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伴随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行,河南省加大了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卫生机构床位数已完成河南省及国家“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目标。床位利用效率是反映住院医疗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床位利用效率的评价对医院工作效率的评估、资源配置以及发现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运用秩和比法对河南省不同类型专科医院的床位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可以清晰反映不同分类情况下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利用效率,为河南省卫生规划中床位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2015年的《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秩和比法分析河南省不同分类情况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选取了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平均病床工作日、出院者平均住院日4个指标。其中: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平均病床工作日为高优指标,从小到大编秩;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低优指标,从大到小编秩。
秩和比法是在一个n行(n为评价对象)m列(m个评价指标)矩阵中,通过秩转换,获得无量纲的统计量秩和比,以秩和比值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和分档。
选取评价指标,根据高优及低优进行指标编秩,然后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秩和比:
${Y_{{\rm{RSR}}}} = \sum\limits_{j = 1}^m {{R_{ij}}/\left( {m \times n} \right)} $ |
其中,YRSR为秩和比值,m为指标数,n为评价单元数,计算第i个评价单元的秩和比。
1.3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通过Excel 2003进行数据的录入和计算,运用SPSS 21.0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2015年河南省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分档分析由表 1可知,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病床周转较快,疗养院病床周转最慢。综合医院病床工作日和病床使用率均为最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疗养院的病床使用率较低。妇幼保健院(所、站)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最短,疗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最长。对2015年河南省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指标值进行编秩并计算秩和比。将表 1中的秩和比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计算出相应的P值,查阅“百分数与概率单位对照表”,查出其所对应的概率单位Y。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秩和比与Y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939 2,P < 0.001),它们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RSR=-0.553 4+0.210 1Y。利用秩和比对河南省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进行分档(表 2)。结果显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站)的床位利用效率较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疗养院床位利用效率最低。
表 1 2015年河南省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情况 |
![]() |
表 2 2015年河南省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分档情况 |
![]() |
由表 3可知:县级医院病床周转较快,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周转最慢;三级医院和政府办医院病床工作日较高,营利性医院病床工作日较低;三级医院病床使用率最高,营利性和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较低。对2015年河南省不同分类标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指标值进行编秩并计算秩和比。查阅“百分数与概率单位对照表”,查出其所对应的概率单位Y。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秩和比与Y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893 2,P < 0.001),回归方程为:YRSR=-0.361 3+0.174 4 Y。对2015年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进行分档,县级、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的等级为好,一级、社会办、个人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为差。见表 4。
表 3 2015年河南省不同分类标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情况 |
![]() |
表 4 2015年河南省不同分类标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分档情况 |
![]() |
由表 5可知,肿瘤医院、胸科医院的病床使用率超过了原卫生部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最高标准的93%,床位紧张程度较为严重。对2015年河南省各类专科医院床位利用效率指标进行编秩,并计算秩和比,查阅“百分数与概率单位对照表”,查出其所对应的概率单位Y。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秩和比与Y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935 8,P < 0.001),回归方程为:YRSR=-0.376 0+0.176 8Y。对2015年河南省各类专科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进行分档,肿瘤医院、儿童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较好,美容医院、康复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较差。见表 6。
表 5 2015年河南省各类专科医院床位利用情况 |
![]() |
表 6 2015年河南省各类专科医院床位利用效率分档情况 |
![]() |
从秩和比分档结果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均处在较差的等级中,表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利用效率较差。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整体业务技术水平与大医院相比较低,硬件设施条件较差,患者都倾向于到大医院就诊。二是双向转诊出现单向流动局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急重症患者、疑难杂症患者转向上级综合医院,但综合医院并不愿意将常见病、多发病等患者资源下沉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且在实施分级诊疗的过程中倾向于计算向上转诊率而忽略了向下转诊率。三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一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主要是家庭病床,针对的是慢性病、康复期患者,病床利用范围相对狭窄[2]。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一是要放开医师多点执业,使有执业资格的医师拥有自主选择执业方式的自由,引导医师在基层兼职,盘活现有的医疗资源存量,为分级诊疗提供人才支持[3]。二是要加快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实施,为基层就诊提供组织基础[4]。三是要建立与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相配套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实行按人头付费,为分级诊疗提供政策支持。整体来说,患者“愿意去”、基层“接得住”、大医院“舍得放”、配套政策“跟得上”是推进分级诊疗的关键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利用效率。四是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技术水平,为实现分级诊疗、远程会诊提供信息技术保障。
3.2 鼓励和扶持社会办医,充分发挥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功能从秩和比分档结果可以看出,社会办、个人办、民营医院的床位利用效率较差,县级医院、政府办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单病种限价付费的实施让部分住不起院的患者及时入院,提高县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缩短医院的平均住院日,加快医院的床位周转,提高了公立医院的床位利用效率[5]。以此来看,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主体,民营医院仅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补充,虽然民营医院的政策环境在不断改善,但是在政策落实方面,其发展仍然受到多方面的限制[6]。
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鼓励和扶持社会办医:一是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数量和床位,为社会办医预留发展空间。二是尽快推动卫生人事改革,逐步实行卫生技术人员由编制管理向资格管理转变,促进多点执业的推广,鼓励医学院校与民营医院合作培养人才,探索各方受益的人才流动与培养机制[7]。三是政府应给予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更多财政和政策上的倾斜,在医疗保险定点、土地使用、学术地位、融资政策等方面给予其同公立医院平等的待遇。加大社会办医优惠措施实施的力度,使其不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上[8]。
3.3 加强重点专科建设,调整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配置各类专科医院的床位配置和床位利用效率也很不平衡,康复医院、疗养院的病床使用率较低,康复医院床位利用率低的原因可能是其转诊制度不健全,这类医院承接的是从三级医院转诊的慢性病患者,为其提供持续性的康复、护理服务,但是医院为了各自的利益普遍缺乏转诊热情与积极性[9]。同时,康复医院基础设施薄弱,康复人才、床位设置等各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其接受患者的能力。专科医院中,肿瘤医院、儿童医院的病床使用率过高的现象有所增加。肿瘤医院床位利用率高的原因可能与疾病类型相关,肿瘤患者一般病程长,住院时间长,且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儿童医院病床使用率高的原因可能是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儿童的数量增加。
在专科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应该重点加强肿瘤医院、胸科医院、儿童医院的床位资源配置,同时也要扶持薄弱领域的发展,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机构的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增强康复医院的核心竞争力[10]。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适当增加护理型床位占比,建议把床位利用率低的一级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或疗养院。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1] |
谢舒, 陶红兵, 耿珊珊. 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评价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 2012, 32(5): 18-20. DOI:10.3969/j.issn.1001-5329.2012.05.008 |
[2] |
张辉玲, 詹引, 杨文秀. 天津市医疗机构病床利用效率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 2012, 15(4): 313-315. DOI:10.3969/j.issn.1007-953X.2012.04.009 |
[3] |
范素芳, 于永娟. 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对策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5, 35(4): 412-414. |
[4] |
方少华. 全民医保背景下实现分级诊疗的路径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 2014(1): 18-21. |
[5] |
蔡瑜. 公立医院床位利用效率影响因素浅析[J]. 科技广场, 2013(4): 128-130. DOI:10.3969/j.issn.1671-4792.2013.04.028 |
[6] |
惠文, 吴华章. 加快完善我国社会资本办医的基本策略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 2014, 34(2): 4-5. |
[7] |
常璇, 郭庆英, 梁志强, 等. 中国社会办医现状利益相关者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9): 1215-1217. |
[8] |
王秀峰. 社会办医政策体系主要问题及完善建议[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5, 8(5): 62-66. DOI:10.3969/j.issn.1674-2982.2015.05.011 |
[9] |
窦蕾, 周萍, 李晨, 等. 上海市康复医院康复资源与服务开展情况调查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 32(1): 90-93.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17.01.020 |
[10] |
李金梅, 冯大勇, 隋虹. 基于归一分析法的黑龙江省医院床位工作效率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 2015, 35(8): 4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