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上海 200032
《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2018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率达163.18/10万,占全部死因的25.98%[1],恶性肿瘤成为影响我国居民生命周期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运用质子或重离子射线治疗肿瘤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最尖端的放射治疗技术,具有杀癌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局部控制率高等特点[2]。基于此,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物理应用对医学物理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肿瘤放射治疗行业起步晚,目前仍存在完善的医学物理师制度尚未建立、国内物理师总从业人数少、医学物理师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3],使得肿瘤放射治疗行业发展面临严重的人才困境。作为国内首家同时拥有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的医疗机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在建院之初就深刻认识到医学物理师的重要性,通过近5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一支本土化的医学物理师队伍。现介绍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物理应用对医学物理师的要求,明确医学物理师的培养目标,以及医院为实现培养目标所实施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果,希望为国内高校或医疗机构提供参考,推动医学物理师队伍建设。
1 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物理应用对医学物理师的要求医学物理师是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医学研究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诊疗新技术开发和应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保健物理和辐射防护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4]。作为当今国际上公认的最尖端的放射治疗技术,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对医学物理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物理师应是同时具备医学和物理学专业知识,掌握肿瘤放射治疗常规设备及质子重离子设备基本工作原理和功能,能够完成放射治疗计划制定以及实施放射治疗设备质量控制,同时具备一定研究开发能力的专业性人才。
2 医院医学物理师的培养目标基于上述要求,该医院在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坚持以一流为目标,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学科建设,深化资源整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跨学科知识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5]。明确医学物理师的培养目标,即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培养掌握扎实的物理学、医学、辐射防护学相关知识,了解常规及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设备基本工作原理和方法,熟悉各类高尖端医疗仪器和设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实施放射研究与研发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3 为实现培养目标,医院实施了一系列培养举措 3.1 引进数名国际顶尖、具备多年粒子放射物理经验的专家,设置放射物理科,组建放射物理团队为确保质子重离子技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该院2014年开始从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地引进数名国际顶尖、具备多年粒子放射物理经验的专家。为充分发挥外籍物理师在放射物理团队中的作用,医院设置了放射物理科,同时通过细化物理师岗位职责,探索包含首席物理师在内的5级物理师职称架构及晋升机制,进一步提升了物理师的地位和待遇。通过近5年的实践,在首席物理师的带领下,医学物理师团队协同放射治疗医师与放射治疗师,共同稳步推进粒子治疗技术的应用发展,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2 依托大学,培养本土化物理师鉴于国内具备医学、物理学交叉学科背景人才的空白,自2013年开始,医院依托复旦大学,由医学院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基础医学院和附属肿瘤医院等单位,共同实施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医学物理方向)培养项目,该项目主要针对临床肿瘤放疗领域对医学物理师的需求,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具有医学、物理学和信息学交叉学科背景的放射肿瘤物理学技术人才。项目的招考方式以校内推荐免试为主,同时采用全国统招,每批招收10人左右,生源本科专业以物理学、核工程与核技术、数学为主。项目结合了短时课程教学和长时医院实习轮转,是国内高校、医院及科研单位合作系统培养应用型医学物理师的首次尝试。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医学物理方向)培养项目的实施为医院提供了丰富的医学物理师人才储备。
3.3 坚持“医教协同”“科教结合”理念,推进物理师在医院继续医学教育为做好医学物理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医院组织职能科室实施各项培养方案,主要包括:①定期的业务知识学习,如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资料、放疗计划讨论、剂量分割与计算等内容;②分批次的临床科室轮转,学习肿瘤解剖学、发病原因、生长机制、形态特征、周边组织、诊疗方案等临床知识;③鼓励实施放射物理相关研究和开发,如申报及实施科研项目、自主研发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附属产品等;④组织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培训等,帮助物理师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与个人能力。
4 成果 4.1 实施生物医学工程项目,为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医疗企业提供了优秀人才截至2019年底,医院依托复旦大学招收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共6个批次,培养研究生52人。其中,毕业35人,在读17人。毕业的35名学生中现有10人(28.6%)就职于该院,另有9人(25.7%)就职于国内同类医疗机构,11人(31.4%)就职于医疗器械相关企业,3人(8.5%)出国进一步学习,2人(5.7%)转出医疗行业。生物医学工程项目满足了该医院临床对医学物理师的需求,也为国内其他同类医疗机构、医疗企业公司提供了新生代力量。
4.2 建成一批专业素质高、业务水平强、分层合理的人员队伍在“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医院建成一批专业素质高、业务水平强、分层合理的医学物理师队伍。放射物理科现有医学物理师24人,其中外籍5人。24人中:按岗位划分,首席物理师3人(12.5%),高级物理师2人(8.3%),物理师19人(79.2%);按文化程度划分,博士6人(25.0%),硕士18人(75.0%);年龄方面,最大65岁,最小26岁,平均36岁。
4.3 医学物理师与患者数、临床医师人数比达到国际水平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每200名需放射治疗的患者应配备1名物理师。以医院年平均收治患者800例计算,患者数与医学物理师之比为33:1,该配比远超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建议。医院现有放疗医师23人,医师与物理师比为1:1.04。而2015年我国放射治疗基本情况调查研究显示,2015年从事放射治疗的医师与物理师之比为4.51:1[6]。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该比例为2:1或1:1。该医院物理师与放射治疗医师的比例已达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
4.4 在保障临床诊疗任务完成的同时,科学探索与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在保障临床治疗团队完成收治患者任务的同时,放射物理团队结合实际,开展放射物理研究与开发。4年多时间内,获得立项资助科研项目5项,在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出版论著12篇,自主研发了旋转治疗床、等中心旋转治疗椅及质子重离子治疗限束筒等辅助治疗设备,力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5 讨论质子重离子医院历经10年筹备,又通过近5年的实践,通过从国外引进高端放射物理人才,国内与高校合作培养,院内提升物理师地位及待遇,制定年轻物理师专题性培养计划,探索医院内部物理师职位架构和晋升体制等一系列举措,为我国第一代本土化的首席物理师培育提供了保障[7]。纵观国内医学物理师的发展情况,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就医疗服务和学科建设而言,美国的医学物理学科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各医学物理相关协会互相合作,在人才培养、项目认证、医学物理师资格审核、后续教育系统各方面都有规范的操作体系和详细的标准说明[8]。我国肿瘤放射治疗起步晚,对医学物理师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医院物理师的发展面临专业对口人才缺失、待遇不佳、专业不被认可、晋升无门的窘境[9]。建议国家卫生和教育部门重视医学物理学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医学物理学专业,鼓励高校与医院合作,以临床、科研等需求为导向,共同完善培养方案。建议卫生部门尽快建立完善医学物理师相关制度,将医学物理师纳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并完善职称晋升制度,切实保障医学物理师的业务能力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1]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20: 281-282.
|
[2] |
蒋国梁. 对国内质子重离子放疗热的评述[J]. 肿瘤防治研究, 2017, 44(3): 159-161. |
[3] |
胡伟刚. 加速医学物理师队伍建设[J]. 中国医院院长, 2013(7): 90-92. |
[4] |
CHEUNG K Y, BORIS C, CHRISTOFIDES S, 等. 国际医学物理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edical Physics, IOMP)第1号政策声明(2010年6月17日)医学物理师:作用和职责[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2, 29(4): 封二-封三. |
[5] |
蒋传海.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J]. 理论视野, 2015(12): 37-39. |
[6] |
郎锦义, 王培, 吴大可, 等. 2015年中国大陆放疗基本情况调查研究[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6, 5(6): 541-549. |
[7] |
吴晓峰, 郭小毛, 诸葛立荣. 国内首家质子重离子医院建设运营实践与思考[J].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5): 393-396. DOI:10.3969/j.issn.1007-953X.2018.05.005 |
[8] |
蔡雪竹, 杜一平. 论美国医学物理师培养机制[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3, 30(2): 4070-4073. DOI:10.3969/j.issn.1005-202X.2013.02.026 |
[9] |
严祥胜.医学物理学行业"短板"在哪儿?[N].健康报, 2017-12-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