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张晓芳, 李琛, 何甜田, 姜俊丰, 张玲, 刘艺敏. 湖北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9, 35(6): 693-696.

ZHANG Xiao-fang, LI Chen, HE Tian-tian, et al.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in migrant population in Hubei province[J].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9, 35(6): 693-696.

湖北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晓芳

, 李琛
, 何甜田


, 姜俊丰
, 张玲
, 刘艺敏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湖北 武汉 430071
收稿日期: 2018-01-18; 数字出版日期: 2018-07-02 11:02:00
作者简介:
张晓芳(1994 – ),女,河北邢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摘要:目的
了解湖北省流动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和接受健康教育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推进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建议。方法
利用2017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对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流入湖北省半年以上的4 726名流动人口中,2 174人(46.0 %)在本地社区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3 871人(81.9 %)接受过至少一种类型的健康教育,教育形式主要为传统的宣传资料、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健康档案建立的影响因素有性别(OR = 1.388, 95 % CI = 1.162~1.659)和流动时间(OR = 1.643, 95 % CI = 1.120~2.409),接受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有年龄(OR = 0.883, 95 % CI = 0.828~0.942)、婚姻状况(OR = 1.895, 95 % CI = 1.307~2.747)和样本点类型(OR = 0.444, 95 % CI = 0.214~0.919)。结论
流动人口对本地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不足,建档率低;接受健康教育比例较高,但健康教育内容不够全面,教育方式较为单一。
关键词:流动人口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
现状
影响因素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in migrant population in Hubei province
ZHANG Xiao-fang

, LI Chen, HE Tian-tian


, et al
Department of Social Medicine and Health Management, School of Health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and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alth record establishment and health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in migrant population in Hubei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promoting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in the province.
Methods
We used data extracted from Dynamic Monitoring Survey among Migrants in Hubei Province – 2017.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associated factors of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Results
Of the 4 726 migrants who had lived in local areas for more than a half of a year, 46.0% had their health records established in local communities and 81.9% received at least one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Distributions of health related information via conventional publicity material, bulletin board and electronic signs were main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Factors influencing health records establishment included female gender (odds ratio [OR] = 1.38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 CI]: 1.162 – 1.659) and duration of migration of ≥ one year ( OR = 1.643, 95% CI: 1.120 – 2.409). Age ( OR = 0.883, 95% CI: 0.828 – 0.942), married ( OR = 1.895, 95% CI: 1.307– 2.747) and residing in rural area temporarily (OR = 0.444, 95% CI: 0.214 – 0.919) influenced the participation in health education.
Conclusion
For the migrants in Hubei province, the uti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 is inadequate; the rate of health record establishment is low; and the contents and means of health education are monotonous although the participation rate is relatively high.
Key words:
migrants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current status
influencing factor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中国社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9.5 %[1],其中,湖北省流动人口数量超过925万[2]。流动人口因其较强的流动性,是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困难人群[3],其所获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城镇户籍人口相比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4]。2017年5月,在湖北省开展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抽取5 000名流动人口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湖北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中湖北省流入人口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为在本地居住时间 ≥ 1个月,非本区(县、市)户口、且2017年5月 ≥ 15周岁的湖北省流入人口。该调查以2016年年报中全员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统计数据为抽样框,采用多阶段、分层、与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覆盖湖北省15个市,共调查250个样本点,其中村委会34个,居委会216个,共5 000人。
1.2 方法 调查问卷分为个人问卷和村/居问卷,本研究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流动人口问卷(A)监测数据,内容包括流动人口家庭成员与收支情况、就业情况、流动及居留意愿、健康与公共服务、社会融合等内容。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直接访问被调查者,填写调查问卷。本研究主要分析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情况,包括健康档案建立和接受健康教育情况。健康档案建立情况依据问卷中问题“本地是否给您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回答“是,已经建立”表示已经建立,其他回答“没建,没听说过”,“没建,但听说过”和“不清楚”处理为没有建立健康档案。接受健康教育情况依据问卷中,职业病防治、性病/艾滋病防治、生殖健康与避孕、结核病防治、控制吸烟、心理健康、慢性病防治、妇幼保健/优生优育、突发公共事件自救9种类型的健康教育,接受过其中任何一种为接受过健康教育。
1.3 统计分析 采用SAS 9.4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采用分层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为 α = 0.05。
2 结 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017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共调查5 000人,年龄为15~84岁,平均年龄为(35.91 ± 10.07)岁;其中女性2 540人(50.8 %),男性2 460人(49.2 %);在婚(包括初婚和再婚)4 505人(90.1 %),不在婚495人(9.9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635人(12.7 %),初中文化程度2 252人(45.0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 113人(42.3 %);个人平均月收入为4 223.2元;流入本地时间 < 1年541人(10.8 %),流入本地 ≥ 1年4 459人(89.2 %);跨省流动1 402人(28.0 %),省内跨市流动1 876人(37.5 %),市内跨县流动1 722人(34.4 %)。
2.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2.2.1 健康档案建立情况 本次调查的5 000个流动人口样本中,有274人流入本地不足半年,在流入本地半年的4 726名流动人口中,有2 174人(46.0 %)在本地社区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712人(15.1 %)听说过居民健康档案但暂未建立;1 009人(21.3 %)没听说过居民健康档案也没有建立;另外还有831人(17.6 %)不清楚是否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2.2 接受健康教育情况(表1)
表 1
表 1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社区参加健康教育的类型和形式
健康教育类型 |
人数 |
百分比(%) |
健康教育形式 |
人数 |
百分比(%) |
职业病防治 |
1 940 |
41.0 |
健康知识讲座 |
1 898 |
50.1 |
性病/艾滋病防治 |
2 188 |
46.3 |
宣传资料 |
3 467 |
91.5 |
生殖健康与避孕 |
3 046 |
64.5 |
宣传栏/电子显示屏 |
3 225 |
85.1 |
结核病防治 |
1 998 |
42.3 |
公众健康咨询 |
2 160 |
57.0 |
控制吸烟 |
2 904 |
61.4 |
社区短信/微信/网络 |
1 792 |
47.3 |
心理健康 |
2 154 |
45.6 |
面对面咨询 |
1 639 |
43.2 |
慢性病防治 |
2 183 |
46.2 |
|
|
|
妇幼保健/优生优育 |
3 098 |
65.6 |
|
|
|
突发公共事件自救 |
2 553 |
54.0 |
|
|
|
|
表 1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社区参加健康教育的类型和形式
|
在过去一年中,在流入本地时间 ≥ 半年的4 726名流动人口中,有3 871人(81.9 %)接受过至少一种类型的健康教育。在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中,参加妇幼保健/优生优育的人数比例最高,为65.6 %,其次是生殖健康与避孕、控制吸烟和突发公共事件自救,分别为64.5 %、61.4 %和54.0 %,其他类型健康教育的参与率均 < 50.0 %,分析还发现,女性流动人口更关注生殖健康与避孕、妇幼保健/优生优育方面的健康教育,老生代流动人口则更为关注慢性病防治相关的健康知识。社区健康教育形式以传统的宣传资料、宣传栏/电子显示屏为主,分别有91.5 %、85.1 %的流动人口通过宣传资料、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接受健康教育。通过面对面咨询和社区短信/微信/网络接受健康教育的人数比例较少,分别为43.2 % 和47.3 %。
2.3 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分析
2.3.1 湖北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单因素分析(表2)
表 2
表 2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单因素分析 n(%)
变量 |
健康档案 |
|
健康教育 |
是 |
|
否 |
χ2值
|
P值
|
是 |
|
否 |
χ2值
|
P值
|
人数 |
百分比(%) |
|
人数 |
百分比(%) |
|
人数 |
百分比(%) |
|
人数 |
百分比(%) |
性别 |
|
|
|
|
|
|
|
|
|
|
|
|
|
|
|
男 |
1 039 |
44.6 |
|
1 289 |
55.4 |
3.468 |
0.063 |
|
1 885 |
81.0 |
|
443 |
19.0 |
2.723 |
0.099 |
女 |
1 135 |
47.3 |
|
1 263 |
52.7 |
|
|
|
1 986 |
82.8 |
|
412 |
17.2 |
|
|
婚姻状况 |
|
|
|
|
|
|
|
|
|
|
|
|
|
|
|
不在婚 |
188 |
43.2 |
|
247 |
56.8 |
1.493 |
0.222 |
|
331 |
76.1 |
|
104 |
23.9 |
10.939 |
0.001 |
在婚 |
1 986 |
46.3 |
|
2 305 |
53.7 |
|
|
|
3 540 |
82.5 |
|
751 |
17.5 |
|
|
受教育程度 |
|
|
|
|
|
|
|
|
|
|
|
|
|
|
|
小学及以下 |
267 |
43.6 |
|
345 |
56.4 |
4.054 |
0.132 |
|
484 |
79.1 |
|
128 |
20.9 |
3.791 |
0.150 |
初中 |
1 011 |
47.5 |
|
1 116 |
52.5 |
|
|
|
1 750 |
82.3 |
|
377 |
17.7 |
|
|
高中及以上 |
896 |
45.1 |
|
1 091 |
54.9 |
|
|
|
1 637 |
82.4 |
|
350 |
17.6 |
|
|
周工作时间(小时) |
|
|
|
|
|
|
|
|
|
|
|
|
|
|
|
≤ 40 |
278 |
39.2 |
|
432 |
60.8 |
25.197 |
< 0.001 |
|
596 |
83.9 |
|
114 |
16.1 |
8.535 |
0.036 |
40~56 |
568 |
48.4 |
|
606 |
51.6 |
|
|
|
978 |
83.3 |
|
196 |
16.7 |
|
|
56~70 |
499 |
51.0 |
|
479 |
49.0 |
|
|
|
811 |
82.9 |
|
167 |
17.1 |
|
|
> 70 |
466 |
45.9 |
|
550 |
54.1 |
|
|
|
806 |
79.3 |
|
210 |
20.7 |
|
|
个人月收入(元) |
|
|
|
|
|
|
|
|
|
|
|
|
|
|
|
< 2 000 |
249 |
50.4 |
|
245 |
49.6 |
17.247 |
0.004 |
|
394 |
79.8 |
|
100 |
20.2 |
6.406 |
0.269 |
2 000~4 000 |
821 |
47.9 |
|
892 |
52.1 |
|
|
|
1 420 |
82.9 |
|
293 |
17.1 |
|
|
4 000~6 000 |
425 |
45.7 |
|
505 |
54.3 |
|
|
|
767 |
82.5 |
|
163 |
17.5 |
|
|
6 000~8 000 |
146 |
44.2 |
|
184 |
55.8 |
|
|
|
280 |
84.8 |
|
50 |
15.2 |
|
|
8 000~10 000 |
72 |
50.7 |
|
70 |
49.3 |
|
|
|
118 |
83.1 |
|
24 |
16.9 |
|
|
≥ 10 000 |
98 |
36.4 |
|
171 |
63.6 |
|
|
|
212 |
78.8 |
|
57 |
21.2 |
|
|
流动时间(年) |
|
|
|
|
|
|
|
|
|
|
|
|
|
|
|
< 1 |
107 |
40.1 |
|
160 |
59.9 |
4.001 |
0.045 |
|
226 |
84.6 |
|
41 |
15.4 |
1.429 |
0.232 |
≥ 1 |
2 067 |
46.4 |
|
2 392 |
53.6 |
|
|
|
3 645 |
81.7 |
|
814 |
18.3 |
|
|
流动范围 |
|
|
|
|
|
|
|
|
|
|
|
|
|
|
|
跨省流动 |
600 |
45.6 |
|
715 |
54.4 |
22.662 |
< 0.001 |
|
1 059 |
80.5 |
|
256 |
19.5 |
9.132 |
0.010 |
省内跨市 |
750 |
42.3 |
|
1 025 |
57.7 |
|
|
|
1 434 |
80.8 |
|
341 |
19.2 |
|
|
市内跨县 |
824 |
50.4 |
|
812 |
49.6 |
|
|
|
1 378 |
84.2 |
|
258 |
15.8 |
|
|
调查点类型 |
|
|
|
|
|
|
|
|
|
|
|
|
|
|
|
城市社区 |
1 861 |
45.5 |
|
2 233 |
54.5 |
3.648 |
0.056 |
|
3 387 |
82.7 |
|
707 |
17.3 |
13.967 |
< 0.001 |
农村社区 |
313 |
49.5 |
|
319 |
50.5 |
|
|
|
484 |
76.6 |
|
148 |
23.4 |
|
|
|
表 2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单因素分析 n(%)
|
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工作时间、收入和流动情况的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周工作时间为56~70小时,个人月收入8 000~10 000元,流入本地时间 ≥ 1年和市内跨县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比例较高。不同婚姻状况、工作时间、流动范围以及生活在不同类型社区的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婚、周工作时间 ≤ 40小时、市内跨县流动和城市社区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比例较高。
2.3.2 湖北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3)
表 3
表 3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多因素分析
变量 |
参照组 |
健康档案建立 |
|
健康教育 |
OR值
|
P值
|
95 % CI
|
|
OR值
|
P值
|
95 % CI
|
性别 |
|
|
|
|
|
|
|
|
女性 |
男性 |
1.388 |
< 0.001 |
1.162~1.659 |
|
1.208 |
0.095 |
0.967~1.509 |
年龄 a |
|
0.996 |
0.873 |
0.945~1.049 |
|
0.883 |
< 0.001 |
0.828~0.942 |
受教育程度 |
|
|
|
|
|
|
|
|
初中 |
小学及以下 |
1.140 |
0.369 |
0.857~1.517 |
|
1.102 |
0.586 |
0.778~1.560 |
高中及以上 |
|
1.354 |
0.057 |
0.990~1.850 |
|
1.111 |
0.592 |
0.756~1.633 |
婚姻状况 |
|
|
|
|
|
|
|
|
在婚 |
不在婚 |
1.370 |
0.051 |
0.998~1.882 |
|
1.895 |
0.001 |
1.307~2.747 |
周工作时间(h) b |
|
1.015 |
0.762 |
0.924~1.115 |
|
0.898 |
0.065 |
0.800~1.007 |
收入(元) c |
|
1.010 |
0.801 |
0.937~1.088 |
|
0.964 |
0.428 |
0.881~1.055 |
流动时间 |
|
|
|
|
|
|
|
|
≥ 1年 |
< 1年 |
1.643 |
0.011 |
1.120~2.409 |
|
0.755 |
0.257 |
0.464~1.228 |
流动范围 |
|
|
|
|
|
|
|
|
省内跨市 |
跨省流动 |
1.006 |
0.958 |
0.806~1.256 |
|
1.043 |
0.759 |
0.797~1.366 |
市内跨县 |
|
1.243 |
0.076 |
0.978~1.581 |
|
1.188 |
0.252 |
0.885~1.595 |
调查点类型 |
|
|
|
|
|
|
|
|
农村社区 |
城市社区 |
1.445 |
0.338 |
0.679~3.077 |
|
0.444 |
0.029 |
0.214~0.919 |
注:a表示年龄每5岁一组; b表示周工作时间(等级变量) < 40,40~56,56~70,> 70; c表示收入(等级变量) < 2 000,2 000~4 000,4 000~6 000,6 000~8 000,8 000~10 000,> 10 000。 |
|
表 3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多因素分析
|
通过拟合空模型发现,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行为在同一样本点内存在聚集性,因此采用分logistic 回归方法拟合模型。以是否在本地社区建立健康档案(是 = 1,否 = 0)和是否在本地社区接受过健康教育(是 = 1,否 = 0)两个变量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工作时间、收入、流动时间、流动范围作为水平1解释变量,将调查点类型作为水平2个解释变量,进行分层二分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流动时间和社区类型,女性、年龄较小、在婚、到流入地时间 ≥ 1年且生活在城市社区的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较好。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和接受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和流动时间,而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婚姻状况和样本点类型。
3 讨 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覆盖我国全体公民,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5]。本次调查发现仅有不到一半的流动人口在本地建立了健康档案,低于我国城乡居民80.6 %的健康档案建档率(其中城市为74.9 %,农村为86.9 %)[6],距离2020年流动人口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80 %的目标有明显的差距[4]。超过80 %的流动人口接受过健康教育,但距离《“十三五”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规划》中提出的2020年流动人口健康教育覆盖率95 %以上的目标值仍有一定的差距[7]。这可能是由于流动人口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了解不多,再加上目前流动人口大多为青壮年,卫生服务需求较小,健康意识淡薄,因此缺乏利用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动性。
在同一调查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郭静,郭显超的研究发现一致,社区类型会影响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8 – 9]。本研究还发现,城市社区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情况要好于农村社区,可能是因为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卫生人员开展,还要借助于一定的基础设施设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卫生人员配置和硬件设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好于乡镇卫生院。不同特征的流动人口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行为也存在差异,女性、在婚、到流入地 ≥ 1年的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较好,与以往研究发现一致[3, 10 – 12]。女性有更多的卫生服务需求,就诊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建立健康档案情况较好。在婚者卫生服务利用率显著高于未婚者,可能与在婚者有更多的家庭责任感,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接受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更高。流入本地时间较长的流动人口对周围卫生服务有更多的了解,利用基层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能性更大。应根据流动人口的不同卫生服务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卫生服务项目,重点关注男性、低学历、流入本地不足一年的流动人口这一弱势群体,加大对农村社区卫生资源的投入,逐步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EB/OL].(2011 – 04 – 28)[2014 – 05 – 21]. http://www.stats.gov.cn 2012.
|
[2] |
李波平, 李正宏.
基于六普数据的湖北省流动人口特征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4, 12(5): 40–44.
DOI:10.3969/j.issn.1672-626x.2014.05.006 |
[3] |
郭静, 翁昊艺, 周庆誉.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4, 7(8): 51–56.
DOI:10.3969/j.issn.1674-2982.2014.08.011 |
[4] |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国务院农民工办、民政部、财务部关于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流管发[2014] 82号)[EB/OL].[2014 – 11 – 24]. http://www.nhfpc.gov.cn/ldrks/s3577/201411/053b067aa3c84bbd9b87bf51da0c1199.shtml.
|
[5] |
吴洪涛, 孙广宁, 陈秀芝, 等.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综合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6): 715–717.
|
[6] |
秦江梅.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 33(9): 1289–1297.
|
[7] |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 十三五”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规划的通知(国卫流管发[2017] 9号)[EB/OL].[2017 – 02 – 13].http://www.nhfpc.gov.cn/ldrks/s7853/201702/9c4058ccd7224346b1bca81591220ff2.shtml.
|
[8] |
郭静, 周庆誉, 翁昊艺, 等.
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的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 2015, 34(3): 50–52.
|
[9] |
郭显超. 什么因素影响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N]. 中国人口报, 2017 – 06 – 21(003).
|
[10] |
薛莉萍, 范慧, 郭静.
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 2017, 33(9): 771–774.
|
[11] |
尹勤, 徐千里.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doi: 10.11847/zgggws1117567.
|
[12] |
王丽, 原新.
天津市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接受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18, 34(1): 29–32,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