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资源  2019, Vol. 22 Issue (4): 251-253  DOI: 10.13688/j.cnki.chr.2019.19470

引用本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合作司. 新中国70年卫生健康国际合作交流进展与成就[J]. 中国卫生资源, 2019, 22(4): 251-253. DOI: 10.13688/j.cnki.chr.2019.19470
International C D O N H C.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in international health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in the past 70 years in P.R. China[J]. Chinese Health Resources, 2019, 22(4): 251-253. DOI: 10.13688/j.cnki.chr.2019.1947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9-05-29
新中国70年卫生健康国际合作交流进展与成就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合作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合作司, 北京 100044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卫生健康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合作和全球健康治理及全球卫生应急行动,承担国际责任;大力构建全球卫生伙伴关系,卫生健康合作逐步成为大国双边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探索卫生发展援助模式,卫生援外不断开创新局面。深化“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着力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卫生健康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强海峡两岸及与港澳地区的卫生交流合作,推动国家和平统一进程。
关键词卫生健康    全球卫生合作    全球健康治理    全球卫生应急    卫生援助    双边合作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in international health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in the past 70 years in P.R. China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ivision of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ivision,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70 years ago, remarkable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international health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China ha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global health cooperation, global health governance and global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taking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ies.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build global health partnership; health cooper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ilater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major countries. Continuous exploration has been committed on models of health development assistance, and new progress has been made on health assistance to foreign countries. Health cooperation has been strengthened in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 Road", to create a "Health Silk Road". Health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 critical strategic pivo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Health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and with Hong Kong and Macao, has been strengthened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peaceful reunification.
Keywords: health    global health cooperation    global health governance    global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foreign health assistance    bilateral cooperation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卫生健康国际合作交流坚持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服务外交大局,在理念和实践上不断创新,在促进国内卫生健康改革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1 积极参与全球卫生合作,全球健康治理体现大国担当

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创始国之一,1972年中国恢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和所有合法权利,并于1973年首次担任世界卫生组织执委会委员。1978年之后,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历次世界卫生大会、执委会会议、西太平洋地区委员会会议及相关专业技术会议,并多次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执委会委员、主席国和世界卫生大会主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缴纳的会费不断增加,目前排名成员国第三位,自2020年起将上升为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的中国籍职员队伍持续壮大,其中担任高级管理和技术职务的人数也有所增加。2006年,来自中国香港的陈冯富珍女士成功竞选担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并于2012年连任,成为中国首次提名竞选并成功当选的联合国专门机构最高级别官员。

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来华考察,吸收借鉴中国的“赤脚医生”模式和以社区为基础的卫生运动实践经验,为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阿拉木图宣言》中正式提出的“初级卫生保健”概念和倡导的“人人享有健康”奠定基础。进入21世纪,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议程设定、方案制订和规则制订,主场外交意识增强,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能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2013年以来,中国在世界卫生大会提出“传统医学”“获得基本药物”“癲痫”“儿童用药安全可及”等多项决议,并获得通过。2016年以来,中国先后在世界卫生大会期间牵头举办以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消除疟疾和初级卫生保健为主题的技术边会,分享中国经验,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政府代表团多次出席联合国大会、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和中日韩框架下卫生健康领域重要机制性国际会议。2016年, 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在上海举办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并发布《上海宣言》,参会人员级别为历届最高,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一次全球健康促进大会。

中国主动参与全球卫生应急行动,积极承担国际责任。2016年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成为第一批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之一。截至2019年,中国已有来自上海、广东、四川、天津和澳门的5支国际应急医疗队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其中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是全球首支非军方的3级国际应急医疗队。

2 大力构建全球卫生伙伴关系,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1949年10月,中苏两国卫生部门建立卫生合作关系,开启中外卫生合作交流。截至2019年,中国已与约16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卫生健康合作协议,推动在卫生政策、卫生体系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妇幼健康、慢性病防控与康养服务、传统医药、医药科技研发、职业健康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2013年以来,卫生健康合作逐步成为大国双边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全面参与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德政府磋商、中以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以及中美、中英、中法、中印尼和中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卫生健康合作也已成为中非合作论坛、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合作机制等重要区域性多边合作机制的主要议题和核心成果之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等国际组织和双边援助机构积极合作,实施了许多卫生合作项目。这些务实的国际合作项目引入先进的公共卫生政策和实践的新思路、新理念,培养了大量医学和卫生政策、卫生管理人才,推动了中国卫生和人口事业改革和发展,也建立了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友谊,在国际社会宣传了中国卫生健康改革发展的成果与经验。

3 持续探索卫生发展援助模式,卫生援外不断开创新局面

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起,50多年来,中国先后向亚、非、拉、欧和大洋洲累计71个国家派遣医疗队员2.6万人次,诊治患者2.8亿人次。援外医疗队是中国开展时间最长、涉及国家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卫生发展援助项目,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国政府信守承诺、积极促进人类健康、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力量,被联合国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援外医疗队派遣50周年纪念大会时指出,中国援外医疗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是中国援外工作中的金字招牌。

2013年以来,中国持续探索新时期卫生援外模式。积极落实中非健康卫生行动,与22个国家建立了25对“对口医院”,帮助建设了一批微创外科中心、重症中心、眼科中心等;在30多个国家开展“光明行”免费白内障义诊,帮助万余名患者重见光明;在加纳、坦桑尼亚等国开展“爱心行”免费心脏病义诊,在太平洋岛国“送医上岛”。开展公共卫生援外,参与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帮助科摩罗、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等国实施消除疟疾、血吸虫等传染病防控项目,组派专家赴塞拉利昂、安哥拉、马达加斯加、圭亚那等国抗击埃博拉、黄热病、鼠疫、寨卡等重大疫情,有效遏制各类疫情蔓延。

4 深化“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着力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以“健康丝绸之路”理念为指导,卫生健康部门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和创新。2015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2015—2017)》,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指导意见(2018—2022)》,围绕“维护卫生安全、促进卫生发展、推动卫生创新”三个维度开展合作交流项目和活动。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多个推动卫生健康合作的协议,初步建立起“一带一路”公共卫生合作网络、医院合作联盟等11个民间合作网络和平台。

“一带一路”卫生健康合作贯穿于多边合作舞台。2017年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方向,开创中国-中东欧合作新模式,举办了三届中国-中东欧卫生部长论坛、两届中国-阿拉伯国家联盟卫生合作论坛;在海上丝绸之路方向举办了两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三届中非卫生合作部长级会议。卫生健康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传染病防控、妇幼健康、跨境医疗合作、卫生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和示范性成果,增进了与“一带一路”相关参与国家民心相通,成为中国与伙伴国家增进战略互信、促进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

5 加强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卫生交流合作,推动国家和平统一进程

1997年和2002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政方针指导下,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形成卫生领域大交流、大促进、大发展的格局。2002年,建立内地、香港、澳门卫生行政高层联席会议机制。卫生健康系统积极落实内地与港澳签署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及10个补充协议,落实海峡两岸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落实《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执业、就业、办医、学习、实习、考试等提供便利,并通过座谈、参访、夏令营等多种形式,增进港澳台医疗卫生界及青年人对内地(大陆)改革发展和社情民生的了解。2018年,澳门医护人员首次与四川省援外医疗队一起参与执行援非“光明行”任务。

在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中国的卫生健康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始终坚持维护本国人民健康权益与维护全人类健康权益的辩证统一,在保障国民健康的基础上,加强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合作,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人人享有健康,为维护国际社会卫生安全、实现全球健康共同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