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8, Vol. 34 Issue (8): 1151-1157   PDF    
2005 — 2015年新疆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李中凯1,2, 李金叶1    
1.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研究基地,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5 — 2015年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评价2005 — 2015年各类医疗资源按人口分布和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结果 2005 — 20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资源投入年均增长率主要体现在:床位数年增长率为6.56 %;卫技人员数年增长率为5.35 %;执业(助理)医师数年增长率为5.14 %;注册护士数年增长率为8.99 %。从人口和地理分布情况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医疗资源拥有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资源配置人口和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08~0.60,不同地区之间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结论 应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的结构,优化和推动不同地区医疗资源配置的协同发展,推动“互联网 +”和“智慧医疗”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和基层医疗人才知识结构和诊治水平的差距。
关键词医疗资源     配置     公平性    
Med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equity in Xinjiang, 2005 – 2015: a data analysis
LI Zhong-kai, LI Jin-y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ch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4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quity of medical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Xinjiang) between 2005 – 2015 for providing evidences to the optimization of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Methods We collected data on demographic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during the period in Xinjiang from Statistics Yearbook of Xinjiang and assessed the equity of the allocation using Gini coefficient, Lorenz curve and Theil index. Results During the 11-year period in the region,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the amount of medical resources was 6.56% for beds, 5.35% for technical personnel, 5.14% for licensed practicing (assistant) doctors, and 8.99% for registered nurses. The allocation of the medical resources in Urumqi municipality was greatly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regions in Xinjiang. The The Gini coefficients for demographic and regional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ranged 0.08 and 0.60, indicating an unequal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Conclusion The equity for medical resources alloc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Xinjiang.
Key words: med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equity    

医疗资源配置是指政府或市场如何使医疗资源公平且有效率地在不同的领域、地区、部门、项目、人群中分配,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就是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根据需求合理分配,促进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地域广阔人口较为分散的地区则极度匮乏[1],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城乡、区域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导致患者看病难、住院难的主要原因之一[2]。一个地区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提高该地区医疗服务体系绩效的重要结构性因素,也是规划该地区未来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3]。研究一个地区医疗资源配置,对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有重要意义[4]。新疆由于地广人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目前的医疗资源配置是否公平合理还有待商讨。本研究于2016年8月31日 — 2017年8月31日,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5 — 2015年14个地、州、市医疗资源配置情况,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人口和地理两个方面评价新疆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提出关于新疆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科学规划分配优质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提升新时代新疆医疗服务能力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医疗资源数据、人口与地理资源数据均来自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2006 — 2016年《新疆统计年鉴》。根据行政区域划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为3个地区,分别为:东疆地区(包括吐鲁番市、哈密市)、南疆地区(包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北疆地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泰尔指数(Theil index)评价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区医疗资源按人口分布和按面积分布的公平性。

1.2.1 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最初是由美国统计学家Lorenz提出,是经济学中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现在已经推广应用到各领域的公平性问题研究。其方法是以人口或地区面积医疗资源的累计百分比为横轴,以医疗资源的累计百分比为纵轴,连接各点即为Lorenz曲线[5]。其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出医疗资源按照人口和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程度,该曲线越接近绝对公平线(45°对角线),表示医疗资源的分布越公平;反之则表示医疗资源分布的公平性越差[6]

1.2.2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得出的,通常用来定量分析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它等于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公平性之间的面积除以绝对公平线右下方直角三角形面积。假设洛伦兹曲线与区域公平性之间所围区域的面积为D,洛伦兹曲线右下方直角三角形面积为E,则基尼系数就等于D/(D + E)。本研究主要利用下列公式对基尼系数进行计算,其公式: $G = \sum\limits_{i = 1}^n {{W_i}{Y_{i + 1}} + 2\sum\limits_{i = 1}^{n - 1} {{W_i}(1 - {V_i})} } - 1$

式中G为基尼系数,n是纳入分析的市区总个数,WiYi分别表示各地区人口(或地理面积)比例和医疗资源比例,Vi为按照人均医疗资源排序后的Yi从i = l到i的累计数。基尼系数介于0~1,通常认为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示医疗人力资源分布越公平;基尼系数越接近1,表示医疗人力资源分布越不公平;基尼系数 < 0.3表示处于相对公平状态,0.3~0.4表示处于适度公平状态,0.4~0.5表示处于不公平状态,≥0.6则属于高度不公平 [78]。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警戒线”[9]

1.2.3 泰尔系数

泰尔指数是1976年荷兰经济学家H·Theil提出,从信息量和熵的概念考察不公平性和差异性,它是个绝对值,其值越低,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就越好;其值越高,资源配置相对区域不公平。泰尔指数可分解为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以衡量各部分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寻找引起不公平性的主要因素。

各地区内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指数Ti计算公式[3,7] ${T_i} = \sum {{P_{ia}}\log } \displaystyle\frac{{{E_i}}}{{{E_a}}}$ 。其中,Pia为a市人口占i地区总人口的比例,EiEa分别为i地区和a市的人均卫生资源数。

各地区间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指数TL计算公式为: ${T_L} = \sum\limits_{i = 1}^n {{P_i}\log } \displaystyle\frac{{{P_i}}}{{{R_i}}}$ 。其中,Pi为i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Ri为i地区医疗资源占总医疗资源的比例。

总差异泰尔指数T计算公式为: $T ={T_L} + $ $ \sum\limits_{i = 1}^n {{P_i}{T_i}} $

2 结 果 2.1 2005 — 2015年新疆医疗资源配置基本情况分析(表1

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由2 010万增加2 360万,年均增长率1.61 %。各类医疗资源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床位数从7.98万张增加到15.03万张,年增长率为6.56 %;卫技人员数从96 266人增加到161 841人,年增长率为5.35 %;执业(助理)医师数从41 426人增加到57 283人,年增长率为5.14 %;注册护士数从30 657人增加到63 870人,年增长率为8.99 %。

表 1 2005 — 20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及主要医疗资源情况

2.2 2005 — 2015年新疆医疗资源配置分布情况(表25

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如表25所示:从人口和地理分布情况分析,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每千人口和每平方千米的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拥有量整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北疆高于东疆,南疆最低,其中乌鲁木齐市的医疗资源拥有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从人口分布情况看,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哈密地区的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拥有量位居前三位,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医疗资源拥有量最低。从地理分布情况看,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每平方千米卫技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拥有量位居前三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医疗资源拥有量最低。

表 2 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床位数拥有量变化趋势

表 3 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技术人员拥有量变化趋势

表 4 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业医师拥有量变化趋势

表 5 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注册护士拥有量变化趋势

2.3 2005 — 2015年新疆不同区域医疗资源配置(表6

2005 — 2015年,新疆各地、州、市的床位数、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等主要医疗资源的配置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不同地区间的每千人口医疗资源拥有量及增长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东疆的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50 %、3.03 %、1.48 %和5.20 %;南疆的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87 %、5.95 %、3.57 %和7.67 %;北疆的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93 %、4.32 %、2.93 %和6.73 %。东疆、南疆、北疆的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8 %、5.65 %、3.58 %;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9 %、3.93 %、2.93 %;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9 %、2.06 %、1.80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03 %、6.10 %、5.00 %。虽然南疆的增幅最大,但实际医疗资源拥有量仍然明显低于北疆。

表 6 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资源拥有量变化趋势

2.4 新疆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表7 2.4.1 2005 — 2015年新疆医疗资源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趋势

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医疗资源人口分布基尼系数波动较大,基本维持在0.08~0.60,参照基尼系数的对应标准,各医疗资源基本均处于相对公平状态。横向对比看出,基尼系数由低到高排序为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卫技人员数。体现了新疆医疗资源配置方面,床位配置公平性最优,卫技人员配置公平性最差。

2.4.2 2005 — 2015年新疆医疗资源地理分布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分析

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医疗资源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比较平稳,基本维持在0.35 — 0.45,处于适度公平和不公平状态,公平性较差,其中2012年床位数的基尼系数为0.60,处于高度不公平。

表 7 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资源按人口和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

2.5 基于泰尔指数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表8

新疆各类医疗资源配置的总体泰尔指数波动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公平性有所改善。床位数和注册护士数区域内泰尔指数呈递减趋势,卫技人员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区域内泰尔指数波动不大;床位数和卫技人员数区域间泰尔指数波动减少,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区域间泰尔指数波动不明显。

表 8 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5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投入的医疗资源增速是明显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尤其是注册护士的年均增长率(8.99 %)是人口年均增长率(1.61 %)的7倍左右,反映出在近10年左右,新疆政府在医疗资源方面投入相对较大,但在投入结构方面需要调整。以2015年为例,新疆在册的医护比为1 ∶ 1.11,略高于同期国家的1 ∶ 1.07,但与国务院2016年12月份发布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明确的医护比要达到1 ∶ 1.25还有一定差距[10],指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要优化人才队伍的规模与结构,这种现象与新疆政府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分析结果相似。新疆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但是注册护士队伍数量仍相对不足、分布不均,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在后期的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方面,能倾向于护理人才的质量培养,使护理资源能充分有力得到分配和使用。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015年新疆各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是极其不公平的(表25)。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差异成为影响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问题[11]。北疆地区的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克拉玛依市,按人口或地理分布的医疗资源高于全疆水平,而且远高于南疆地区的医疗资源,说明新疆医疗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是极其不均衡的。这与新疆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交通便利和基础建设差距、高等医学学府分布不均衡、长期形成的地区人文习俗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疆处于祖国的最西部,南疆地区出于新疆南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落后,以维吾尔族人口居多,可接受的医疗教育资源稀少,医学人才匮乏,而北疆地区离新疆首府乌鲁木齐较近,经济发展较好,且以汉族居多,拥有两所高等医学学府,医学人才更愿意选择在北疆地区工作。建议政府部门统筹规划区域医疗资源,优化医疗人才队伍的布局,推动南北疆医疗资源协同发展,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南疆地区倾斜,缩小区域之间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的差距。

从2005 — 2015年医疗资源在人口分布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看,新疆的医疗资源整体处于“相对公平状态”;按地理分布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看,新疆的医疗资源整体处于“适度公平和不公平状态”。这里所说的“公平”指的是“数量”的“公平”,而“质量”的“公平性”如何还需科学看待和分析。众所周知,我国现在的就医坏境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区之间医疗资源配置及临床诊疗能力的差异。首府乌鲁木齐市由于拥有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和高技术、高学历医疗人才队伍,患者在就医时更趋向选择此类地区的医院,而南疆同级别医疗机构虽然配置有同等的医疗设备,但是医疗人才由于医疗专业知识的匮乏,加之医疗工作中接诊的病源量小,医师的临床诊治能力还是相对较弱。建议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惠民工作,发展面向边远地区和基层的远程医疗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医疗[12],使各地区医疗人才通过“互联网+”平台相互知识学习、病例讨论和视频观看,缩小医疗人才之间的也知识结构和诊治水平。同时体现了国家“十三五”期间实施分级诊疗的医改政策,真正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新疆的基层医疗资源匮乏,关键是缺乏医疗技术性人力资源,优质医疗技术人才是推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生产力,这就需要通过政策导向,逐渐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再分配和向基层转移,将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应用到基层医疗技术人才队伍中,强化政策留人,探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卫生室医护人员编制体制管理新途径,将他们的待遇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上来,并切实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的监管和考核力度,通过理顺基层医务人员的人事制度、绩效分配、职称晋升、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关系,使基层医务人员能够安心投入到基层卫生事业工作中去。继续加大基层医疗人才在专技职称评聘、课题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评审、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倾斜和扶持力度,让基层医疗技术人才在医疗工作、科学研究、学术领域有一席之地,着力提升他们在医疗职业生涯中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随着国家医疗、医保和医药联动改革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医疗和医保整体联动改革同步向前推进的协同作用显得十分迫切,需要同向发力、协同促进。以医疗为重点,以医保为支点和杠杆,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激发医务人员的活力,转换医疗工作动能,让医务工作者体面劳动,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合理、合法等阳光收入,尽可能切断不合理利益链,维护医师的社会地位和尊严。通过盘活医保基金的活力逐渐引导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就医向城市中小医院转移或是向基层医院分流,引导患者有序就医,让医保基金下沉,更多地体现医务人员在基层执业要比在大医院执业的劳动收入优越性。这就需要决策者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出台一系列鼓励医师多点执业的配套制度和激励政策,逐步调整现有的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向基层下沉,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需求的公平性。

本研究存在局限性,基于绘制洛伦兹曲线计算的基尼系数只能反映总体不公平程度,而无法衡量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由区域间差异造成的,还是区域内差异造成的。该方法也未充分考虑到医疗资源的跨区域交叉利用问题,以及现有医疗资源质量和实际利用功效的差异等[9]。此外,基尼系数也参照经济学标准去分析医疗资源配置领域公平性问题,是否符合我国实际和医疗资源特性,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待商榷。本文将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综合纳入至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中,与基尼系数共同分析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研究结果相对更为可靠。

参考文献
[1] 胡文玲, 王晓颖, 金曦, 等. 中国儿科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6, 32(4): 435–439.
[2] 张丽, 苏启表, 张建华, 等. 广州市儿科医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 33(12): 1739–1741. DOI:10.11847/zgggws2017-33-12-17
[3] 王玲, 张翔. 2004-2008年上海市卫生资源公平性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26(2): 85–87. DOI:10.3969/j.issn.1004-4663.2010.02.004
[4] 刘莉, 张瑞华, 陈春素. 成都市某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及效率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2): 251.
[5] 贺买宏, 王林, 贺加, 等.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趋势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3, 30(2): 83–85.
[6] 王才晶, 魏晶晶, 胡凯. 新疆农牧区卫生人力资源公平性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 2010, 13(3): 142–143. DOI:10.3969/j.issn.1007-953X.2010.03.019
[7] 张彦琦, 唐贵立, 王文昌, 等. 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在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 2008, 25(3): 243–246. DOI:10.3969/j.issn.1002-3674.2008.03.006
[8] 郭清, 王小合, 李晓惠, 等. Lorenz曲线和Gini系数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经济, 2006, 15(1): 50–53. DOI:10.3969/j.issn.1003-0743.2006.01.015
[9] 何军, 杨建, 孟玲, 等. 基于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四川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J]. 西北人口, 2015(01): 44–47+54. DOI:10.3969/j.issn.1007-0672.2015.01.009
[10]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通知[Z].(国发〔2016〕77号). 2016
[11] 王平平, 李晶华, 孔璇, 等. 2006 — 2013年吉林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 卫生经济, 2016, 19(1): 52–55.
[12]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Z].(国卫办函〔2017〕11号).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