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威胁人类的重要疾病,这类疾病往往病程长、难治愈,以药物控制和生活行为干预为主要手段进行控制。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综合报告显示,中国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1.16亿人[1]。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探讨辽宁省丹东市≥15岁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于2012年10月对丹东市6 121名农村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辽宁省丹东市所辖6个行政区(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东港市、凤城市和宽甸县)按人口比例和经济水平抽取5 000户家庭,根据2012年丹东市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比例(1.35:1),确定2 130户非农业人口作为家庭样本户,按照各、市、县(区)农业人口比例确定东港市978户、凤城832户、宽甸678户、3区(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为382户,将6个行政区所辖22个乡镇按经济水平分好、中、差3等,再从中随机抽取37个行政村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最终选取≥15岁农村常住人口(在本地累计居住时间≥6个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7 360人,剔除信息不全等问卷,有效问卷6 121份,有效率83.17%。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员经统一规范化培训后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人口学特征,高血压患病情况、糖尿病史、吸烟、饮酒、高盐饮食、参保情况等。其中,是否患有高血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推荐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 (1 mm Hg=0.133 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 [2];是否患有糖尿病根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口服葡萄糖后2 h血糖≥11.1 mmol/L[3];吸烟情况:吸烟总量<100支为不吸烟,吸烟总量≥100支且6个月内不吸烟者为已戒烟、吸烟总量≥100支且目前仍吸烟者为吸烟[4]。饮酒情况:依照每日酒精摄人量,分为不饮酒、平均摄入酒精量男性≥25 g/d(女性≥15 g/d)为饮酒、平均摄入酒精量≥25 g/d(女性≥15 g/d)为饮酒且6个月内未摄入酒精为已戒酒[5]。高盐饮食: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 g为宜,每人每日食盐用量>6 g者为有高盐饮食习惯[5]。肥胖程度判定: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18.5 kg/m2为体重过轻,BMI在18.5~24.9 kg/m2为体重正常,BMI在25~29.9 kg/m2为超重,BMI在30~35 kg/m2为轻度肥胖,BMI>35 kg/m2为重度肥胖[6]。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 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共调查6 121人,年龄为15~96岁,平均51.01岁。其中,男性2 995人,占48.9%,女性3 126人,占51.1%。15~24岁621人,占10.1%;25~34岁948人,占15.5%;35~44岁1 006人,占16.5%;45~54岁1 127人,占18.4%;55~64岁1 347人,占22.0%;≥65岁1 072人占17.5%。家庭人均年收入<10 000元2 500人,占40.8%;10 000~29 999元2 064人,占33.7%;30 000~60 000元797人,占13.0%;>60 000元760人,占12.4%。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下314人,占5.1%;初中1 631人,占26.6%;高中/中专2 914人,占47.6%;本科610人,占10.0%;研究生及以上652人,占10.7%。有高盐饮食习惯的1 617人,占26.4%;无高盐饮食习惯的4 504人,占73.6%。参保情况,已参保6 052人,占98.9%;未参保69人,占1.1%。体重过轻201人,占3.3%,正常体重4 052人,占66.2%,超重1 445人,占23.6%,轻度肥胖211人,占3.4%,中、重度肥胖212人,占3.5%。吸烟1 603人,占26.2%;已戒烟95人,占1.6%;不吸烟4 423人,占72.3%。饮酒526人,占8.6%;已戒酒229人,占3.7%;不饮酒5 366人,占87.7%。高血压1 536人,患病率为25.1%。有糖尿病史52人,占0.8%,无糖尿病史6 069人,占99.2%。
2.2 单因素分析(表 1)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情况、肥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参保情况、文化程度、糖尿病史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 |
表 1 丹东市≥15岁农村居民高血压单因素分析 |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 2)
![]() |
表 2 丹东市≥15岁农村居民高血压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将是否患有高血压作为应变量(0=否,1=是),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女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是男性的1.32倍;以15~24岁为参照组,年龄每增加10岁患高血压的危险增加2.14倍;以正常体重为参照组,体重过轻、超重、轻度肥胖、中/重度肥胖患高血压的危险分别是正常组的1.70、1.28、1.89、2.23倍;以吸烟组为参照组,不吸烟是患高血压的保护因素(OR=0.83);有糖尿病史患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史患者的2.03倍。
3 讨论本调查中丹东市农村地区≥1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1%,高于2013年全国≥1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4.0%)[7],也高于Chen等[8]对2008—2013年中国农村地区≥18岁高血压患病情况的meta分析结果(22.8%)及刘奇男等[9]调查的1999年≥20岁丹东乡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11.1%)。提示,丹东市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肥胖程度、吸烟、糖尿病史是该地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0-12]。其中,女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是男性的1.32倍。这可能与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失去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因而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有关[1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卫生工作者们继续关注的焦点。在本次调查中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明显,年龄每增加10岁患高血压危险增加2.14倍。因此,老年人是预防高血压的重点人群。超重肥胖与高血压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患病率随着肥胖程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明显,肥胖程度越高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体重过轻患高血压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组(OR=1.70)。可能原因为:在调查人群中低体重人群存在先天性高血压可能性,也可能是由于患者被诊断高血压后而导致体重减轻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吸烟是丹东市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不吸烟患高血压的危险是吸烟者的0.83倍,表明不吸烟是保护因素。而已戒烟与吸烟之间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03倍。既往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2倍[14]。提示,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患者往往具有共同的不良生活习惯,可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在本次多因素分析中,家庭人均年收入、参保情况不是该地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单因素分析中家庭人均收入水平高的患病率(30.8%)明显高于其他3个收入水平患病率(24.4%、23.7%、25.5%),分析认为自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医疗保险覆盖率逐年增长,农村居民参保情况已不是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
综上,在农村居民高血压防控工作中,需立足于本地区重点人群如女性、老年人、有糖尿病等人群,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对肥胖和吸烟人群进行行为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积极预防高血压疾病发生,减轻疾病负担。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报告(2006)[R].北京: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006. |
[2] | 刘力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 (8) :701–708. |
[3]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R].Geven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9. |
[4]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porting instrument of the WHO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R].Geven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6. |
[5] |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2011年全新修订.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1. |
[6]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besity: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Report series 894 on a WHO Consultation on Obesity[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0. |
[7]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24%[EB/OL].[2013-10-10].http://www.chinacdc.cn/mtdx/mxfcrxjbxx/201310/t20131010_88952.htm. |
[8] | Chen X, Li L, Zhou T.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rural areas of China:a meta-analysis of published studies[J]. PLoS One, 2014, 9 (12) :1–16 . |
[9] | 刘奇男, 董光辉, 贾庆毅, 等. 丹东市乡村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4,4 (5) :717–719. |
[10] | 应旭华, 田娜, 苏美芳, 等. 玉环县≥35岁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4,30 (11) :1463–1465. |
[11] | 吴建桥, 苗超. 余姚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 (13) :2315–2317. |
[12] | 魏红春, 张万军, 昝培霞, 等. 安徽省农村老年人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 (8) :962–964. |
[13] | Ashraf MS, Vongpatanasin W. Estrogen and hypertension[J]. Curr Hypertens Rep, 2006, 8 (5) :368–376 . |
[14] | 蔡婷, 黄晓玲, 曾雁冰, 等. 中国居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 (5) :831–836. |