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5, Vol. 36 Issue (2): 145-147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高福
GAO George F
从流行到消除:中国疟疾控制与预防再传播的实践经验
From epidemic to elimination: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malaria control in China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5, 36(2): 145-147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25, 36(2): 145-147
10.11853/j.issn.1003.8280.2025.02.00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5-04-23
从流行到消除:中国疟疾控制与预防再传播的实践经验
高福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 疟疾是至今仍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蚊媒传染病。作为曾深受疟疾困扰的国家,中国于2021年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的消除疟疾认证。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大胜利,也为全球疟疾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值此2025年世界疟疾日到来之际,正值“终结疟疾,从我做起:重投资源、重塑愿景、重燃希望”的主题提出之时,《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在线发布了“中国防治疟疾的经验教训”(malaria control lessons from China)专辑。该专辑收录5篇分析型论文,系统回顾了中国消除疟疾的全过程,涵盖了媒介按蚊幼虫控制、消除疟疾后的持续应对、高风险地区的媒介蚊虫监测与控制,以及边境地区的跨境联防联控等创新策略,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疟疾消除进程中做出的积极贡献。
关键词: 消除疟疾    媒介生物控制    世界疟疾日    经验分享    
From epidemic to elimination: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malaria control in China
GAO George F     
CAS Key Laboratory of Pathoge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Beijing 102206, China
Abstract: As a mosquito-borne infectious disease, malaria remains a significant global public health threat. After generations of control efforts, China was certified as a malaria free country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 2021, which was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 for global malaria control. Recently, a special collection titled "Malaria control lessons from China" was published in the BMJ, comprising five analysis articles. The collection highlights China's strategies for malaria elimination, including innovative Anopheles larval control strategies, post-elimination preparedness, vector surveillance in high-burden areas, and cross-border collaboration in border regions.
Key words: Malaria elimination    Vector control    World Malaria Day    Experience sharing    

疟疾是至今仍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蚊媒传染病。作为曾深受疟疾困扰的国家,中国于2021年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的消除疟疾认证[1]。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大胜利,也为全球疟疾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4月25日是“世界疟疾日”,2025年疟疾日的主题是“终结疟疾,从我做起:重投资源、重塑愿景、重燃希望”[2]。为应对全球疟疾威胁,《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在线发布了“中国防治疟疾的经验教训”(Malaria control lessons from China)专辑,介绍中国防控疟疾策略和实践,以为其他国家制定政策、优化病媒控制方法及参与全球疟疾防控倡议提供科学依据。该专辑收录5篇分析型论文,系统回顾了中国消除疟疾的全过程,涵盖了媒介按蚊幼虫控制、消除疟疾后的持续应对、高风险地区的媒介蚊虫监测与控制,以及边境地区的跨境联防联控等创新策略,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疟疾消除进程中做出的积极贡献。

1 分层可持续蚊媒防控策略和措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起勇首席专家团队在“中国疟疾防控与消除70年:分层可持续的媒介生物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分析文章中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蚊媒控制一直是中国疟疾防控的关键环节,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演化和调整[3]。早期防控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及蚊帐,随后发展为结合环境、生物和物理手段的综合治理策略。2004年,刘起勇提出了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强调了健康、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平衡,和基于监测的媒介生物综合治理,并推动多部门的合作及公众参与爱国卫生除害防病行动。

疟疾防控具体措施历经了从疫点控制到分层区域治理,再到2010年后的“1-3-7”策略(病例报告在1 d内完成,调查在3 d内完成,响应措施在7 d内完成),最后聚焦于输入性病例的管理。各阶段的防控措施调整反映了中国结合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优化防控策略的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不同地区和蚊媒背景的媒介生物分层可持续控制体系,为仍受疟疾困扰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模式。

2 按蚊幼虫控制与“同一健康”理念的融合

刘起勇首席专家团队在题为“按蚊幼虫控制应得到更优先的重视:中国消除疟疾的经验教训”的分析文章中指出,相比成蚊控制,针对媒介按蚊幼虫阶段的干预更能从根本上解决按蚊孳生问题[4]。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方法来控制按蚊幼虫,包括推广生物杀蚊幼剂和无人机精准喷洒等技术,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幼蚊控制效果,还减少了对化学杀虫剂的过度依赖,降低了蚊虫的抗药性风险。同时,农业实践创新和居家环境改善等举措也有效地减少了按蚊孳生地,降低了幼蚊繁衍的风险[5]

在按蚊幼虫防控的实践中,还体现了“同一健康(One Health)”的创新理念,即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生态健康是紧密相连的[6]。中国通过农业实践创新、环境治理、生物杀蚊幼剂的推广及多部门协作,在治理按蚊孳生地的同时,综合改善了人类、动物和生态健康。这一实践为全球提供了跨学科、创新性的防疟范式[7]

3 淮河流域疟疾的反弹与再消除

疟疾消除并不意味着抗疟工作的结束。淮河流域的大多数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实现“基本消除疟疾”目标[8]。然而,此后由于疟疾防控专项资金削减、专业技术人员流失、蚊媒监测不足等多方面因素,该地区疟疾于2003年再次出现,并在2006年报告病例数占全国疟疾病例总数的60%以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刘小波研究员等撰写的题为“中国淮河流域消除疟疾从失败到成功的经验教训”的文章指出,为遏制淮河流域疟疾的反弹,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当地采取了加强人群用药管理、强化病例监测和管理、开展可持续的蚊媒监测与控制、组织健康教育及培训、促进国际合作等综合措施,最终成功实现了疟疾的消除。这一经验与教训表明,消除疟疾并不意味着防控工作的结束。防止疟疾反弹需要长期维持政治承诺与领导、病例管理、资金保障、监测响应体系与多部门协作机制。

4 海南省的长期蚊媒监测与适应性策略

海南省作为中国热带岛屿省份,其地理气候条件适宜蚊媒孳生,是本地疟疾传播的高风险地区,曾长期处于疟疾高度流行状态。1959-2011年海南省共报告了130多万疟疾病例。

北京师范大学田怀玉教授团队在题为“长期监测和适应策略:海南消除和预防疟疾的经验教训”的文章中总结了海南疟疾防控的适应性策略:在高度流行期,进行大规模药物预防结合室内滞留喷洒灭蚊;随着疟疾负担下降,防控策略转向靶向药物治疗与药浸蚊帐应用;进入传播阻断阶段后,严格执行“1-3-7”策略[9]。基于以上适应性策略,海南成功在高传播风险地区实现了消除疟疾。为预防疟疾再传播,海南长期保持高水平输入病例监测及处理能力,同时加强蚊媒控制及居民防护意识。海南消除疟疾并防止再传播的经验,为高风险地区的疟疾防控提供了参考。这些经验包括建立全面的病媒控制和抗疟药物系统、制定可行的控制规划、持续的药物管理、持续的病例监测和可持续的媒介蚊虫控制,为疟疾高风险地区的疟疾控制提供了范例。

5 云南蚊媒控制与跨境联防联控

云南省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消除本地疟疾传播的省份,毗邻缅甸、老挝和越南3个疟疾流行国家,相比其他省份,承受着更大的疟疾跨境传播防控压力。云南省的高输入性病例、多样的生态环境、多种媒介按蚊等综合因素,给当地疟疾防控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中山大学林华亮教授团队在题为“蚊媒分类控制与跨境联防联控:中国云南疟疾消除的实现和维持”的文章中强调,为防止跨境传播,云南省不仅实施了中国消除疟疾的战略和措施,还积极开展跨境合作[10]。为消除疟疾,云南省在边境地区联合多个邻国进行跨境哨点监测,并与缅甸合作实施“3+1”策略(“3”指3条境内防线,“1”指境外2.5 km内的村庄、社区和定居点)。2019年,云南省与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建立了联防联控平台,促进了病媒和疟疾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社会文化数据的获取和共享。云南省的疟疾防控实践,强调了国家间稳定高效合作的重要性,为其他国家边境地区的疟疾防控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6 总结

在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历程中,中国探索出了一套因地制宜且可持续运行的疟疾防控体系。其中,三大创新成果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是发掘并广泛应用青蒿素,显著提高了疟疾治疗的有效性;二是建立“1-3-7”防控策略,提升了病例响应和疫情控制的效率;三是实施基于爱国卫生除害防病的媒介按蚊分层可持续控制策略和技术体系,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长期干预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中国在海南省、云南省及淮河流域等疟疾重点防控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同一健康”理念融入蚊媒治理,实现了人类健康与生态健康的协同共赢。中国的成功经验不仅展现了强有力的政治承诺与系统治理能力,也为全球疟疾高负担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控疟疾路径。

利益冲突  无

编者按

我国曾深受疟疾危害。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疟疾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2021年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的消除疟疾认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起勇团队等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中国防治疟疾的经验教训”专辑,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的疟疾消除历程。为让国内读者更方便地了解文章内容,在2025 “世界疟疾日”(4月25日)来临之际,本刊特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主任高福院士撰写本文,简要介绍5篇文章的内容及该专辑刊发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曲. 世卫组织向中国颁发国家消除疟疾认证[EB/OL]. (2021-06-30)[2025-04-23].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6/30/content_5622003.htm.
Liu Q. WHO officially declares China malaria-free[EB/OL]. (2021-06-30)[2025-04-23]. http://en.people.cn/n3/2021/0630/c90000-9866693.html. (in Chinese)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alaria ends with us: Reinvest, reimagine, reignite[EB/OL]. (2025-04-16)[2025-04-23]. https://www.who.int/campaigns/world-malaria-day/2025?utm_source=chatgpt.com.
[3]
Liu QY, Wang YG, Liu XB, et al. Stratified sustainable vector control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for malaria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in China: A 70 year journey[J]. BMJ, 2025, 389: e080656. DOI:10.1136/bmj-2024-080656
[4]
Fang XY, Yang LP, Ren DS, et al. Anopheles larval control deserves a greater priority: Lessons in malaria elimination from China[J]. BMJ, 2025, 389: e080662. DOI:10.1136/bmj-2024-080662
[5]
Liu QY. 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 for health and well-being[J]. China CDC Wkly, 2020, 2(24): 438-442. DOI:10.46234/ccdcw2020.112
[6]
Blyden K, Thomas J, Emami-Naeini P, et al.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 eye: Ophthalmic manifestations, pathogenesis, and One Health perspectives[J]. Int Ophthalmol Clin, 2024, 64(4): 39-54.
[7]
刘起勇, 刘小波. 中国消除疟疾媒介按蚊控制策略和技术[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1, 32(5): 513-518.
Liu QY, Liu XB. Anopheles vector control strategy and technology for eliminating the malaria in China[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1, 32(5): 513-518.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1.05.002
[8]
Liu XB, Guo P, Liang Y, et al. Lessons from failure to success on malaria elimination in the Huai River Basin in China[J]. BMJ, 2025, 389: e080658. DOI:10.1136/bmj-2024-080658
[9]
Liu ZY, Brady OJ, Wang GZ, et al. Long term monitoring and adaptive strategies: Lessons from Hainan's malaria elimination and prevention efforts[J]. BMJ, 2025, 389: e080657. DOI:10.1136/bmj-2024-080657
[10]
Zheng DS, Tian P, Yan GY, et al. Stratified vector control and proactive cross border collaboration for sustaining malaria elimination in Yunnan, China[J]. BMJ, 2025, 389: e082300. DOI:10.1136/bmj-2024-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