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6, Vol. 32 Issue (8): 1049-1053   PDF    
河南省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范雷, 韩冰, 李少芳, 高莉, 冯化飞, 冯石献, 周刚, 朱宝玉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郑州 450016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南省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出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3年5—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河南省18个县区抽取的7 588名15~74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检测。 结果 河南省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16%,标化患病率为9.85%;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4.02%,标化患病率为14.49%,其中空腹血糖受损率为5.09%,标化患病率为5.24%,糖耐量受损率为8.95%,标化患病率为9.2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40岁、工人、管理和技术人员、离退休人员、其他人员、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是河南省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0d内和30d前饮过酒是河南省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的保护因素。 结论 河南省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率较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饮酒情况、糖尿病家族史、体质指数(BMI)、是否中心性肥胖和高血压分级是该地区居民糖代谢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糖代谢异常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城市居民    
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lucose metabolism abnormality among urban adult residents in Henan province
FAN Lei, HAN Bing, LI Shao-fang, et al     
Hen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glucose metabolism abnormality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among urban residents aged 15-74 years old. Methods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7 588 adults was selected from 18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with multistage random sampling and surveyed with a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s. Results Among the participan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were 9.16% and 14.02%, with the age-standardized prevalence rate of 9.85% and 14.49%;the prevalence of impaired fast glucose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was 5.24% and 9.25%, respectively.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ale gender, aged 40 years or older, worker, management staff or technical professional, retired, familial diabetes history, obesity, overweight, central obesity, prehypertension, and hypertensio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while, with education of high school or above and alcohol drinking were the protective factors of glucose metabolism abnormality.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is high and gender, age, education level, occupation, status of alcohol drinking, familial diabetes history, body mass index, central obesity, and degree of hypertension are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adult urban residents in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 glucose metabolism abnormality     diabetes mellitus     prediabetes     urban residents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患病率迅速增长,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2002年中国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3.78%,2010年则增长到14.3%,其产生的直接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已超越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全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1-3]。为了解河南省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出参考依据,于2013年5—7月对在河南省18个县区抽取7 588名15~74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根据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从159个县区中抽取18个县区,每个县区随机抽取1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1个社区,将抽中的18个社区中调查前12个月内在该地区居住≥6个月的全部15~74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检测。本次应调查7 764人,实际调查7 588人,应答率为97.7%。本次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访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人均年收入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身体活动等行为因素,饮食情况(食用蔬菜、水果、肉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和饮茶频率)以及糖尿病家族史等。吸烟指一生中连续或累计吸烟≥100支[4]。饮酒指喝过购买或自制的各类含有乙醇成分的饮料,包括白酒、啤酒、果酒、糯米酒等[5]。身体活动分为低强度、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身体活动;其中低强度身体活动指如缝纫、售货、办公室文员等需要付出较少体力;中等强度指如洗衣服、打扫卫生、收割庄稼等需要付出中等体力或引起呼吸、心跳轻度增加的活动;高强度指如搬运重物、挖掘、耕地等需要付出很大体力或引起呼吸、心跳明显增加的活动[6]。(2)体格检查:由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的测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m2)。其中,身高的测量采用最大测量长度为2.0 m、精确度为0.1 cm的身高坐高计;体重测量采用最大称量为150 kg、精确度为0.1 kg的电子体重秤;腰围测量采用最大测量长度为1.5 m、精确度为0.1 cm的腰围尺。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7],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BMI 18.5~23.9 kg/m2为正常体重,BMI 24.0~27.9 kg/m2为超重,BMI≥28.0 kg/m2为肥胖;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为中心性肥胖。血压的测量采用欧姆龙7071电子血压计[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测量左臂血压2次;如果2次读数之差>5 mm Hg(1 mm Hg=0.133 3 kPa),则测量第3次;如果任意2次读数之差仍>5 mm Hg,则采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第4次。如果有第4次血压值,则取其值;如果有3次或2次血压值,取平均值。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8],收缩压 < 120 mm Hg/舒张压 < 80 mm Hg为正常血压;收缩压120~139 mm Hg/舒张压80~89 mm Hg为血压正常高值;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或服降压药≥2周者为高血压。(3)血糖检测:抽取调查对象空腹12 h后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血糖者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进行糖耐量试验。所有检测均在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实验室质量评价中取得合格证书的血糖检测实验室中进行。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9],糖尿病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7.0 mmol/L或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糖(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2 h,OGTT-2h)≥11.1 mmol/L;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其中空腹血糖受损指FPG为6.1~6.9 mmol/L且OGTT-2h血糖 < 7.8 mmol/L,糖耐量减低指FPG < 6.1 mmol/L且OGTT-2h血糖7.8~11.0 mmol/L。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应用SAS 9.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 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河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10]作为标准人口进行患病率的标化。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河南省调查的7 588名15~74岁城市居民中,男性3 434人(45.2%),女性4 157人(54.8%);平均年龄(38.21±15.07)岁,其中15~24岁1 582人(20.9%),25~34岁1 975人(26.0%),35~44岁1 495人(19.7%),45~54岁1 247人(16.4%),55~64岁875人(11.5%),65~74岁414人(5.5%);文化程度文盲319人(4.2%),小学724人(9.5%),初中2 335人(30.8%),高中2 741人(36.1%),大专及以上1 469人(19.4%);婚姻状况在婚5 856人(77.2%),非在婚1 732人(22.8%);职业为工人1 678人(22.1%),农民1 368人(18.0%),管理和技术人员1 468人(19.4%),学生1 047人(13.8%),离退休人员667人(8.8%),其他1 360人(17.9%);人均年收入 < 5 000元2 550人(33.6%),5 000~10 000元2 997人(39.5%),>10 000元2 041人(26.9%)。

2.2 不同特征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患病情况比较(表 1)
表 1 河南省15~74岁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患病情况比较

河南省调查的7 588名15~74岁城市居民中,糖尿病患者695例,患病率为9.16%,标化患病率为9.85%。糖尿病前期1 064例,患病率为14.02%,标化患病率为14.49%;其中空腹血糖受损386例,患病率为5.09%,标化患病率为5.24%,糖耐量减低679例,患病率为8.95%,标化患病率为9.25%。不同特征城市居民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人均年收入、食用水果频率、食用奶类及其制品频率、糖尿病家族史、BMI、中心性肥胖、血压分级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吸烟、饮酒、身体活动、食用水果频率、食用奶类及其制品频率、饮茶频率、BMI、中心性肥胖、血压分级城市居民空腹血糖受损患病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人均年收入、身体活动、BMI、中心性肥胖、血压分级城市居民糖耐量减低患病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2.3 河南省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 2)
表 2 河南省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为因变量(0=否,1=是),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人均年收入、吸烟、饮酒、身体活动、食用水果频率、食用奶类及其制品频率、饮茶频率、糖尿病家族史、BMI、中心性肥胖、血压分级等16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40岁、工人、管理和技术人员、离退休人员、其他人员、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是河南省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0 d内和30 d前饮过酒是河南省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的保护因素。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城市居民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9.85%,与中国14省市调查的9.7%[11]相近,高于浙江省和陕西省糖尿病患病率的5.94%[12]和8.2%[13],但低于福建省的11.3%[13];糖尿病前期标化患病率为14.49%,高于山东省调查的7.3%[14],但明显低于亚洲心血管病国际合作研究对中国成年人报道的50.1%[2],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不同的糖尿病前期判断标准。

年龄增加是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公认的不可避免的危险因素[15],本次调查中河南省城市居民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虽然从55~64岁年龄组开始空腹血糖受损率略有下降,65~74岁年龄组糖耐量受损率下降,但同时其相对应的年龄组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升高幅度较大,提示糖尿病前期人群在此阶段向糖尿病患者转化,与Tabák等[16]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表明,与正常体重和非中心性肥胖居民比较,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和居民患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风险更大[17],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本次调查还发现,男性和文化程度较低者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较高,这可能与女性和文化程度较高者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家族史是血糖代谢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青岛[18]和贵阳[19]地区相关调查结果一致。高血压和糖尿病为同源性疾病,两者常伴随发生,与本次调查中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是城市居民血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一致。本次调查未发现饮酒能增加糖代谢异常的发病风险,对血糖控制起保护作用,可能与适量饮酒可降低基础胰岛素分泌率和空腹胰高血糖素浓度,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关[20]。有研究表明,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对于降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风险均具有重要作用[9],但本次调查多因素分析未发现不同饮食频率对居民糖代谢异常产生影响,具体原因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坚, 王春荣, 付萍, 等. 2002年中国城市居民糖尿病流行状况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2007, 41 (1) : 4–7.
[2] Hu DS, Fu PY, Xie J, et al. Increasing prevalence and low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mellitus among Chinese adults:the InterASIA study[J].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 2008, 81 (2) : 250–257. DOI:10.1016/j.diabres.2008.04.008
[3] 胡善联, Guo-enLIU, 许樟荣, 等. 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疾病经济负担研究现状[J]. 中国卫生经济 , 2008, 27 (8) : 5–8.
[4] 杨功焕, 马杰民, 刘娜, 等. 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2005, 26 (2) : 77–83.
[5] 马玉霞, 张兵, 王惠君, 等. 饮酒行为对我国9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影响研究[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 2011, 19 (1) : 9–12.
[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0[M].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2 .
[7]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 2 -4.
[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2011, 39 (7) : 579–586.
[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 , 2012, 20 (1) : S4–6.
[10] 河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 河南省统计局. 河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 2 -18.
[11] Yang WY, Zhu DL, Ge JP,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2010, 362 (12) : 1090–1101. DOI:10.1056/NEJMoa0908292
[12] 叶真, 丛黎明, 丁钢强, 等. 浙江省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2011, 27 (12) : 988–991.
[13] 徐少勇, 明洁, 高彬, 等. 陕西省、福建省糖尿病及其前期患病率、知晓率的对比研究[J]. 重庆医学 , 2013, 42 (23) : 2765–2766.
[14] 侯新国, 孙宇, 梁凯, 等. 山东地区20岁及以上人群2008年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调查[J]. 中华糖尿病杂志 , 2012, 4 (10) : 613–617.
[15] 陈希, 郭晓雷, 鹿子龙, 等. 山东省居民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 2012, 28 (11) : 1403–1407.
[16] Tabák AG, Herder C, Rathmann W, et al. Prediabetes:a high-risk state for developing diabetes[J]. Lancet , 2012, 379 (9833) : 2279–2290. DOI:10.1016/S0140-6736(12)60283-9
[17] 王珍, 张红, 沈旭慧, 等. 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与糖尿病及其前期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 , 2012, 28 (6) : 759–762.
[18] 高维国, 董砚虎, 南海荣. 青岛地区2型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2005, 21 (1) : 65–66.
[19] 张巧, 时立新, 彭年春, 等. 贵阳城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2013, 29 (2) : 144–147.
[20] Bonnet F, Disse E, Laville M, et al. Moderate alcohol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insulin sensitivity, reduced basal insulin secretion rate and lower fasting glucagon concentration in healthy women[J]. Diabetologia , 2012, 55 (12) : 3228–3237. DOI:10.1007/s00125-012-2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