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7, Vol. 33 Issue (3): 396-400   PDF    
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患病影响因素分析
李会敏1, 苏长龙2, 秘子涵1, 张丽华2, 张国平1, 祝艳秋2, 孙菲菲1, 赵景波1     
1.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2. 大庆市龙凤区龙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其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大庆市龙凤社区抽取9 419名≥1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结果 大庆市龙凤社区9 419名≥15岁居民中,高血压患病2 181例,高血压患病率为23.16%;2 181例高血压患病居民中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6.35%、61.85%和8.6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饮酒、有高血压家族史、有糖尿病既往史、有脑卒中既往史、中心性肥胖、超重和肥胖是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人均年收入≥20 000元是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 大庆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也有待提高;年龄、人均年收入、饮酒情况、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既往史、脑卒中既往史、中心性肥胖和体质指数(BMI)情况是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高血压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影响因素    
Prevalence, rates of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and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among community residents of Longfeng community in Daqing city
LI Hui-min, SU Chang-long, MI Zi-han, et 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8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rate, control rat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among residents of Longfeng community in Daqing ci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9 419 residents aged ≥15 years were selected with simple random sampling from Longfeng community of Daqing city and surveyed with a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between February 2015 and April 2016. 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was 23.16% among the participants.The rate of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the 2 181 hypertensive patients identified was 66.35%, 61.85%, and 8.62%, respectively.Multivariate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d ≥45 years, alcohol drinking, family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history of suffering from diabetes and stroke, central obesity, an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re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and with annual personal income of 20 000 RMB yuan or more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against hypertension among the participants.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is high and mainly influenced by age, personal annual income, alcohol drinking, family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history of suffering from diabetes and stroke, central obesity, body mass index among adult residents in Longfeng community of Daqing city; in addition, the rates of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need to be improved among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Key words: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awareness rate     treatment rate     control rate     influencing factor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最重要且为可以改变的因素之一[1]。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1 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的花费用于治疗与高血压有关的并发症[2]。高血压是极为常见的疾病,是心肌梗塞、中风、充血性心力衰竭、晚期肾疾病和周边血管疾病等的危险因素[3]。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数可达1.6亿。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从1959年的5.11%[4]上升到2002年的18.8%[4],但由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故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为了解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其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大庆市龙凤社区抽取9 419名≥1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大庆市龙凤社区居住≥2年且年龄≥15岁的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本次应调查9 573人,实际调查9 419人,应答率为98.39%。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 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由统一进行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访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饮茶、每日睡眠时间、近1周有无失眠情况、体力活动情况、近1周水果摄入情况、近1周内有无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高血压家族史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相关心血管疾病史,高血压患病知晓情况和治疗情况。其中,吸烟指一生中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5]。饮酒指饮酒≥2次/周,且连续≥1年[5]。饮茶指饮茶≥1杯/d,且持续≥1年[6]。体力活动情况中,重体力活动指工作时大约有25%的时间坐或站立,75%的时间进行特殊职业活动,如非机械化农业劳动、炼钢、舞蹈、体育活动、装卸、采矿等,常温下容易出汗;中等体力活动指工作时大约40%的时间坐或站立,60%的时间进行特殊职业活动,如机动车驾驶、电工安装、车床操作、金工切割等,常温下不容易出汗;轻体力活动指大约有75%的时间坐或站立,25%的时间进行特殊职业活动,如办公室工作、修理电器钟表、售货员、酒店服务员、化学实验操作、讲课、学生日常活动等;无体力活动指坐着时间较多的工作或活动[7]。本研究中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相关心血管疾病均经三级及以上医院进行确诊。(2) 体格检查:由经统一培训的测试人员进行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的测量,并计算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体重 (kg)/身高2(m2)。其中,BMI < 18.5 kg/m2为体重过轻,18.5~23.9 kg/m2为正常体重,24.0~27.9 kg/m2为超重,≥28.0为肥胖[8]。中心性肥胖指男性腰围≥85 cm或女性腰围≥80 cm[9]。高血压指收缩压≥140 mm Hg (1 mm Hg=0.133 3 kPa)、舒张压≥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4]。高血压知晓率指被诊断为高血压者在调查前就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者的比例[4];治疗率指被诊断为高血压者近2周服用降压药物者的比例[4];控制率指被诊断为高血压者目前通过治疗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 Hg者的比例[4]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双录入数据,应用SAS 9.4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大庆市龙凤社区调查的9 419名居民中,男性4 065人 (43.16%),女性5 354人 (56.84%);年龄15~44岁2 880人 (30.58%),45~59岁2 862人 (30.38%),≥60岁3 677人 (39.04%);汉族9 291人 (98.64%),少数民族128人 (1.36%);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 723人 (18.29%),初中3 506人 (37.22%),高中/中专2 646人 (28.09%),大专及以上1 116人 (占11.85%),不详428人 (4.55%);人均年收入 < 20 000元1071人 (11.37%),20 000~29 999元1402人 (14.88%),30 000~39 999元5 522人 (58.63%),≥40 000元1 424人 (15.12%);不吸烟者8 736人 (92.75%),吸烟者575人 (6.10%),不详108人 (1.15%);不饮酒者8 965人 (95.18%),饮酒者417人 (4.43%),不详37人 (0.39%);不饮茶者9 203人 (97.71%),饮茶者180人 (1.91%),不详36人 (0.38%);睡眠时间≤6 h/d 1 379人 (14.64%),7~8 h/d 7 864人 (83.49%),≥9 h/d 105人 (1.12%),不详71人 (0.75%);近1周未失眠者8 714人 (92.52%),失眠者624人 (6.62%),不详81人 (0.86%);无体力活动者100人 (1.06%),轻等体力活动5 879人 (62.42%),中等体力活动65人 (0.69%),重体力活动1 033人 (10.97%),不详2 342人 (24.86%);近1周水果摄入<5次1 211人 (12.86%),≥5次/周7 908人 (83.96%),不详300人 (3.18%);近1周内无高脂饮食者124人 (1.32%),有高脂饮食者9 213人 (97.81%),不详82人 (0.87%);无高血压家族史者7 990人 (84.83%),有高血压家族史者1 367人 (14.51%),不详62人 (0.66%);既往患糖尿病者575例 (6.10%);既往患心肌梗死者59例 (0.63%);既往患脑卒中者191例 (2.03%)。

2.2 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大庆市龙凤社区9 419名≥15岁居民中,高血压患病2 181例,高血压患病率为23.16%。2 181例高血压患病居民中,已知晓患高血压者1 447例,高血压知晓率为66.35%;已治疗高血压者1 349例,高血压控制率为61.85%;已控制高血压者188例,高血压控制率为8.62%。

2.3 大庆市龙凤社区不同特征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比较 (表 1)
表 1 大庆市龙凤社区不同特征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比较

大庆市龙凤社区不同特征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吸烟、饮酒、饮茶、睡眠时间、失眠情况、体力活动情况、近1周水果摄入情况、近1周内高脂饮食情况、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既往史、心肌梗死既往史、脑卒中既往史、中心性肥胖、BMI情况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 0.001)。

2.4 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表 2)
表 2 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是否高血压患病 (0=否,1=是) 为因变量,以年龄、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吸烟、饮酒、饮茶、睡眠时间、失眠情况、体力活动情况、近1周水果摄入情况、近1周内高脂饮食情况、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既往史、心肌梗死既往史、脑卒中既往史、中心性肥胖、BMI情况等17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饮酒、有高血压家族史、有糖尿病既往史、有脑卒中既往史、中心性肥胖、超重和肥胖是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人均年收入≥20 000元是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3.16%,高于齐齐哈尔市社区居民的22.19%[10],同时也高于陕西省西安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的21.2%[11],提示该社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本次调查中,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6.35%、61.85%和8.62%,虽然高于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的30.2%、24.7%和6.1%[4],但是结果仍不理想。据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报道,2009-2010年美国成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控制率为47%[12],提示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的高血压控制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有研究显示,血压达不到标准对健康影响较大,而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则可降低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13-14]。因此,在我国居民意识到高血压危害性的同时,如何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饮酒、有高血压家族史、有糖尿病既往史、有脑卒中既往史、中心性肥胖、超重和肥胖是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人均年收入≥20 000元是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本次调查表明,随年龄增长, 高血压患病危险逐渐增高,与郑黎强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年龄是高血压患病的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机体衰老、代谢功能改变和血管弹性下降有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胡伟等[16]对蒙古族人群饮酒与高血压关系进行的1项研究也表明饮酒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且呈剂量-反应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大量饮酒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增加皮质醇水平,并通过抑制血管舒张物质的合成等作用使血压升高。高血压家族史已经是公认的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黄广勇等[17]研究表明,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高血压病的风险为无高血压家族史者的1.79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关系密切,高血压和糖尿病均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既往患糖尿病和脑卒中者患高血压的风险也较大。有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明确的危险因素[18],而腰围与高血压患病率也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19],与本研究中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均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一致。因此,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增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控制肥胖,进而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随之降低,这可能与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多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综上所述,大庆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也有待提高。同时,应针对高血压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进一步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参考文献
[1] 王瑛, 赵冬. 心血管疾病终生风险的研究现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 41(6): 524–526.
[2] 石留成.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 12(s1): 34–36.
[3] 赵立华, 刘辉. 阜新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6): 825–826. DOI:10.11847/zgggws2014-30-06-46
[4] 刘力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8): 701–743.
[5] 沈伟忠, 朱瑞龙, 朱秋英. 吸烟、饮酒对胃部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影响[J]. 中华医药杂志, 2011, 20(1): 84–84.
[6] 靳子义, 韩仁强, 刘爱民, 等. 中国人群饮茶与肺癌关系的Meta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 33(8): 857–861.
[7] 龚鹤琴, 张茂镕, 田荣, 等. 昆明市城乡居民劳动强度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研究[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1, 19(4): 343–345.
[8]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 (节录)[J]. 营养学报, 2004, 26(1): 1–4.
[9] 王惠君, 王志宏, 于文涛, 等. 1993—2006年中国九省成人腰围分布的变化及中心性肥胖流行趋势分析[C]//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公共营养分会论文集, 北京, 2008. 北京: 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 2008.
[10] 张晨, 葛杰, 邱永强. 齐齐哈尔市社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分析[J]. 卫生研究, 2015, 44(4): 595–599.
[11] 胡美琴, 侯斌, 张晓宇, 等. 西安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现状[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5, 23(2): 104–108.
[12] 刘莉, 叶鹏. 美国成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和血压控制的趋势:2001—2010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20(11): 1099.
[13] 张玲玉, 叶鹏, EganBM, 等. 美国1988—2008期间高血压的发生情况、认识水平、治疗和控制[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8(9): 899.
[14] Law MR, Morris JK, Wald NJ. Use of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drugs in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meta-analysis of 147 randomised trials in the context of expectations from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J]. BMJ, 2009, 338(7705): 1245–1252.
[15] 郑黎强, 孙兆青, 张新忠, 等. 辽宁省阜新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6): 743–744. DOI:10.11847/zgggws2007-23-06-65
[16] 胡伟, 佟伟军, 刘彦斌, 等. 吸烟、饮酒与蒙古族高血压的关联性[J]. 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11): 1330–1331. DOI:10.3321/j.issn:1001-0580.2006.11.028
[17] 黄广勇, 顾东风, 吴锡桂, 等. 父母高血压史对子女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的影响[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2, 10(3): 274–277.
[18] Manieckabryla I, Szymocha M, Bryla M.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s risk factors in hypertension-study of the working population[J]. La Medicina Del Lavoro, 2011, 102(6): 523–538.
[19] 马玉霞, 张兵, 王惠君, 等. 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与城乡居民血压关系的研究[J]. 卫生研究, 2012, 41(1): 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