html.
[13]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等. 关于印发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 国卫医发[2016] 21号[A]. 2016.
[14]
程谋, 李其凤. 我国儿童药物发展环境与市场分析[J]. 药学进展, 2016, 40(9): 653-664.
[15]
汪瓒, 符州, 胡新业, 等. 渝东南地区儿科人才队伍状况及政策建议[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 34(6): 25-28. DOI:10.3969/j.issn.1001-568X.2020.06.0008
[16]
郭小利, 尹华英. 儿科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 重庆医学, 2019, 48(24): 4231-4234.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9.24.021
[17]
李璇, 杨燕绥, 袁向东. 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的相关性: 基于广东省三甲医院的调查[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8, 11(11): 68-72.
[18]
雷明明, 刘友学, 郁晓霞, 等.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儿科医生紧缺的对策研究[J]. 重庆医学, 2017, 46(34): 4871-4873.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7.34.042
[19]
王小平, 王婷婷. 儿科门诊医患关系现状及原因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版), 2019, 6(12): 140.
[20]
李羚玮, 宋文秀. 儿科医患关系的思考与对策[J]. 科教导刊, 2020, 3(7): 160-161.
[21]
钱渊. 恢复儿科本科招生缓解儿科医生短缺现状[J]. 中国人大, 2016(13):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