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资源  2020, Vol. 23 Issue (4): 400-403  DOI: 10.13688/j.cnki.chr.2020.20316

引用本文  

王晓影, 徐华, 赵亮, 等. 财政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的应用及风险防控[J]. 中国卫生资源, 2020, 23(4): 400-403. DOI: 10.13688/j.cnki.chr.2020.20316
WANG X Y, XU H, ZHAO L, et al. Application of financial electronic bills in public hospitals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Chinese Health Resources, 2020, 23(4): 400-403. DOI: 10.13688/j.cnki.chr.2020.20316

作者简介

王晓影, 会计师, 大学本科, 主要从事医院经济管理研究, E-mail:wxy4156@163.com

通信作者

张海斌, E-mail:zhb7611@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0-04-17
财政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的应用及风险防控
王晓影 , 徐华 , 赵亮 , 厉奇伟 , 张海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 200011
摘要:针对财政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展开分析,并对风险控制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财政电子票据    公立医院    应用    风险防控    数字经济    
Application of financial electronic bills in public hospitals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ANG Xiaoying , XU Hua , ZHAO Liang , LI Qiwei , ZHANG Haibin     
Shanghai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11, China
Abstract: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financial electronic bills in public hospitals, and the possible risk sources were analyzed,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making risk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 financial electronic bill    public hospital    application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igital economy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数字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占比迅速提高,作为数字时代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电子票据也得以快速发展。课题组通过调查问卷、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对财政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归纳了相关观点并提出建议,期望对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的顺利应用和降低内控风险有所帮助。

1 财政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 必要性

在公立医院,财政电子票据在政府治理、现代医院管理以及提升患者就医便捷度等方面都具有实施的必要性。在公立医院推行电子票据能够实现就医流程的优化、管理成本的节约以及信息高效互享等。

1.1.1 从财政部门的角度

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的应用创新了财政票据监管模式,夯实了财政的管理基础,建立了有效的数据搜集通道,为政府部门下一步在医疗服务领域实现精准投入、绩效管理提供了大数据支撑。在公立医院应用电子票据的过程中,通过数字化监测票据的使用情况,可及时发现票据开具、收费内容违规或不规范等问题,规范公立医院医疗收费行为,构建便捷高效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系,变事后检查为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

1.1.2 从医疗保障部门的角度

医疗电子票据的应用将为医疗保障部门日常监督管理与报销工作提供较大便利。医疗保障部门可以更清晰直观地对医疗机构的各种收费情况进行监控,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有效辨识不合理的医疗行为,防止骗保、套保行为的发生。通过电子票据的应用以及整合服务环节、优化经办流程、深化信息系统建设等措施,未来有可能实现医疗费用报销的网络化,应用电子票据是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1.1.3 从医疗机构的角度

电子票据的使用将大幅度减少纸质票据的用量,降低医院票据申领、购买、使用、保管、核销等的管理成本;将大幅度提高票据内控管理水平,极大地提高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对票据的统计、汇总、对账、稽查等工作效率[1];借助网络系统互联互享,外部审计监督部门也将大幅度减少实地票据的调阅审核工作量;通过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实现高效、便捷、精准的定点审计,也将大大降低医疗机构应对各项检查的管理成本。

1.1.4 从患者的角度

财政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的应用将打通就医数字化“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挂号、缴费、取票服务全流程数字化、网络化;将大幅度缓解付费排队等候时间长的问题,提高就医效率,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窗口付费结算环节无法完全实现全程自助化的主要症结在于纸质票据的打印自助化程度偏低且耗时。

课题组向财政部门、卫生健康委员会、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专家发放了138份调查问卷,回收138份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0%,得出下述结论:

电子票据实施好处:财政部门的专家认为电子票据实施的好处主要是节约管理成本;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专家认为电子票据的实施好处主要是收费流程简便;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认为电子票据实施的好处主要是节约管理成本和收费流程简便。见表 1

表 1 不同机构专家分析的电子票据实施好处(n=138)
1.2 可行性

从财政政策、信息技术支撑、医院内部管理等方面来看,财政电子票据在医院的应用也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

1.2.1 财政政策的顶层设计为财政电子票据的顺利应用清除了政策障碍

《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全面推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通知》(财综〔2019〕29号)[2]的颁布从政策层面为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的实行清除了政策障碍,电子票据在医院的应用有了政策依据。此外,已经颁布的《电子签名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网络发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也为电子票据的法律效力及具体实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3]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子票据的实行打破了技术壁垒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突破为财政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的实行提供了技术支持。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建设科学、系统的医疗电子票据模式,构建医疗电子票据安全保障体系,从系统、数据、管理等多个维度考虑数据安全防护,防范系统漏洞,规避安全隐患,确保医疗电子票据在生成、传输、储存、查询等过程中保持真实性、完整性和唯一性已经具备可操作性。

1.2.3 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医院管理现代化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近年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领导下,公立医院在以患者为中心方面优化就医流程,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4],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信息化技术在公立医院的应用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患者对依托信息化、自助化、数字化手段获取就医信息、进行费用结算等的接受度也相对较高[5]。另一方面,随着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财务管理团队的建设也基本能够适应信息化的要求。

因此,现阶段财政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的应用已具备必要的主客观条件,国内一批试点城市医院的成功案例也证明,通过妥善的前期准备与组织实施,财政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的应用完全可以取得成功。

2 财政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应用的风险分析

财政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应用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相关风险。通过问卷调查,课题组归纳了主要风险点,见表 2

表 2 不同机构专家分析的电子票据的应用风险点(n=138)
2.1 本地数据安全风险

目前,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已经在医院普遍应用,但各公立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不尽相同,在数据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可应用性等方面的差异较大,而财政电子票据相关数据记录的第一个环节恰恰是公立医院本地HIS,如果医院本地HIS缺陷造成数据记录不完整、不准确或者不及时,将影响后续各个环节数据的可靠性,最终造成财政电子票据记录数据的失真。

2.2 数据通信交互风险

依赖于强大的网络技术,不同时空的信息系统得以实时交换数据,因此,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成为风险控制重点关注的内容。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的特殊性在于,它既通过医院内网与HIS连接,又通过外网和财政票据管理平台、医疗保险平台乃至整个智慧城市平台相连接,数据在各网络平台间不断通信交互,在此过程中因为软硬件条件而导致数据“掉包”“重复通信”甚至被恶意篡改,都将影响最后生成的电子票据的真实性。

2.3 财政电子票据退票业务风险

在传统纸质票据模式下,由于存在纸质票据这一媒介,内控各环节对退票事实的确认情况可以书面记录,财务稽核可以通过审计书面记录的确认情况是否符合内控制度规范来控制风险。而在电子票据模式下,由于数据均在网络上以数字形式存储并流转,传统纸质媒介要求的内控确认转而在网络上以电子签名的形式替代,在目前公立医院高强度、高频次的诊疗现状下,漏签或者错签均有可能发生。

此外,电子票据的非套打模式以及可自行打印模式,也可能衍生出恶意退票或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退票套现的舞弊风险。例如:在某特定场景下,患者打印电子票据并在相关部门报销后另打一份电子票据前往医院退票,或者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打印票据进行退票套现。

2.4 财政电子票据报销风险

医疗财政电子票据可能采用非套打的模式,由此会引起重复打印、多次报销的问题。如何甄别是否已经报销,如何确定报销比例与报销金额,HIS、电子票据管理系统与财政电子票据平台或医疗保险报销平台数据交互存在时间差,不能实时查询电子票据的报销状态等都是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予以重视的风险所在。

2.5 财政电子票据应用过程中的社会认可风险

传统的纸质票据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且为患者所普遍接受,财政电子票据作为新兴事物应用于公立医院这一特殊场景,初期在一些特定患者人群中可能出现认可风险,如果宣传不到位或应对措施不恰当,可能造成负面舆情的传播扩散,对财政电子票据在医院的应用产生不利影响。

3 财政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应用的风险控制

根据以上风险分析,结合公立医院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课题组建议电子票据在应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1 本地数据安全风险控制

建立健全的HIS数据信息监管制度,成立数据质量监控小组,分级监控、责任明确,开展多渠道监察审计,定期查看数据库日志文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过人员管理、软件维护、质量监控等有效的控制措施,将HIS数据信息维护更新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2 数据通信交互风险控制

合理布局医院内网和外网通道,构筑有效的防火墙对与外部网络连接的网络环境进行优化,通过建立多道安全防线,为医疗电子票据的信息传输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对数据进行有效加密处理,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设置身份和密码认证权限,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定期备份数据、制定应急预案,以防范交互通信系统故障或不可抗力事件,将风险发生时产生的影响度尽量减小到可控范围。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数据通信系统正常运行,保障医院医疗业务正常开展[6]

3.3 财政电子票据退票业务风险控制

规范退票制度,严格审查,防止未满足退票条件或者未经适当审批的收费被退票。优化退费流程,严格控制退票权限,指定专人进行操作。加强员工职业道德与警示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修养与政治觉悟,把恶意退票与员工舞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4 财政电子票据重复报销风险控制

多部门协同完善信息系统,通过系统自动识别重复报账的票据,报销单位能够通过信息系统查询到财政电子票据已报销的情况,从源头规避可能的财务风险。如信息系统无法查询票据状态,可采取办理报销人员提供身份证明、签订书面承诺约定以及签订免责条款等方式规避风险。

3.5 财政电子票据应用中的社会认可风险控制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对财政电子票据进行多方面宣传,让患者了解财政电子票据较纸质票据的便利和优势,提高患者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选择门诊收费或住院结算先行试用电子票据,在试用过程中逐步完善电子票据使用流程,同时让更多患者了解并接受电子票据。加强医院内部各部门的人员培训,包括导医、志愿者、安保人员、医护人员、收费人员等,多部门联动协作,做好电子票据使用的引导与解释工作。

3.6 风险控制的重要度及优先级

利用风险矩阵工具分析各项风险控制的重要度及优先级,结论为:退票业务风险(16分) > 社会认可风险(14分) > 数据通信交互风险(12分)和重复报销风险(12分) > 本地数据安全风险(10分)。见图 1


1—重复报销风险;2—社会认可风险;3—退票业务风险;4—数据通信交互风险;5—本地数据安全风险。 图 1 电子票据的应用风险矩阵

综上所述,在公立医院应用财政电子票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管理效益都比较显著,但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必须充分考虑财政电子票据在应用过程中的风险,采取合适的风险应对措施来加以控制,以保障公立医院平稳有效地应用财政电子票据。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秦嘉品, 俞刚. 医院电子票据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 2019, 34(7): 103-106.
[2]
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全面推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通知: 财综[2019] 29号[A]. 2019.
[3]
任永青. 电子票据法律制度探析:以电子商业汇票为例[J]. 上海金融, 2014(5): 95-98.
[4]
鲁波. 关于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3): 220.
[5]
陈晨. 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信息化中的应用[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 37(3): 119-120.
[6]
史博.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存在的安全威胁及措施[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3):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