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7, Vol. 33 Issue (3): 361-364   PDF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TP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
左桐1, 庞作章2, 齐秀英1     
1.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天津 300070;
2.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
摘要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实施相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3、2014连续2年4—6月对天津市某性病门诊年龄>15岁的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检测HIV、TP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共收集800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平均年龄为(30.4±8.2)岁,艾滋病(AIDS)知识的总知晓率为90.6%(725/800),HIV抗体阳性率为5.4%(43/800),TP抗体阳性率为7.0%(56/8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I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同性肛交性行为(OR=5.360,95%CI=2.676~10.734)和TP感染(OR=4.014,95%CI=1.761~9.145);TP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HIV感染(OR=3.602,95%CI=1.525~8.508)。 结论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TP感染率较高,应依托性病门诊开展有效的AIDS性病宣传干预工作,尤其应加强警示性教育宣传。
关键词性病门诊     男性     艾滋病(AIDS)     梅毒    
HIV/TP infec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among male attendees of STD clinic
ZUO Tong, PANG Zuo-zhang, QI Xiu-ying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preval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and Treponema pallidum (TP) infection among male persons visiting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clinic and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carrying out relevant interventions in the population. Method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for HIV and TP antibody detection were performed among male voluntary STD clinic attendees aged>15 years between April and June from 2013 to 2014 in Tianjin city. Results For a total of 800 male attendees surveyed, the average age was 30.4±8.2 years; the overall rate of awareness about AIDS was 90.6%;the positive rates of HIV and TP antibody were 5.4% and 7.0%,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ain related factors for HIV infection among the attendees included having homosexual anal sex (odds ratio [OR]=5.360, 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CI]=2.676-10.734) and with TP infection (OR=4.014, 95%CI=1.761-9.145);while the main related factor of TP infection was HIV infection (OR=3.602, 95%CI=1.525-8.508). Conclusion The infection rates of HIV and TP are relatively high among male STD clinic attendees in Tianjin city, suggesting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and intervention on HIV and STD should be implemented among the population.
Key word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clinic     mal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IDS     syphilis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所引起的疾病,主要以免疫系统损害、机会性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中国AIDS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性传播构成比从2011年的63.9%上升到2013年的89.9%,已成为中国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1]。性病门诊的男性就诊者是AIDS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为了解该人群的HIV、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dum,TP) 感染情况以及行为特点,分析AIDS、梅毒流行危险因素,本研究于2013、2014连续2年4-6月对天津市某性病门诊的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TP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3、2014年连续2年4-6月首次主动前来天津市某性病门诊就诊的>15岁男性就诊者作为调查对象。与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分析。

1.2 问卷调查

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2]制定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AIDS知识知晓情况、嫖娼行为、临时性行为、注射吸毒行为和同性性行为、既往患性病情况以及干预服务等信息。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性病门诊医生,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问卷信息双人复核录入国家哨点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确保准确性。艾滋病相关知识的8个问题中,答对≥6个者为知晓。总知晓率为知晓者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1.3 实验室检测

由专业护士使用密封采血负压管采集调查者静脉血5 mL,5 000 r/min分离血清,备HIV抗体和TP抗体检测。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2009年修订版)》[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进行HIV抗体筛查,结果阴性者判为阴性,不再进行复检;初筛阳性血样采用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厂家的初筛试剂复检,2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时进行免疫蛋白印迹 (Western blot,WB) 检测,阳性判定为HIV感染。采用ELISA方法进行TP抗体筛查,结果阴性者判为阴性,不再进行复检;所有初筛阳性的样品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 trust,TRUST) 进行复验,2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时,判定为TP阳性;复检结果如为阴性,则判为阴性结果。

1.4 统计分析

利用国家哨点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将数据导出为Excel格式,利用Excel 2007整理原始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即不同特征人群HIV、TP感染率差异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感染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共收集800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问卷信息资料,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全部采集血样进行相关血清学检测。800例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 (30.4±8.2) 岁 (16~76岁),年龄中位数为29岁,年龄 < 20岁占2.3%(18人),20~29岁占53.3%(426人),30~39岁占32.4%(259人),40~49岁占8.1%(65人),50~59岁占3.1%(25人),≥60岁占0.9%(7人)。本市户籍占69.6%(557人),外地户籍占30.4%(243人)。汉族占97.9%(783人),其他民族占2.1%(17人)。未婚占57.3%(458人),在婚占39.8%(318人),同居占1.1%(9人),离异或丧偶占1.9%(15人)。

2.2 AIDS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表 1)
表 1 AIDS知识知晓情况

800例调查对象的AIDS知识总知晓率为90.6%(725/800)。

2.3 危险性行为和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情况

234人 (29.3%) 最近3个月与商业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商业性伴数为1~2个;311人 (38.9%) 最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临时性伴数为1~3个。169人 (21.1%) 近1年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AIDS咨询与检测,50人 (6.3%) 接受过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提供/交换,66人 (8.3%) 接受过同伴教育。有58人 (7.3%) 最近1年曾经被诊断患过性病。

2.4 HIV和TP感染情况 (表 2)
表 2 HIV和TP感染情况

本次收集的800份血清样本中,HIV抗体阳性43例,阳性率为5.4%(95%CI=3.8%~6.9%);TP阳性56例,阳性率为7.0%(95%CI=5.2%~8.8%)。HIV检出情况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户籍 (χ2=4.099,P=0.043)、近3个月是否发生商业性行为 (χ2=5.004,P=0.025)、近3个月是否发生同性的肛交性行为 (χ2=42.152,P < 0.001) 以及是否感染TP (χ2=18.859,P < 0.001) 的研究对象之间HI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TP检出情况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 (χ2=13.469,P < 0.001)、近3个月是否发生商业性行为 (χ2=4.001,P=0.045)、近3个月是否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 (χ2=5.185,P=0.023) 以及是否感染HIV (χ2=18.859,P < 0.001) 的研究对象之间T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HIV/TP感染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 34)
表 3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 4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TP感染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HIV是否感染为因变量 (是=1,否=0),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选为自变量,选入标准为0.05,剔除标准为0.1,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近3个月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TP感染为HI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以TP是否感染为因变量 (是=1,否=0),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选为自变量,选入标准为0.05,剔除标准为0.1,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为TP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3 讨论

自1985年中国发现第1例HIV/AIDS病例以来,HIV/AIDS感染的流行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由一开始的血液传播、静脉注射毒品传播为主逐渐变为目前以性传播为主的传播模式[4],因此在目前的AIDS防治工作中加强性病门诊就诊者的检测很有必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中20~29岁占53.3%,可能与此部分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加之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社会活跃程度也很高,因此其传播性病AIDS的危险性也加大有关。调查同时显示,该性病门诊就诊者中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男男性行为、多性伴等危险性行为现象普遍存在,有商业性行为的比例更是达到29.3%,提示依托性病门诊中开展针对性病门诊就诊者相关的AIDS性病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工作对于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日常工作中对于非本市户籍的流动性就诊者及男男性行为人群应予以更多地关注。

天津市在各类人群监测中发现,性病门诊就诊者中HIV阳性检出率较高[5-7],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HIV检出率为5.4%,与北京2013年监测结果基本一致[8],略高于辽宁省2012年监测结果[9],但较天津市2012年的检测结果升高明显[5],而TP检出率低于2012年的检测结果[10],分析原因可能由于本次就诊人群中男男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人群的构成增加,HIV检出率上升可能由于此类人群较高的HIV感染率有关[8], 而TP检出率低则是可能由于商业性行为者也就是嫖客人群构成的降低有关。梅毒是一种重要的生殖器有溃疡性病,研究表明梅毒感染可使AIDS的感染危险增加2~3倍[10],与本研究调查结果一致。而在男男性行为群体中TP合并HIV感染情况较为普遍,而HIV的感染者因为可能更多的高危性行为从而导致其感染TP的几率更大。与上海2010-2011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人群HIV与TP的检出率均高于上海监测结果[11],提示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AIDS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控制措施刻不容缓。

虽然本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AIDS相关知识总知晓率较高,但与暗娼、临时性伴发生高危性行为的现象依然存在,说明知晓率与行为改变率依然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在知识项中“一个感染了HIV的人不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回答的正确率最低,为82.3%,与诸多AIDS知晓率调查中往往“蚊虫叮咬能否传播AIDS”项知晓程度最低不同,提示性病门诊就诊者对于AIDS性病的认识可能多基于皮肤及外表的临床表现,也与此类人群就诊原因存在很大关联性,建议在针对性病门诊就诊者AIDS性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同时,加强对此类人群的警示性宣传教育,可能会有更好的改变危险行为的效果。调查显示,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及AIDS咨询与检测占21.1%、接受过同伴教育的占8.3%,说明宣传干预措施的覆盖仍是薄弱环节,应加强此部分人群的重点干预,加强安全套宣传以及同伴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背景[EB/OL]. [2013-11-30]. http://www.moh.gov.cn/jkj/s3586/201312.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 (试行) 操作手册[EB/OL]. [2009-03-25].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azb/jszl_2219/201003/t20100322_24509.htm.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2009年修订版)[EB/OL]. [2009-12-09]. http://www.chinacdc.cn/n272442/n272530/n273736/n273781/n292709/n5316308/36174.html.
[4] Zhang L, Eric PFC, Jing J, et al. HIV prevalence in China:integration of surveillance data and a systematic review[J].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13, 13: 955–963. DOI:10.1016/S1473-3099(13)70245-7
[5] 郭燕, 柏建芸, 周宁. 2012年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4, 20(2): 121–123.
[6] 李维云, 李学斌, 刘春莉, 等. 2007—2009年性病门诊HIV感染者情况分析[J]. 中国性科学, 2010, 19(12): 4–5.
[7] 郭燕, 董笑月, 柏建芸, 等. 天津市2005—2009年部分人群HIV监测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2, 13(2): 133–135.
[8] 李桂英, 孙燕鸣, 贺淑芳, 等. 北京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HIV阳性率上升的原因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5, 49(1): 63–65.
[9] 徐金玲. 朝阳市2012年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现状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5, 31(1): 118–119. DOI:10.11847/zgggws2015-31-01-36
[10] 许艳, 惠珊, 孟晓军, 等. 中国六省 (区)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状况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1, 32(10): 987–990.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1.10.008
[11] 唐政, 倪莹青, 王震宇, 等. 2010—2011年上海市长宁区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 27(3):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