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9, Vol. 35 Issue (6): 685-688   PDF    
甘肃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获得感评价
陈奕君, 王雷霞, 阎春生, 连素琴, 李洁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甘肃省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利用及服务满意度现状,综合评价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获得感。方法 自行设计获得感调查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7月 — 9月,对甘肃省14个地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3 780人)进行获得感调查。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甘肃省不同地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知晓率、满意度存在差异(χ2 = 31.455、14.506,P < 0.01);因子得分结果显示,重点人群服务项目知晓水平最高为(3.98 ± 1.31)分,政策认知水平最低为(1.20 ± 0.62)分,居民总体获得感水平一般为(3.09 ± 0.38)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群体(≥ 65岁)获得感水平最高为(FZ = 3.16 ± 0.33)分,青年群体获得感水平最低为(FZ = 2.93 ± 0.43)分。结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获得感可以通过知晓率、利用率、满意度3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不同类型人群的获得感不同,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可以通过提高知晓率、利用率、满意度实现。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获得感     满意度    
Perceived acquisition of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 among residents in Gansu provinc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CHEN Yi-jun, WANG Lei-xia, YAN Chun-sheng, et 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Province 7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perceived acquisition of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 (BPHS) among residents in Gansu province. Methods We conducted a self-administered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ng 3 780 adult residents (≥18 years old) selected with stratified sampling from 14 prefectures across Gansu province between July and September 2017.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about awareness of health knowledge, utilization of and satisfaction to BPHS was used in the survey. Chi-square test,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were used in data analyses. Results Valid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from 96.93% (3 664) of the reside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wareness of health knowledge (χ2 = 31.455) and satisfaction to BPHS (χ2 = 14.506) among the participants in different regions (both P < 0.01). Among all the participants, the average overall score for perceived acquisition of BPHS was 3.09 ± 0.38 and the participants being main health care recipients were graded with the highest domain score on items of BPHS (3.98 ± 1.31) but the lowest score on cognition of BPHS-related policies (1.20 ± 0.62). The results of cluster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elderly participants (aged≥65 years) had the highest perceived acquisition of BPHS (FZ = 3.16 ± 0.33), while the young participants had the lowest (FZ = 2.93 ± 0.43). Conclusion Perceived acquisition of BPHS could assessed in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awareness of health knowledge, utilization of and satisfaction to BPHS among residents and the perceived acquisition of BPHS is different among various adult populations in Gansu province.
Key words: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perceived acquisition     satisfaction    

“获得感”是指因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获得而产生的可以长久维持下来的满足感,它强调居民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得到的实惠[1]。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居民满意度和增强居民获得感[2]。本研究于2017年7月 — 9月通过调查甘肃省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利用及服务满意度现状,综合评价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获得感。为获得感在卫生领域中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抽取甘肃省14个地州市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 ≥ 18岁居民,各地州市随机抽取270位居民,共抽取3 780人。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于2017年7月 — 9月在各调查点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经过知情同意后问卷当场核对并收回,回收有效问卷3 664份,有效回收率为96.93 %。

1.3 内容

包括居民的基本信息,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知晓、利用、满意度以及卫生政策的掌握情况。共计28个问题条目。评价指标与方法:(1)项目服务的知晓率 包括基本公卫知晓、政策知晓、知道儿童预防接种、知道孕产妇健康管理、知道 ≥ 65岁老年人免费体检、知道血压健康服务、知道糖尿病健康服务,知道 ≥ 3项即为知晓。知晓赋分为5分,不知晓赋分1分。(2)项目服务的利用率 包括建立健康档案、接受健康教育、参加医保,接受过 ≥ 2项的服务即为利用。利用赋分为5分,没有利用赋分1分。(3)项目服务的满意度 包括对服务态度、诊疗效果、病情解释、隐私保护、专业技能、等待时间、距离远近、服务环境的满意,还包括对儿童健康服务、孕产妇健康服务、老年人( ≥ 65岁)健康服务、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服务满意。采用5级Likert量表将满意度分为5级:很不满意、较不满意、一般、较满意、非常满意,相应的赋值为1、2、3、4、5。对以上服务满意度评分 ≥ 3分的即为满意。

1.4 质量控制

本研究于2017年6月在兰州市城关区进行了预调查,共计30位居民(重点人群10名),据此修正问卷。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被调查者进行一对一指导填写。选取Alpha信度系数法进行问卷信度检验[3],观察问卷各项目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析结果可知,各项目之间的信度系数Alpha为0.774,本次调查问卷参考过众多文献,并将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用于本次问卷设计,故认为该问卷信度与效度较高。

1.5 统计分析

使用Epi Data 3.1进行数据双录入,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利用χ2检验,比较样本人群在地域和结构分布上是否存在差异;使用因子分析探索影响居民获得感的因素,通过聚类分析将人群聚集为不同类别,比较各类人群获得感的差异。

2 结 果 2.1 人口学特征(表1
表 1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调查对象的男女性比例为1 : 0.83,城乡户籍比例为1 : 1.81,平均年龄为(40.02 ± 16.77)岁,学历多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学历,职业分布上,农民居多,占35.5 %,重点人群[(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 65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占总人群的35.4 %,有53.2 %的居民收入在1~5万元,53.6 %的居民过去1年看病买药支出在 ≤ 1 000元。人群结构之间无差异(P > 0.05)。

2.2 不同地区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满意度比较(表2
表 2 不同地区居民对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满意度情况

将甘肃省按地理位置划分为河西、中部、南部、陇东四大地区,比较不同地区居民在知晓率、利用率、满意度的情况。通过x2检验,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在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P < 0.05,服务知晓率最高的地区为陇东地区(71.8 %),满意度最高的为河西地区(49.6 %)。

2.3 居民获得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表3
表 3 居民获得感因子分析结果

采用降维的思想,对问卷的28道问题进行因子分析,取样适合度检验(KMO = 0.79),Bartlett球型检验χ2 = 18 480.225,P < 0.01,拒绝单位相关矩阵的原假设,可以做因子分析。因子的提取采用主成分法,以最大方差正交旋转,经过12次迭代,得到特征值 ≥ 1的因子有7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73.67 %。根据变量内容,将这7个因子进行命名,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每个因子的权重进行赋分,满分5分。各因子得分情况显示,居民总体获得感因子得分为(3.09 ± 0.38)分;重点人群服务项目知晓因子得分最高,为(3.98 ± 1.31)分;其次是重点人群服务利用因子,得分为(3.84 ± 1.74)分;重点人群服务满意度因子得分较低,仅有(2.90 ± 0.60)分;全人群政策认知因子得分最低,为(1.20 ± 0.62)分。说明针对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开展的重点服务知晓率、利用率高,但是高血压、糖尿病控制效果差,所以重点人群整体满意度低。

2.4 聚类分析(表45
表 4 二阶聚类结果分析(n = 3 664)

表 5 各类人群各因子得分( $\bar x \pm s$

为比较不同人群获得感的差异,将户籍作为分类变量,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人群特征、是否患病作为连续变量纳入二阶聚类分析进行分类。将3 664个调查对象分为5种类别人群,如表4所示。5类人群的各因子得分见表5。通过方差分析,该5类人群在不同的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在总体获得感FZ上,第3类人群获得感最高为(3.16 ± 0.33)分,第1类人群获得感最低为(2.93 ± 0.43)分;城镇中年人在服务项目知晓因子上得分高于其他4类人群为(4.13 ± 1.10)分;在全人群服务利用因子上,第3类人群得分最高为(4.03 ± 1.04)分,并且该群体在重点人群服务满意度因子上得分也最高为(3.35 ± 1.24)分;第1、2类人群在重点人群服务项目知晓、利用因子上得分低于其他人群,而政策认知水平得分较高为(4.05 ± 1.56、4.32 ± 1.35)分。

3 讨 论

甘肃省地处西北,经济总量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自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以来,甘肃省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结合甘肃的省情,提出了“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本的问题,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走中医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的医改工作总体思路,将“中医治未病”列入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健康教育进家庭”的健康教育促进策略[4]。根据历年的第3方评估报告显示,我省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显著[5]。而卫生服务质量如何,患者的感受和体验更有说服力[6]

甘肃省不同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群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度存在差异,陇东地区(庆阳、平凉)自2016年以来,以“人人知晓健康、人人关注健康、人人传播健康”为工作导向,注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工作,居民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度最高,而河西地区(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金昌)结合自身地域优势,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在历年的省级考核中,排名靠前,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发现河西居民普遍配合程度高,满意度较高。这与甘肃省各地区近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成效相吻合[7]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居民总体获得感水平一般(FZ = 3.09 ± 0.38));重点人群服务项目知晓、利用率高,而满意度低,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对于服务的需求不仅只有定期测血压、血糖,他们更关注自己身患的疾病是否得到了控制,而相当一部分基层卫生机构由于业务能力的限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无法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使得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其次是患者缺乏健康意识,对高血压、糖尿病的危害认识不深,自我控制力不够[8]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别的人群在获得感上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运用聚类分析将人群分为5种类别,其中老年人的总体获得感最高(FZ = 3.16 ± 0.33),表现在全人群服务项目利用因子、重点人群满意度因子上得分上高。老年人是高血压、糖尿病高发群体[9],基本公共卫生不仅针对 ≥ 65岁老人开展1年1次的免费体检服务,也有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服务,这一类人群往往是“老、高、糖”3种身份重叠,接受的服务种类多、次数频繁,与基层医疗机构及人员沟通紧密,所以老年人群体获得感最高。城镇中年人的服务项目知晓度和政策认知度较高,这类人群大多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工作,对健康知识较关注,并且接受的健康教育较丰富,对事物的认知具备自己独特的见解,政策认知水平较高。青年学生中特殊人群占比非常小,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会和次数也很少,虽然文化程度较高,但是对基本公共卫生的知晓情况不容乐观,整体获得感偏低。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获得感可以通过知晓率、利用率、满意度3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提升居民获得感首先要加强对全人群的健康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10];及时补充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备、设施,提高慢病诊疗、合理用药、康复护理能力。提高公共卫生资源的利用率;丰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及时引进慢病防控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人群进行个性化服务,提高居民满意度[11]。本次研究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时,抽样方法的科学性,样本是否有代表性,调查数据质量是否足够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品. " 获得感”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7(4): 402–407.
[2] 宁艳阳, 郭晓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获得感是重点[J]. 中国卫生, 2017, 9: 68–69.
[3] Heo M, Kim N, Faith MS. Statistical power as a function of Cronbach alpha of instrument questionnaire items[J]. 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 2015, 15(1): 86. DOI:10.1186/s12874-015-0070-6
[4] 刘舜哲, 丁国武, 魏延萍, 等. 甘肃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况分析[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4, 21(5): 117–120.
[5] 刘辉, 丁国武. 甘肃省5县(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度及满意度分析[J]. 重庆医学, 2016, 45(11): 1539–1541.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6.11.029
[6] 李莉, 张盼, 景丽伟, 刘海娟, 赵雅宁. 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8): 985–987.
[7] 赵越. 甘肃省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现状分析[D]. 兰州大学, 2014
[8] 齐力, 姜莹莹, 毛凡, 等. 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现状及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的认识和需求[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 24(4): 279–282.
[9] 崔娟, 毛凡, 王志会. 中国老年居民多种慢性病共存状况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6, 32(1): 66–69.
[10] 姚宏文, 石琦, 李英华. 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对策[J]. 人口研究, 2016, 40(2): 88–97.
[11] 欧阳晓晖. 增加基层百姓的获得感[J]. 中国卫生, 2016, 6: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