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Issue (3): 56-67  DOI: 10.16497/j.cnki.1672-335X.202003006

引用本文  

孙永河, 王麒翔. 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策略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 56-67.
Sun Yonghe, Wang Qixiang.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Modern Marine Ranching[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ocial Sciences), 2020, (3): 56-6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标导向群组DEMATEL变权决策方法研究”(71561015);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基于系统复杂性思维的非线性DEMATEL群组决策方法研究”(2016FB116);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创新驱动战略下加快云南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SYSX201609)

作者简介

孙永河(1978-),男,山西大同人,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决策研究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9-12-08
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策略研究
孙永河 , 王麒翔     
昆明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
摘要: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得天独厚,但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生态环境破坏、渔业资源量增加不明显等弊端。因此,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对于发展海洋经济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文献研究法和调研、访谈等形式初步获得影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十个影响因素,然后运用灰色DEMATEL(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对其中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辨识。综合考虑中心度和原因度后辨识出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四个关键因素:建设理念、管理水平、科研水平和技术支撑体系。因此,现代化海洋牧场在建设过程中应促进建设理念现代化、管理水平现代化,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科研水平,并完善技术支撑体系。
关键词现代化海洋牧场    建设质量    提升策略    灰色DEMATEL方法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Modern Marine Ranching
Sun Yonghe , Wang Qixiang     
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China
Abstract: China is a big marine country with unique marine resource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isadvanta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marine ranching, such as the de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fishery resources.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odern marine ranching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developing marine economy and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e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modern marine ranching are proposed, which are derived from literature research,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and the key factors are identified by using the gray-based 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 method. Considering comprehensively the centrality and causes, the authors identify four key facto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odern marine ranching construction. Four key factor are respectively construction concept, management level,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and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marine ranching shoul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construction concept and management level,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of modern marine ranching to perfect the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
Key words: modern marine ranch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improving strategy    grey-based DEMATEL method    
一、引言

现代化海洋牧场作为新兴产业,是推动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在保护近海生态环境、保障“蓝色粮仓”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促进海洋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际环境不断变化以及日益复杂,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迫在眉睫,党和国家对于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引导和指挥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发展工作。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1]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集约化海水健康养殖,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统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科学布局近远海养殖和远洋渔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合理确定内陆水域养殖规模,压减近海、湖库过密网箱养殖,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由此可见,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形势所需,同时也是提升国家海洋实力的内在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起步较晚,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建设资金不足、重大科学问题难以解决、关键技术亟待突破等问题,现代化海洋牧场在生态系统保护以及资源养护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凸显不足。对此,我国学者对有关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研究展开了分析,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已成为目前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对于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一些学者予以了前期研究,并取得了较多成果。其中,关于现代化海洋牧场在生态方面的研究比较突出。例如,游桂云等认为,当前我国在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过程中,往往更多地注重其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生态效益,缺少对生态效益的评估;[2][3]杨红生等通过研究表明,当前国内大多数现代化海洋牧场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内在的生态系统功能,未能对现代化海洋牧场形成有效的生态保护机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现代化海洋牧场抵御环境和生态灾害的能力;[4][5][6]都晓岩、姜亚洲等认为, 现代化海洋牧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商业色彩过于浓厚的问题,单品种的大量增殖致使渔业资源价值降低,同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7][8]另外在技术层面上,颜慧慧等通过研究表明,建设技术缺乏标准化是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瓶颈,因此,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过程中应确立技术的标准化;[9]阙华勇等认为, 现代化海洋牧场在建设过程中投入的研发力量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独立的技术体系来支撑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快速发展。[10]还有,当前政府对于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缺乏中长期的规划,从而导致许多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如各建设部门职能分工不明确、重复性建设工作较多、特色不突出等。[2][11][12]

针对当前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有益的对策建议。比如,在解决生态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上,杨红生等认为, 应以相关技术为先导,对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优化,并且对牧场内的生物资源进行养护;[13]杨红生等指出, 国家应着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的体系化建设,应将近海生态系统重建纳入工作重点,加强海洋牧场资源环境的实时在线监测和生态灾害的预警预报。[14]在处理当前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中技术层面亟待突破的问题上,张国胜等认为, 应以生态保护、渔业养护、监测评价等方面为基础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技术体系;[15]阙华勇等指出, 中央应设置专项研究经费对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实施科技攻关。[10]另外,在解决顶层设计不足的问题上,相关文献认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需以海域为主体、以陆地为依托进行合理统筹规划,通过实施技术先导与牧场建设工程化、牧场生产机械化、牧场保障自动化、牧场管理信息化的突破,最终实现海陆一体化建设。[16][17][18]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现有研究虽然已基本厘清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当中的各种问题与难点,并就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提出了初步的相关对策建议。但仍存在以下两点不足:第一,当前对于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系统性、科学性较差,研究深度仍亟待拓展;第二,研究领域的视角仍较为有限,主要集中在功能、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多视角、多维度的综合研究则并不多见。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文拟在分析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初步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Grey-based 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Grey-based DEMATEL)方法辨识影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相关策略。

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关键影响因素辨识 (一)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初步因素

考虑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既要全面综合地反映整体建设情况,从而能够发挥国家对于海洋牧场全方位布局的导向作用和相关政策的激励作用,又要提升选取因素的可操作性。因此,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影响因素的选取要遵循系统性、导向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按上述因素选取的原则,以“海洋牧场”为主题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期刊数据库中检索,结合滚雪球的文献搜集方式,重点关注2009—2019年以来讨论海洋牧场建设现状的研究成果。然后,根据论文题目和摘要部分的描述,观察其是否与海洋牧场的建设现状有关,选取了国内期刊论文21篇。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归纳出了影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十个影响因素。

(1) 建设理念(a1)。积极地宣传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可以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提供引领的作用与指挥的作用。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主要包括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功能多元等。[19]

(2) 管理水平(a2)。较高的管理水平为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与新旧动能的转换提供了动力。良好的管理水平是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实现“人海和谐”的先决条件。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应聚焦于现代化海洋牧场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体系化等方面。[19]

(3) 监测评估体系(a3)。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健康发展依赖有效的、合理的政策导向,对现代化海洋牧场进行合理有效的监测评估可以反映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成效,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质量。[4]因此,制定科学的、全面的、可操作性强的监测评估体系能够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 科研水平(a4)。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在机制层面仍存在许多障碍,诸如海洋牧场生产力演变、生物过程及生态互作机制、海洋牧场与清洁能源等重大科学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1]因此,搭建企业与高校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相关企业或相关中介机构之间的科研平台,从而逐步地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科研水平,对于实现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5) 积极性(a5)。将政府、企业和商业银行等多方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政府、企业和商业银行等多方建设主体在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是产生高质量建设成果的先决条件。积极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建设经费是否充足、政府的政策支持、关键技术支持等。

(6) 资金状况(a6)。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充足的、可持续的资金是保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资金状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提供的金融服务与财政补贴;二是从农业银行等商业金融所获得的融资支持。[20]

(7) 产业化水平(a7)。产业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成果。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构建完备的技术支撑体系,有利于明确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管理主体,并且提升企业参与现代化海洋牧场管理的积极性。[10]

(8) 信息化水平(a8)。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信息化水平,能够有效地提高海洋作物的生产效率,同时减轻在养殖过程中对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的破坏,并且提高海洋食品的质量安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与完善,而信息化系统则主要包括实时监测系统、预警预报系统、专家决策系统等。[21]

(9) 技术支撑体系(a9)。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有利于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当下中国海洋牧场产业在环境实时监测技术、生物资源智能管理技术、生物资源智能收获技术等方面的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因此,通过提高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并引入相关技术人才,进一步完善现有技术支撑体系势在必行。[1]

(10) 社会影响(a10)。现代化海洋牧场从本质上来讲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因此,现代化海洋牧场社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高低。现代化海洋牧场对于社会影响的大小通常以渔业资源量的增加、重大科学难题的解决、关键技术的突破等方面予以反映。

(二)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关键影响因素辨识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问题的研究属于复杂系统问题,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与影响下产生的结果,其影响机理较为复杂,因此本文采用灰色DEMATEL方法对影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辨识。

1、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由我国学者邓聚龙于1982年提出,[22]是处理模糊语言、贫信息、少数据等不确定性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灰色系统理论自提出以来,在工业、农业、生态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为:

假定X是一个全集,G集合是全集X的灰数集。$\overline{{{\mu }_{G}}}(x)$$\underline{{{\mu }_{G}}}(x)$分别定义为灰数集G的隶属函数的上界和下界,具体见式(1)。

$ \underline{{{\mu }_{G}}}\left( x \right):X\to \left[ 0, 1 \right], \text{ }\overline{{{\mu }_{G}}}\left( x \right):X\to \left[ 0, 1 \right] $ (1)

显然,$\overline{{{\mu }_{G}}}\left( x \right)\ge \underline{{{\mu }_{G}}}(x)$

基于上述假定,用灰数$\otimes X_{ji}^{k}$去评估影响因素i对因素j的影响程度,$\otimes X_{ji}^{k}$的表达式如式(2)所示。

$ \otimes X_{ij}^{k}=\left[ \underline{X}_{ij}^{k}, \overline{X}_{ij}^{k} \right] $ (2)

其中,k为决策专家数量。

下面,举例说明灰数之间的运算关系,如式(3)—式(6)所示。

$ \otimes X_{11}^{1}+\otimes X_{11}^{1}=\left[ \underline{X}_{11}^{1}+\underline{X}_{11}^{2}, \overline{X}_{11}^{1}+\overline{X}_{11}^{2} \right] $ (3)
$ \otimes X_{11}^{1}-\otimes X_{11}^{2}=\left[ \underline{X}_{11}^{1}-\overline{X}_{11}^{2}, \overline{X}_{11}^{1}-\underline{X}_{11}^{2} \right] $ (4)
$ \begin{align} & \otimes X_{11}^{1}\times \otimes X_{11}^{2}=[\text{min}(\underline{X}_{11}^{1}\underline{X}_{11}^{2}, \underline{X}_{11}^{1}\overline{X}_{11}^{2}, \overline{X}_{11}^{1}\underline{X}_{11}^{2}-\overline{X}_{11}^{1}\overline{X}_{11}^{2}), \\ & \text{max}(\underline{X}_{11}^{1}\underline{X}_{11}^{2}, \underline{X}_{11}^{1}\overline{X}_{11}^{2}, \overline{X}_{11}^{1}\underline{X}_{11}^{2}-\overline{X}_{11}^{1}\overline{X}_{11}^{2})] \\ \end{align} $ (5)
$ \otimes X_{11}^{1}\div \otimes X_{11}^{2}=[\underline{X}_{11}^{1}, \overline{X}_{11}^{1}\left] \times \right[\frac{1}{\underline{X}_{11}^{2}}, \frac{1}{\overline{X}_{11}^{2}}] $ (6)
2、基于灰色DEMATEL方法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关键因素辨识方法

DEMATEL方法是由日内瓦研究中心的Gabus和Fontela两位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面向复杂系统因素分析的算法,这种算法是基于图论通过构建分析结构模型来认知复杂社会因素之间的因果关联关系并辨析关键要素,[23]首先运用专家知识和经验进行影响因素的初始判断,建立直接影响矩阵,再通过矩阵运算构造综合影响矩阵,计算出各个因素之间的影响度和被影响程度,区分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从而进一步识别系统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因素间的结构性相关关系。遗憾的是,传统DEMATEL方法在专家打分时赋值过于确定,因此往往很难反映出实际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灰数模糊方法建立柔性的数学决策模型,从而使专家的判断结果能够更加符合实际的情况,以此避免造成决策的重大失误。本文借鉴已有文献提出的灰色DEMATEL方法对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辨识,[24]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不同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矩阵dk。请k位专家对10个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进行判别,将专家的语言变量按照没有直接影响、有弱影响、有中等影响、有较强影响和非常强影响共五个等级对专家调研问卷进行灰色矩阵转换(具体见表 1),得到10×10的直接影响矩阵dk,具体见式(7)(若i=j,则aij=[0, 0])。

表 1 语言变量与灰数的转换关系
$ {{d}^{k}}=\left[ \begin{matrix} \left[ 0, 0 \right] & \otimes d_{1, 2}^{k} & \cdots & \otimes d_{1, 10}^{k} \\ \otimes d_{2, 1}^{k} & \left[ 0, 0 \right] & \cdots & \otimes d_{2, 10}^{k}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otimes d_{10, 1}^{k} & \otimes d_{10, 2}^{k} & \cdots & \left[ 0, 0 \right] \\ \end{matrix} \right]~~ $ (7)

步骤2:集成k位专家的直接影响矩阵,集成公式如式(8)所示。

$ D=\sum\limits_{i=1}^{k}{{{{d}^{k}}}/{k}\;} $ (8)

步骤3:将集成的直接影响矩阵D标准化为矩阵G。记G=[gij],则G的计算表达式为:

$ \otimes m=\left[ \underline{m}, \overline{m} \right]={1}/{\underset{1\le i\le 10}{\mathop{\text{max}}}\, \sum\limits_{j=1}^{10}{\otimes {{d}_{ij}}}}\; $ (9)
$ G=\otimes m\times D $ (10)
$ \otimes {{g}_{ij}}=\left[ \underline{m}\cdot {{\underline{d}}_{ij}}, \overline{m}\cdot {{\overline{d}}_{ij}} \right] $ (11)

步骤4:计算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系统因素的综合影响矩阵T

$ T=G{{\left( I-G \right)}^{-1}} $ (12)

其中,I为单位矩阵。

步骤5:计算中心度与原因度。首先,对矩阵T中元素按行相加得到相应因素的影响度$\otimes {{R}_{i}}$(反映因素i对系统其他因素的影响),对矩阵T中元素按列相加得出相应因素的被影响度$\otimes {{C}_{j}}$(反映因素i受系统其他因素的影响)。

$ {{R}_{i}}=\sum\limits_{j=1}^{10}{\otimes {{t}_{ij}}}, i=1, 2, \cdots , 10 $ (13)
$ {{C}_{i}}=\sum\limits_{j=1}^{10}{\otimes {{t}_{ij}}}, i=1, 2, \cdots , 10 $ (14)

然后,按式(15)和式(16)分别计算系统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

$ \otimes {{P}_{i}}=\left\{ \otimes {{R}_{i}}+\otimes {{C}_{j}}|i=j \right\} $ (15)
$ \otimes {{E}_{i}}=\left\{ \otimes {{R}_{i}}+\otimes {{C}_{j}}|i=j \right\} $ (16)

步骤6:根据式(17)分别确定因素i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然后绘制影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系统因素之间Prominence-Cause关系图(后文简称PC关系图),并根据式(18)辨识系统的关键因素。

$ \frac{\otimes {{\underline{P}}_{i}}+\otimes {{\overline{P}}_{i}}}{2};\frac{\otimes {{\underline{E}}_{i}}+\otimes {{\overline{E}}_{i}}}{2}, i=1, 2, \cdots , 10 $ (17)
$ \frac{\sum\limits_{i=1}^{10}{\frac{\otimes {{\underline{P}}_{i}}+\otimes {{\overline{P}}_{i}}}{2}}}{10} $ (18)
3、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本文邀请了5名从事海洋牧场研究的专家,依据上述灰色DEMATEL方法计算步骤进行关键因素辨识。首先,分别请5位专家建立由语言变量构成的十个影响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dk(k=1, 2, 3, 4, 5),具体见表 2表 6。按式(8)将5位专家的直接影响矩阵进行集成,如表 7所示。

表 2 专家1的直接影响矩阵d1

表 3 专家2的直接影响矩阵d2

表 4 专家3的直接影响矩阵d3

表 5 专家4的直接影响矩阵d4

表 6 专家5的直接影响矩阵d5

表 7 集成的直接影响矩阵D

然后,依据式(9)—式(11)将直接影响矩阵D进行标准化处理,如表 8所示。

表 8 标准化的直接影响矩阵G

基于表 8数据和式(12)计算出综合影响矩阵T,如表 9所示。

表 9 综合影响矩阵T

最后,基于表 9数据并依据步骤5计算出系统各因素的影响度$\otimes {{R}_{i}}$、被影响度$\otimes {{C}_{j}}$、中心度$\otimes {{P}_{i}}$和原因度$\otimes {{E}_{i}}$。具体详见表 10

表 10 影响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

基于式(17)和表 10数据绘制出反映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系统因素之间的PC关系图(见图 1)。由图 1可知,a1a2a7a9a10的原因度均为正数,因此它们属于原因因素,即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a3a4a5a6a8五个因素的原因度均为负数,属于结果因素,即受系统其他因素影响。根据式(18)计算出10个影响因素中心度的算术平均数E=6.08,中心度大于该值的影响因素即为系统的关键因素。因此,由图 1可知,a1(建设理念)、a2(管理水平)、a4(科研水平)和a9(技术支撑体系)是影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

图 1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系统因素之间的PC关系图
三、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策略

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形式下,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与此同时,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发展也往往伴随着机遇。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是目前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人民的迫切需求。但是,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与难点,与日本等渔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仍然相差甚远,存在着明显滞后的情况。而当前有关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研究仍然停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深入程度还不够,且研究领域的视角较为有限。鉴于此,本文利用灰色DEMATEL方法辨识出影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三点策略。

(一) 建设理念现代化

目前我国海洋牧场在建设过程中对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认识还存在着不足,大多数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一种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过于重视经济效益,从而出现忽视生态效益、缺少对生态效益全面细致的评估等弊端。由此可能会导致出现为获取利润而采取的影响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因此,我国应将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现代化,提升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建设理念,并充分调动海洋牧场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产出高质量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成果。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需要树立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功能多元的理念。

第一,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我们必须认识到和谐稳定的海洋生态环境对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同时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并根据海洋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来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与建设速度,这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不可盲目地扩大建设规模,同时不能因为一味地追求利润而忽视生态效益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如果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仍重视商业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不仅会影响渔业资源的品质从而导致价格下降,同时也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对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过程中要将“生态优先”的理念当作第一要务并加以重视。

第二,在自然环境上,现代化海洋牧场可以分为海域和陆域两大部分,而这两个部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将海域与陆域两部分充分连通有利于发挥海洋牧场的综合效益。另外,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应主张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的、平等的、创新发展的新型关系,因此,转变观念和解放思想是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前提。相关人员必须要提升对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工作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不仅如此,还应时刻加强学习并深入了解国家有关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相关政策与发展方针,并将其作为导向。我国海洋牧场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厘清自身的发展思路,确定发展方向,并据此调整自身的发展结构,最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功能的多元化应在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重视。海洋牧场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整体,其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的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一个具备多功能的复杂体。因此,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态系统、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利于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最终将现代化海洋牧场打造成为具有生态、经济、科学效益的综合体。

(二) 管理水平现代化

我国传统海洋牧场管理大多将追求经济效益作为主导,过于强调对利润的追求,同时过于依赖生产经验,因此,缺乏层次性、系统性、目的性的科学管理体系。我国应注重“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及体系化”的建设,从而提高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管理水平。

第一,重视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国家及政府各级机关应统筹全局,建立健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标准。根据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现状,严格执行现有的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确保环境法规的有效落实。还有,在法律法规的推进过程中要注意相关财税制度的配套,以奖为主,奖惩结合,引导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合理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加强海洋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力度,使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以保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顺利推动。

第二,重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详实、准确、权威的信息数据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开展高质量建设工作的基础,一旦缺乏来源可靠的信息数据将会严重阻碍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正常进行。因此,现代化海洋牧场与高校、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平台搭建就显得尤为重要。探索建设信息化海洋牧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多部门、多单位的协调运作,包括牧场选址、牧场牧场、生物承载力评估、效益评价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都必须重视的工作。智慧化、数字化与信息化正逐渐渗透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引入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影响,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等。

第三,重视管理的智能化建设。目前是一个云技术、大数据等现代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过程中,不应墨守成规一味地依赖传统的技术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应充分利用这些智能技术并将其作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智能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依托于长期积累的海洋牧场运营数据,通过现代管理科学的算法及建模方法,不仅能够对当前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也能针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市场环境及国际环境的形式作出预测与判断,从而帮助经营者更好地控制成本投入、规避风险损失、提高产品质量。

第四,重视管理的体系化建设。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应着力保障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经费充足,国家要加大对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经费支持力度,规范经费使用管理,并鼓励相关人员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经费。而现代化海洋牧场自身也应打造“王牌产品”从而扩大其社会的影响力,以此来吸引社会资本对其进行投资,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海洋牧场的建设和发展不受经费的制约。

(三) 着力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科研水平并完善技术支撑体系

我国目前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科研水平相比渔业发达的国家来说仍然较为落后,且缺乏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科技技术不发达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加重,同时也会过多浪费人力资本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资源。因此,应强化现代化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科技技术水平,并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从而扩大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社会影响力和提升建设质量。

第一,保护渔业资源。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的、安全的渔业资源,应系统地研究渔业资源保护的相关技术并加强对其的研发,形成搜集、整理、保存和合理利用的完整体系。与此同时,应建立渔业资源保护区、开展本地人工繁殖放流、避免过度近交与基因污染,科学地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并合理确定渔业资源的可容纳量,为渔业资源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态环境。

第二,研发生态环境修复相关技术。生态环境应得到人们充分的重视,而对于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我们应对其进行修复。加强并创新海藻场和海草床修复技术,同时,还应建立海藻场和海草床的物质能量流动模型,并分析海藻场和海草床生物涵养机理,加强对其的保护。此外,应逐步突破流场营造技术、微生物改良技术、修复区域选择技术等,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第三,研发相关信息技术。目前,我国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在实时监控和信息化管理方面仍然较为落后。应着力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体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突破生物远程可视化监控、驯化及追踪技术、集成现代化海洋牧场生态环境与生物信息数据库,以保障在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及时获取详实、准确、权威的信息数据。

第四,开发清洁能源。太阳能、潮汐能、海域风能等清洁能源应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与海上风电有效结合起来,可以最大化地发挥空间集约效应。在利用清洁能源的同时也可以保护海域及陆域的生态环境。同时,我国目前对清洁能源的利用还不够,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其的开发与利用。

四、结论

随着海洋牧场的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大势所趋,但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困难与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利用文献研究法和调研、访谈等形式初步获得影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灰色DEMATEL方法对关键因素进行辨识,依据关键因素对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三点策略,即建设理念现代化、管理水平现代化、着力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科研水平并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以期能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提升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研究还未有深入的探索,现代化海洋牧场相关的文献仍停留在表面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详细归纳总结了影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的十个影响因素,进一步地对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丰富和提升。第二,创新性的将灰色DEMATEL方法应用于解决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质量问题,将定性评价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需要强调指出,DEMATEL方法除存在太过依赖专家主观判断的弊端外,同时也存在没有考虑间接相互影响关系的缺陷。因此,优化现有方法或寻找更为合适的方法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红生, 章守宇, 张秀梅, 等. 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战略思考[J]. 水产学报, 2019, 43(4): 1255-1262. (0)
[2]
游桂云, 杜鹤, 管燕. 山东半岛蓝色粮仓建设研究——基于日本海洋牧场的发展经验[J]. 中国渔业经济, 2012, 30(3): 30-36. (0)
[3]
孔泳滔, 王琦, 程振明, 等. 皱纹盘鲍与光棘球海胆越冬期筏式混养的初步研究[J]. 水产科学, 1999, 32(2): 12-14. (0)
[4]
杨红生. 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回顾与展望[J]. 水产学报, 2016, 40(7): 1133-1140. (0)
[5]
潘澎. 海洋牧场——承载中国渔业转型新希望[J]. 中国水产, 2016, (1): 47-49. (0)
[6]
陈力群, 张朝晖, 王宗灵.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模式——海洋牧场[J]. 海岸工程, 2006, 10(4): 71-76. (0)
[7]
都晓岩, 吴晓青, 高猛, 等. 我国海洋牧场开发的相关问题探讨[J]. 河北渔业, 2015, 13(2): 53-57. (0)
[8]
姜亚洲, 林楠, 杨林林, 等.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措施[J].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21(2): 413-422. (0)
[9]
颜慧慧, 王凤霞. 中国海洋牧场研究文献综述[J]. 科技广场, 2016, 5(6): 162-167. (0)
[10]
阙华勇, 陈勇, 张秀梅, 等. 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工程科学, 2016, 18(3): 79-84. (0)
[11]
陈丕茂, 舒黎明, 袁华荣, 等. 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历程与定义分类概述[J]. 水产学报, 2019, 43(9): 1851-1869. (0)
[12]
王亚民, 郭冬青. 我国海洋牧场的设计与建设[J]. 中国水产, 2011, 10(4): 25-27. (0)
[13]
杨红生, 霍达, 许强. 现代海洋牧场建设之我见[J]. 海洋与湖沼, 2016, 47(6): 1069-1074. (0)
[14]
杨红生, 赵鹏. 中国特色海洋牧场亟待构建[J]. 中国农村科技, 2013, 21(11): 15. (0)
[15]
张国胜, 陈勇, 张沛东, 等. 中国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及可行性[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3, 19(2): 141-144. (0)
[16]
程家骅, 姜亚洲.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回顾与展望[J]. 中国水产科学, 2010, 17(3): 610-617. (0)
[17]
陈力群, 张朝晖, 王宗灵.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模式——海洋牧场[J]. 海岸工程, 2006, 18(4): 71-76. (0)
[18]
杨金龙, 吴晓郁, 石国峰, 等. 海洋牧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中国渔业经济, 2004, 1(5): 48-50. (0)
[19]
杨红生, 杨心愿, 林承刚, 等. 着力实现海洋牧场建设的理念、装备、技术、管理现代化[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7): 732-738. (0)
[20]
郑世忠, 陈放. 辽宁海洋牧场建设的金融投入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2(16): 262-263. (0)
[21]
王恩辰, 韩立民. 浅析智慧海洋牧场的概念、特征及体系架构[J]. 中国渔业经济, 2015, 33(2): 11-15. (0)
[22]
Deng J L. Control problems of grey systems[J]. Systems & Control Letters, 1982, 1(5): 288-294. (0)
[23]
Yang J L, Tzeng G H. An integrated MCDM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DEMATEL for a novel cluster-weighted with ANP method[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1, 38(3): 1417-1424. (0)
[24]
Bai C, Sarkis J. A grey-based DEMATEL model for evaluating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3, 146(1): 281-29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