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Issue (3): 12-20  DOI: 10.16497/j.cnki.1672-335X.202003002

引用本文  

丁黎黎.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评判体系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 12-20.
Ding Lili.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ocial Sciences), 2020, (3): 12-2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19VHQ002)

作者简介

丁黎黎(1978-),女,山东五莲人,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tsqn20161014),主要从事海洋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9-12-30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评判体系研究
丁黎黎1,2     
1.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2.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发展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坚持创新驱动,共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加快化解我国主要矛盾的首要阵地。系统梳理了海洋经济发展内涵的演进,基于海洋经济运行实况,从“对象—理念—层次”三个维度阐述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即以“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社会—海洋科技”五大系统为对象,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导向下,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的质量、效率、驱动力的变革过程,以期回答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什么”。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以“对象—理念—层次”三个评价维度构建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通过设计“1+5+5”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给出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立体式多模块评判标准,回答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衡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向推进—全域规划”的推进路径部署思路,以期为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核心内涵    评判维度    评判标准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Ding Lili1,2     
1. School of Economic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2. Marine Development ResearchInstitute, Ocean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 Adhering to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and jointly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havebecome the primary task to speed up the resolution of major contradictions in China. Based o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marine econom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from three dimensions, and five systems as objec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openness and sharing", the question is answered of wha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s at the macro-, meso- and micro-level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quality, efficiency and driving force. Focused on the core connotatio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the index system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s constructed from three evaluation dimensions. By designing "1+5+5" index system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the three-dimensional multi-module evaluation criterionis given, and the question of how to measur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s answered. Furthermor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wo-way promotion and global planning"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China.
Key word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core connotation    evaluation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系统化部署,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业为着眼点,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现实相适应,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脉搏紧紧相扣。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习近平致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的贺信)。海洋经济在培育增长新动能、拓展增长新空间、壮大新兴产业、引领经济新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作用,是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阵地。因此,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符合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新时代要求,对我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海洋经济逐步脱离依赖海洋资源的初级发展阶段,依靠粗放开发利用的发展模式完成了高速增长阶段,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指出,海洋经济增长“引擎”效能持续增强,海洋生产总值从2001年到2018年平均每6年翻一番。201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3万亿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相当于2017年经济总量居世界第14位的西班牙国民生产总值。近10余年来,海洋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均在9%之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海洋产业的增加值在当年海洋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4.4%(海洋第一产业)、37.0%(海洋第二产业)、58.6%(海洋第三产业),可见海洋第三产业已然成为海洋经济的核心驱动。我国海洋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成长,其中海水利用业增加值的增速为7.9%、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的增速为9.6%、海洋电力业增加值的增速为18.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涉海企业效益提升作用明显,海洋经济领域取得了明显的去杠杆、降成本的效果。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涉海工业企业的成本下降1.7元/百元主营业务收入,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3.6%。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与世界海洋强国相比,差距仍较大。新时代下海洋产业关键装备、核心技术等方面的“短板”较为突出,边远海岛开发与保护、深远海开发利用等领域“弱项”更加凸显,陆海统筹发展与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仍不完善。总之,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环节仍然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加快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化,脱离过去的增长路径依赖是一项必然选择。然而,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均缺少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一致性界定,也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与路径方案。虽然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理论体系方面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但不同于国民经济系统,海洋经济系统固有的独特性、未知性、流动性等特征,使我们不能简单照搬现有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这就提出了一个十分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第一,新时代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只有深刻把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推动海洋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才会有明确的方向。第二,如何科学评判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状态,只有准确把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脉搏,才能更加有效地设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路径方案。充分认识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准确把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探索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路径,才是推动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思路落地的重要保障。鉴于此,本文试对上述基本理论问题作初步探讨。

二、海洋经济发展内涵的演进

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明确指出,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1]在学术界,虽然尚未形成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致观点,但学者在海洋经济广义内涵的基础上,分别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蓝色经济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海洋经济的发展模式,可持续性是它的核心,包括海洋经济、海洋生态,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本质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海洋资源开发模式。在该模式下海洋科学技术得到恰当的应用,海洋资源有效利用,生产方式完成集约化转型,海洋生态环境不再发生退化。从循环经济视角来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从依赖海洋资源的线性增长,转变为以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来促增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初衷不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视为必然成本,而是在推进海洋经济优化发展的同时,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化发展,最终达成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目标。[3]

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实践的同时,蓝色经济概念应运而生。蓝色经济是融合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发展观。[4]具体而言,蓝色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基于“应对全球水危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经济”和“创驱动型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有机融合,形成的以创新为驱动、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化海洋经济发展理念。[5]蓝色经济也是一种发展方式,它旨在通过探寻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这两者的相互平衡,最终达成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6]从实质上来看,蓝色经济是可持续的海洋经济。这一观点得到多方认可。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指出,蓝色经济是以改善人类福祉、促进社会公平、减少环境风险、降低生态稀缺等为基本宗旨的海洋经济(UNCTAD,2014)。《韩国先驱报》也曾指出蓝色经济是“以海洋为基础,同时注重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通过以上文献可看出,在内涵界定方面,蓝色经济中的蓝色是指海洋,是绿色经济在海洋领域的延伸。蓝色经济是指在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生产活动。在实践方面,蓝色经济是一种海洋经济形态,是一种能够平衡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的经济形态。一方面,丰富的海洋资源赋予了蓝色经济巨大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海洋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生态修复能力使得蓝色经济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7]

有关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直接阐述,目前仍然停留在政府公文表述中。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高质量发展确立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根本要求。同时,高质量发展也为我国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重要论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引。2019年,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指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多种关系。不仅包括海洋经济发展与陆海统筹、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而且包含海洋经济管理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海洋经济发展中部门与地方的关系、海洋经济发展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因此,综合解析“海洋强国”“海洋生态文明”“陆海统筹”“经略海洋”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海洋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剖析会议讲话、政府工作报告等中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表述,有助于理解政府提出高质量发展概念背后的真实意图,从而更好地给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解析及理论框架构建。

三、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探讨 (一)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

要推动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应当厘清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丰富,在实践中不断拓展,至今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界定:(1)基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高质量发展是突破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局限,以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化发展模式。[8](2)从发展理念的角度来看,高质量发展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展。高质量发展要全面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具体来说,在高质量发展模式中,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发展是内在特征,绿色发展是普遍形态,开放发展是必然路径,发展成果共享是根本目的。[9][10](3)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角度来看,高质量发展是要重视量的增长,更要重视结构的优化、环境的保护、社会文明的提升,以及社会治理的完善。高质量发展涉及面广泛,它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11](4)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来看,高质量发展主要是指产品的高质量、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高质量和国民经济整体的高质量和高效率。[12](5)从与高速度增长比较的视角来看,高质量发展涵盖多方面的高质量,包括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改革开放的高质量、城乡发展的高质量、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和人民生活的高质量。[13][14]总的来说,高质量发展并非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涵盖社会、政治和文化等诸多领域,高质量发展内涵研究呈现多元化。

(二)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

虽然学者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蓝色经济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探讨,但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与基本特征的阐释尚未形成统一观点,使得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研究成果与其现实运行状态割裂,对推进当前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义不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提出,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基本思路,但我们必须清晰认识海洋经济较国民经济的“共性”与“特性”。例如,海洋要素禀与海洋生态修复的动态性,使得海洋经济技术进步存在方向性;围填海等海洋开发活动并不能简单以市场资源配置方式为主。

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引领,基于新时代海洋经济发展特征,从“对象—理念—层次”(Object-Concept-Perspective)三个维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进行阐释与理解(见图 1)。首先,在明晰海洋经济关联系统间互动作用关系的基础上,追踪海洋经济驱动要素与成果要素在海洋经济运行的条件、过程、结果轴线上的流向,剖析海洋经济关联系统间的复杂作用机制。其次,立足十九大“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重大决策部署,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解读“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明确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源性与外源性动力。最后,从微观、中观、宏观角度来理解五大理念指导下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海洋五大系统中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协同、政府和市场的协同、部门与地方的协同,从而破解海洋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诸多不充分问题、不协调问题,以及不可持续问题。

图 1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
1、对象维度的阐释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海洋经济活动为主要载体,涵盖海洋经济活动运行的条件、过程、结果等三个关键过程,海洋经济关联系统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对象。从系统性角度来看,海洋经济关联系统由五个子系统有机组成,分别是海洋经济系统、海洋资源系统、海洋环境系统、海洋社会系统,以及海洋科技系统。[15]他们可以形成复杂适应性大系统,通过子系统间的信息交流、演化学习、多元互动来改变自身系统的结构与行为。本文以海洋经济活动运行的驱动要素与结果要素为靶向,追踪海洋经济活动关键要素流向,可以探明海洋经济关联系统间的复杂作用机制(如图 2)。

图 2 海洋经济关联系统作用机制

海洋经济系统是复杂适应性大系统的核心,承担海洋经济生产环节,其投入要素包括来自海洋资源系统开发所得资源要素以及海洋社会系统提供的资本与劳动两大关键要素,利用海洋科技系统的提供的先进生产技术完成生产活动,实现海洋经济增长的同时向海洋环境系统排放污染。

海洋科技系统是科技创新形成海洋经济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能够加快海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培养新的增长点。例如,“海燕”水下航行器等一批海洋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开辟了海洋领域的新前沿方向,而且形成了系列新产品、新业态。同时,海洋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与海洋社会系统提供的人力资本聚集,推动了科技创新在海洋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引致效应形成。

海洋社会系统是由与海洋相关联的人口状况、文化意识、道德伦理、社会规制、治理机制等要素构成的,实现群体共同劳动和生活的系统。海洋社会系统通过决策主体,如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政府等,作用其他四个海洋子系统。例如,海洋经济系统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海洋社会系统中政策体系、组织体系、治理体系等方面的高效率安排。反过来,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系统的协同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精神水平,推动了人类福祉的改善。

海洋五大系统之间的关联作用如下:经济系统的经济产出为其他系统的运行提供产品、服务支持,生产环节不仅解决了海洋社会系统的就业与收入问题,也为其提供了消费产品,同时也通过对海洋科技系统、海洋资源系统、海洋环境系统的资本支持,推动了海洋科技研发、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等环节的运行,这些环节的科技、资源等产出又为海洋经济系统的生产环节提供要素,同时满足了海洋社会系统运行对产品和服务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从整体上来看,“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科技—海洋社会”五大系统协同运行,缺一不可。因此,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五大系统的协同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各个系统内部的高质量运转状态,更是将各个系统融为一体,协调各个系统的关联关系,共同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理念维度的阐释

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的科学界定,需立足于十九大“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重大决策部署,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解读“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明确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源性动力,结合当前海洋经济运行的内源性状态等多个方面进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实践和应用,这不仅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海洋经济关联各系统协同发展,达到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高级状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再局限于数量上高速增长的单一目标,追求的是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双重目标的协调统一。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以“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科技—海洋社会”五大系统为发展对象,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一是以“开放、共享”为战略视野,增进全球人民的福祉,共享海洋经济发展成果。坚持以“走出去”和“引进来”发展道路来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推进海洋领域国际产能合作、技术输出和国际高精尖技术引进,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以“创新”为动力手段,激发海洋科技系统的成果产出、形成海洋经济系统发展动力。立足自主创新、突破海洋开发利用与管控的关键核心技术,集中力量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着眼长远培育创新人才。三是以“绿色”为发展保障,保护海洋资源系统和海洋环境系统。严守生态功能基线、环境安全底线,健全海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监管机制,健全海洋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系。四是以“协调”为发展基调,协同发展海洋五大系统,形成陆海统筹,协调发展。坚持“以海定陆”为原则统筹海岸带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科技,实现海洋经济与海岸带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海洋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共享性的统一。

3、层次维度的阐释

作为海洋经济运行的高级状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通道一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贯穿海洋经济活动运行的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次。一是在宏观层面,海洋经济宏观指导与调节工作的质量变革,是国家引导海洋经济整体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向协同转变的过程,海洋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进而驱动经济整体向高质量方向迈进。二是在中观海洋产业方面,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则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通过海洋产业的发展质量向高级化转变,实现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进而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基于双环流价值链体系来提升我国海洋产业地位与作用。三是在微观要素与主体方面,完善的高质量海洋产业网络,加速运转海洋经济运行中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环节,促进科学技术、高端人才、制度等要素的融会与配置,提升经济单元的活跃度和创新度,实现海洋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学的海洋资源供给方式和供给途径。海洋经济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从而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海洋经济宏观指导与调节工作的质量变革,离不开海洋产业质量变革,以及微观企业产品质量变革、技术变革的支撑;与此同时,海洋经济中观层面的质量变革和微观层面的质量变革是海洋经济宏观指导与调节工作质量变革的绩效体现。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观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科技-海洋社会”五大系统所构成的海洋经济关联系统为对象载体,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根本原则与目标导向,覆盖海洋经济运行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质量、效率、驱动力的变革过程。

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维”评判体系

现有海洋经济发展评价与我国发展战略紧密相关,在政府讲话和国家战略引导下,基于系统论的指导,将海洋经济运行视为综合系统,并将其拆分为海洋经济系统、海洋资源系统、海洋环境系统、海洋社会系统。基于这四个系统进行“可持续性”“协调性”“绿色增长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这种系统论的研究视角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照搬现有指标体系,原因在于:一是现有指标体系主要探讨了海洋经济“可持续性”“协调性”“绿色增长效率”“生态文明”的量变过程和历史成效,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需要立体性思维,要综合考虑“量变”与“质变”、“静态”与“动态”等高质量发展特征。二是现有指标体系设计受限于二手统计数据库的约束。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应用,海洋大数据以及相应的海洋大数据平台开始出现,必然会拓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更好地服务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准确把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脉搏是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基础环节。由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海洋经济关联系统为承载对象,涵盖海洋经济活动运行全过程的系统性工程,使用任何单一指标评判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状态都有失科学性。因此,本文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设计科学合理的评判指标,选取适用的评判方法,搭建科学合理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判体系,为准确评判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给出合理化方案。

(一)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判维度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目的:以海洋五大系统为对象,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宏观层面海洋经济管理与调控水平的高低判别;中观层面海洋产业的合理性、高级性判别;微观层面涉海企业的活力度判别。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是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映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判指标的维度与其“对象—理念—层次”的三维内涵一脉相承。因此,本文以评判对象、评判理念、评判层次三个维度同步切入,构建“对象—理念—层次”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维评判维度的架构,并进一步提炼评判指标体系。一是从“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科技-海洋社会”五大系统关联作用机制出发,以海洋经济系统为核心,着重考量海洋经济发展中社会民生事业的提升与资源环境的改善情况,从五大系统平行切入,确定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象维指标。二是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目标导向,以五大理念为准则提炼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维指标。三是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路线,结合海洋经济运行实践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的具体表现,明确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层次维指标。现代系统科学理论集成手段,以“对象—理念—层次”三维准则为框架,整合对象维、理念维、层次维的指标形成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准则层指标,将目标层的指标与准则层的指标对接,给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象—理念—层次”三维指标体系(如图 3)。

图 3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O-C-P指标体系示意图
(二)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构建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在对象维度、理念维度、层次维度都有所表现,因而在这三个维度上都应建立合理的评判标准。由于三个维度分别从“承载对象、发展理念、宏观—中观—微观”监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状态,彼此之间并非独立。基于此,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象—理念—层次”三维指标体系切入,结合海洋经济运行实践,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5”评判体系(图 4),实现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系统性阐释。

图 4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体系

首先,在对象维度上,评判“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环境质量水平”“海洋资源承载水平”“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海洋社会发展水平”等五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象维指数,对海洋经济运行各关联系统的发展状态逐一监测。任何一个子系统运行状态的都将对系统整体产生一定影响,只有五大系统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整体上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状态。

其次,在理念维度上,对标五大发展理念,设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度”“协调度”“绿色度”“开放度”“共享度”等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个理念维度指数,实时跟踪海洋经济的质量效益,在稳定海洋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模式有效性与可持续性,以及成果的分享性。

最后,以“对象—理念—层次”三维指标体系为基础,基于理念模块指数与对象模块指数,结合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层次维度上的表现,构建一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借以表征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水平。从而突破传统评价内容较为片面的局限,形成“1+5+5”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维内涵核心,实现从不同角度对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模块化评估。

五、结语

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主旋律。海洋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其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维持其经济引擎地位的关键,更是助力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此时,如何解释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什么”和“如何衡量”两个重大基础性问题,是准确把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脉搏,稳步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的理论探讨,将海洋经济视作是一个由“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科技-海洋社会”等五个子系统有机合成、协同运行的复杂综合系统,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根本准则与目标导向,结合海洋经济运行在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次的具体实践,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释,来回答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什么”的问题;进一步,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象—理念—层次”三维评判指标,进而凝练“1+5+5”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设计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多模块评判标准,来回答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衡量”的问题。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多系统、多维度、多层次特征,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准确应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科学评判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状态,及时精准把握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与长板,挖掘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提升的方面,识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开发的着力点。进而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开发的着力点出发,按照短板突破、长板提升的双向推进思路,绘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路径的整体蓝图。同时,塑造企业主体地位,明确政府职责,同时发挥社会服务协作功能,推进路径与“一带一路”、陆海统筹、双轮驱动、生态文明相结合,形成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向推进-全域规划”的路径具体部署,助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路径的落地、落实、落细,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参考文献
[1]
宋维玲, 秦雪, 李琳琳. 中国与加拿大海洋经济统计口径比较研究[J]. 海洋经济, 2016, 6(5): 55-62. (0)
[2]
狄乾斌, 韩增林. 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演进特征及其系统耦合模式[J]. 经济地理, 2009, 29(5): 799-805. (0)
[3]
秦宏, 孙浩杰.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 东岳论丛, 2011, 32(1): 139-142. (0)
[4]
何广顺, 周秋麟. 蓝色经济的定义和内涵[J]. 海洋经济, 2013, (4): 13-22. (0)
[5]
郝昕. 新常态下蓝色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16, (2): 12-17. (0)
[6]
杨薇, 孔昊. 基于全球海洋治理的我国蓝色经济发展[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 36(2): 33-36. (0)
[7]
王洪军. 生态文明建设与蓝色经济发展研究[J]. 东岳论丛, 2012, 33(9): 188-190. (0)
[8]
金碚.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4): 5-18. (0)
[9]
任保平, 文丰安. 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 改革, 2018, (4): 5-16. (0)
[10]
金刚, 沈坤荣.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政府行为演变与增长动力转换[J]. 宏观质量研究, 2019, 7(3): 1-16. (0)
[11]
杨伟民.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J]. 宏观经济管理, 2018, (2): 13-17. (0)
[12]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J]. 学术月刊, 2018, 50(3): 66-74, 86. (0)
[13]
任保平, 李禹墨.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7(3): 105-113. (0)
[14]
余泳泽, 胡山.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基本路径:文献综述[J]. 宏观质量研究, 2018, 6(4): 1-17. (0)
[15]
白福臣.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在作用机制分析[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25(2): 91-9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