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上海 200032;
3.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济南 250012;
4. 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合肥 230032;
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武汉 430030;
6.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4;
7.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 南京 211166;
8. 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潍坊 261053;
9. 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济宁 272067;
10. 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基层公共卫生管理学组, 上海 201800;
11. 健康相关重大社会风险预警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 200032;
12. 健康相关重大社会风险预警协同创新中心重医分中心, 重庆 400016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alth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3.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 Shandong China;
4. School of Health Management,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2, Anhui China;
5. School of Medicine and Health Management of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Hubei China;
6.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7. School of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1166, Jiangsu China;
8.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 Weifang 261053, Shandong China;
9.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ing 272067, Shandong China;
10. Department of Grassroots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Group,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Branch of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Shanghai 201800, China;
11.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Social Risks Governance in Healt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12.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Social Risks Governance in Health,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
随着医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已基本得到了控制,慢性病取代传染病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最大危害[1-2]。但是,由于传染病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变化快、病情危重、并发症多且重的特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一直不容忽视[3]。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广西传染病种类多且高发,这直接导致其传染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进而对广西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资源配置是实现组织目标、履行功能的基本保证,它影响着组织功能服务的提供乃至目标的最终实现[5],传染病防控领域也不例外。所以传染病防控领域的资源配置是否适宜对传染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广西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传染病防控领域的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及其对传染病防控的影响,这是具有典型性和可行性的。
目前传染病防控领域各类资源的配置水平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采用“五分度评分法”,半定量分析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再利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来分析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对于传染病防控的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果对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的资源优化配置、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指标界定传染病防控领域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其绩效考核等内容会直接影响配置是否适宜[5],因此本研究从传染病防控领域人员的规模是否适宜,能力是否胜任,对人员的激励是否有效,人员收入水平的适宜程度来综合验证人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传染病防控的公益性决定财力资源配置必须由政府主导,因此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评价内容包括政府是否占主导地位,投入总量是否适宜等。物力资源是传染病防控重要的物质基础,配置的数量、种类、齐全程度等都会直接影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因此本研究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以判断物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评价指标见表 1。
表 1 传染病防控领域资源配置适宜程度评价指标 |
![]() |
传染病的发病率并不能完全说明传染病防控的效果,加上甲、乙类传染病因其危害较大而成为我国传染病防控的重点,所以本研究选择最直接反映传染病防控结果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作为效果指标,该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卫生统计年鉴。传染病领域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评价指标来源于文献分析。本研究对涉及广西传染病领域资源配置指标的文献进行系统地收集后,得到56篇相关文献。
1.3 指标量化方法本研究采用“五分度评分法”半定量评判资源的配置情况,严重程度判断0~5分,根据文献中字段描述的严重程度判定得分,0分为“不存在问题”,5分为“非常严重”[6]。比如,要判断广西传染病领域人力资源规模的适宜程度,先利用搜集的文献通过“五分度评分法”明确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卫生人员数量不足的得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正向”表达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对每个指标的评价内容进行评分后,采用本课题中专家对各评价内容在指标中所占的权重来量化各指标,最终得出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为确保数据收集和摘录的一致性,课题组采用不同成员分别阅读和摘录同一批文献的方式进行重复测量,收集的资料具有很好的可信度。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文献使用Excel 2010进行摘录、整理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进行分析。若两变量都满足正态分布,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若有一个变量不满足正态分布,则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具有相关性的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Yt = α+βχ,Yt表示广西甲、乙类传染病防控的效果指标,β表示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回归系数,α表示常数项。
2 结果 2.1 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人员规模的适宜程度2008年起呈现上升趋势,人员能力的胜任程度和人员有效激励的程度先升后降,人员收入水平的适宜程度在研究期间没有变化。政府在财政投入中的主导地位于2013年有所下降,财政投入总量的适宜程度在研究期间没有变化,财政投入稳步增长的状态在研究期间呈现下降趋势。物力资源数量的充足程度和物力资源种类的齐全程度在2000—2017年先升后降,物力资源质量的适宜程度和物力资源更新的及时程度在研究期间没有变化。见表 2。
表 2 2000—2017年广西传染病领域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 |
![]() |
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先升后降:2000—2009年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6%;2009年后呈现下降趋势,由2009年的0.33下降到2017年的0.27。二级指标方面: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人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先升后降,2000—2006年平缓上升,2007—2009年突增,增长率高达50.87%,2009年后呈现下降趋势。财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平缓下降,2000—2009年变化趋势不明显,2012年后下降趋势较明显。物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先升后降,2004—2007年呈现上升趋势,2011—2017年呈现下降趋势。见图 1。
![]() |
图 1 2000—2017年广西传染病领域资源配置适宜程度比较 |
2002—2011年广西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2002—2004年发病率上升幅度较大,上升了近50%;2005—2011年发病率上升缓慢,年均增长率为2.71%;2011年后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2002—2012年广西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69.03%;2012年后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见图 2。
![]() |
图 2 2002—2016年广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情况 |
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系数为0.679(P < 0.01)。二级指标中:人力、物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8和0.837;财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不相关。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的相关系数为0.681。二级指标中:人力、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和-0.809;而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不相关(P > 0.05)。见表 3。
表 3 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资源配置适宜程度指标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的相关分析结果 |
![]() |
对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回归系数为0.679(P < 0.01)。二级指标中,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57、0.831、-0.043,但仅有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回归系数为0.681(P < 0.01)。二级指标中,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回归系数为0.516、0.011、-0.555,但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4。
表 4 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回归分析结果 |
![]() |
结合表 1和图 1的结果来看,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的物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呈下降趋势,且在2008年后是3个二级指标中最低的。广西传染病领域的物力资源的数量充足程度和种类的齐全程度都呈下降趋势,物力资源质量的适宜程度、更新的及时程度在研究期间没有变化,这与其他研究的结果一致[7]。这说明目前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的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可能会拉低整体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正相关,这说明广西传染病领域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广西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现和监测。但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对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的作用并不显著,这说明广西现阶段的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不利于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的降低。传染病的防控不仅仅要发现和监测传染病,更需要有效地降低传染病的死亡率。尽管目前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有利于发现和监测传染病,但对传染病死亡率的降低未起到显著的积极作用,所以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物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亟需提高,以满足广西传染病防控的需要。
3.2 较低的人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制约着广西传染病领域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低制约着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提高。人力是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根本[8],而卫生人力资源也是卫生资源中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是发展卫生事业的决定性资源[9]。因此人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对于传染病的防控具有最重要的作用。从图 1可知,人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并不是最高的,并且总的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低于每一个二级指标。这表明本应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远远低于其应有的水平,从而导致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偏低。虽然广西传染病防控人员的绝对数量有一定提高,但人员配置达到规范要求的机构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相对缺乏,这导致人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低[10]。在较低的人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制约下,尽管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较高,但仍不能带动整体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提高[11]。
3.3 广西财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阻碍其传染病防控能力的提高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财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从2010年起呈下降趋势,政府在财政投入中的主导地位、财政投入总量的适宜程度和财政投入稳步增长的状态均有下降,这说明广西政府给予传染病防控的财政支撑能力有所下降,而这有可能直接影响广西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和防控效果[12]。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显示,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负相关,这说明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但目前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财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呈下降趋势,这就说明现阶段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还未发挥降低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的作用。目前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正相关,回归系数为负,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目前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对发现和监测甲、乙类传染病未起积极的影响。综上所述,目前广西传染病领域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阻碍着其传染病防控能力和效果的提高。
4 结论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及其对传染病防控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呈现缓慢的先升后降趋势。二级指标中,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最好,人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制约整体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提高,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亟需提高。目前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下降趋势会直接导致传染病防控效果的减弱;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虽有利于传染病的发现和监测,但却未对传染病死亡率的降低起到积极作用。广西传染病防控部门应重视人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提升,可以从提高现有防控人员的能力和工资水平入手,或者直接引进高素质人才,以提高传染病领域人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从而带动整体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提升。同时,广西传染病防控机构也可以从增加传染病领域的物力资源数量、种类和齐全程度等方面入手,提高物力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以有效地监测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从而增强传染病的防控效果。最后,广西政府可以适当调整政府财政支出,根据当地财政的实际情况增加对传染病防控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对传染病防控的支撑作用,从而增强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应对传染病的威胁。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1] |
蔡金堂. 传染病在新形势下的流行特点和预防控制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6): 100-101. DOI:10.3969/j.issn.2096-0417.2018.16.068 |
[2] |
陶立群. 我国老年慢性病现状及发展趋势[J]. 老龄问题研究, 2006(3): 17-29. |
[3] |
于浩. 传染病防治:薄弱环节亟待加强[J]. 中国人大, 2018(17): 52-54. |
[4] |
张俊杰, 陈智平, 谭毅, 等. 2005-2015年广西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17, 23(1): 68-71. DOI:10.3969/j.issn.1673-758X.2017.01.019 |
[5] |
吴辉, 桂立辉, 张合喜, 等.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现况调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12C): 4310-4313. |
[6] |
于芳, 郝模, 李程跃, 等. 京沪妇女保健信息有效利用程度分析[J]. 医学与社会, 2019, 32(7): 14-17; 22. |
[7] |
刘仲霞, 唐振柱, 周艳, 等. 2012年广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检测资源现状调查[J]. 应用预防医学, 2014, 20(3): 180-181; 174. |
[8] |
郑卫军, 吴茵茵, 孙建伟, 等. 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 2008(5): 46-47. DOI:10.3969/j.issn.1004-7778.2008.05.022 |
[9] |
张娟, 冯启明, 罗萍, 等. 广西县级中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及公平性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 29(5): 17-19. DOI:10.3969/j.issn.1001-568X.2015.05.0006 |
[10] |
高建华. 桂西边远山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J]. 右江医学, 2011, 39(5): 605-607.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29 |
[11] |
蒋帅.广西卫生财政投入与县级医院发展现状研究及效率评价[D].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 2015.
|
[12] |
骆笑红. 公共卫生财政投入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影响及对策[J]. 广西预防医学, 2004, 10(4): 248-249; 236. DOI:10.3969/j.issn.1673-758X.2004.04.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