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7, Vol. 33 Issue (6): 985-987   PDF    
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汤柏赞1,2,3, 张靖婧2, 邵海峰1, 王丽3    
1.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2.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继续教育科;
3.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内一科
摘要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6年1—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齐齐哈尔市抽取6个城市社区2 288名≥2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齐齐哈尔市2 288名≥20岁城市居民中,冠心病患病127例,冠心病患病率为5.55%;多因素非条件logisr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6岁、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有冠心病家族史是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率较高,年龄较大、肥胖、吸烟以及有高血压、高血糖和冠心病家族史的城市居民更易患冠心病。
关键词冠心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城市居民    
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urban residents aged over 20 years in Qiqihaer city
TANG Bai-zan, ZHANG Jing-jing, SHAO Hai-feng, et al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er Medical College, Qiqihaer,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mong residents aged over 20 years in urban Qiqihaer ci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D. Methods A total of 2 288 residents aged over 20 years were selected in six communities of urban Qiqihaer with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routine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mong the resident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Results Totally 127 CHD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of CHD was 5.55% among the residents.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aged more than 46 years, obesity, smoking,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 and family history of CHD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CHD is high among urban residents over 20 years old in Qiqihaer and the urban residents who were older, smoker, with obesity or has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 and family history of CHD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CHD.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revalence rate     influencing factor     urban residents    

冠心病又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公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对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尚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整体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由于我国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起步较晚,且不同地区的流行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位于我国东北部,早期有报道显示该区域慢性病的发病率相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针对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综合报道却较少[2-3]。为了解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于2016年1—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齐齐哈尔市抽取6个城市社区2 288名≥2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建华区、铁锋区、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6个区,每区分别抽取1个社区,在抽取的6个社区中每户随机抽取1名≥20岁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本次应调查2 315人,实际调查2 288人,应答率为98.83%。所有调查对象均对本调查项目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 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讲解填写方法后,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年均收入、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饮食喜好、运动情况、冠心病家族史、既往病史等一般情况。其中,吸烟指持续或累计吸烟≥6个月[4];饮酒指饮酒≥2次/周,且持续≥1年[4];运动指中等强度锻炼时间≥30 min/d,且锻炼次数≥5次/周[5]。冠心病的诊断主要由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以上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诊断询问,主要包括症状、病程及就诊医院等,并对就诊相关病历资料进行核对,同时在该院进行再次检查确认。(2) 体格检查:由统一培训的体检人员进行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并计算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2(m2)。其中,肥胖指体质量指数≥28.0 kg/m2[6];高血压指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18.62/12.00 kPa(1 mm Hg=0.1333 kPa)[7]。(2) 实验室检测:采集调查对象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送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进行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的检测。其中,高血糖指血糖≥7.0 mmol/L[7];高血脂指甘油三酯≥5.72 mmol/L[7];高胆固醇指总胆固醇≥5.72 mmol/L[7]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齐齐哈尔市2 288名≥20岁城市居民中,男性995人(43.49%),女性1 293人(56.51%);年龄20~45岁657人(28.71%),46~60岁947人(41.39%),>60岁684人(29.90%);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26人(14.25%),初中679人(29.68%),高中及以上1 283人(56.07%);婚姻状况非在婚636人(27.80%),在婚1 652人(72.20%);职业为工薪阶层人员873人(38.16%),个体经营者565人(24.69%),离退休人员523人(22.86%),无业人员327人(14.29%);年均收入<10 000元579人(25.26%),10 000~30 000元922人(40.30%),30 001~50 000元512人(22.38%),>50 000元276人(12.06%);非吸烟者1 389人(60.71%),吸烟者899人(39.29%);非饮酒者1 283人(56.08%),饮酒者1 005人(43.92%);饮食喜好甜食655人(28.63%),辛辣食物877人(38.33%),腌制食品756人(33.04%);不运动者1 533人(67.00%),运动者755人(33.00%);无冠心病家族史1 976人(86.36%),有冠心病家族史312人(13.64%)。

2.2 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情况(表 1)
表 1 齐齐哈尔市不同特征≥20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情况比较

齐齐哈尔市2 288名≥20岁城市居民中,冠心病患病127例,冠心病患病率为5.55%。不同特征≥20岁城市居民比较,不同年龄、职业、年均收入、饮食喜好、有无冠心病家族史及是否吸烟、运动、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 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 2)
表 2 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是否患冠心病为因变量(0=否,1=是),以年龄、职业、年均收入、饮食喜好、是否吸烟、是否运动、是否肥胖、是否高血压、是否高血糖、是否高血脂、有无冠心病家族史等11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6岁、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有冠心病家族史是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中国2014年居民死亡原因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心血管疾病的平均病死率达43%,相对高于其他疾病,其中冠心病的病死率较2013年有所升高,已成为首要死亡原因[8]。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冠心病的患病率存在较大地区差异,本次调查中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的冠心病患病率为5.55%,高于云南省昆明市2015年居民患病率的0.85%[9],低于重庆市2016年≥18周岁居民冠心病患病率的10.0%[10],但与同区域前期冠心病患病率的2.23%相比[11],患病率明显升高,提示该地区居民冠心病患病率较高,且仍处于持续升高趋势。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6岁、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有冠心病家族史是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年龄较高是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且冠心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与李为群等[12]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各器官不断老化、代偿能力降低、免疫功能减退,加之个体可能长期暴露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中,使得老年人群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有研究表明,吸烟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能诱导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心肌耗氧量增加、血小板黏附性增加,从而促使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发生粥样硬化[13]。吸烟还与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密切相关性,王宁夫等[14]研究表明,男性平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女性,且男性早发冠心病中吸烟所占的百分比高于非患病人群。因此在冠心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吸烟危害性的宣传力度,提倡全民控烟。肥胖、高血压和高血糖等均属于机体代谢异常症,此类因素存在着内在交互或协同作用,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代谢综合征。有研究表明,机体出现多种代谢异常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目前多个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报道均显示高血压、高血糖等是个体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且两者多伴随发生[15-16]。王翔[17]的研究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达40%,糖尿病患病率达45%,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群体;刘湘华等[18]研究显示,有高血压病史和糖尿病史均是老年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由于患者血糖偏高,动脉管内蛋白易发生糖基化,使得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血小板和脂肪堆积,进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控制体重,改善居民不良生活习惯,加大老年及中青年人群慢性病管理力度,降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应作为日后冠心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综上所述,齐齐哈尔市≥20岁城市居民冠心病的发病率高于前期报道,且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其中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有冠心病家族史的居民冠心病患病风险较高,应予以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预防对策,有效减少冠心病的患病率。

参考文献
[1] 王欣琛.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二级预防策略[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11): 1303–1304.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1.042
[2] 贾丽, 张旭, 金鹏. 黑龙江省人群健康管理和慢性病分布情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5, 31(4): 557–558.
[3] 高鸿飞. 齐齐哈尔市1626名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D]. 吉林: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83-1016093817.htm
[4] 程攀, 宋玉梅, 朱敏, 等. 定远县成年人主要慢性病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1): 12–16. DOI:10.11847/zgggws2014-30-01-04
[5] 刘君. 抚顺市城乡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15, 31(2): 218–220. DOI:10.11847/zgggws2015-31-02-26
[6] 王俊, 廖麟荣, 杨振辉, 等. 运动想象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30(6): 542–546.
[7]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1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525-1536.
[8] 陈伟伟, 高润霖, 刘力生, 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1(7): 617–622.
[9] 颜芳, 张茂镕, 李云涛, 等. 昆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 2015, 21(2): 90–92.
[10] 张彦琦, 张玲, 易东, 等. 重庆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6, 32(8): 1068–1073. DOI:10.11847//zgggws2016-32-08-16
[11] 孟秀君, 胥丽霞, 侯华, 等. 辽宁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0(10): 915–918.
[12] 李为群, 张晴晴, 蒋玲玲, 等. 长春朝阳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6): 735–739. DOI:10.11847/zgggws2014-30-06-12
[13] Barua RS, Ambrose JA. Mechanisms of coronary thrombosis in cigarette smoke exposure[J].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2013, 33(7): 1460–1467. DOI:10.1161/ATVBAHA.112.300154
[14] 王宁夫, 鲁明, 谢剑昶, 等. 吸烟与男性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病因学的相关性研究[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3, 13(6): 446–448.
[15] 郭靖文, 周涛, 陶丽新, 等. 代谢综合征组分及不同组合与冠心病相关性[J]. 中国公共卫生, 2016, 32(5): 632–636. DOI:10.11847/zgggws2016-32-05-18
[16] 张爽, 袁杰. 糖代谢异常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现状[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35(4): 602–606.
[17] 王翔.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干预现状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11): 102–103. DOI: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5.11.054
[18] 刘湘华, 张瑶, 唐铭翔. 老年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 24(10): 27–29. DOI:10.3969/j.issn.1008-5971.2016.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