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上海 200032;
3. 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信息处, 深圳 518031
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3. Planning and Information Department,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Shenzhen City, Shenzhen 518031, Guangdong China
大型医用设备代表了当今医疗技术发展的高端水平,它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疑难杂症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医疗机构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也有利于提高医疗机构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1-2]。为加强大型医用设备宏观配置和管理,我国原卫生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于2004年12月联合下发《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该管理办法将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分为甲、乙两类,分别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17年深圳市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现状以及2012—2017年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设备配置水平和公平性变化进行探讨,为优化我国和深圳市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布局,推进配置审批科学规范化,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本研究中,2012—2017年深圳市各区大型医用设备相关数据均来源于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各区历年常住人口数据来源于2013—2017年深圳市统计年鉴,因研究结束时尚无2017年末精确人口数据,故用2016年末人口数据代替。
1.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对各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根据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时为最佳公平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而不足0.6为警戒状态,当达到或超过0.6则属于高度不公平的危险状态[3]。
1.3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作了探索,提出了十多个不同的计算公式。本研究通过遴选之后,利用定积分的定义将对洛伦兹曲线的积分分成1个小三角形和n个等高梯形的面积之和[4-7],其原理如下。
假定一定数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顺序排队,分为人数相等的n组,以图 1为例,则:
![]() |
[注]CT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图 1 利用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方法 |
基尼系数=A/(A+B)
其中A、B分别代表各部分面积。因为A+B=0.5,所以将上式进行改变:
基尼系数=(0.5-B)/0.5
即基尼系数=1-2B
而B是由以上小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相加近似得到,则:
$ B = 1/n \times \sum {_{i = 1}^{n - 1}{W_i} + 1/2 \times 1/n} $ |
基尼系数=
采用Excel 2007对各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水平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tata 13.0软件inequal 7命令计算基尼系数。
2 结果 2.1 深圳市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分布分析显示,截至2017年10月,深圳市共配置3台甲类大型医用设备,其中2台为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均为进口设备,另外1台为伽马射线立体定位治疗系统(γ刀),为国产设备。3台甲类设备中:2台配置于罗湖区,另外1台配置于南山区;2台配置在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另外1台配置在未定级的非公立医疗机构。
截至2017年10月,深圳市共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329台。从行政区域来看,深圳市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前三位分别为龙岗区、福田区和宝安区;从医疗机构级别来看,深圳市58.97%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在三级医疗机构;从医疗机构性质来看,非公立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较公立医疗机构少。见表 1。
表 1 2017年深圳市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状况 |
![]() |
数据分析显示,从2012年到2017年,深圳市CT、MRI和DSA设备配置量均呈上升趋势,且该趋势在2017年最为明显,该年3类设备每百万人口配置量相比2016年增幅分别为29.11%、76.46%和103.83%。此外,2017年深圳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设备和直线加速器(linear accelerator,LA)每百万人口配置量分别达到1.43和1.01台。见表 2。
表 2 2012—2017年深圳市各区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每百万人口配置数 |
![]() |
分区分析结果显示,从2012年到2017年,深圳市各区CT、MRI和DSA设备配置量同样也均呈上升趋势。深圳市10个区中,2017年CT、MRI和LA每百万人口配置量最高的均为罗湖区,DSA和SPECT配置量最高的均为福田区。见表 2。
2.3 2012—2017年深圳市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公平性变化分析显示:深圳市CT设备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在过去6年内基本保持在0.20左右,一直处于最佳公平状态;MRI和DSA设备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在过去6年则大体呈下降趋势,从2012年和2013年的警戒状态持续下降,在2017年后均下降至0.30以下,也处于最佳公平状态。见图 1。此外,2017年,SPECT和LA设备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9和0.53,其公平性分别处于正常和警戒状态。
![]() |
[注]CT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MRI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SA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图 2 2012—2017年深圳市CT、MRI和DSA设备配置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变化 |
深圳市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城市,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深圳正努力建成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更具辐射力和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因此,在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方面,应充分考虑城市建设要求,积极引入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医用设备;在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方面,则应侧重提升居民就医便利度以及国内外医疗服务辐射力度的强化。
3.1 深圳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水平偏低,尤其是甲类大型医用设备《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科函高〔2014〕247号)提出,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关于印发深圳市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深卫计发〔2016〕94号)也提出,要按照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医疗机构的标准,加强三级医疗机构及重点学科的医疗装备建设,推动肿瘤质子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用服务机器人和智能设备等国际前沿医疗装备的应用。本次研究显示,深圳市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量仅为3台,且其中1台还处于停用状态,其他大部分医疗机构均未配置甲类设备。深圳市甲类大型医用设备无论是配置数量还是每百万人口配置量均低于2015年全国的配置水平(403台)[8],更远远低于2015年北京市配置水平(38台)[9]。当前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现状与深圳市提出的“推动国际前沿医疗设备应用”的要求不符。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号)原本规定深圳市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由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但2017年及以后,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审批权下放到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因此,深圳市在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上相对灵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各种乙类设备配置量都有较大提升,截至2017年10月,深圳市CT、MRI、DSA、SPECT和LA设备每百万人口配置量分别达到13.44、6.97、4.79、1.43和1.01台,前三类设备的配置水平虽高于2015年我国的平均水平[10],但5种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水平均低于2015年北京市的水平[9],CT、MRI、DSA 3种设备配置量更远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同期平均水平[11]。随着深圳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周边省份和东南亚地区的辐射能力逐渐增强,居民对健康服务水平需求持续提升,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量明显需要提高。
3.2 深圳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公平性日益提高2011年原卫生部下发的《2011—2015年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卫规财发〔2011〕89号)以及《2017年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深卫计发〔2017〕28号)均指出,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要重点保障装备空白地区、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的县和市(地)的配置需求。本次研究通过基尼系数对深圳市2012—2017年各种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过去几年中,深圳市各区不仅设备配置量明显上升,配置公平性也日益提高,其中最常见的CT、MRI和DSA设备配置均处于最佳公平状态,SPECT设备配置也处于正常状态,仅有配置量较少的放射治疗设备LA处于公平性的警戒状态。对于甲类大型医用设备,因为全市配置量仅为3台,因此未对其公平性进行评价。未来深圳市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仍然应该继续坚持公平性的基本原则,维持好各地区设备配置的公平性,保障居民的卫生权益。但在保证公平性的同时,也应兼顾效率,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能力。比如,对于甲类大型医用设备这类需求略低且价格高昂的先进设备,可在区域内通过医疗集团或区域影像中心的形式,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提高利用效率[12]。
3.3 非公立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可考虑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方式本次研究显示,截至2017年10月,在深圳市配置的3台甲类和329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中,分别有33.33%和23.10%配置于非公立医疗机构。虽然在设备配置数量上公立医疗机构仍占绝对优势,但从获准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110家医疗机构来看,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已经数量相当,各占约50%。随着医疗卫生领域社会投资活力的进一步激发,深圳市非公立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将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
为了促进医疗服务市场多元化,近几年政府对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政策倾斜力度已经不断加大[13-14]。2014年,广东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卫函〔2014〕541号),提出非公立医疗机构符合配置要求采购乙类大型设备的,无需经过配置审批,可直接予以采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位、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并经检测合格后,按照网上办事事项核发程序要求办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在2017年深圳市又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深卫计发〔2017〕25号),提出要增加医疗资源供给,为非公立医疗机构预留大型医用设备的增长空间。但在计划经济的大框架内,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总量是限定的,随着公立医疗机构规模的增长,可能出现为非公立医疗机构预留的空间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因此,建议深圳市充分利用当前特区的政策优势,在非公立医疗机构,尤其是营利性的机构中,可以考虑选用适当类型的大型医用设备的市场配置方式,辅以信息化等手段加强对设备利用的监管,这样既可以满足部分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要求,也可以缓解政府财政资源有限而造成的压力。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1] |
李泽, 关兵, 鲍玉荣, 等.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使用现状与对策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8, 24(6): 387-389. DOI:10.3760/j.issn:1000-6672.2008.06.012 |
[2] |
周旭东, 黄仙红, 顾竹影, 等.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医疗费用的相关研究[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8, 24(9): 639-642. DOI:10.3760/j.issn:1000-6672.2008.09.027 |
[3] |
许靖, 纪洁, 庄悦红, 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资源及其公平性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 2017, 20(1): 8-10. |
[4] |
KAKWANI N, WAGSTAFF A, VAN DOORSLAER E. Socioeconomic inequalities in health:measurement, computation, and statistical inference[J]. J Econ, 1997, 77(1): 87-103. DOI:10.1016/S0304-4076(96)01807-6 |
[5] |
O'DONNELL O, VAN DOORSSLAER E, WAGSTAFF A, et al. Analyzing health equity using household survey data:a guide to technique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M]. Geneva: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2008.
|
[6] |
WAGSTAFF A, VAN DOORSLAER E, WATANABE N. On decomposing the causes of health sector inequalitie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malnutrition inequalities in Vietnam[J]. J Econ, 2003, 112(1): 207-223. DOI:10.1016/S0304-4076(02)00161-6 |
[7] |
DOORSLAER E, KOOLMAN X. Explaining the differences in income-related health inequalities across European countries[J]. Health Econ, 2004, 13(7): 609-628. DOI:10.1002/(ISSN)1099-1050 |
[8] |
卢建龙, 吕力琅, 曹志刚, 等. 我国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现状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7, 33(5): 377-380. |
[9] |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使用管理白皮书[R].北京: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
|
[10] |
郭文菡, 范锟, 刘梦, 等. 我国主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公平性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 2017, 20(4): 296-299. |
[11] |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EB/OL].[2018-01-20]. http://stats.oecd.org.
|
[12] |
唐素梅, 傅宏佳. 浅析我院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一些管理方法[J]. 医疗卫生装备, 2010, 31(7): 85-86. DOI:10.3969/j.issn.1003-8868.2010.07.035 |
[13] |
申娟.深化医改背景下非公立医疗机构医师激励机制研究[D].上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5.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856-1015392488.htm
|
[14] |
胡申一.上海市长宁区非公立医院运行情况研究[D].上海: 复旦大学, 201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SHYI201310012&dbname=CJFD&dbcode=CJF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