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性服务者 (female sex workers,FSW) 作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的三大高危人群之一,同时也是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桥梁人群[1],有研究显示低档场所FSW中HIV与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dum,TP) 的检出率较高[2]。为了解天津市低档场所FSW中HIV、TP、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 HCV) 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13-2014年每年的4-6月在天津市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区县在同一时间段针对低档场所FSW开展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样检测HIV、TP与HCV,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3-2014年4-6月在天津市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区县同时开展针对低档次洗头房/洗脚屋、歌厅/KTV、小旅社、路边店及出租屋等场所FSW的调查。其中和平区调查557人,滨海新区调查412人,津南区调查408人,共计1 377人。发放问卷1 377份,回收有效问卷1 377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1.2 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 (年龄、婚姻、户籍、本地工作时间等)、性行为史、吸毒行为史等相关信息。问卷调查之后,对调查对象开展血清学检测,了解HIV、TP和HCV的感染状况。调查员为经过专门培训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
1.3 实验室检测HIV/TP/HCV实验室检测所有样品均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进行筛查,结果阴性者判为阴性,不再进行复检;结果阳性者进入复检。HIV与HCV复验试剂使用另一种与初筛试剂不同原理或厂家的ELISA试剂。HCV结果判定:2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时,即可判定为HCV结果阳性,复检结果如为阴性,则判为阴性结果。HIV结果判定:HIV复检阳性后需进行确证试验,确证试验阳性者结果判为阳性。TP结果判定:TP筛查阳性者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apid plasma reagin,RPR) 进行复验,2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时,即可判定TP阳性。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均参照试剂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1.4 统计分析将所有调查表的相关信息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输入相应的Epi Data 3.02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1 377人全部采集血样进行相关血清学检测。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 (33.20±8.755) 岁 (17~56岁),年龄中位数为32岁,其中 < 20岁39人 (2.8%),20~29岁495人 (35.9%),30~39岁449人 (32.6%),≥40岁394人 (28.6%);本市户籍203人 (占14.7%),外地户籍1 174人 (85.3%);汉族1 302人 (94.6%),少数民族75人 (5.4%);未婚440人 (32.0%)、在婚/同居723人 (52.5%)、离异或丧偶214人 (15.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 155人 (83.9%),高中及以上222人 (16.1%)。在本地工作≥6个月496人 (36.0%), < 6个月881人 (64.0%)。
此次调查将有关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8个问题中回答正确≥6个算作艾滋病知识知晓,1 377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0.7%(836/1 377)。
2.2 行为学特征91.6%(1 261人) 对象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3.6%(49人) 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15.0%(207人) 有时使用,81.4%(1 121人) 每次均使用安全套。0.5%(7人) 有吸毒行为,其中有2人注射吸毒,均有共用注射器的行为。1.2%(17人) 最近一年曾被诊断患过性病,40.7%(561人) 最近一年接受过有关艾滋病的干预服务或者检测咨询服务。有1 081人对最近一年接受HIV检测情况做出应答,其中最近一年检测比例为27.3%(295人)。
2.3 血清学结果 (表 1)![]() |
表 1 低档场所FSW HIV/TP/HCV感染情况单因素分析 |
1 377人中检出HIV阳性2例,检出率为0.1%;检出TP阳性104例,检出率为7.6%;检出HCV阳性19例,检出率为1.4%。不同特征FSW HIV与HC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民族、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情况、最近一年被诊断患性病情况与TP感染有关。
2.4 影响因素 (表 2)![]() |
表 2 天津低档场所FSW TP感染情况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将单因素分析中TP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选为自变量,TP感染情况为因变量 (阳性=1,阴性=0),按照纳入标准为0.05、排除标准为0.10的水准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汉族与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为低档场所FSW感染TP的保护因素,最近一年被诊断患过性病为感染TP的危险因素。
3 讨论与大多数的调查结果类似[3-6], 本次调查发现天津市低档场所FSW年龄大、在婚/同居的比例较高,文化程度较低。>50%的调查对象婚姻状况为在婚/同居,提示关注性服务女性的家庭内传播现象。与有关调查发现低档场所FSW本省籍为主[7]不同, 天津市低档场所FSW本市籍所占比例较低。此次调查发现低档场所FSW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比例较广西省的调查结果高[8],同时也高于青岛市的调查结果[9]。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于环渤海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9]。提示,天津市今后工作中应加强低档场所性服务女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针对低档场所FSW文化程度较低的状况 (调查发现>80%调查对象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 开发有针对性的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调查发现低档场所FSW最近一年接受过有关艾滋病的干预服务或者检测咨询服务的比例较低,最近一年接受过HIV检测的比例也很低,提示针对低档场所FSW的宣传干预工作需要加强,同时调查发现>60%调查对象在本地工作不足6个月,流动性较大,针对此特点急需发挥目前将干预工作下放到社区卫生院的作用,经常性的开展宣传教育与干预工作,加大干预工作的频度,提高干预覆盖面。针对调查对象HIV检测比例低的现状,建议社区卫生院开展宣传干预的同时提供相应的HIV快速检测服务。
本次调查HIV与TP检出率均低于潘新莲等[2]调查结果,TP检出率与常州市调查结果类似[10],但是低于青岛市[9]低档场所FSW的检出率。调查发现最近一年被诊断患过性病为感染TP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FSW在就医问题上不积极[11],调查对象有可能在感染性病之后没有及时就医或者没有规范治疗从而更容易感染TP。提示,在针对低档场FSW开展宣传教育时应使其意识到性病检测的重要性与规范就医的必要性,同时在今后的监测中增加性病检测的相关内容。调查显示汉族与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为低档场所性服务女性感染TP的保护因素,可能由于汉族的性服务女性文化程度稍高 (汉族高中及以上学历占16.1%,少数民族高中及以上学历占13.3%),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 (汉族知晓率63.7%,少数民族知晓率54.7%) 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而致,同时进一步分析发现也许由于语言的原因,汉族更容易沟通,所以其接受干预服务与咨询检测的比例较高 (汉族最近一年接受过干预服务或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为47.8%,少数民族仅为34.7%) 也是其保护意识强不容易感染TP的原因。每次均使用安全套为TP感染的保护因素。提示,今后FSW干预工作中继续推广100%使用安全套的项目。
[1] | 朱中奎, 张翔, 于明润, 等. 靖江市2006—2011年女性性服务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2): 251–253. DOI:10.11847/zgggws2013-29-02-31 |
[2] | 潘新莲, 柳智豪, 江超穗, 等. 不同场所女性性服务者性病与相关行为干预调查[J]. 应用预防医学, 2010, 16(1): 41–43. |
[3] | 白玉, 张英霞, 崔雪莲. 高中低档场所暗娼艾滋病知识行为与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 9(14): 852–854. |
[4] | 袁萍, 袁兆康, 刘勇, 等. 城市周边插画地带暗娼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20): 3976–3978. DOI:10.3969/j.issn.1003-8507.2008.20.033 |
[5] | 徐金水, 刘晓燕, 傅更锋, 等. 江苏省不同档次场所暗娼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状况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 26(6): 513–515. |
[6] | 梁旭, 覃彩艳, 陈凤肖, 等. 桂西南某市城区不同档次性服务妇女群体的行为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5, 21(3): 200–202. |
[7] | 唐振柱, 张小娟, 谭广杰, 等. HIV阳性低档暗娼人口社会行为学与艾滋病知信行特征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1): 87–89. |
[8] | 周月姣, 唐振柱, 沈智勇, 等. 广西低档暗娼艾滋病知识及行为状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4): 579–581. DOI:10.11847/zgggws2013-29-04-40 |
[9] | 吕翠霞, 姜珍霞, 张西江, 等. 低档次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和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1, 17(5): 550–552. |
[10] | 王金塔, 丁陈丽, 周建波, 等. 2012—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分析[J]. 疾病监测, 2014, 29(3): 203–206.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4.03.010 |
[11] | 简华慧, 林明环, 梁旭. 桂西山区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性科学, 2014, 23(4): 94–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