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卫生和健康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层组织,承担着为辖区内城乡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责任。2017年国家财政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取消预防性体检等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1],部分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出现业务经费收入下降,加之受地区财政投入不足[2],人力资源匮乏,资源配置不合理[3]等的影响,机构运行面临较大压力,迫切需要从财政能力、人员队伍建设、硬件配置和业务开展等方面研究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及时完善相关政策,以保证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的稳定运行。
1 资料与方法 1.1 相关定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本研究中欠发达地区是以201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 201元)为标准[4],低于该标准的县级疾控机构划归为欠发达地区,高于该标准的县级疾控机构划归为发达地区。
设备:本研究中设备是指依据原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4〕108号)文件,疾控机构完成其履行职能所必需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按照基本功能必须装备的基本仪器设备,根据地域特点和工作需求应装备的基本仪器设备[5]。
专用材料:本研究中专用材料是指疾控机构完成其履行职能所必需的专用用具、试剂、药品等消耗性支出。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反映机构资产中借债筹资的比例[6]。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1.2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县级疾控机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根据其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选取东部的江苏省、山东省、辽宁省,中部的江西省,西部的甘肃省,共5个省;省级样本中再根据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抽取了11个地级市;最后,分别在每个地级市样本中典型抽取1个县,最终组成包含11个县级疾控机构的抽样样本。
1.3 资料来源2013—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财务年报及现场调研资料。现场调研获取2013—2017年机构总收入、总支出、收支结余、负债、人员、硬件配备、业务开展情况等运行相关数据,在综合分析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经济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将各项经济指标(总收入、负债规模及负债率等)与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和全国县级疾控机构的水平进行比较,并考虑物价因素对各项指标的影响,从而对其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的变化情况进行相对客观的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2013—2017年县级疾控机构经济运行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的运行情况现阶段,我国县级疾控机构的运行情况主要表现为其经济运行情况以及经济运行对机构的业务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影响。
2.1.1 县级疾控机构的收支状况由表 1可见,2013—2017年,全国县级疾控机构人均经费收入和支出水平呈逐年上涨趋势,扣除物价因素后,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人均经费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07%,远低于全国县级疾控机构(9.87%)及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9.75%)水平。从收支结余水平来看,2017年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已处于亏损状态,年人均亏损0.11万元;而发达地区和全国县级疾控机构年人均分别结余1.04万元和0.33万元。
表 1 全国及调研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13—2017年人均经费收支情况 |
![]() |
全国疾控机构平均资产负债率总体呈现逐年上涨趋势,2017年为32.63%;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及发达地区,2017年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0.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32%。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负债额低于全国及发达地区。见图 1。
![]() |
图 1 全国及调研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13—2017年资产负债规模(a)及资产负债率(b) |
2013—2017年,全国疾控机构职工人均税前年收入呈增长趋势,2017年人均税前年收入(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以及其他奖励、津贴等所有收入)为8.83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3.07%。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人均年收入较2013年有所增长,2017年人均名义年收入7.75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年收入为7.23万元),年均名义增长率仅为8.49%,远低于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卫生与社会工作人员人均年收入年均增长率的11.51%。见图 2。
![]() |
图 2 全国及调研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13—2017年职工人均税前年收入 |
根据《关于印发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2号)的规定,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原则上应按照各地常住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核定[7],调研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人员配备均未达到编制要求,其中欠发达地区缺编比例约为1/3。见表 2。
表 2 调研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13—2017年人员队伍情况 |
![]() |
2013—2017年,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年末专用设备原值年均增长率为25.46%,但设备原值总量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80.00%和发达地区的58.00%。专用材料支出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为166.56万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4.00%。见图 3。
![]() |
图 3 全国及调研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13—2017年年末设备原值(a)及专用材料投入(b) |
受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影响,国家加大了对各级疾控机构建设的投入[8],2013—2017年欠发达地区县级机构的财政保障、人员队伍建设、硬件配置数量等方面总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与发达地区、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如财力投入、人员薪酬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并未随时间发展而缩小,不同区域间仍呈现较大差异,在现阶段,对人员稳定、设备配备、信息化建设等产生了一定负面效应。
3.1 明确投入责任,建立多种筹资方式并存的补偿机制疾控机构承担着疾病预防与控制、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7项基本职能[9],在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0],稳定的收入来源是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但从调研地区来看,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人均经费收入远低于发达地区和全国县级疾控机构水平,且差距有逐年增大趋势。同时,2017年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已处于亏损状态,巨大的资金缺口下的长期高负债水平存在着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此外,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负债额低于全国及发达地区负债额,但其资产负债率整体高于全国及发达地区,低负债额下的高负债率反映出欠发达地区更加严峻的资产运行状况。因此,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高位统筹,结合疾控工作的特点合理增加资金投入,保障中转资金能真正、及时到位,并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合理划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支出责任[11],加快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保证疾控机构纯粹的公益属性[12]。在地域方面,不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的倾斜,逐渐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13]。另外,适度保留一些有利于维持和储备机构基本业务能力和满足当地企业、群众需求的有偿服务,同时可开展对第三方技术服务的质量控制,确保其服务提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以稳定人才队伍为目标,逐步建立健全薪酬分配制度人力资源在机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前提与基础[14],近年来公众对促进健康的需求逐渐增长,疾控机构的任务也日益繁重艰巨,但人力资源的短缺制约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欠发达地区样本机构编制人数存在近1/3的缺口。与此同时,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待遇仍执行几年前的标准,绩效工资制度激励效果不到位,传染病防疫津贴滞后,科创激励政策未落实等问题突出,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人均经费收入远低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卫生防疫津贴目前仍参照《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27号)的卫生防疫津贴发放标准[15],较低的薪酬水平加大了优秀人员外流的趋势,影响了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并进而制约疾控机构的运行与发展。因此,建议在社区层面做好公共卫生医师与家庭医生团队的有机融合,同时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保障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相应服务的收入,改革并推行更合理的人事分配举措[16],合理调整绩效工资,完善人员激励机制,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职能特殊性对于卫生防疫津贴及时作出调整。
3.3 以确保疾控机构履行职能为中心,重点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检验检测职能是疾控机构核心职能之一,但近年来由于缺少资金、人才、设备等原因,部分疾控机构检验检测能力退化[17]。调研的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2017年年末设备原值及专用材料投入分别180.02万元和166.56万元,与发达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相差悬殊,建议根据区域特点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合理配置资金,更新必要的实验室检验设备和专用材料,按区域统筹发展各项检验检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重视实验室核心能力建设,保证检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18-19],避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束手无策,造成不可逆的社会危害。
由此可见,欠发达地区县级疾控机构在人员、资金、设备等方面仍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国家应把握全局,逐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县级疾控机构的资金投入,对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实验室仪器设备及专用材料的配置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不断缩小不同地域间的疾控机构运行的差异,使我国各区域疾控机构都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职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安全、可及、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1] |
财政部, 发改委.关于印发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7] 20号[EB/OL].[2019-04-27]. http://www.chinatax.gov.cn/n810214/n810641/n810687/c2760615/content.html.
|
[2] |
梁新初. 现行财政投入机制对疾病控制工作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4): 243-244. DOI:10.3969/j.issn.1004-4663.2003.04.025 |
[3] |
李中建. 如东县疾控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0, 21(2): 87-88. DOI:10.3969/j.issn.1005-7803.2010.02.043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EB/OL].[2019-04-27]. 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201&sj=2017.
|
[5] |
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04] 108号[EB/OL].[2019-04-27].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98177.
|
[6] |
申森.公立医疗机构负债经营偿债能力分析[D].大连: 大连医科大学, 2006.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61-2006141118.htm
|
[7] |
中央编办, 财政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央编办发[2014] 2号[EB/OL].[2019-04-27]. http://www.doc88.com/p-8718053128762.html.
|
[8] |
于竞进, 于明珠, 苏海军, 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策略和落实效果[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 23(2): 98-101. DOI:10.3969/j.issn.1001-9561.2007.02.003 |
[9] |
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0号[EB/OL].[2019-04-27]. http://www.gzhfpc.gov.cn/xxgk/xxgkml/zcwj/xyzcfg/20161/t20161021_1165078.html.
|
[10] |
余超, 张屹, 何蔚云, 等. 广州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建设情况[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8, 29(5): 65-68. |
[11] |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8] 67号[EB/OL]. (2018-07-19)[2019-04-27].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8/13/content_5313489.htm.
|
[12] |
蒋宇, 郝晓宁, 江启成, 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进展及问题研究:基于六省调研数据[J]. 卫生经济研究, 2019, 36(1): 62-65. |
[13] |
苌凤水, 胡龙军, 罗力, 等. 基于DEA的我国236个县级疾控中心效率分析[J]. 卫生经济研究, 2016, 33(10): 19-22. |
[14] |
黄旭礼, 徐以勒, 毛振兴. 温州市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4, 21(1): 48-51. DOI:10.3969/j.issn.1007-6131.2014.01.012 |
[15] |
人事部, 财政部, 卫生部.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 国人部发[2004] 27号[EB/OL].[2019-04-27]. http://xm.mof.gov.cn/lanmudaohang/zhengcefagui/200805/t20080524_42111.html.
|
[16] |
陆颖颖.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管理研究[D].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7.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48-2007154213.htm
|
[17] |
郭文静, 杨如璞. 开封市县(区)级疾控中心检测资源现状分析[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3, 24(6): 466-468. |
[18] |
黄佳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现况研究与评价[D].上海: 复旦大学, 2014.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46-1015419618.htm
|
[19] |
郭传广, 舒高亭. 加强疾控中心仪器设备管理, 不断提高使用效率[J]. 医院管理, 2010, 48(19): 11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