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来说,卫生资源是有限和稀缺的[1]。近年来,健康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卫生资源配置带来了挑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2],而保证健康公平的重要前提是卫生资源配置公平。合理均衡地配置卫生资源,有利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全民健康”的卫生事业发展目标。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本文对2016年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评价指标数据资料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7年《安徽省统计年鉴》,选取了2016年安徽省16个市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医疗卫生机构数和床位数5个指标,结合各市常住人口数、地理面积、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对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1.2 研究方法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人口、地理和经济3个维度分析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1.2.1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研究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工具,其弯曲程度越小表示越公平,反之则越不公平[3]。本研究以各市的人均、单位地理面积、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的卫生资源拥有量按升序排列,以人口、地理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的累计百分比为横轴,纵轴为卫生资源的累计百分比,绘制洛伦兹曲线。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基尼系数,即洛伦兹曲线和у=х围成的面积与у=х、х轴和х=1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其取值范围为0~1;越接近0,表示越公平;反之,越接近1,表示越不公平[4]。一般认为:小于0.3为最佳公平状态;0.3~0.4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0.6以上处于高度不公平的危险状态[5]。
1.2.2 泰尔指数荷兰经济学家泰尔在1976年将信息熵理论应用于对收入差距的研究,提出了泰尔指数,泰尔指数越小说明公平性越好[6]。越来越多的卫生领域学者用其来评价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首先计算总泰尔指数,然后将16个市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状况划分为3组,分别为:皖北(淮北、亳州、宿州、阜阳)、皖中(合肥、六安、滁州、安庆、蚌埠、淮南)、皖南(黄山、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7]。分别计算组间泰尔指数、组内泰尔指数,以及各部分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进而找出引起不公平性的原因[8]。
1.3 统计学分析洛伦兹曲线的绘制和基尼系数的计算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完成,泰尔指数利用Excel 2007计算所得。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现状截至2016年,安徽省有卫生技术人员296 668人,执业(助理)医师113 810人,注册护士128 434人,医疗卫生机构24 388家,床位282 250张。皖中地区的各项卫生资源拥有量多于皖北和皖南地区。合肥市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床位数居全省第一,分别为51 985人、19 285人、24 426人、45 354张;阜阳市医疗卫生机构数居全省第一,为2 633家。见表 1。
表 1 安徽省主要卫生资源配置基本情况 |
![]() |
结合各市常住人口数,计算每千人口卫生资源拥有量,全省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医疗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分别为4.79人、1.84人、2.07人、0.39家、4.56张,比2016年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少0.47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少0.47人、每千人口床位数少0.81张[9]。各地区每千人口卫生资源拥有量为:皖南 > 皖中 > 皖北。见表 1。
2.2 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2.2.1 洛伦兹曲线将2016年安徽省16个市按照人均、单位地理面积、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的卫生资源拥有量从小到大排序,以各卫生资源的累计百分比为纵轴,以常住人口、地理面积及地区生产总值的累计百分比为横轴,分别绘制洛伦兹曲线。可以看出:各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均最接近绝对公平线,各指标间差距较小。而按地理和经济分布的洛伦兹曲线距离绝对平均线较远,且各卫生资源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医疗卫生机构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最好,而按经济配置的公平性最差。见图 1、图 2、图 3。
![]() |
图 1 2016年安徽省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洛伦兹曲线 |
![]() |
图 2 2016年安徽省卫生资源按地理分布的洛伦兹曲线 |
![]() |
图 3 2016年安徽省卫生资源按经济分布的洛伦兹曲线 |
进一步计算各卫生资源按人口、地理、经济分布的基尼系数,见表 2。基尼系数总体排名依次为:基尼系数地理 > 基尼系数经济 > 基尼系数人口。按人口分布的各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均小于0.2,资源配置公平性最佳,其中床位配置的公平性最好。从资源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来看,医疗卫生机构的配置公平性最好。从资源按经济分布的公平性看,除了医疗卫生机构数的基尼系数为0.320 7外,其余各项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均小于0.3,公平状态好[4-5]。
表 2 2016年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基尼系数 |
![]() |
按照人口、地理、经济3个维度分别计算总泰尔指数,组间、组内泰尔指数,贡献率,见表 3。2016年安徽省各卫生资源的总泰尔指数介于0.006 2~0.079 9之间。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床位数的总泰尔指数大小依次为:泰尔指数地理 > 泰尔指数经济 > 泰尔指数人口。医疗卫生机构数的总泰尔指数:泰尔指数经济 > 泰尔指数地理 > 泰尔指数人口。由此可见,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泰尔指数最小,公平性最好。
表 3 2016年安徽省主要卫生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及贡献率 |
![]() |
在人口、地理和经济维度下,各卫生资源的组内泰尔指数均大于组间泰尔指数,组内差异贡献率 > 组间差异贡献率。特别是在地理维度下,组内差异贡献率在77.87%~89.58%,表明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主要源于组内差异。
为进一步分析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及贡献率,分别计算了皖北、皖中、皖南地区的泰尔指数和贡献率。皖北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最高,床位按经济配置的公平性最高。皖中和皖南地区类似:执业(助理)医师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最好;注册护士按经济配置的公平性最好,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最差;医疗卫生机构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最好,按经济配置的公平性最差。从贡献率来看,组内差异主要来自于皖中地区,其贡献率最大。见表 3。
3 讨论 3.1 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地区之间差异大2016年安徽省皖南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医疗卫生机构数和床位数依次为5.36人、2.08人、2.08人、0.49家、4.78张,为地区最高,且均高于全省水平。皖北地区每千人口卫生资源拥有量最低,且均低于全省水平。由此可见,相比皖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皖北地区卫生事业发展也相对落后,人均卫生资源拥有量明显低于全省水平。因此,从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可及性方面来说,需加大对皖北地区的投入,使卫生资源在数量及地区分配上相对均衡[10],同时还应注意优化和调整卫生资源的结构。
3.2 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最公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基尼系数还是泰尔指数,2016年安徽省各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结果都小于按经济和地理分布结果,这表明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的人口公平性优于经济和地理公平性。原因可能是,当前更多以人均卫生资源拥有量作为资源配置的依据,而未考虑地理环境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因素[11]。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卫生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大,待遇水平高,发展空间大,导致卫生人员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12]。每平方千米卫生资源拥有量影响着居民利用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及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要综合考虑人口、地理和经济因素,使得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医疗卫生服务。
3.3 地区内部差异是影响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原因在2016年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地区间和地区内差异对泰尔指数贡献率的分析中,各卫生资源地区内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均大于地区间差异,这说明地区内差异是导致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与蔚晗等[7]和杨文兰[13]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也表明,近年来安徽省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并没有明显改善。就3个地区来说,皖中地区内部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最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地区内各市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口的地区分布也存在差别[14]。相对落后的皖北地区内部差异最小,可能是因为其卫生服务需求相对较小,卫生资源的配置水平基本上能够满足居民基本的健康需求。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缩小地区间差异的同时,也要兼顾地区内部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1] |
王璐, 闫梦青, 陈全州, 等.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 2016, 19(5): 380-385. |
[2]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2017-12-09]. http://www.nhfpc.gov.cn/xcs/wzbd/201610/21d120c917284007ad9c7aa8e9634bb4.shtml.
|
[3] |
周灵利, 汪和平, 解龙, 等. 我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19): 2311-2315.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7.19.004 |
[4] |
范俊杰, 尚积玉, 李望晨, 等. 基于Gini系数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以2001-2012年山东省为例[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4, 31(5): 328-329, 348. |
[5] |
张彦琦, 唐贵立, 王文昌, 等. 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在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 2008, 25(3): 243-246. DOI:10.3969/j.issn.1002-3674.2008.03.006 |
[6] |
李贞玉, 孔祥金, 任苒.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发展趋势研究:基于Gini系数和Theil指数的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 2013, 32(4): 12-14. |
[7] |
蔚晗, 江启成, 王丽丹, 等. 安徽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现况研究[J]. 医学与社会, 2015, 28(7): 4-6. |
[8] |
赖溱, 黄莉. 基于泰尔指数的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3, 30(11): 844-847. |
[9]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8-18)[2017-12-09]. http://www.nhfpc.gov.cn/guihuaxxs/s10748/201708/d82fa7141696407abb4ef764f3edf095.s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
[10] |
孙健, 文秋林. 基于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的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 现代医院管理, 2016, 14(5): 41-43. DOI:10.3969/j.issn.1672-4232.2016.05.012 |
[11] |
王平平, 李晶华, 孔璇, 等. 2006-2013年吉林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 2016, 19(1): 52-55. |
[12] |
刘稳, 李士雪. 2000-2012年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基于泰尔指数[J].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18(2): 144-146. |
[13] |
杨文兰. 基于泰尔指数的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11(5): 160-164. DOI:10.3969/j.issn.1006-2912.2011.05.033 |
[14] |
王德银, 张馨予, 王耀刚. 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分析与评价[J]. 中国卫生经济, 2014, 33(8): 3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