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赣州市人民医院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代谢性疾病集结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每种组分均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和常见病[1-2],近年来,MS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为了解江西省成年居民MS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于2013年7—10月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西省10个疾病监测点抽取5 959名≥18周岁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西省东湖区、武宁县、渝水区、余江县、章贡区、龙南县、吉州区、奉新县、上高县和横峰县10个疾病监测点的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4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随机抽取3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随机抽取50户,每户随机抽取1名≥18周岁成年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所有调查对象均为近12个月在该监测地区居住≥6个月的常住居民。本次调查应调查6 000人,实际有效调查5 959人,有效应答率为99.32%。
1.2 方法(1) 问卷调查: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3) 个人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访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身体活动、静态行为、睡眠时间等行为方式以及食盐、油、蔬菜水果、红肉摄入等饮食情况。其中,轻度吸烟指吸烟者在调查时过去30 d内吸烟 < 10支/天;中度吸烟指吸烟者在调查时过去30 d内吸烟10~19支/天;重度吸烟指吸烟者在调查时过去30 d内吸烟≥20支/天[3]。危险饮酒指男性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为41~60 g、女性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为21~40 g;有害饮酒指男性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61 g、女性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41 g[4]。身体活动不足指一周内中等强度的总身体活动时间 < 150 min[5]。睡眠时间不足指累计睡眠时间 < 7 h/d[6]。食盐摄入过多指摄入食盐量>6 g/d[7]。油摄入过多指烹调用油摄入量>25 g/d[7]。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指蔬菜水果摄入量 < 400 g/d[8]。红肉摄入过多指猪、牛、羊肉等红肉类食物摄入量按生重计>100 g/d[9]。(2) 体格检查:由统一培训的体检人员进行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2(m2)。身高测量时要求被测者脱去鞋、帽及外套,女性解开发辫,取立正姿势,收腹挺胸,两臂自然下垂,脚跟、臀部和两肩甲角间3个点同时接触立柱,由测量者正确读取数字。体重测量要求被测者脱去鞋、帽及外套,取出随身携带物品,两脚位置左右对称,待读数稳定后记录读数。血压测量要求被测者测量前30 min停止吸烟和剧烈运动,安静休息5 min后测量,测量时测左臂血压,要求血压计臂带中心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共测量3次,每次间隔1 min,取3次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3) 实验室检测:采集调查对象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服糖后2h血糖(2 hours post glucose,2hP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等。其中,FBG和2hPG在各监测点实验室进行检测,TG和HDL-C由国家指定的金域检测公司统一检测。
1.3 MS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4年的MS诊断标准[10],具备以下4项中≥3项者可诊断为MS:(1) 超重或肥胖:BMI≥25.0 kg/m2;(2) 高血糖:FBG≥6.1 mmol/L(110 mg/dL)及(或)2hPG≥7.8 mmol/L(140 mg/d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3) 高血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 /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140/90 mm Hg(1 mm Hg=0.133 3 kPa)及(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4) 血脂紊乱:空腹血TG≥1.7 mmol/L(150 mg/dL)及(或)男性空腹血HDL-C < 0.9 mmol/L(35 mg/dL)或女性空腹血HDL-C < 1.0 mmol/L(39 mg/dL)。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标化患病率的计算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年龄构成[11]进行标化。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江西省5959名成年居民中,男性2 451人(41.13%),女性3 508人(58.87%);年龄18~106岁,平均年龄为(50.53±13.90) 岁,其中,年龄18~44岁2012人(33.76%),45~59岁2 443人(41.00%),≥60岁1 504人(25.2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 547人(76.30%),高中/中专932人(15.64%),大专及以上480人(8.06%);婚姻状况未婚312人(5.24%),已婚/同居5 085人(85.33%),丧偶/离婚/分居有561人(9.41%),不详1人(0.02%)。居住在城市2 391人(40.12%),农村3 568人(59.88%);不吸烟者4 674人(78.44%),轻度吸烟者1 226人(20.57%),中度吸烟者11人(0.19%),重度吸烟者30人(0.50%),不详18人(0.30%);不饮酒/少饮酒者5 567人(93.42%),危险饮酒者185人(3.11%),有害饮酒者201人(3.37%),不详6人(0.10%);非身体活动不足者4 565人(76.61%),身体活动不足者1 384人(23.22%),不详10人(0.17%);静态行为时间 < 3 h/d 1105人(18.54%),3~5 h/d 2 700人(45.31%),≥6 h/d 1 607人(26.97%),不详547人(9.18%);非睡眠不足者4 095人(68.72%),睡眠不足者1 324人(22.22%),不详540人(9.06%);非食盐摄入过多者2 725人(45.73%),食盐摄入过多者3 234人(54.27%);非油摄入过多者392人(6.58%)油摄入过多者4 823人(80.94%),不详744人(12.48%);非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者3 078人(51.65%),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者2 836人(47.59%),不详45人(0.76%);非红肉摄入过多者3 628人(60.88%),红肉摄入过多者2 187人(36.70%),不详144人(2.42%)。
2.2 江西省成年居民MS患病情况(表 1)![]() |
表 1 江西省不同特征成年居民MS患病情况比较 |
江西省5 959名成年居民中,患MS者698例,MS粗患病率为11.71%,MS标化患病率为9.95%。其中,MS各组分指标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分别检出1 685、1 346、1 656和1 524例,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检出率分别为28.28%、22.59%、27.79%和25.57%。不同特征成年居民MS患病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静态行为时间成年居民MS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2.3 江西省成年居民MS患病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 2)![]() |
表 2 江西省成年居民MS患病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以江西省成年居民是否MS患病为因变量(0=否,1=是),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静态行为时间等4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婚姻状况为已婚/同居/分居/离异/丧偶和静态行为时间≥3 h/d是江西省成年居民MS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是江西省成年居民MS患病的保护因素。
3 讨论有研究表明,MS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升高密切相关[12]。虽国内外关于MS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较多,但采用的MS诊断标准不一。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了适合于中国人的MS诊断标准,本研究采用该标准进行诊断,结果显示,江西省成年居民MS的粗患病率为11.71%,标化患病率为9.95%。在相同标准下,其结果接近于四川省MS患病率的11.5%[13],低于江苏省MS患病率的15.1%[14]和广东省MS患病率的19.0%[15],但高于浙江省温州市MS患病率的7.83%[16]和四川省西昌市MS患病率的7.2%[17]。与江西省2006年采用相同标准诊断的成年居民MS患病率的10.3%[18]比较,本次调查成年居民的MS患病率亦较高,提示江西省居民MS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对该病的防控应引起高度重视。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婚姻状况为已婚/同居/分居/离异/丧偶和静态行为时间≥3h/d是江西省成年居民MS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是江西省成年居民MS患病的保护因素。与既往研究结果[19-21]一致,年龄越大的居民,其MS患病的可能性越高,这可能与老年人因身体各器官机能衰退可导致多种代谢异常聚集有关。相对于未婚居民而言,已婚/同居/分居/离异/丧偶居民发生MS的几率更大,这可能是引申为未婚者大部分较年轻,其身体状况较好,而已婚/同居/分居/离异/丧偶者往往年龄较大,因而其患MS的可能性较大。有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肪细胞的表达和分泌功能,长期坚持运动还可以减轻体重,防治糖尿病和动脉硬化[22]。本次调查中,静态行为时间≥3h/d可增加成年居民患MS的风险,因此增强体育锻炼,减少静态时间是预防MS的有效措施之一。女性患MS风险低于男性,与王瑞等[23]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男性社会压力大、社会交往更加频繁,常暴露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热量饮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
本次调查还发现,MS各组分指标超重和(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检出率分别为28.28%、22.59%、27.79%和25.57%,大多数居民检出有≥1种代谢异常。MS各组分均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个体的MS组分数目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密切相关,由此可见,MS的防控任务依然艰巨。建议相关部门将MS的防控关口前移,大力倡导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和以减重为目标的全民健身运动,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从而减少MS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1] | 杨巧媛, 蒋义国, 刘世明. 广州市成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的调查[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1(2): 166–168. |
[2] | Kobayashi D, Takahashi O, Deshpande GA, et al. Relation betwee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sleep duration in Japan:a large scale cross-sectional study[J]. Intern Med, 2011, 50(2): 103–107. DOI:10.2169/internalmedicine.50.4317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内容概要[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
[4] | 李镒冲, 张梅, 姜勇, 等. 中国2012年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饮酒现状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 35(11): 1186–1191.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4.11.003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试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
[6] | 颜玮, 朱丽萍, 陈轶英, 等. 江西省流动人口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 19(11): 1105–1108. |
[7] |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
[8]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action pla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013-2020[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
[9] |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and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Food,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a global perspective[M].Washington, DC: AICR, 2007. |
[10]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4, 12(3): 156–161. |
[11] |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
[12] | 孙冬玲, 何耀. 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1, 32(8): 746–750. |
[13] | 费扬帆, 王椿, 刘关键, 等. 不同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运用于四川地区人群的比较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3(4): 547–552. |
[14] | 陶然, 武鸣, 覃玉, 等. 江苏省成年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特征及其不同诊断标准的对比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1(1): 181–189. |
[15] | 宋秀玲, 莫景富, 许燕君, 等. 广东省成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特征及其不同诊断标准的对比研究[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3, 5(12): 728–733. DOI: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3.12.005 |
[16] | 邵永强, 樊丽辉, 李江峰, 等. 温州市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 24(6): 419–422. |
[17] | 王淳秀, 卫大英, 王斌, 等. 四川省西昌市成年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4): 480–481. DOI:10.11847/zgggws2010-26-04-54 |
[18] | 晏渠如, 廖兵荣, 杨建平, 等. 江西省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4): 487–488. DOI:10.11847/zgggws2009-25-04-53 |
[19] | 丁贤斌, 毛德强, 沈卓之, 等. 重庆市城乡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现状及特征[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 24(9): 659–663. |
[20] | 曹乾斌, 孙健平, 张东峰, 等. 2009-2010年青岛市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 2013, 19(1): 9–11. |
[21] | 叶巧玉, 项晓青, 倪晓媚, 等. 18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的现状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 2012, 24(8): 1–4. |
[22] | 雷鸣, 周权, 汤兰桂, 等. 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15(36): 3806–3809. |
[23] | 王瑞, 周卫, 郭春江, 等. 深圳市代谢综合征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 28(2): 9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