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9, Vol. 35 Issue (1): 63-66   PDF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郭静, 杨洪玲, 刘凌琳, 邵飞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健康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872
摘要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在流动人口中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上海、深圳作为研究现场,在每个城市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抽取5个街道,每个街道选取100名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有效调查2 504人,对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偏低,为37.5 %。知晓率最高的3项是:预防接种(34.4 %)、建立居民档案(30.4 %)和孕产妇健康管理(28.2 %),最低的3项是:中医药健康管理(4.2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5.5 %)和儿童健康管理(7.6 %)。多因素分析显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流动稳定性、住房情况、每周工作时间和健康自评。结论 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知晓率低、各项服务知晓情况不平衡、服务利用率与知晓率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灵活选取宣传场所,改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
关键词流动人口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知晓率     影响因素    
Status quo and determinants of awareness on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among migrant population
GUO Jing, YANG Hong-ling, LIU Ling-lin, et al     
Institute of Health Research,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rat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wareness on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BPHS) among migrant population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implementing BPHS projects and promoting the equalization of BPHS among migrant populations. Methods Three cities (Beijing, Shanghai and Shenzhe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ites; two distric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each city and five neighborhoods were selected in each district; and 100 migrant people aged 15 years and older and residing in the neighborhood more than one month were recruited. Then, w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awareness and relevant factors of BPHS among a total of 2 504 migrant people selected. Results Among the participants, the overall awareness rate of BPHS was only 37.5%; three items of BPHS with a higher awareness rate were vaccination (34.4%), establishment of resident health records (30.4%), and maternal health management (28.2%) and the three with a lower awareness rate were management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4.2%),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5.5%), and child health management (7.6%), respectively.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wareness rate of BPHS were gender, age, migration stability, housing situation, weekly working hours, and self-evaluated health. Conclusion The rate of awareness on BPHS is low and there are disparities in the awareness on various BPHS items and between the awareness rate and utilization rate of BPHS items among migrant popula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mprehensive and flexible education programs on BPHS should be promoted among migrant populations.
Key words: migrant population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awareness rate     influencing factor    

201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进一步强调了要继续实施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09年开始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2],但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本地人口相比,主动性差、服务利用率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35]。截至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达到2.47亿[6],占总人数18 %,流动人口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普及和落实的重点人群和难点人群。知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前提条件,知晓率也是政策施行后衡量执行效果的重要方面之一。本研究利用“2015年流动人口健康及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以在本地居住时间 ≥ 1个月、年龄 ≥ 15周岁的2 504名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旨在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流动人口中的进一步推广和落实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2015年流动人口健康及卫生服务利用调查”,该调查选取北京、上海、深圳3个典型的流动人口聚集城市作为研究现场,在每个城市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所有区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5个街道,每个街道选取在本地居住时间 ≥ 1个月,非本区(县、市)户口的 ≥ 15周岁的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100人进行问卷调查,有效调查2 504人。

1.2 方法

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社会人口学信息、家庭成员与收支情况、健康及生活方式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共4个部分。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具体包括:(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预防接种;(3)孕产妇健康管理;(4)老年人健康管理;(5)儿童健康管理;(6)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7)中医药健康管理;(8)健康教育;(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10)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1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12)卫生监督协管。对分析变量定义如下:(1)知晓率:对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 ≥ 3项判断为知晓,≤ 2项为不知晓。(2)流动稳定性:自第一次流动以来,只在一个城市流动过的流动人口判定为稳定流动,超过1个城市判定为不稳定。(3)生活习惯:健康生活习惯包括定期健康体检、不吸烟、不饮酒、不熬夜、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五项,满足 ≥ 4项为“健康”,2~3项为“一般”,≤ 1项为“不健康”。

1.3 统计分析

使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资料进行双录入比较,采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或构成比对调查对象基本特征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特征流动人口知晓率进行比较,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流动人口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为α = 0.05。

2 结 果 2.1 基本特征

2 504名调查对象中,男性1 095人,占43.73 %,女性1 409人,占56.27 %;平均年龄为(35.56 ± 12.03)岁,其中15~30岁1 070人,占42.73 %,31~45岁836人,占33.39 %,> 45岁598人,占23.88 %;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88人,占11.5 %,初中868人,占34.65 %,高中及中专801人,占32 %,大专及以上547人,占21.85 %;在婚1 522人,占60.78 %,不在婚982人,占39.22 %;患有 ≥ 1种慢性病的135人,占5.39 %;每周工作时间 ≤ 40 h的560人,仅占22.36 %,> 60 h的658人,占26.28 %;自初次外出流动以来,只在一个城市流动过的1 413人,占56.43 %;平均流动时间为8.04年(中位数为5.0年)。

2.2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表1图1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水平较差,49.6 %的调查对象对12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都不知晓,知晓全部12项内容的人数仅占被调查者的0.2 %(见表1),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体知晓率仅为37.5 %。流动人口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也不容乐观,各项目知晓率均低于50 %。知晓率最高的3项分别是:预防接种(34.4 %)、建立居民档案(30.4 %)和孕产妇健康管理(28.2 %);最低的3项分别是:中医药健康管理(4.2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5.5 %)和儿童健康管理(7.6 %)(见图1)。

图 1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

表 1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项目数量情况

2.3 不同特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比较(表2

不同特征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体知晓率不同。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体知晓率有影响的变量为性别、年龄、健康自评、每周工作时间、住房情况和流动稳定性(见表2)。女性流动人口的知晓率明显高于男性流动人口;31~45岁和健康自评低的流动人口知晓率较高;流动人口每周工作时间越长,知晓率越低;自己买房居住的流动人口知晓率明显高于租房和其他住房情况的流动人口;流动稳定的人口知晓率高于流动不稳定的人口。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生活习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体知晓率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 2 不同特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比较

2.4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影响因素分析(表3
表 3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体知晓情况为因变量(知晓 = 1;不知晓 = 0),性别、年龄、健康自评、每周工作时间、住房情况和流动稳定性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纳入标准为0.05,排除标准为0.1)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选取的自变量在回归模型中都显著。性别、年龄、流动稳定性、住房情况、每周工作时间和健康自评是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女性流动人口知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能性是男性的1.42倍;31~45岁年龄组流动人口知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能性是>45岁年龄组的1.464倍;流动稳定的人口知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能性是流动不稳定人口的1.189倍;自己买房居住的流动人口知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能性是租房居住流动人口的1.69倍;每周工作时间≤40 h的流动人口知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能性是每周工作时间 > 60 h流动人口的1.412倍;相对于中高水平健康自评的流动人口,低水平健康自评的流动人口知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能性更高。

3 讨 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水平较低。仅0.2 %的调查对象知晓全部12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37.5 %的调查对象知晓 ≥ 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居民档案服务项目的知晓率仅次于预防接种,为30.4 %,但远远低于2015年国家工作任务目标要求的“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75 %以上”[7]。由此可见,虽然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经7年,但流动人口群体对项目的知晓情况还很不理想。一方面,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体知晓率和各单项服务知晓率都偏低,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表现为被动利用,对服务效果具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对比各项目的知晓水平,可以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教育工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基于其流动特性,流动人口在当地获取基本公共服务信息的能力和主动性往往低于本地人口[811],为了确保流动人口平等获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卫生服务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结合流动人口知晓情况的现状,建立多样化的宣传体系,扩大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教育活动的人群覆盖面;另一方面,加强对流动人口知晓水平较低的项目的宣传工作,促进各服务项目知晓率的平衡发展,保障流动人口对所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情权利。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际利用率与知晓率存在较大偏差。例如,以往文献和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的覆盖率接近90 %[8],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认为“预防接种属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的知晓率只有34.38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旨在长期地促进国民健康保健水平,大多服务项目必须长期持续地参与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保证流动人口的知情权利,加深流动人口对项目的了解深度,激发流动人口主动参与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长期持续发展。因此,在推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时,必须提高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认知深度,全面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背景、意义、目标、具体内容和参与方式,填平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知盲区,既有利于流动人口个体健康意识的提升,也是真正发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

流动人口作为“社会人”,态度行为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灵活考虑流动人口的生存环境因素对提高宣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流动人口的每周工作时间是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的显著因素,表明流动人口的工作环境对其获取健康知识的重要性。本次调查发现,54.27 %的流动人口每周工作7天,超过四分之三的流动人口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最高44小时。过长的工作时间一方面是人类健康危险因素之一,直接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则导致流动人口缺乏时间和精力主动关注健康服务信息,难以提升健康素养。流动人口不良的工作环境问题由来已久,除了长期逐步地规范化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外,为了尽快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应主动适应流动人口特征,积极寻求流动人口集中的工厂企业负责人员的配合,在流动人口的工作场所定期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秦江梅.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 33(9): 1289–1297.
[2] 吴洪涛, 孙广宁, 陈秀芝, 等.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综合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6): 715–717.
[3] 聂欢欢, 沈婉婉, 鲍勇. 上海市流动人口建立健康档案与健康教育现况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1): 101–104.
[4] 龙俊睿, 郭蕊, 李胜伟, 等. 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公共卫生服务利用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8): 998–1001.
[5] 尚晓鹏, 汪炜, 邱银伟, 等. 浙江省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调查[J]. 浙江预防医学, 2016, 28(1): 93–9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EB/OL].[2015 – 06 – 11].http://www.nhfpc.gov.cn/jws/s3577/201506/61340494c00e4ae4bca0ad8411a724a9.shtml.
[8] 周庆誉, 翁昊艺, 郭静. 青年流动人口健康知识水平与行为形成状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9): 1157–1159.
[9] 郭静, 翁昊艺, 周庆誉.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4, 7(8): 51–56. DOI:10.3969/j.issn.1674-2982.2014.08.011
[10] 岳经纶, 李晓燕. 社区视角下的流动人口健康意识与健康服务利用—基于珠三角的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 2014, 11(4): 125–135.
[11] 陈丽, 姚岚, 舒展. 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2): 20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