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是人类至今尚未消灭的一种疾病,由于流感病毒能够在人体复制,且其高突变率和高复制率可使其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可导致大流行的发生[1]。从全球来看,季节性流感疫情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经济负担,如额外的医疗费用和缺勤率等[2]。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的新型病毒就在墨西哥暴发,病毒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导致了流感的大流行[3]。著名的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甚至造成全球二千万到四千万的死亡[4]。为了解中国大陆地区2016 — 2017监测年度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流感相关防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上报的2016 — 2017监测年度流感暴发疫情数据,对该监测年度的流感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中国大陆地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2016 — 2017监测年度(2016年第14周 — 2017年第13周)流感暴发疫情的数据。流感样病例指发热(体温 ≥ 38 ℃)伴有咳嗽或咽痛之一,且缺乏实验室确诊为某种疾病依据的病例[5];流感样病例暴发指在某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内出现了异常增多的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5]。1 周内在同一集体单位(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中出现 ≥ 10 例的流感样病例,应及时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1 周内在同个集体单位(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中出现 ≥ 30 例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 ≥ 5 例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的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 > 2 例流感样病例死亡,需要2 h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5]。
1.2 统计分析应用Excel 2010对2016 — 2017监测年度流感暴发疫情的时间、地区、场所、暴发规模、病毒型别/亚型等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
2 结 果 2.1 流感暴发疫情总体概况中国大陆地区2016 — 2017监测年度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643起,累计报告发病数为17 657例,死亡病例2例,病死率为0.11 ‰。
2.2 流感暴发疫情时间分布(图1)南、北片区全年流感最高峰均出现在2016年12月(南方为2016年第51周,报告疫情46起,发病数为2 123例;北方为2016年第50周,报告疫情11起,发病数为367例),南方片区在2016 — 2017监测年度末(2017年第10周即2017年3月)流感疫情又开始呈显著上升趋势。
![]() |
图 1 中国大陆地区2016 — 2017监测年度流感暴发疫情时间分布 |
2.3 流感疫情暴发地区分布(表1)
2016 — 2017监测年度南方片区报告流感暴发疫情556起,发病数为15 849例,2例死亡病例;北方片区报告流感暴发疫情87起,发病数为1 808例,无死亡病例;南方片区流感疫情多于北方片区。2016 — 2017监测年度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共26个地区发生了 ≥ 10例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其中报告疫情数较多的前3个地区依次为江苏省(122起,占19.0 %)、广西(89起,占13.8 %)和安徽省(74起,占11.5 %)。
![]() |
表 1 中国大陆地区2016 — 2017监测年度流感暴发疫情地区分布 |
2.4 流感暴发疫情场所分布
2016 — 2017监测年度流感暴发疫情报告的场所有中小学、幼托机构、医疗机构、戒毒所、村庄等,其中,中小学和幼托机构为报告的主要场所,共报告612起流感暴发疫情,占该监测年度暴发疫情总数的95.2 %。
2.5 流感暴发疫情暴发规模2016 — 2017监测年度流感暴发主要以10~29例的小规模流感暴发为主,共521起,占暴发疫情总数的81.0 %;20~49例规模的流感暴发50起,占暴发疫情总数的7.8 %;50~99例规模的流感暴发55起,占暴发疫情总数的8.6 %;≥ 100例的大规模疫情17起,占暴发疫情总数的2.7 %(其中含1起338例的暴发疫情)。
2.6 流感病毒型别/亚型实验室检测经实验室检测,2016 — 2017监测年度暴发的优势株为A(H3N2)型,共327起,占暴发疫情总数的50.9 %;其次为B型,为181起,占暴发疫情总数的28.1 %;再次依次为A(H1N1) 型、阴性结果、混合型,分别为63、41、20起,分别占暴发疫情总数的9.8 %、6.4 %、3.1 %;此外,5起疫情未获得结果、4起为其他疫情、2起为A型未分型,分别占暴发疫情总数的0.8 %、0.6 %、0.3 %。全年流行的优势循环株型/系别与常规监测流行优势毒株型/系别一致。
3 讨 论流感样病例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种,是造成全球人类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6 – 7]。虽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流感样病例发病率相似,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的病死率较高[8]。有研究表明,流感的影响较普通感冒严重得多,持续时间也更长,大多数人会在1~2周内完全康复,但也有人可能会由此发展成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因此流感可能是致命的[9]。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地区2016 — 2017流感监测年度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上报流感暴发疫情643起,累计报告发病数为17 657例,死亡病例2例,提示流感暴发疫情不容忽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6 — 2017监测年度南、北片区流感最高峰均出现在2016年12月,南方片区于2017年3月又出现疫情增加的趋势。提示冬春季仍是流感暴发的高发季节,这可能与低水平的绝对湿度和寒冷温度有利于流感病毒在温带环境传播和生存有一定的关系[10 – 13]。该监测年度1 — 2月疫情较少,南方片区也未出现明显的夏季高峰,这可能与学校放寒、暑假和集体单位春节放假有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我国南方片区流感暴发疫情高发(报告疫情556起,发病数为15 849例),暴发疫情报告最多的地区也均在南方,前3个地区依次为江苏(122起,占19.0 %)、广西(89起,占13.8 %)和安徽(74起,占11.5 %),这与南方温和、湿润的良好气候条件高度相关。有研究表明,人口密度高可导致呼吸道保护减少[1],因此较高的人口密度也可能是导致这些省份流感暴发疫情居多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6 — 2017监测年度流感暴发疫情报告的场所以中小学和幼托机构为主,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612起,占该监测年度暴发疫情总数的95.2 %,与以往各地区的监测结果相似[14 – 16],这也解释了各类学校寒、暑假期间流感疫情减少的原因,说明学校假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感的流行季节。该监测年度流感暴发疫情中,10~29例的小规模流感暴发占暴发疫情总数的81.0 %;≥ 100例的大规模疫情17起,占暴发疫情总数的2.7 %。10~29例的小规模流感暴发疫情较多可能与《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年版)》[17]中规定的 < 30例病例的流感暴发疫情报告的途径有关;而在17起大规模流感暴发疫情中,除1起发生在监狱、1起发生在高等职业学校外,其余15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最大规模的1起疫情报告发生在小学,发病数达338例。由于流感病毒具有抗原易变性,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 [1],在半封闭的环境中,流感病毒容易迅速传播,因此聚集性疫情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生,建议相关部门对于中小学和幼托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应做好相应的流感预防措施,加强流感监测工作,如落实学校的晨检制度等[18],以尽早发现流感暴发疫情。此外,国外有研究表明,流感活疫苗对于 > 2岁的儿童有效率高达82 % [19],国内也有研究表明了流感疫苗的有效性[20 – 22],因此,鼓励学生接种流感疫苗也是推荐的流感防控措施之一。
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2016 — 2017监测年度流行的优势循环株型/系别与常规监测流行优势毒株型/系别一致,暴发的毒株以A(H3N2)型(327起,占50.9 %)和B型(181起,占28.1 %)为主。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防控工作,如提高相关疫苗接种率等。
[1] | Pleschka S. Overview of influenza viruses[J]. 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 2013, 370: 1–20. |
[2]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fluenza (seasonal) fact sheet November 2016[EB/OL]. [2016 – 11 – 22].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11/en/. Accessed 22 Nov 2016. |
[3] | Perdigão ACB, Guedes MIF, Braga DNM, et al. Coinfection with influenza A(H1N1)pdm09 and dengue virus in fatal cases[J]. Memórias Do Instituto Oswaldo Cruz, 2016, 111(9): 588–591. DOI:10.1590/0074-02760160140 |
[4] | Taubenberger JK, Reid AH, Fanning TG. The 1918 influenza virus: a killer comes into view[J]. Virology, 2000, 274(2): 241–245. DOI:10.1006/viro.2000.0495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关于印发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年版)[J]. 传染病信息, 2012, 25(6): 321–323. |
[6] | Denny FW, Loda FA.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re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Am J Trop Med Hyg, 1986, 35(1): 1–2. DOI:10.4269/ajtmh.1986.35.1 |
[7] | Hijazi Z, Pacsa A, Eisa S, et al.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viral infections in children[J]. J Trop Pediatr, 1996, 42(5): 276–280. DOI:10.1093/tropej/42.5.276 |
[8] | Shapiro ED. Epidemiology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J]. Seminars in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1998, 9(1): 31–36. DOI:10.1016/S1045-1870(98)80048-4 |
[9] | Hilleman MR. Realities and enigmas of human viral influenza: pathogenesis,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J]. Vaccine, 2002, 20(25): 3068–3087. |
[10] | Shaman J, Goldstein E, Lipsitch M. Absolute humidity and pandemic versus epidemic influenza[J]. Am J Epidemiol, 2010, 173(2): 127–135. |
[11] | Shaman J, Kohn M. Absolute humidity modulates influenza survival, transmission, and seasonality[J]. Proc Natl Acad Sci, 2009, 106(9): 3243–3248. DOI:10.1073/pnas.0806852106 |
[12] | Shaman J, Pitzer VE, Viboud C, et al. Absolute humidity and the seasonal onset of influenza 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J]. PLoS Biol, 2010, 8(2): e1000316. DOI:10.1371/journal.pbio.1000316 |
[13] | Tamerius J, Shaman J, Alonso WJ, et al. Environmental predictors of seasonal influenza epidemics across temperate and tropical climates[J]. PLoS Pathog, 2013, 9(3): e1003194. DOI:10.1371/journal.ppat.1003194 |
[14] | 张薇, 张晓宇, 马汉平. 兰州市2006 — 2016年流感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7, 33(5): 707–710. |
[15] | 张华君, 郑水龙, 张建陶. 2013 — 2015年常州市流感监测及质量评价[J]. 江苏预防医学, 2017, 28(2): 179–180. |
[16] | 邱丽, 冯芳莉, 李丹丹, 等. 海南省2011 — 2015年度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6, 16(10): 978–980. |
[17] | 李明, 冯录召, 曹玉, 等. 中国2005 — 2013年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5, 36(7): 705–708. |
[18] | 杨国婧. 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最佳干预时机和方式的探讨[D]. 重庆: 重庆医科大学, 2016. |
[19] | Jefferson T, Rivetti A, Di PC, et al. Vaccines for preventing influenza in healthy children[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 1(2): 367–522. |
[20] | 刘海博, 陈达廷, 李欣欣, 等. 2014 — 2016年北京市大兴区流感聚集性疫情及疫苗保护率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7, 44(19): 3539–3541. |
[21] | 蒋静, 李贵文, 张皓, 等. 2012 — 2016年宜昌市学龄前儿童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J]. 职业与健康, 2017, 33(22): 3107–3111. |
[22] | 朱军礼, 郑迎军, 章光明, 等. 季节性流感疫苗预防效果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7, 23(2): 216–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