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6, Vol. 32 Issue (7): 941-944   PDF    
中国哈尼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变化趋势
杨云娟1, 常利涛1, 陈露2, 魏熙晶2     
1.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 昆明 650022 ;
2. 云南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处
摘要: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中国哈尼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变化趋势,并提出改善建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7~18岁哈尼族学生,对2005—2014年学生的生长迟缓、消瘦及体格生长发育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结果 2005—2014年哈尼族男、女生营养不良率从38.38%和30.36%下降到32.17%和28.13%,学生营养不良现象得到改善;2005、2010和2014年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33.92%、28.52%和27.01%,女生分别为26.88%、24.89%和25.63%;2005—2014年哈尼族男、女生突增年龄维持在13岁和11岁,女生比男生提前2年进入突增高峰年龄;2005、2010和2014年哈尼族18岁身高性差分别为3.71、10.65和12.50 cm;学生体质指数变化较为平稳。 结论 哈尼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处于正向生长长期趋势,但是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仍很严重。
关键词哈尼族     儿童     青少年     生长发育     营养    
Secular growth and nutrition trends among Hani ethnicit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2005-2014
YANG Yun-juan1, CHANG Li-tao1, CHEN Lu2, et al     
Department of School Health, Yunn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6500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secular growth trend and nutrition status among Hani ethnicit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4, an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growth and nutrition among Hani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ethods Data on physical and nutritional status for 2 591, 2 629, and 2 637 Hani students aged 7-18 years in Yunnan province were extracted with stratifie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from databases of three waves of survey on physique and health conditions of Chinese students conducted in 2005, 2010, and 2014.We analyzed trends in the changes of growth retardation, malnutrition, secular growth, and nutrition status among the students during the period. Results The malnutrition rate decreased from 38.38% to 32.17% and 30.36% to 28.13% among the Hani boys and girls, suggesting an improvement of nutritional status among the students.The growth retardation rates were 33.92%, 28.52%, and 27.01% among the boys and 26.88%, 24.89%, and 25.63% among the girls, respectively, in 2005, 2010 and 2014.During the 10-year period, the girls showed a two-younger average age of height spurt than the boys (11years vs.13 years).The male to female differences in the height were 3.71 cm, 10.65 cm, and 12.50 cm in 2005, 2010, and 2014, respectively, among the students.No obvious variation was observed in body mass index (BMI) among the students. Conclusion Both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nutritional status present a trend of improvement but malnutrition remains a serious problem among Hani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5 to 2014.
Key words: Hani ethnicity     child     adolescent     growth     nutrition    

哈尼族集中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红河、澜沧江两江的中间地带。云南省红河州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云南省红河州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流动,哈尼族也从原来相对封闭的状态逐步对外开放,增加了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为了解经济发展与外来文化对哈尼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对2005—2014年哈尼族7~18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哈尼族营养改善实施方案提供可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7~18岁哈尼族中小学生资料来自2005—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少数民族部分)数据[1-2]。在云南省红河州3个县,兼顾代表性和随机性,对18所中小学校(检测点校)随机抽选符合抽样要求的7~18岁学生。要求调查对象及其父母均为哈尼族,城乡户籍均可(57%来自城镇,43%来自乡村,符合哈尼族人口城乡分布特征),涵盖不同社会经济水平[3]。在知情统一的原则下,经体检,剔除重要脏器慢性病和发育残障者,各群体各年龄组随机抽取110人。样本性别-年龄以1岁为1个年龄组,合计有效人数2005年为2 591人,男生100人,女生191人;2010年为2 629人,男生1 315人,女生1 314人;2014年为2 637人,男生1 318人,女生1 319人。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按照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标准要求[4],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测量身高和体重。使用身高坐高计和杠杆称测量受试者赤足身高(精确至0.1 cm)和体重(受试者穿短衣裤,赤足;精确至0.1 kg)。

1.2.2 判断标准

利用检测出的身高和体重测量值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s,BMI)。依据WHO-2006标准进行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5-6]。营养不良包括生长迟滞和消瘦2个指标。凡性别、年龄别身高<界值点记为生长迟缓(长期营养不良),凡性别、年龄别BMI<界值点记为消瘦(即时性营养不良)。按序列分析原理将发育资料处理成相隔5年,即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差值组成的前、后阶段均值差,(校正时间后),通过均值差分析法评估时间对长期趋势的影响。指标计算方法[4]

$\begin{align} & 生长迟缓率=\frac{生长迟缓人数}{调查总人数}\times 100% \\ & 消瘦率==\frac{消瘦人数}{调查总人数}\times 100% \\ \end{align}$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历年间各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营养不良检出情况(表 1)

2005、2010和2014年7~18岁男、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从38.38%和30.36%下降到32.17%和28.13%(χ2=28.87,P<0.01;χnv2=5.04,P=0.54)。2005、2010和2014年7~18岁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33.92%、28.52%和2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7,P<0.01);7~18岁女生的生长迟滞 率分别为26.88%、24.89%和2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82);男生消瘦率分别为4.46%、4.71%和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P=0.03);女生消瘦率分别为3.49%、3.42%和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0,P=0.26)。男女生营养不良率均显示,学龄初期(7~9岁)和青春早期(10~12岁)降势较明显。

表 1 不同年份不同性别哈尼族7~18岁学生营养不良检出情况(%)

2.2 体格生长发育情况(表 2)

2005—2014年10年间哈尼族男生身高突增值依次为6.51、7.67和6.43 cm,呈现逐年递减趋势,而女生身高突增值由2005年的6.88 cm升至2014年的7.36 cm,呈现上升趋势;男女生突增幅度全距均呈下降趋势,即10年间男生身高突增值下降了0.08 cm,而女生则上长了0.48 cm;男生身高增幅全距从2005年的46.36 cm下降到2014年的46.20 cm,下降了0.16 cm;女生身高增幅全距从2005年的36.79 cm下降到2014年的33.55 cm,下降了3.24 cm。哈尼族男生身高突增年龄一直维持在13岁,而女生的突增年龄基本维持在11岁。女生比男生提前3年进入突增高峰年龄。2005—2014年年18岁男生平均身高增幅为7.65 cm,18岁女生降幅为1.14 cm。2005、2010和2014年哈尼族18岁身高性差分别为3.71、10.65和12.50 cm,哈尼族每5年18岁身高性差逐年增大,平均增幅2.93 cm。无论男女,2005—2014年哈尼族儿童青少年BMI值变化较为平稳,历年来同年龄组男、女生BMI比较,较少年龄组出现负增长。

表 2 不同年份不同性别哈尼族7~18岁学生体格生长发育情况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4年10年间,哈尼族男、女生营养不良 率分别从38.38%和30.36%下降到32.17%和28.13%。男生的学生营养不良问题虽然得到一定改善,但女生的营养不良问题改善甚微。与其他民族相比,如云南白族(男生19.6%、女生17.8%)[7]和纳西族(男生10.5%、女生9.3%)[8]、甘肃裕固族(男生10.78%、女生6.23%)[9] 和湖南土家族、苗族(男生5.9%、女生7.92%)[10],哈尼族营养不良水平仍然较高,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开展营养改善系统工作项目,使哈尼族儿童青少年的营养不良现象大幅度降低。同时,针对女生营养状况改善不明显的问题,应进一步开展相关调查,探究其根本原因及改善策略。

2005—2014年哈尼族男、女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从33.92%和26.88%下降至27.01%和25.63%,10年间哈尼族18岁男生平均身高由2005年的(157.18±7.89)cm上长为(164.83±5.17)cm,女生的平均身高由2005年的(153.47±4.85)cm略降为(152.33±4.88)cm,哈尼族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滞现象有所改善,且18岁时男生的成年身高有所增高,女生的18岁时的身高相对稳定,各年龄组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均出现全面增长,BMI值变化较为平稳,哈尼族儿童青少年的生长水平相对稳定发展。另外,哈尼族男生的身高突增最大值年龄一直维持在13岁,女生在11岁,青春期发育相对稳定,并且女生比男生提前2年进入突增高峰年龄。因此,哈尼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呈现正向生长长期趋势[11-13]

有研究证实,由基因决定的生长潜力在男女性不同,男性的体格发育对良好生活环境的反应比女性灵敏,但也易受营养不良、疾病和不良社会因素的打击,故身高的性差可作为反映生活环境良好与否的生物学特征[14]。2005、2010和2014年哈尼族18岁身高性差分别为3.71、10.65和12.50 cm,哈尼族每5年18岁身高性差逐年增大,平均增幅2.93 cm。性差愈大,提示身高愈接近生长的遗传潜力[14]。哈尼族的身高性差仍不足13~14 cm,说明哈尼族儿童青少年的身高生长尚未接近生长遗传潜力,有待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和促进哈尼族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潜力的挖掘[15]

哈尼族儿童青少年的营养不良水平仍很高,尤其是女生。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哈尼族儿童青少年的生长现状,关键要提高青春期生长突增幅度,充分延伸突增前后的身高增长时间。预计要达到该目标,从现在开始至少还需要延续三四代人的努力[16]。因此,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应针对该问题,继续加大贫困地区学生优质蛋白质和钙的投入,以满足整个青春期旺盛的生长发育需要,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同时,进一步开展营养与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哈尼族学生、教育工作者及卫生工作人员的科学营养知识,从而大力推动和促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开展。此外,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预防学生生长长期趋势的负面影响,增强学生体质。努力改进学生保健措施,积极防治青春期常见疾病,消除各种阻碍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才能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长期趋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 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 21 -72.
[2]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 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
[3] 云南省统计局. 2013云南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 398 .
[4]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编. 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M]. 北京: 全国学生体质与调研组, 2014 : 36 -38.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WHO BMI percentile values [EB/OL].[2009-09-15].http://www.who.int/growth ref/en/.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statistics[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0.[http://www.who.int/whosis/whostat/2010/en/.Accessed 15 January 2011].
[7] 季成叶, 陈天娇. 大理白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学校卫生 , 2014, 35 (9) : 1289–1292.
[8] 季成叶. 中国纳西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促进实施状况及其建议[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2014, 35 (1) : 19–21.
[9] 王志凡, 杜潇利. 甘肃裕固族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 2011, 27 (6) : 693–694.
[10] 张天成, 张福兰, 陆盛华.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 2014, 30 (10) : 1292–1294.
[11] 季成叶主编. 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 105 -110.
[12] 季成叶. 正视和积极应对生长长期趋势的负面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 2011, 32 (10) : 1153–1157.
[13] 胡佩瑾, 季成叶. 青少年成年身高的长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2005, 39 (6) : 421–424.
[14] Papadinitriou A. Sex differences in the secular changes in pubertal maturation[J]. Pediatrics , 2001, 108 : E65. DOI:10.1542/peds.108.4.e65
[15] Cole TJ. The secular trend in human physical growth:a biological view[J]. Econ Hum Biol , 2003 : 161–168.
[16] 王梦奎. 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试点报告[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