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6, Vol. 32 Issue (6): 836-839   PDF    
沈阳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陈巧玲, 金喆, 张继兴, 陈丹, 冯旭     
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管理教研室, 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 目的 了解辽宁省沈阳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的1 196名非从业居民进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调查, 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沈阳市城镇居民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体满意度为86.3%;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健康状况自评的居民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体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市级及以上医院服务质量满意(OR=3.120, 95%CI=1.834~5.307)、社区卫生服务及质量满意(OR=2.361, 95%CI=1.384~4.027)、报销程序满意(OR=1.905, 95%CI=1.121~3.237)、报销比例满意(OR=5.612, 95%CI=3.522~8.944)及解决或大部分解决看病负担(OR=6.684, 95%CI=3.217~13.888)均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体满意度的危险性因素。 结论 沈阳市居民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体满意度一般, 沈阳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办机构的服务质量、报销程序、报销比例及解决看病负担情况。
关键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满意度     影响因素    
Satisfaction to basic health insurance for urban resid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non-employee residents in Shenyang city
CHEN Qiao-ling, JIN Zhe, ZHANG Ji-xing, et al     
Public Health School,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11003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satisfaction to basic health insurance for urban resid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non-employee residents in Shenyang city. Methods We selected 1 196 non-employee residents with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for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satisfaction to basic health insurance for urban residents and used descriptive analysis, chi-square test,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in data analyses. Results Of the participants, 86.3%were generally satisfied to basic health insurance for urban residents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ntages among the participants of different age, education level,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status (all P < 0.01).The results of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revealed that the satisfaction to medical service quality of hospitals at city and upper level (odds ratio[OR]=3.120, 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1.834-5.307), community healthcare service (OR=2.361, 95%CI:1.384-4.027), reimbursement procedures (OR=1.905, 95%CI:1.121-3.237), reimbursement proportion (OR=5.612, 95%CI:3.522-8.944), and reimbursing all or most part of medical expenses by the insurance system (OR=6.684, 95%CI:3.217-13.888)were risk factors for the satisfaction to basic health insurance for urban residents. Conclusion The satisfaction to basic health insurance for urban residents is at an ordinary level and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satisfaction include medical service quality of relevant institutions, reimbursement procedure, proportion, and scope among non-employee residents in Shenyang city.
Key words: health insurance for urban residents     satisfactory degree     influencing factor    

为保障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医疗保障,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的政策体系,国务院于2007年开展居民医保试点工作[1]。居民医保试点工作是建立居民医保制度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2],辽宁省沈阳市于200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居民医保。截止2013年底,居民医保参保人数122.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1万人,但由于运行时间短且不够完善,部分地区参保居民抱怨居民医保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相比,个人缴费高且不够实惠[3]。建立和完善居民医保制度需要对相关重大问题有科学的认识[4],随着医疗保险改革进程的加快,参保人员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也越来越备受关注[5]。为了解沈阳市居民医保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加完善而持续的运行,本研究于2014年3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沈阳市1 196名非从业居民进行了居民医保满意度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沈阳市皇姑区、大东区、和平区、铁西区、苏家屯区、东陵区、沈河区、沈北新区、康平县、辽中县、法库县、新民市12个地区的城镇为样本区,以城镇非从业居民为调查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低、中、高收入群体分别20%、60%和20%)抽取样本。共发放1 202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196份,回收有效率为99.5%。

1.2 方法

在参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目的和要求自行设计问卷,预调查后对问卷进行完善和调整,最终形成问卷。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使用统一指导语,在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前提下,现场发放问卷,能阅读问卷者由其不记名填写后当面回收问卷。调查过程中,调查员按统一标准收发问卷,以确保调查质量;调查人员必须对调查对象填写的内容仔细核查,确保漏填项和填写不规范者能够及时被补填和改正。问卷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涉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健康状况自评;(2)满意度调查项目:包括市级及以上医院服务质量、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报销程序、报销比例、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及居民医保解决看病负担情况。

1.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用SPSS 16.0统计软件核查后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所调查的1 196人中,男性526人(44.0%),女性670(56.0%);≤45岁658人(55.0%),46~60岁391人(32.7%),≥61岁147人(12.3%),平均年龄(44.5±13.2)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64人(38.8%),高中及中专303人(25.3%),初中246人(20.6%),小学及以下182人(15.2%);家庭人均年收入< 15 000元427人(35.7%),15 000~30 000元552人(46.2%),≥30 000元217人(18.1%);认为自己健康状况差155人(13.0%),一般559人(46.7%),好482人(40.3%)。

2.2 调查对象对居民医保具体政策及整体满意情况

调查对象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包括市级及以上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评价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的平均满意率分别为45.8%[(545+551)/2/1 196]、42.1%[(513+495)/2/1 196]和12.1%[(138+150)/2/1 196];报销程序的满意率分别为44.3%(530/1 196)、42.2%(505/1 196)和13.5%(161/1 196);报销比例的满意率分别为36.8%(440/1 196)、44.0%(526/1 196)和19.2%(230/1 196);居民医保整体评价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的满意率分别为42.1%(503/1 196)、44.2%(529/1 196)和13.7%(164/1 196),一般满意以上占86.3%[1 032/1 196]。

2.3 居民医保解决调查对象看病负担情况

42.4%(507/1 196)的居民认为居民医保已解决或大部分解决了看病负担,其中认为全部解决的人数仅8.8%(105/1 196);认为小部分解决看病负担的居民占调查对象的40.7%(487/1 196);7.8%(93/1 196)的居民认为居民医保根本就没能解决看病负担问题;另外还有9.1%(109/1 196)的居民说不清楚。

2.4 不同特征调查对象对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比较(表 1)

不同性别和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调查对象对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自评的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

表 1 不同特征调查对象对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比较

2.5 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单因素分析(表 2)

市级及以上医院服务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报销程序和报销比例满意度及解决看病负担情况对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0 1)。

表 2 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单因素分析

2.6 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 3)

以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为因变量,将其5及评分结构归为2级结构(“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归为“满意”并赋值为1,“不太满意、很不满意”归为“不满意”并赋值为0),以年龄、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自评及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报销程序和报销比例以及居民医保解决居民看病负担情况为自变量,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市级及以上医院服务质量、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报销程序、报销比例及解决看病负担情况是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表 3 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居民医保的整体满意度为86.3%,低于郭三化等[6]在2009年对甘肃省调查的数据。说明沈阳市居民医保虽然得到居民的基本肯定,但其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政策还不够完善,例如服务质量、报销比例及报销程序等,这些都会影响居民医保的整体满意度。另外,不同特征的居民对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也不同。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市级及以上医院服务质量(β=1.138,P=0.000)和社区卫生服务质量(β=0.859,P=0.002)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均较大(OR>1),可见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对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的影响显著;报销程序便捷程度(β=0.644,P=0.017)亦是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不可或缺的因素(OR>1);报销比例(β=1.725,P=0.000)是影响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报销比例不满意是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的危险因素(OR>1),说明此项政策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利益,却没有很好的让居民得到实惠[7]。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医保都采取按比例报销的方式,且报销比例随医疗机构级别的增高而降低[8],普通居民患小病去小诊所或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时不给报销或报销困难,生大病去大医院时因为报销比例低而看不起病。这就造成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报销比例的提高是关乎居民利益的大事[3];居民医保解决看病负担情况(β=1.900,P=0.000)是影响居民医保整体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OR>1)。政府实行社会保障的终极目的就是解决百姓的负担,让百姓的身体更加健康,增强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但调查显示,沈阳市居民对这一方面评价并不高,仅有8.8%居民认为居民医保完全解决其看病负担。说明居民医保没有很好地解决居民疾病负担,卫生资源没有恰到好处的利用在居民身上,甚至可能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9]

因此,若想提高居民医保整体满意度,应引导卫生资源合理分配到基层,推动居民医保向社区医疗机构斜,使社区医疗机构利用率和医保政策符合居民的卫生需求[8, 10-11]。居民医保各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联网制度,提高报销效率,简化报销手续,真正做到医保是居民的“便利贴”[12]。完善居民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质量的要求有所提高,改善医疗机构和经办机构的服务环境和规范其服务行为是必要之举[13]

参考文献
[1] 顾海. 中国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与路径选择[J]. 学海,2014 (1) :45–51.
[2] 乔漫洁, 马杰, 郭忠琴. 宁夏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及影响因素[J].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 (6) :785–787.
[3] 仇雨临, 张静袆, 徐璨, 等.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研究:以天台县为例[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 (2) :11–17.
[4] 孙文基. 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 (7) :457–458.
[5] 陈华, 张晓, 曹乾, 等. 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满意度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8,24 (3) :315–316.
[6] 郭三化, 郎参参, 赵晓芬. 甘肃省城镇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因素分析[J]. 现代商业,2009 (17) :191–192.
[7] 王珍珍, 周立平, 鱼敏, 等. 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 (11) :851–854.
[8] 崔哲哲, 刘飞鹰, 陈发钦, 等. 广西城镇居民结核病诊疗费用补偿现况调查[J]. 中国卫生经济,2013,32 (3) :36–39.
[9] 周开园, 张心怡, 黎成, 等.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群疾病负担测量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12,31 (4) :31–33.
[10] 田小兵, 潘池梅. 南充市城镇居民医疗服务现状及对策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 (4) :459.
[11] 初可佳, 李昂.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广东省A市数据的分析[J]. 南方金融,2014 (2) :77–80.
[12] 刘丹. 完善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探讨[J]. 中国卫生经济,2010,29 (8) :35–36.
[13] 闫博, 任琦, 董亚楠. 唐山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对经办机构满意度的调查[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 (1)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