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儿保科
学龄前期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龄前期儿童的健康成长乃至未来成年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日常生活习惯包括用眼卫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多方面,近年来,学龄前儿童不良用眼卫生习惯导致的视力异常、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超重和肥胖以及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导致的龋齿等发病率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诸多学者也在不断探索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危险因素。为了解目前学龄前儿童生活习惯现状,同时为展开针对性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于2015年春季对山东省青岛市城区4所幼儿园全部3~6岁儿童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青岛市4个城区各随机抽取1所示范幼儿园进行调查,每所幼儿园全部3~6岁在园儿童均为调查对象。问卷由幼儿家长填写,共发放问卷1 111份,回收有效问卷1 080份,有效率为97.2%。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和家长的一般情况、用眼卫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清洁和起居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及行为卫生习惯。调查工作由各幼儿园园长、保健医及各班级老师协调完成,各班老师经过统一严格培训,再召开集体家长会发放问卷并说明问卷填写要求,完成后统一收回。所有题目均由保健医协助家长根据儿童近1个月的真实情况填写。问卷填写有以下几项参考标准:其正确用眼姿势为不趴着和卧着看书、不在光线弱的条件下读书写字以及注意正确读写姿势(挺胸抬头、3指执笔围成中空状并距笔尖2横指)[1];良好睡眠在本次调查中是参考《尼氏儿科学》3~6岁儿童以每晚睡眠时间保证11~12 h为标准[2];挑食偏食目前国内外并没有明确的判定标准,本次调查主要以儿童常表现为过多或过少甚至不摄入某些食物来确定有此行为;多动和精神不集中是以多动为主要表现的多动和冲动行为[3]。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 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核对和更正数据。检查无误后导入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应用频数分布对学龄前儿童用眼卫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清洁和起居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等进行描述和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年龄和性别构成本次调查有效问卷共1 080份,3岁~87人,占8.06%;4岁~372人,占34.44%;5岁~344人,占31.85%;6岁~277人,占25.65%。男童537人,占49.72%,女童543人,占50.27%。
2.2 儿童用眼卫生现状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和电子产品时间在1 h以内的297人,占27.50%;平均每天看1~2 h的466人,占43.15%;平均每天看>2 h的317人,占29.35%。看电视的距离<2 m的55人,占5.09%;2~4 m的841人,占77.87%;>4 m的184人,占17.04%。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的幼儿133人,占12.31%;1~2 h 的564人,占52.22%;>2 h的383人,占35.46%。能够做到用眼姿势正确的747人,占69.17%;有做眼保健操习惯的儿童仅118人,占10.93%。
2.3 儿童口腔卫生现状调查的1 080名学龄前儿童中,能做到早晚均刷牙的760人,占70.37%;做到饭后漱口的640人,占59.26%;做到每天至少刷1次牙的987人,占91.39%;做到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护理的551人,占51.02%;有吃零食习惯的632人,占58.52%。
2.4 儿童清洁和起居卫生现状有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的1 036人,占95.93%;能够独自洗手洗脸的968人,占89.63%;随处扔垃圾的921人,占85.28%;能够按时洗澡和修剪指甲的1 061人,占98.24%;独立整理物品的715人,占66.20%;帮大人做简单家务的873人,占80.83%;养成按时睡觉和起床习惯的877人,占81.20%。
2.5 儿童饮食习惯现状挑食偏食的幼儿468人,占43.33%;能够独立安静用餐的691人,占63.98%;吃甜食习惯的幼儿610人,占56.48%;喜吃油炸食品的181人,占16.76%;喜吃肉类的782人,占72.41%;从吃饭时间来看,幼儿吃饭所需要时间<20 min的有129人,占11.94%;在20~40 min 的有810人,占75.00%;>40 min的有141人,占13.06%。
2.6 儿童行为卫生现状在关于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查显示,幼儿中有啃指甲、咬嘴唇等不良行为的有280人,占25.93%;多动和精神不集中的344人,占31.85%;常有孤僻胆怯等的幼儿133人,占12.31%;说话吐字不清的幼儿158人,占14.63%。
3 讨论本调查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用眼卫生习惯不良率较高,这也将直接影响学龄前儿童乃至以后视力的生长发育。本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学龄前儿童用在看电视和电子产品上面的时间较多,户外活动时间较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科技的不断提高,与之带来的屏幕上吸引眼球的东西使得孩子不能较好控制自己的行为活动。侯赛等[4]在2010年对马鞍山市学龄前儿童的调查显示,21.32%的家长指导孩子做眼保健操,并且经常教孩子做眼保健操是视力发育的保护因素。而本次对青岛调查的结果中有做眼保健操习惯的比例仅占10.93%,说明家长对这方面问题不够重视,家长及幼儿园老师应该加强培养幼儿做眼保健操的良好习惯,及早预防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
口腔卫生习惯方面仍需要加强。本调查发现青岛市学龄前儿童饭后漱口的习惯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比例分别占59.26%和51.02%。而天津市城区3~6岁幼儿饭后漱口的比例在2010年已达70.28%[5]。提示,需加大力度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国外有研究表明过多的吃零食与幼儿乳牙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6],而此次调查存在吃零食习惯的幼儿比例已超过一半。
本调查结果显示,能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的幼儿达95.93%,与张丹妮等[7]调查结果一致。国外研究表明洗手在预防感染性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8]。因此,应继续保持科学的教育方法。整体来看清洁和起居卫生习惯持有率尚可,但能够独立整理自己物品的幼儿比例偏低,仅占66.20%,尤其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是家长包办,孩子独立做事不能得到较好地锻炼,这还需要家长及老师加强科学教育和培养。
国内外的膳食指南均建议通过食物多样化来提高膳食质量[9-10],但本次调查结果以及王文娴[11]的调查研究中均存在很多学龄前儿童挑食偏食问题。还有较多幼儿不能够独立安静用餐,以及部分幼儿吃饭速度过快。已有文献表明进食过快不但会导致进食过量,还会由于减少咀嚼次数而使牙齿发育和口腔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发生口齿不清等问题[1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有较多幼儿偏爱吃肉和甜食。在前几年对青岛市学龄前儿童调查中已显示幼儿肥胖检出率较高[13],并且有研究表明爱吃肉类、甜食的幼儿发生肥胖的概率较大[14]。因此,应该科学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有效控制学龄前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
不良行为习惯需加强教育。本次调查的幼儿中存在啃指甲咬嘴唇以及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行为的幼儿比例分别占25.93%和31.85%,与于凤英[15]的结果比较比例偏高,也有部分幼儿存在孤僻胆怯和说话吐字不清等问题,考虑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有关。针对这些行为问题,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采取正确、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并努力为孩子创造适宜的生活和活动环境,科学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1] | 梁碧绿, 郭赐贶, 蔡健生, 等. 城市低龄小学生用眼健康家庭干预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2010, 31 (3) : 358–359. |
[2] | Richard EB, Robert MK, HaI BJ.Growth and development[M]//Richard EB, Robert MK, HaI BJ, eds.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6th ed.Philadelphia:Saunders, 2000:32-36. |
[3] | 郑毅.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 : 3 -47. |
[4] | 侯赛, 张秀军, 徐叶清, 等. 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与日常生活状况关联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2013, 17 (3) : 222–225. |
[5] | 李章, 刘恩庆. 天津市15940名3~6岁儿童口腔健康及卫生习惯状况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 2010, 25 (17) : 2410–2411. |
[6] | Huebner CE, Riedy CA. Behavioral determinants of brushing young children's teeth:implications for anticipatory guidance[J]. Pediatric Dentistry , 2010, 32 (1) : 48–55. |
[7] | 张丹妮, 曾顺霞, 周端, 等. 湖北省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卫生习惯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健康教育 , 2012, 28 (9) : 737–740. |
[8] | Luby SP, Agboatwalla M, Feikin DR, et al. Effect of hand-washing on child health: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 2005, 366 (9481) : 225–33. DOI:10.1016/S0140-6736(05)66912-7 |
[9] |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 拉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8 : 172 -173. |
[10] | Dodd AH, Cabili C, Briefel RR, et al. Summary of published evidence related to the dietary guidelines for children, 2004-2008[M]. Washington DC: Mathematica Policy Research, 2008 : 98 -114. |
[11] | 王文娴, 郭红卫, 李彦荣, 等. 京沪穗学龄前儿童膳食状况与偏食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 2013, 29 (9) : 1267–1269. |
[12] | 魏梅, 袁丽娟. 2~6岁儿童生活习惯、饮食行为问卷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 2008, 23 (26) : 3758–3760. |
[13] | 王文嫒, 傅平, 于双玉, 等. 青岛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2008, 16 (2) : 219–221. |
[14] | 赖凤琼, 申丽娟. 学龄前肥胖儿童饮食与生活习惯调查分析[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 2011, 9 (3) : 167–168. |
[15] | 于凤英. 350名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 2005, 20 (10) : 1258–1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