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6, Vol. 32 Issue (8): 1092-1095   PDF    
北京市东城区成年居民饮用水认知调查
付秀影1,2, 朱文丽1, 黄露2, 邹艳杰2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 100191 ;
2. 北京市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居民对最健康水、自来水是否安全、饮水关注方面认知现状,掌握居民饮用水知识获取渠道,为正确开展饮用水知识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3年6—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东城区1000名常住居民(居住>6个月且年龄≥18岁)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 结果 986名调查对象中关注饮用水卫生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文化程度越高,饮用水关注比例均越高(均P < 0.05);86.5%(853/986)的调查对象认为自来水是安全的,且男性高于女性(χ2=5.600, P=0.018);82.3%(811/986)的调查对象认为白开水最健康,女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越有认同(均P < 0.05); 90.9%(896/986)的调查对象从电视广播渠道获取饮用水知识; 16.0%(158/986)的调查对象使用净水设备,且认为桶(瓶)装水最健康的调查对象中使用比例最高(χ2=17.135,P < 0.001)。 结论 北京市东城区居民饮用水认知水平良好,今后对重点人群应针对关键知识点开展饮用水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关键词饮用水     卫生     认知     健康教育    
Knowledge about drinking water hygiene among adult residents in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FU Xiu-ying1,2, ZHU Wen-li1, HUANG Lu2, et al     
1. 北京市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 ;
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cognitive status of drinking water hygiene among adult residents in Dongcheng district of Beijing and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health education on drinking water hygiene in the popul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 000 residents (living in Beijing for at least 6 months and aged 18 years or above) were selected from Beijing by using multi-stage random sampling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the residents with face-to-face interview. Results Totally 986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There were significant age differences in attention-degree for the amount of incrustation in drinking water (both P < 0.05), with a higher attention-degree among the residents having higher education level (P < 0.05).Of the residents surveyed, 86.5% (853/986) believed that tap water was safe, with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io among the male residents than among the female residents (χ2=5.600, P=0.018);82.3% (811/986) considered that drinking boiled tap water being the most beneficial to health, with higher ratios among the residents of female gender, aged 18-44 years, and having the education level of college or above; 90.0% (896/986) got their knowledge about drinking water hygiene from television and radio; 16.0%(158/986) reported the usage of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at home, with the highest usage ratio among the residents considering drinking barreled or bottled water being the best to health (χ2=17.135, P < 0.001). Conclusion The knowledge level for drinking water hygiene level is good among residents in Dongcheng district of Beij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on drinking water hygiene needs to be promoted among key populations.
Key words: drinking water     health     cognition     health education    

饮水安全是人类健康的基本需要和有效保护健康的基本要素,随着经济和物质生活的提高,对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 饮用水水质标准不断发展完善。在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怀疑生活息息相关的水是否健康[1-3],为探究辖区居民饮用水卫生认知,为健康宣教积累数据,于2013年6—8月随机抽取北京市东城区5个街道10个居委会共1 000名成年居民进行饮用水认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研究拟调查1 000名居民。根据现况调查样本量公式:N=(2.58×σ/δ)2[4]。其中,σ为总体标准差;δ为容许误差,设σ为782 mL/d;设δ为140 mL/d;失访率估计为10%,设计效应取4,检验水准α=0.01时t=2.58,则获得样本量N为914。调查时间为2013年6—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随机抽取5个街道,再从所抽取的街道中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然后将所抽取的各居委会中18~60岁居民分成18~44、45~59、≥60岁3个年龄段,分别在每层内抽取32~34人,男性女性各半,共1 000户。每户只选择1名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在北京市居住时间 > 6个月且年龄≥18岁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身体健康或患有慢性疾病但病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并能独立完成问卷者。剔除标准:近5年内经一级以上医院确诊患有肝、肾、肠道、心脏、内分泌等慢性疾病,病情未得到良好控制者或不能独立完成问卷的成年人[5]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北京市东城区居民饮水卫生相关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在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指导下由被调查对象自填完成。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水卫生的认知(最健康饮用水、饮水的关注方面、自来水的安全)、饮水知识获取渠道3个部分。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饮用水种类分为白开水、桶(瓶)装水、茶水3种;饮水关注方面包括颜色、口感、卫生、水垢4个方面;饮用水知识获取渠道包括电视广播、书报杂志及宣传栏、专家讲座、网络4种渠道。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1软件平行双录入数据,采用CHECK制作逻辑检错程序,发现错误及时核对原始问卷,并进行检查和纠正。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分布的饮水卫生认知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共986名,男性487人,女性499人; 18~44、45~59、≥60岁分别385、296、305人。

2.2 饮用水卫生认知情况(表 1)
表 1 北京市东城区成年居民饮用水认知情况

关注饮用水卫生的调查对象比例最高,为89.6%(883/986)。不同年龄对饮用水卫生关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45~59岁组关注卫生及水垢比例最低。不同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对饮用水关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文化程度越高,饮用水关注比例越高。86.5%(853/986)的调查对象认为自来水是安全的,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0,P=0.018)。82.3%(811/986)的调查对象认为白开水最健康,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高比例越高(χ2=29.258,P < 0.001),男性低于女性(χ2=8.640,P=0.013), 文化程度越高比例越低(χ2=15.863,P=0.004)。

2.3 饮用水卫生知识获取渠道(表 2)
表 2 北京市东城区成年居民饮用水卫生知识获取渠道

90.9%(896/986)的调查对象从电视广播渠道获取饮用水知识,书报杂志、宣传栏、专家讲座分别为68.7%(677/986)、57.0%(562/986)、41.1%(405/986),网络途径最少为3.9%(38/986)。随着年龄增长通过电视广播渠道及专家讲座获得饮用知识比例均越高(χ2=9.619,P=0.008;χ2=21.375,P < 0.001);文化程度越高,书报杂志及宣传栏获得饮用水知识比例均增高(χ2=14.091,P=0.001;χ2=7.687,P=0.021)。在健康水的认知上,电视广播及网络渠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903,P < 0.001;χ2=16.096,P < 0.001),其中电视广播渠道认为白开水最健康比例最多,为93.2%(756/986),网络途径则认为白开水最健康比例最少,为3.2%(26/986)。在自来水的安全认知上,电视广播及专家讲座渠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329,P < 0.001;χ2=7.686,P=0.006),2种渠道调查对象均认为自来水安全比例高于不安全比例。

2.4 调查对象饮用水认知对使用净水设备影响(表 3)
表 3 北京市东城区成年居民使用净水设备情况

16.0%(158/986)的调查对象使用净水设备,不同健康水认识情况调查对象使用净水设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35,P < 0.001),认为桶(瓶)装水最健康的调查对象使用净水设备比例最高,为27.9%(29/104),认为白开水最健康使用净水设备比例最低,为13.8%(112/811)。不同自来水安全认知及饮用水关注调查对象使用净水设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3 讨论

多项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全国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均 > 85%[6-8],东城区依据相关文件[9-12]对辖区饮用水进行主动监测,自2007年至2014年东城区生活饮用水监测水质良好,合格率逐年上升,2013、2014年合格率均为10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用水卫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次调查中,89.6%的调查对象关注饮用水卫生,86.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来水是安全的,仍有部分居民对辖区自来水安全存在疑虑,可能与有关部门饮用水健康知识宣传不到位有关,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饮用水监测结果的透明度,同时加强饮用水知识的普及,消除居民对饮用水安全的疑虑。水是生命之源,人们不再满足喝上水,而是希望喝上健康的水,随着净水设备的逐步引入,面对各式各样的净水设备,居民开始对什么是健康水的认知开始模糊起来,多项研究认为白开水是最健康的水,白开水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13-15]。本次调查显示,82.3%的调查对象认为白开水最健康,10.5%的调查对象认为桶(瓶)装水最健康,高于左娇蕾等[16]在中国四城市成年居民饮水知识状况调查中18.9%的比例。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调查显示18~44岁、大专及以上、男性认为白开水为最健康水的比例均较低。性别差异与左娇蕾等[16]调查结果一致;年龄及文化程度的差异研究较少,因此针对本研究结果应在开展饮水健康宣教时将18~44岁大专及以上的男性作为重点宣教对象。健康教育活动目的之一是使居民改变不良健康行为,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型表明,健康行为的转变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良好的受教育的态度,为达到行为的改变,必须有知作为基础,要有信为动力,需要结合居民喜欢听喜欢看的更容易被接受的传播载体进行健康教育可能会起到宣传作用[17-18]。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为电视,且通过电视广播渠道获取知识的调查对象中,认为白开水最健康的比例最高,为93.2%,且文化程度越高,书报杂志及宣传栏获得饮用水知识比例越高,因此今后应加大饮水知识在电视广播、书报杂志及宣传栏中的宣传,从而提高饮用水知识认知水平。

本次调查显示,16.0%的调查对象家中使用净水设备,其中认为桶(瓶)装水最健康的调查对象中使用净水设备比例最高,为27.9%,对饮用水水垢的关注不影响净水设备的使用,这与刘海芳等[19]在山西省太原市两社区居民饮用水使用和健康知识知晓状况调查中得出的水垢影响居民使用净水设备的突出问题有差异。尽管与自来水比较,矿泉水含有更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有益成分,但瓶(桶)装水的污染有诸多报道[20-22],因此如何有针对地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健康饮用水知识宣教及正确引导是今后宣教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永娣, 李功锋. 2010—2012年佛冈城镇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2013, 23 (7) : 1759–1760.
[2] 张岚, 陈昌杰, 陈亚妍.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J]. 中国公共卫生 , 2007, 23 (11) : 1281–1282.
[3] 邵佩兰, 李雯霞, 徐明. 饮水与人体健康[J]. 宁夏农学院学报 , 2003, 24 (3) : 79–81.
[4] 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osure factors handbooks[M].Springfield:Versar, 1997:87-98.
[5] 张倩, 左娇蕾, 潘慧. 四城市成年居民夏季不同时间段饮水行为的分析[J]. 卫生研究 , 2013, 42 (2) : 263–268.
[6] 张岚. 2006年全国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情况调查和分析[J]. 环境与健康杂志 , 2007, 24 (8) : 595–597.
[7] 钱乐, 王俊, 李晓. 2011年全国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情况调查和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2012, 22 (10) : 2430–2432.
[8] 刘悦, 霍本兴, 郝舒欣, 等. 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实用预防医学 , 2011, 18 (9) : 1673–1675.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17051-1997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1.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13] 程昆. 饮水误区与饮水健康[J].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26 (10) : 454–455.
[14] 刘佳心, 潘慧, 何双, 等. 深圳市816名中小学生白水及饮料消费情况分析[J]. 卫生研究 , 2014, 43 (2) : 304–305.
[15] Kant AK, Graubard BI, Ahchison EA. Intakes of plain water, moisrure in foods and beverages, and total water in the adult US population-nutritional, meal pattern, and body weight correlates: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al, Examination, Surveys 1999-2006[J]. Am J Clin Nutr , 2009, 90 : 655–663. DOI:10.3945/ajcn.2009.27749
[16] 左娇蕾, 张倩, 卢立新, 等. 我国四城市成年居民饮水知识状况[J]. 中华预防医学 , 2011, 45 (8) : 683–687.
[17] 贾颖, 苏维. 健康教育的"K-A-P"模型及设计[J]. 华西预防医学 , 1990, 1 (1) : 50–53.
[18] 袁红, 龚菊花, 陈小贵, 等. 嘉定区居民饮水与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 现代预防医学 , 2009, 36 (2) : 288–290.
[19] 刘海芳, 张志红, 李耀福, 等. 太原市两社区居民饮用水使用和健康知识知晓状况调查[J]. 环境卫生学杂志 , 2014, 4 (4) : 336–339.
[20] 李彩苋, 杜达安, 朱杰民, 等. 广州市部分桶装水用户饮用情况及水质卫生现状调查[J]. 华南预防医学 , 2003, 29 (4) : 48–49.
[21] 范亚平, 欧阳家春, 马辉, 等. 桶装纯净水饮水机使用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及影响因素研究[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 2003, 9 (4) : 202–204.
[22] 方英, 罗建平, 范明远, 等. 株洲市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 2004, 11 (5) : 984–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