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8, Vol. 34 Issue (2): 196-198   PDF    
石家庄某社区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
王坤, 陈长香, 李淑杏    
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目的 了解河北省石家庄市某社区老年人衰弱现状,探讨影响石家庄某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因素,为制定社区老年衰弱干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5年7月 — 2016年7月应用老年衰弱综合评估工具(CFAI)对老年人采取面对面调查的方式,调查3 125名 ≥ 60岁常住社区老年居民衰弱水平。结果 社区老年人衰弱评分为(41.01 ± 10.64)分,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支情况、牙齿脱落、牙齿功能、刷牙习惯、睡眠质量、自理能力、健康促进方式、家庭关系、家中地位(beta值分别为0.074、0.138、0.153、0.108、– 0.045、0.188、0.037、0.057、0.165、– 0.182、0.129、0.096)是老年衰弱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衰弱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老年衰弱进程。
关键词老年人     老年衰弱     社区     影响因素    
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railty among community elderly people in Shijiazhuang city
WANG Kun, CHEN Chang-xiang, LI Shu-xing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Colleg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Province 06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railty among elderly residents in communities of Shjiazhuang city and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making plans on elderly frailty intervention. Methods We conducted a face-to-face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ng 3 125 residents aged 60 years and above in two communities of Shijiazhuang city between July 2015 and July 2016. We used Comprehensive Frailty Assessment Instrument (CFAI) to assess frailty condition among the elderly. Results The mean frailty score of the participants was 41.01 ± 10.64.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ignific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railty for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d age (β′ = 0.074), marital status (β′ = 0.138), education level (β′ = 0.153), individual balance for income and expenditure (β′ = 0.108), loss of teeth (β′ = – 0.045), tooth function (β′ = 0.188), teeth brushing habit (β′ = 0.037), sleep quality (β′ = 0.057),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β′ = 0.165), pattern of health promotion (β ′= – 0.182), relationship with family members (β′ = 0.129), and role in the family (β′ = 0.096) (P < 0.05 for all). Conclusion Elderly frail is affect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and effective measures need to be taken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the condition.
Key words: aged people     elderly frailty     community     influencing factor    

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 > 65岁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0亿,社会老龄化正在成为国内甚至国际的主要问题之一。衰弱(frailty)是一组由机体退行性改变和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1],其特点为储备功能降低和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2],其对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有着较好的预测效果[3],是多种常见不良健康结局的危险因素,例如入住医疗机构[4] 、住院时间、死亡、术后并发症、抑郁、跌倒、生活质量等。国内对衰弱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缺乏大样本研究。本研究采用最新引进的衰弱综合评估工具(Comprehensive Frailty Assessment Instrument,CFAI)(CFAI是在Gobbens等提出多维度整合式模型基础上由比利时根特大学学院的Witte[5] 于2013年提出的评估工具),于2015年7月 — 2016年7月评估河北省石家庄市某社区3 125名老年人衰弱水平,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老年衰弱干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河北省石家庄市2个社区3 125名≥ 60岁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首先使用数字随机法在石家庄8个区中选定新华区,其次采用数字抽签法在新华区11个街道办事处选定西苑街道办事处,最后用抽签法在西苑街道办事处7个社区中选定广源路社区和国泰街社区,对所有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纳入标准:(1)年龄≥60 岁所有登记在册的老年居民;(2)意识清楚,具有语言交流能力,有认知判断能力者。排除标准:(1)暂住人口;(2)重症疾病及终末疾病者;(3)急性疾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者;(4)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神志不清、老年痴呆、精神疾病);(5)听力、视力障碍或脑卒中等疾病后遗症,无法交流者。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3 125份,回收率97.65 %。

1.2 方法

于2015年7月 — 2016年7月由经过培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符合条件的人群入户调查,逐条询问并记录。(1)一般情况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情况、居住情况等。(2)身体健康情况包括视力、听力、牙齿脱落个数、牙齿功能、睡眠、患慢性病种类等。(3)衰弱综合评估工具(CFAI)共23个条目,包括身体衰弱、心理衰弱、社会衰弱、环境衰弱4个维度。衰弱总分为20~97分,20分表示无衰弱,97分表示非常虚弱,分数越高表示衰弱程度越严重,课题组在征得原作者Witte同意后,引进了英文版的CFAI,并对中文版的CFAI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中文版的CFAI具有较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α = 0.837),可以用于社区老年人衰弱研究。(4)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Ⅱ,HPLP-Ⅱ)共40个条目,包括健康责任、活力、营养行为、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和压力处置6个维度,总分40~160分,分数越高说明老人的生活方式越健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分为4个等级:130~160分为优、100~129分为良好、70~99分为一般、40~69分为差[6]。(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总分≥ 22分,或有2项以及以上得分≥ 3分为功能有明显障碍[7]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老年人衰弱现状

共调查3 125人,年龄60~94岁,平均(69.48 ± 7.22)岁。其中男性1 455人,女性1 670人;婚姻状况:配偶健在2 526人、丧偶543人、离婚41人、未婚12人、其他3人;文化程度:文盲305人,小学964人、初中825人、高中或中专680人、大专264人、本科及以上84人。老年衰弱得分为(41.01 ± 10.64)分,其中生理衰弱(5.11 ± 2.22)分、心里衰弱(15.00 ± 5.35)分、社会衰弱(12.54 ± 3.18)分、环境衰弱(8.36 ± 4.68)分。

2.2 影响老年衰弱的单因素分析(表1

结果显示,衰弱评分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支状况、自理能力、睡眠质量、牙齿状况、牙齿功能、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刷牙习惯、家庭关系、家中地位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 1 影响老年衰弱的单因素分析( $\overline {x} \pm {s}$

2.3 老年衰弱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2

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为基础,按照进入水准(α = 0.05),剔除水准(β = 0.10)的标准,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变量(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支情况、牙齿脱落、牙齿功能、刷牙习惯、睡眠质量、自理能力、健康促进方式、家庭关系、家中地位)为自变量,以老年衰弱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老年衰弱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支情况、牙齿脱落、牙齿功能、刷牙习惯、睡眠质量、自理能力、健康促进方式、家庭关系、家中地位为老年衰弱的影响因素(P < 0.05)。

表 2 老年衰弱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截止到2014年中国 > 60岁老年人口2.12亿,占总人口的15.5 % [8]。我国老龄化面临严峻的现实。衰弱的发生对人们的生活及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在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国外资料显示,即使排除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人,> 65岁老年人衰弱综合征患病率达7.0 %,> 80岁老年人中衰弱综合征的患病率高达20 %[9]。有研究表明,恰当的社区护理可以延缓老年衰弱的发生[10],因此进行社区老年衰弱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与其他研究结果相同的是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是老年衰弱重要的影响因素[11];不同的是性别对老年衰弱的影响无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引用新的衰弱综合评估工具(CFAI)评测衰弱有关,CFAI是一个自评量表,并且将环境评估首次纳入衰弱评估范围,是一个有效的检测社区老年衰弱的工具[12]

口颌系统作为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消化系统的起始端,与全身其他系统正常行使功能密切相关。我国老年人口腔保健意识淡薄,刷牙次数、正确刷牙方法知识普及不全。牙齿脱落会降低进食的咀嚼效率,增加胃肠负担,进一步引起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疾病,还可影响到心、肺、肾等脏器功能,是许多系统性疾病的诱因;牙齿脱落会使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缺乏信心,不敢说话,不敢笑,交谈中带有心理压力,引发社交恐惧感,排斥社交活动,极大地缩小了生活圈,孤独感和抑郁感加重,形成心理障碍[13],进而引起老年衰弱的发生。

我国老年人睡眠障碍患病率达56.7 %[14],长期睡眠障碍可导致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及躯体运动与认知能力下降,使其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增加从而导致生理衰弱;睡眠障碍也会给老年人造成焦虑、激惹、情绪不稳等精神障碍,引起心理衰弱[15]。应积极制定各种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延缓衰弱的发生。老年人由于慢性病、经济、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的改变,易导致心理失衡,而心理健康是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精神支柱,家庭因素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16]。因此,家庭关系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使老年人的情绪产生波动,危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导致衰弱水平的增加。

参考文献
[1] Clegg A, Young J, Iliffe S, et al. Frailty in elderly people[J]. Lancet, 2013, 381(9868): 752–762.
[2] 陈洁, 李婷治. 衰弱症临床诊治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17: 5019–5020.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4.17.152
[3] 王燕秋, 韩斌如. 衰弱表型定义对老年人不良结局预警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15, 22(14): 20–23.
[4] Sternberg SA, Wershof SA, Karunananthan S, et al. The identification of frailty: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J Am Geriatr Soc, 2011, 59(11): 2129–2138. DOI:10.1111/j.1532-5415.2011.03597.x
[5] Witte N, Gobbens R, Donder L, et al. The comprehensive frailty assessment instrument:developmen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J]. Geriatr Nuts, 2013, 34(4): 274–281. DOI:10.1016/j.gerinurse.2013.03.002
[6] 画妍, 化前珍, 徐莎莎, 等. 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11, 18(3B): 4–6.
[7] 陈长香. 老年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2.
[8] 王勇. 在全国老龄委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清醒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老龄事业抓紧抓好[EB/OL].2015-4-14.Cited available from: http://www.cncaprc.gov.cn/contents/2/76810.html.
[9] Theou O, Brothers TD, Mitnitski A, et al. Operationalization of frailty using eight commonly used scales and comparison of their ability to predict all-cause mortality[J]. J Am Geriatr Soc, 2013, 61(9): 1537–1551. DOI:10.1111/jgs.12420
[10] 董碧蓉. 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4, 16(6): 417–418.
[11] Fried LP, Tangen CM, Walston J, et a1. Frailty in older adults: evidence for a phenotype[J].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01, 56(3): M146–M156. DOI:10.1093/gerona/56.3.M146
[12] Witte N, Gobbens R, Donder LD,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Frailty Assessment Instrument against the Tilburg Frailty Indicator[J]. European Geriatric Medicine, 2013, 4(4): 248–254. DOI:10.1016/j.eurger.2013.03.001
[13] 刘晓晶, 王小丹, 余喻连, 等. 海口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 2015, 50(2): 218–221.
[14] 刘会玲, 张瑞丽. 老年人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5): 637–639.
[15] 俞晔, 丁勇民, 刘昊, 等. 南昌、赣州两市中老年人睡眠障碍情况调查[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21): 4731–473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2.21.057
[16] . 澳门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1, 15(5): 33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